2015年1月21日 星期三

第十三篇盡心章句上第十九章


孟子曰:「有事君人者,事是君則為容悅者也。有安社稷臣者,以安社稷為悅者也。有天民者,達可行於天下而後行之者也。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
註:
事君人:專為奉事君子之人。
容悅:朱注:「阿殉以為容,逢迎以為悅,此鄙夫之事,妾婦之道也。」寵悅也。
天民:朱注:「民者,無位之稱,以其全盡天理,乃天之民,故謂之天民。」
大人:趙注;「大人,大丈夫不為利害動移者也。」朱注;「大人,盛德而上下化之,所謂見龍在田,天下文明者。」
正己而物正:趙注:「正己物正,象天不可言而萬物化成。」

大意:孟子說:「有一種專門事奉君的人,他的事奉君,是為了迎合君的私意以取得寵悅的:又有一種人,是安定國家的臣子,他的服務國家,是以安定國家為快慰的;再有一種能盡天理的人,他是要看有機會施行他的道理於天下,然後才出來事奉君,施行其道的;還有一種不為利害所動移的大丈夫,他是端正自己身心,而後去化正天下萬事萬物的啊!」

說明:孟子在此把人品分為四種:
            第一差的是為取上級的寵幸而把結、迎合君的喜好,如易牙殺子烹煮給齊桓公食用得寵,後作亂餓死齊桓公。

第二差的為安定當時國家混亂,為使百姓安定而出仕為其目的,如孫臏在魏國受龐涓陷害,而逃到齊國,田忌推薦給齊威王,後在馬陵萬箭射殺龐涓。

第二好的是自己看出一套道理,已經明白施行辦法,出來為君的臣子,是要展現他的道理運行天下,為國家、百姓安定。如商鞅變法。


第一等好的就是如三皇五帝,以利百姓為優先,自己內心己端正而如如不動,不為外相有所影響,並日日勤修自己的內性,導正萬事萬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