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6日 星期一

第十三篇盡心章句上第二十三章


孟子曰:「易其田疇,薄其稅斂,民可使富也。食之以時,用之以禮,財不可勝用也。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門戶,求水火,無弗與者,至足矣。聖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
註:
易 :趙注:「治也。」
疇 :朱注:「耕治之田也。」
稅斂:稅收也。
勝 :音升,盡也。
至足:謂水火之為物至多,無不足之患。
菽 :豆之總名。

大意:孟子說:「讓人民治理他們的田地,再減輕他們的稅捐,便可以使人民富足。教人民飲食有定時,費用合於禮,財物就可以用不盡了。
               
                人民沒有水火便不能生治,但是在傍晚時敲人的門戶,求乞水火,卻沒有人不願意給的,因為水火多的緣故。
               
               聖人治理天下,要使人民有豆米都能像水火一樣多;豆米都能像水火一樣多,人民那會有不仁德的呢?」

說明:治理國家,古代的諸侯國就像台灣一樣小,其君是賢能的話,一定先使百姓富足。論語顏淵第十二,十七章、季康子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十八章、季康子患盜,問於孔子。孔子對曰:「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
由此可知,在上位的人若能節儉,言行一致而端正不阿,百姓效仿,那就不會大事舖張。

如故蔣總統經國時,規定公務人員宴客梅花餐,不可超過十桌。並在經濟危機中提出十大建設,救勞工失業,奠定了台灣奇蹟,成為亞洲四小龍之首,國家經濟富裕,百姓富裕,俗話說:「錢多到淹肚臍。」


經過三位總統領導之後,國內自亂,官員上不正下樑歪,黨爭民亂,經濟一潟千里,社會產生盜拐搶騙,槍毒犯濫。國家負債已使每人背22萬元,變成國窮民苦,成為亞洲十幾國倒數第二名。各級主管不應自我檢孰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