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30日 星期二

臉書分享:宗教歸一

一個人一定要有信仰,行善可說是各宗教的共同道德標準,中國儒家思想也強調善行,因而往往讓人感覺佛教與其他宗教沒有太大的差異,都在鼓勵人們行善。若是這樣,為何還要皈依三寶,成為佛教徒呢?因為增強信仰的力量。
其他宗教或儒家思想的行善,指的是做好事、助人,甚至有人是出於「好心有好報」,希望現世或來世更好,可以上天堂,或投生好人家,基本上是有所求的。濟公活佛開示:現代正值儒家應世,應由入世法修心養性,格物致知,由定而得,身修齊家,治國天下平,紅塵變蓮花。
佛教不僅主張行善助人,更重視人品的提昇與內外行為的淨化。當我們皈依三寶以後,除了持守五戒,佛教也鼓勵人們行六度波羅蜜,以六度之首的布施為例,布施的層面比行善更廣,意義也不同,除了培福,也在累積修行的資糧。故在人世間要展現出來,做為人世間楷模。
另外,佛教也強調十善法,是五戒的延伸,是從消極地保護自己的身、口、意行為,進而積極地利益眾生,除了身體行為的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還有語言上的不妄語、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加上心理的行為,有不貪欲、不瞋恚、不愚癡。台灣的佛教徒佔人口數不少,能以此守心,那社會就會淡薄名利,不爭名奪利,廣傳世界。更不用莊嚴華麗高大廣闊的廟宇,一對一的度化,台灣就不會像現在這麼亂。
由此,可以看出皈依與否,在行善的初發心上是相同的。尚未皈依三寶時,只求心安、有好報;皈依三寶後,有五戒時時提醒自己注意身、口、意行為的清淨,還有禪定的方法,使自己專注、安定,進而開發智慧,少煩少惱,一定要自度,讓自己和他人都離苦得樂,這是一種理論,真能做到者有如麒麟與鳳凰。只看台灣目前許多皈依三寶的大施主,利用開公司詐騙股東之錢財,而施於寺廟成大菩薩,是使他人苦而自樂,這是因迷惑皈依之名而無皈依實,將來要入地獄道資材。
印順法師在《成佛之道》的偈頌寫道:「世出世功德,悉由菩薩有。菩薩之所乘,菩提心相應,慈悲為上首,空慧是方便。依此三要門,善修一切行;一切行皆入,成佛之一乘。菩薩之學處,十善行為本。」
說明皈依三寶,成為佛教徒之後,一切行為舉止的心念,都是導向學做菩薩,行菩薩道,不僅提昇自己,也利益他人。這就是台灣佛教界的盲點,在社會上無所不為,在社會上對自己內心的慈善,一點點都無法生起;但一入寺廟內,搖身一變,成了人人尊敬的善心大菩薩。
因此皈依三寶,循序漸進地修學佛法,透過戒、定、慧三學來成長自我、銷融自我,奉獻利他,得到真正的快樂,這是真成為佛教徒才能漸漸體會的好處喔!但現代的佛教徒以慢慢走入功利團體,是很難修成正果。
慈航大師生前主張,佛教清修,廟不用大,外緣不必多,自度才能度他。惠能六祖也解釋三歸依:歸依覺:兩足尊。歸依正:離欲尊。歸依淨:眾中尊。從今日去,稱覺為師,更不歸依邪魔外道,以自性三寶常自證明。
微草堂筆記卷十四:
老僧澄止有道,臨歿時,謂其徒曰:「我持律精進,自謂四禪天人,定中世尊責備謂:『我平生議論,好尊佛而斥儒,我相未化,不免仍入輪迴矣』」
其徒曰:「崇尊世尊,世尊反嗔乎?」
澄止曰:「世尊所以為世尊也。若黨同而伐異,揚己而抑人,何以為世尊乎?我今悟矣。」




2014年9月29日 星期一

第八篇離婁章句下第四、五、六、七章


四、
孟子曰:「無罪而殺士,則大夫可以去;無罪而戮民,則士可以徙。」
註:
去 :謂辭職之意。
徙 :謂移居他處。
大意:孟子說:「假如士人沒有犯罪而被殺,做大夫的就可以棄官離國了;假如老百姓沒有犯罪而被殺,士人也就可以遷居避禍了。」
說明:現代的法律非常不公平,司法有意、無意錯判,而致冤獄,可申請國賠,由全國百姓負擔其金錢,而對錯判者,一點都無追究。更有擱置十幾年不判的。

五、
孟子曰:「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
大意:孟子說:「做君的能依仁道做事,國內就沒有人不依仁道做事了;做君的能依義理做事,國內就沒有人不依義理做事了。」
說明:這與論語顏淵第十九章:季康子問政於孔子。子曰:「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同理,君應行仁政,講義理。
但現代的領導人,若自身行仁政義理,其下屬也是不會學習,無法如古代之純樸。

六、
孟子曰:「非禮之禮,非義之義,大人弗為。」
註:
大人:有德者之稱。
大意:孟子說:「那似禮非禮的禮,似義非義的義,有德的君子是不肯做的。」
說明:孟子主張禮義的中正,目前台灣宗教界,其目的是勸化眾生能滅「貪、瞋、痴」三大阿僧祗劫,修行了生脫死。
          但目前各宗派寺廟,都是以廣大土地,莊嚴廟堂,置大財產,變為觀光場所,以增收四方善士之善錢,而無教化。這就是非禮之禮,非義之義。

七、
孟子曰:「中也養不中,才也養不才,故人樂有賢父兄也。如中也棄不中,才也棄不才,則賢不肖之相去,其閒不能以寸。」
註:
中 :趙注:「中者履中和之氣所生,謂之賢。」
朱注:「無過不及之謂中。」
養 :朱注:「謂涵育薰陶,俟其自化也。」案禮記文王世子:「立太傅少傅以養之。」鄭注:「養,猶教也。」
才 :趙注:「謂人之有俊才者。」
樂有賢父兄:趙注:「樂父兄之賢以養己。」焦疏:「即樂父兄之賢以教己也。」
棄 :謂棄而不教也。
賢不肖之相去,其閒不能以寸:言賢者如不教不賢者,則賢與不賢相距,其間不及一寸地位;言其相差不遠也。相去,猶言相距。間,空隙也。
大意:孟子說:「父兄對於子弟,誰不希望他賢呢?但難免沒有不肖的,也在於好好的教導他就是了。如果做父兄的,所以所為都能夠合乎中道,就應該拿自己的中道,教導那所行所為不合中道的子弟,使他們不會變為壞人。再則父兄有才能的,也應該拿自己的才能,教導那沒有才能的子弟,使他們不會變為無能。所以做子弟的,都高興有合乎中道和有才能的賢父吧來陶成自己。
假若做父兄的,起始對子弟督責得太嚴,希求他能夠速成,後來看到他難有長進,便馬上灰心不去管教他。
自己合乎中道,卻棄絕那所行所為不合乎中道的子弟,自已有才能,卻棄那沒有才能的子弟,這樣,那父兄就是賢,不能教化子弟的不肖,也就算不得賢了。
父兄的賢和子弟的不肖,彼此的距離,中間簡直不能到一寸,還有甚麼差別呢?」
說明:人有賢與不肖,父兄有中道之賢及有才能,應該教導自己的子弟,若子弟不及父兄,亦不可變壞。所以為子弟者亦喜歡自己有父兄賢與有才能。

父兄有中道之賢及有才能,若厭棄不肖子弟,不加以教導,那此具中道之賢父兄與那不肖的子弟,兩者之間距離不及一寸,也就是兩者相差不遠。

由此可知,宗教界有識之士,不以真理中道,教導其信眾,使他們都能開智慧而自己真修行,那些有識之士與無知信眾,也就相差不遠了。


2014年9月28日 星期日

臉書分享:善巧

有一天,孔子的一個學生在門外掃地,來了一個客人問他:「你是誰啊?」他很自豪地說:「我是孔先生的弟子!」客人就說:「那太好了,我能不能請教你一個問題?」學生很高興的說:「可以啊!」他心想:你大概要出什麼奇怪的問題吧?
客人問:「一年到底有幾季啊?」學生心想,這種問題還要問嗎?於是便回答道:「春夏秋冬四季。」
客人搖搖頭說:「不對,一年只有三季。」
「哎,你搞錯了,四季!」
「三季!」
最後兩個人爭執不下,就決定打賭:如果是四季,客人向學生磕三個頭。如果是三季,學生向客人磕三個頭。孔子的學生心想自己這次贏定了,於是準備帶客人去見老師孔子。
正巧這時孔子從屋裡走出來,學生上前問道:「老師,一年有幾季啊?」孔子看了一眼客人,說:「一年有三季。」
這個學生快嚇昏了,可是他不敢馬上問。客人馬上說:「磕頭磕頭!」學生沒辦法,只好乖乖磕了三個頭。
客人走了以後,學生迫不及待地問孔子:「老師,一年明明有四季,您怎麼說三季呢?」
孔子說:「你沒看到剛才那個人全身都是綠色的嗎?他是螞蚱,螞蚱春天生,秋天就死了,他從來沒見過冬天,你講三季他會滿意,你講四季吵到晚上都講不通。你吃虧,磕三個頭,無所謂。」這個故事不管是真是假,對我們都非常管用。
只要你會用,可以多活十年!
有很多朋友聽這個故事後,變得很開心,碰到都說,以前看到那些不講理的人會生氣,現在不會了,心想那是「三季人」,就不往心裡去了。對任何人任何事,當你要發脾氣時,當你情緒很不穩定的時候,你就想那是「三季人」,是「三季人」做的事,馬上就會心平氣和了。
這個世界上「三季人」太多了,越是不懂的人,講話聲音越大,說的更直接些,凡是聲音最大的人,往往就是最不懂的人。如果真的懂,講話聲音那麼大幹什麼呢?

後來我們讀《莊子》的話,才明白「夏蟲不可以語冰」。
你跟夏天的蟲講什麼冰?那是你糊塗。心情,說給懂妳的人,感情,留給愛妳的人!不是所有的人,都要知道你的心思,
不是所有的人,都要對你微笑;你再優秀,也總有人對你不堪,你再不堪,也是限量版的唯一。
生命的價值在於自己看得起自已,人生的意義在於努力進取。心不能貪,一個懂你的人足矣,人不能戀,一顆懂你的心就是財富。懂你,是了解你成功背後的艱辛,是清楚你堅強背後的不屈。
懂你的人,也許不在身邊,但一定在心裡在生命裡;也許默默不語,但一定在關注著你守候著你;愛你的人未必懂你,但懂你的人,一定會心疼你;可以左右你心情的那個人,一定是你最愛的人;捨不得你難過的那個人,一定是最愛你的人。
你最愛的,往往沒有選擇你;最愛你的,常常不被你選擇。
你可以希望,但不能勉強;你可以很在乎,但不能太卑微;懂你眼淚又怎樣,要看誰為你擦乾眼淚;為其掏心掏肺又如何,要看誰讓你笑的沒心沒肺;對兒女也是一樣,你掏心掏肺養長大,他們不會想到你,他們也是掏心掏肺養他們的兒女。所以感情中,能把你當成生命中最重要的那個人,才最適合相守到老。
有些人活著為了名利,有的人起來了生活的很好,有的人死要面子狠花錢,要眼前的臉面,錢花沒有了,面子也沒了,開心沒有了;孤獨寂寞來了,有些人妳給他們花多少錢,看不上妳的人就是瞧不起妳,所以瞧不起妳的人,妳也不要去搭理那樣的人,這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誰有,不如自己有。
人真正的魅力,不是你給對方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而是對方認識你十幾年後,仍喜歡和你在一起!人真正的魅力,不是你瞬間吸引對方的目光;而是對方熟悉你以後,依然欣賞你!人真正的魅力,不是初次見面後,就有相見恨晚的感覺;而是歷盡滄桑後,能由衷的說:「認識你真好。」


2014年9月27日 星期六

第八篇離婁章句下第三章


孟子告齊宣王曰:「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         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
王曰:「禮,為舊君有服,何如斯可為服矣?」
曰:「諫行言聽,膏澤下於民;有故而去,則君使人導之出疆,又先          於其所往;去三年不反,然後收其田里。此之謂三有禮焉。如            此,則為之服矣。今也為臣。諫則不行,言則不聽;膏澤不下            於民;有故而去,則君搏執之,又極之於其所往;去之日,遂            收其田里。此之謂寇讎。寇讎何服之有?」
註:
齊宣王:姓田名辟彊。
手足、腹心:相待一體,恩義之至。
犬馬:輕賤之,然獨有豢養之恩焉。
國人:猶言路人,言無怨無德也。
土芥:如土如草,賤踏之物,不甚愛惜也。
禮,為舊君有服,何如斯可為服:儀禮喪服舊君傳:「大夫為舊君何以服齊衰三月也?大夫去君,歸其宗廟,故服齊衰三月也,言與民周也。何大夫之謂乎?言其以道去君而猶未絕也。」
朱注:「王疑孟子之言太甚,故以此禮為問。」
趙注:「宣王:禮,舊臣為舊君服喪服。問君恩何如?則可為服。」
膏澤:猶言恩惠也。
導之出彊:防剽掠也。
先於其所在:為先容於其所往之國,稱道其賢良,欲其收用之也。先,先容。
田里:謂田采里居。
搏執:趙注:「搏執其親族也。」焦疏:「說文:『搏,索持也。』『索,入室搜也。』入其家室搜索而執持之,故知為搏執其族親。族親指其父母妻子兄弟而言。」
極之於其所往:斷絕其所往之國之仕暹機會,使其走投無路也。極,困窮之意。
膏澤:猶言恩惠也。
導之出彊:防剽掠也。
先於其所在:為先容於其所往之國,稱道其賢良,欲其收用之也。先,先容。
田里:謂田采里居。
搏執:趙注:「搏執其親族也。」焦疏:「說文:『搏,索持也。』『索,入室搜也。』入其家室搜索而執持之,故知為搏執其族親。族親指其父母妻子兄弟而言。」
極之於其所往:斷絕其所往之國之仕暹機會,使其走投無路也。極,困窮之意。

大意:孟子告訴齊宣王說:「君臣彼此相處,各有應盡之禮。做臣的怎樣報答君,也要看做君王的怎麼對待臣來決定。假如君對待臣子像手足一樣的親切,那麼臣子就會對待君像心腹一樣的愛護;這是明君良相遇的正常道理。不然的話,若是國君對待臣子像犬馬一樣的輕賤,那麼臣子對待君便會像路人一樣的疏遠,更甚的,君對待臣子像泥土、草芥一樣的可以任意踐踏,那麼臣子對待君便會像仇敵一樣的痛恨了。」
宣王覺得孟子的話有些太過,因而問孟子說:「禮經上說過:『去國的舊臣,對於曾經事奉過的舊君的薨亡,有齊衰三個月的喪服。』不知道舊君要怎樣對待臣子,臣子就可以為他穿喪服呢?」
孟子說:「當臣子在國內的時候,向國君規勸過錯,能夠改行;建議善事,能夠聽從,因而恩惠施到百姓身上。倘若臣子一天有特殊的事故,不能不離去的時候,君就派人護送他出境,使他路上得到安全的保障;又預先向他所去的國家,稱揚他的長處,使他能得到任用的機會;他去了之後,一直盼望他能回來,等到他去了三年之久不回來,這就是一定不回來了,然後才收回他的田采里居;這樣的護送他出境、稱揚他的長處、盼望他能回來,叫做三件有禮的事情。
臣子在國內既能行他的道,去國又能得到優厚的照顧,像這樣,便是所說的看待臣子像手足一樣,那臣子對於舊君怎麼能忘掉腹心的報答呢?替舊君穿喪服,自然是應該的了。如今那些做臣子的,當他在國內的時候,向國君規勸過錯,不見改行,建議善事,不見聽從,因而恩惠不能施到百姓身上。
倘若臣子一天有特殊的事故,不能不離去的時候,君便搜索他的家室,拘留他的親族;又向他所去的國度,多方破壞,使他走投無路,困窮到極點;而且在他去的那天,隨即收回他的田采里居。
像這樣,不但把臣子看做犬馬,而且看做泥土、草芥一樣,這便是所說仇敵了!既是仇敵,還有甚麼喪服可穿呢?」


說明:孟子對齊宣王的作為非常不屑,故非常不客氣比喻。現代的公司、社團也像齊宣王一樣,苛薄員工及同修。
           在公司貢獻少者使離去,又說了許多壞話;
           社團是趕走有能力的人,自己好把持利益。
           這些都是孟子所惡之。

2014年9月26日 星期五

臉書分享:好有智慧的父親

小時候,我是一個自私的孩子,有什麼好的東西,我總是想到自己,從不顧及別人的感受,
結果同伴一個個離我而去,為此,我十分苦惱,常常在背後指責別人的不是
一天晚上,父親煮了兩碗麵,一碗麵上有一顆白生生的雞蛋,而另一碗麵看上去什麼都沒有
父親問我,你吃哪一碗?
那時雞蛋是十分珍貴的食品,若非逢年過節或生日,是很難吃到的,
我當然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於是,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有雞蛋的那一碗
事實上,我的選擇是錯誤的,正當我洋洋得意地吃完那顆雞蛋時,我驚訝地發現父親的碗底竟然藏著兩顆雞蛋,我後悔不已,恨自己過於心急。
見此,父親微笑著對我說:「孩子,你務必記住,眼睛看到的未必是真實的,想占別人便宜的人,最終會吃大虧。」
第二天晚上,父親又煮了兩碗麵,仍然是一碗麵上有一顆白生生的雞蛋,而另一碗麵看上去什麼都沒有。
父親讓我選擇,這一次我學乖了,選擇了面上沒有雞蛋的那碗。父親默默地註視著我,一句話也沒說。
我趕緊拿起筷子,將上面的麵條扒開,我滿以為下面會臥著兩顆白生生的雞蛋,但很快我失望地發現,碗底除了清湯,什麼也沒有。,
這時,父親意味深長地對我說:「孩子,你一定要記住,不要過分相信以往的經驗,因為生活有時也會欺騙你,不過,你不用氣惱,也不用悲傷,全當是一次人生體驗吧,這是你從書本上無法學到的東西。」
第三天晚上,父親同樣煮了兩碗麵,還是一碗麵上有一顆白生生的雞蛋,而另一碗麵看上去什麼都沒有。
父親讓我先選,這一次我沒有貿然行事,而是情真意切地對父親說:「爸爸,您是長輩!又為我和這個家庭付出了太多,還是您先選吧!」父親沒有推辭,直接選了上面有一顆雞蛋的那碗。
我猜想,剩下的那碗肯定沒有雞蛋,但出乎意料的是,我非常幸運,碗底臥著兩顆白生生的雞蛋。
父親擡起頭,眼裏滿是慈愛,他淡淡地對我說:「孩子,你千萬要記住,當你為別人著想時,好運就會降臨到你的頭上。」
父親的話令我慚愧不已,並了解先為他人想的真意義。
從那以後,我把這三句話當作了自己的人生準則,無論是為人還是處事,我首先想到的總是別人的利益,果然如父親所言,好運接踵而至,我的事業做得風生水起。這就叫做修行。




2014年9月25日 星期四

第八篇離婁章句下第二章


子產聽鄭國之政,以其乘輿濟人於溱洧。
孟子曰:「惠而不知為政。歲十一月徒杠成,十二月輿梁成,民未病                    涉也。君子平其政,行辟人可也。焉得人人而濟之?故為                    政者,每人而悅之,日亦不足矣。」
註:
子產:春秋時鄭卿公孫僑之字也。生於孔子之前,論語憲問第十章:「或問子產,子曰:『惠人也。』」
乘輿:子產所乘之車也。
溱、洧:音ㄓㄣ、ㄨㄟˇ,二水名,今河南內。
惠而不知為政:朱注:「惠謂私恩小利,政則有公平正大之體,綱紀法度之施焉。」孟子以為子產但施小惠,而不知為政之大體,當以時修橋樑也。
十一月:周建子夏建寅。周十一月,為夏九月也。
徒杠:可徒步通行之小橋也。
輿梁:可通車輛的橋樑。
病涉;病苦於徒涉也。
平其政:平治其政刑,使無違其道也。
辟人:辟與闢通,闢除也。朱注:「言能平其政,則出行之際,辟除行人,使之避己,亦不為過;況國中之水,當涉者眾,豈能悉以乘輿濟之哉?」
焉 :何也。
日亦不足:言人多日少,不足於用。

大意:從前子產主持鄭國的政事,曾用他自己所坐的車子,在冬天載百姓渡過溱水和洧水,免得他們涉水受凍。
孟子批評說:「子產只知道施些小惠,卻不明白行政的大體。按規定,十一月走人的小橋就要造成,十二月走車的大橋也要造成,人民未曾有過徒步渡河的苦痛啊。如果在上位的人能夠把政事處理妥當,出行時就是驅使行人迴避都可以的。何況渡河的人那麼多,一輛車子又怎麼能把每個人都載過去呢?所以處理國政的人,要是想拿私恩去討好每一個人,那他盡一生的日子也不夠用的。」

說明:此段剛好說到台灣現在的主政者,在競選時宣布不領薪水,人民就相信他,這就是孟子所說施小惠而漏大義。
           有的當選之後,貪污比薪水多;有的無能力處理政事,使百姓由富變窮,由窮變街友;有的只管處理自家事業,政事放一邊。若能行大義大道,百姓富裕,生活安定,國家自然富強壯,何必在乎那些薪水呢?

2014年9月24日 星期三

臉書分享:佛祖為什麼不幫你?

南山上有一座神廟,裡面供奉著一尊佛祖。傳說這尊佛祖非常靈驗,只要信徒心誠意正的許願,佛祖都會大發慈悲,幫信徒圓他的夢。
有一個信徒聽說了這件事,他為了表現出虔誠的心,在佛祖誕辰時,親自背著三樣牲禮,一步一步地爬上南山,准備在佛祖的生日時,向佛祖許願。他爬過一山又一山,當汗流浃背時,他怕失了恭敬的心,說什麼也不肯放下牲禮,稍作休息;當身疲力竭時,他怕誤了生辰之時,說什麼也不肯慢下腳步,稍作停留。歷盡千心萬苦,虔誠的信徒終於到了神廟。
他恭敬的將牲禮擺上供桌,噗通一聲跪在地上,雙手合十誠敬的向佛祖禱告說:「靈驗的佛祖啊!我已經考了十年功名,卻都一直無法如願。你的法力無邊,請你看在我這麼虔誠的份上,讓我今年金榜題名吧!」信徒虔誠的禱告完畢之後,收拾起牲禮准備打道回府。
他才走出廟口,就看見一個乞丐伸手向他乞討說:「大方的施主呀!我已經餓了三天三夜了,請你可憐可憐我,給我一點祭拜的牲禮充充饑吧!」信徒看乞丐髒兮兮的模樣,露出嫌惡的表情揮揮手,說:「走!走!瞧你又破又爛,別弄髒我的牲禮,我的牲禮還要帶回家給妻子兒女吃呢!哪裡有你的份!」乞丐不斷地磕頭乞求,說:「大方的施主呀!我就快餓死了,只要給我一點點牲禮就夠了呀!請你救救我吧!」
信徒怕乞丐來搶他的牲禮,趕緊扛起牲禮,頭也不回的跑下山去。乞丐餓的全身無力,裹著身上僅有的破毛毯,縮著身子蹲在廟旁。夜,漸漸深了,天氣也愈來愈冷了,乞丐用破毛毯把自己凍得直打哆嗦的身體緊緊裹住。不知從哪裡突然冒出一只全身都是膿瘡的癞痢狗,一瘸一瘸地跑到乞丐身邊,叼著毛毯一角,蓋住滿是膿瘡的身子,緊緊偎在乞丐身旁取暖。小狗身上的膿瘡破了,膿水沾髒了乞丐的毛毯,把毛毯弄的又臭又黏。乞丐生氣的踹了小狗一下,說:「滾!滾!瞧你滿身又膿又瘡,別弄髒了我的毛毯,這裡可沒有你窩身的地方。」
小狗挨不起痛,淚眼汪汪的慢慢跑開,當天晚上就凍死在神廟的大門邊。第二天,乞丐雖然有毛毯覆身沒有凍死,但也因為缺少食物而餓死了。
半年後,虔誠的信徒進京赴考又落榜了。他氣沖沖的跑上南山,向佛祖抱怨說:「說什麼你的法力無邊,根本都是騙人的,如果你真的靈驗,為什麼連一個簡單的考試都沒有辦法幫我,還讓我名落孫山?」
佛祖顯靈現身拿出榜單,問信徒:「為什麼我要幫你?」
信徒回答:「我虔誠的扛著牲禮上山,為了趕在你的誕辰之前來到廟裡,一刻也不敢休息,光是這份誠意,你就應該幫我。」
佛祖叫乞丐的靈魂出來,乞丐的靈魂向信徒大聲哀嚎,說:「我只請你給我一點牲禮,讓我填飽肚子,你都不肯,連這一點施捨之心都沒有,佛祖為什麼要幫助你?不過佛祖呀!你也真是殘忍,寧可眼睜睜的看我餓死,也不肯賜一點東西給我吃,難道你沒有一點憐憫之心嗎?」
佛祖又叫小狗的靈魂出來,小狗的靈魂向乞丐大聲吠叫,說:「我只求你讓我窩在毛毯旁,給我一點毛毯的溫暖,對你來說根本沒有任何損失,你都不肯了,信徒為什麼要施捨你?佛祖又為什麼要憐憫你?」
最後,佛祖指著信徒說,讓你金榜題名;再指著乞丐說,讓你豐衣足食,對我來說都是舉手之勞。但是,你們連自己能力所及,可以輕易幫助別人的都不肯付出,你們又有什麼地方值得我動這舉手之勞呢?佛祖說完,就消失不見了。
有個朋友告訴我,現在的人真是太小氣了,連一個微笑都捨不得送人,難怪會愁眉苦臉,讓人覺得面目可憎。我們總是容易把所有心思,放在我們期待「得到」的地方,腦海中無時無刻盤算著,我們做這些事,可以得到什麼利益?可以享受什麼成果?卻很少把心思,投入可以「喜捨」的部分,想想我們這麼做,別人會不會方便一點?能不能輕鬆一些?
假使我們都不願意給別人什麼,又有什麼資格要求別人必須給我們呢?在我們有能力的時候,不肯伸出援手,那麼在我們需要的時候,又有什麼資格要求別人要伸出援手呢?更可悲的是,台灣廟宇那麼多,有多少執事人員肯自己拿出大錢來,大部分都是從十方善財中撈些去。
人跟人之間,或是人跟其他生命的對待相處,都會有回報。如果不是直接回應,也會有因果循環,結果終究會落在自己身上,做最後的承擔。你們說是嗎?

 

2014年9月23日 星期二

第八篇離婁章句下第一章


孟子曰:「舜生於諸馮,遷於負夏,卒於鳴條,東夷之人也。文王生於岐周,卒於畢郢,西夷之人也。地之相去也,千有餘里;世之相後也,夭有餘歲。得志行乎中國,若合符節。先聖後聖,其揆一也。」
註:
諸馮、負夏、鳴條:趙注:「皆地名,負海也。在東方夷服之地,故曰東夷之人。」
岐周:岐山下之周原也。
畢郢:地名。今陝西省西安、成陽間,周文、武二王及周公皆葬於此。
得志行乎中國:朱注:「謂舜為天子,文王為方伯,得行其道於天下也。」
符節:古代出行者所持節之一種。朱注:「以玉為之,篆刻文字而中分之,彼此各藏其半,有故則左右相合以為信也。若合符節,言其同也。」
其揆一也:言度之而其道無不同也。揆,度也。

大意:孟子說:「虞舜出生在東方夷地諸馮的地方,後來遷徙到負夏地方居住,最後死在鳴條的地方;原來是個東方的夷人。
周文王出生在西方夷地歧周的地方,後來死在畢地的地方;原來是西方的夷人。
他們兩位所在的地方,相隔一千多里;時代的先後相差一千多年,然後得志後在中國推行的大道,卻完全相合,好像把左右兩半符節合在一起似的。
由此可知,無論是古代的聖人,還是後代的聖人,他們度量天下事物的標準,總是一樣的。」


說明:由孟子此段話,就知道現在各國領袖大多具有私心,無法使世界大同,年年爭戰;各國國內也是爭權奪利,內戰內耗不停,使百姓生活在恐懼混亂之中。若是各國能推行自然大道,各安其職,則世界就能天下平了。

臉書分享:人生不設限,成功無上限

我想起一則故事,是關於小鷹們最重要的一天,他們準備要離巢單飛。
大老鷹描述他的歷險故事時,一窩小鷹頻頻插嘴。
「我能飛多遠?」有隻小鷹問。
「你能看多遠?」大老鷹回答。
「我能飛多高?」小鷹又問。
「你能展翅多遠?」老鷹回問。
「我能飛多久?」小鷹繼續問。
「地平線有多遠?」老鷹反問。
「我能有多少成就?」小鷹問。
「你有多少信念?」老鷹問。
小鷹對於這種對話遊戲感到不耐,牠帶著質問的口氣說:「你為什麼不回答我的問題?」
「我有啊。」
「是有,但你是用問題來回答。」
「我盡我所能回答你的問題了。」
「不過你是大老鷹,你應該什麼事都知道。如果連你都不能回答這些問題,有也誰能回答?」
「你。」睿智的老鷹很篤定。
「我?怎麼可能?」小鷹一頭霧水。
「沒有人能告訴你飛多高或成就多少。每隻鷹的答案都不一樣。只有你自己能決定。」
小鷹很困惑,又問:「我該怎麼辦?」
老鷹望了望天空回答道:「望著地平線,展開雙翅,飛吧!」

人生歎氣是最浪費時間的事情,哭泣是最浪費力氣的行徑。為什麼不爭氣?
林肯有句名言:「噴泉的高度不會超過它的源頭,一個人的成就也是這樣,絕不會超過自己的信念。」
懂得放下心中的「不可能」,才能釋放生命的「無限可能」。
拿破崙.希爾說過:「你生命中唯一的限制,是你心中為自己所設的限制。」
那些相信自己能做到,和那些相信自己做不到的人,都沒有錯。人生就像大海,想像大海多麼豐裕;海中所蘊藏的,人人可以得到,就看你手中是拿著怎樣的器具盛載。
如果你只拿一個小鍋子,如何能抱怨海洋吝嗇呢?


2014年9月22日 星期一

第七篇離婁章句上第二十八章


孟子曰:「天下大悅而將歸己。視天下悅而歸己,猶草芥也,惟舜                為然。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                     子。舜盡事親之道,而瞽瞍厎豫;瞽瞍厎豫而天下化,瞽瞍厎豫而天下之為父子者定。此之謂大孝。
註:
視天下悅而歸己,猶草芥也,惟舜為然:趙注:「舜不以天下將歸己為樂,號泣于天。」朱注:「言舜視天下之歸己猶草芥,而惟欲得其親而順之也。」
得 :朱注:「得者曲為承順,以得其心之悅而已。」
瞽瞍:舜父名。尚書堯典孔傳:「無目曰瞽。舜父有目,不能分別好惡,故時人謂之瞽,配字曰瞍。瞍,無目之稱。」
厎豫:朱注:「厎,致也。豫,悅樂也。瞽瞍至頑,嘗欲殺舜,至是而厎豫焉。」
天下化:朱注:「蓋舜至此,而有以順乎親矣,是以天下之為子者,知天下無不可事之親,顧吾所以事之者未若舜耳,於是莫不勉而為孝,至於其親亦厎豫焉,則天下為父者,亦莫不慈,所謂化也。」
定 :朱注:「子孝父慈,各止其所而無不安其位之意,所謂定也。」
大孝:朱注:「為法於天下,可得於後世,非止一身一家之孝而已,此所以為大孝也。」

大意:孟子說:「天下人民全都非常喜悅,想來歸服自己,看得如同亂草一樣的微不足道,只有虞舜能夠這樣。虞舜以為不能得到父母的歡心,就不能稱是人;不能承順父母的心,就不算是人子。所以虞舜竭盡了事奉父母的孝道,終於得到他父親頑固的瞽瞍的歡心;能使瞽瞍那樣的人歡樂,天下的人也就都受到感化;能使瞽瞍那樣的父親歡樂,天下做父親應該慈愛,做兒子應該孝順的正道,就確定不移了。這樣才叫做大孝。」

說明:俗言:「忠臣出於孝子」,能夠孝順父母,必能兄恭弟友,如此能齊家,當然能治國平天下。
            有此慈孝之心,必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對於鰥寡孤獨者,皆能有養,天下人民皆能安樂矣。






2014年9月21日 星期日

第七篇離婁章句上第二十七章


孟子曰:「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智之實,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禮之實,節文斯二者是也;樂之實,樂斯二者,樂則生矣;生則惡可已也,惡可已,則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註:
實 :謂具體表現也。
斯二者:指事親、從兄而言。
去 :離也。
節文:節制文飾也。焦疏:「太過則失其節,故節之。太質則無禮敬之容,故文之。」
樂則生:趙注:「樂此事親從兄出於中心,則樂生其中矣。」
惡可已:惡,何也。已,止也。下句「惡可已」,則「不可已」之意。

大意: 孟子說:「仁德的具體表現,是在事奉父母。義理的具體表現,是在順從兄長,智慧的具體表現,是在明白這兩件事情,持守不離。禮法的具體表現,是在節制和文飾這兩年事情,既不做得過分,也不做得不足。音樂的具體表現,是在樂於做這兩件事情;樂於做,快樂就從這裏產生了;這種快樂產生了,那裏能遏止得住呢?快樂遏止不住,一個人就要不知不覺地手舞足蹈了。」

說明:人若能孝悌忠信,必能由心中湧出一股如音樂般的真快樂;若能真修行而達寂靜時,精神之感覺是非手舞足蹈的快樂而已,其快樂非言語、文字可描述,真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民國9043達賴喇嘛來台開示:
唯有透過對經典研究與修行,才能真正達到內心的快樂。台灣的教育水準很高,他發現卻有許多人不快樂,這源於受教育後,只注重外在的物質追求,忽略了內心的調和,一味追求虛幻的物慾,而對「明心見性」的修行缺少興趣,故無法求得智慧,才容易招致痛苦。


2014年9月18日 星期四

四句偈


金剛經,一般修學佛教之人,視為一生必修的經典。況且經中佛告訴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於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布施。
許多讀者都知道四句偈為:
一、  以色身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二、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第二、一般人比較了解真實義,也就是依了義。
但第一、一般人就容易依語()解,而非依義解,故解釋出來就是不了義。
宜蘭李瑞烈老師就舉數位仙佛之解來作參考。
1.   六祖惠能:
「色」者,相也。如各宗教儀式:法會、拜懺、佛七等。
「我」者,一切眾生身中「自性清淨心。」無為無相之真常體。
「音聲」者,高聲念佛、誦經、念咒。
 
「邪道」者,身外求佛。
「如來」者,自性佛。
故知於色中觀佛,音聲中求佛,必有生滅(妄念)心,不得成就不悟如來矣。

2.濟公活佛:
「色」者,如莊嚴高大按金之佛像,優美高雅之道場。
 
「音聲」者,如歌揚梵讀之類也。念佛、誦經、念咒。
此兩者是執於色聲見佛,捨了正路,向外去馳求,即是
 
 
 
「邪道」,決不能見如來之本來面目矣。
3.   呂純陽仙祖:
「色」者,各宗教儀式,灌頂、超拔、法會、加持等。
「音聲」者,念佛、誦經、祈求等聲。
「我」者,真我也,即自性佛。
「邪道」者,指心外求佛之道。
正道與邪道相對。故
正道者,不以色身見我,不以音聲求我,則求自心佛之道也。
所謂「是人行正道,即能見如來也。云「如來」者,乘() 「如」(為諸法之法性)之佛性,「來」成正覺。
4.   蓮池大師:(淨土宗第八祖師)
若以「色」見之,以「音聲」求之,便失如來真空無相之旨,誤入於邪道,而行之者,皆非正宗,安能得見「如來」之真面目乎?
 
現化修行人大都無正信,常沈迷於心外求佛,三枝香或四果,欲求千百事,所以台北行天宮撒掉香爐與供桌,其主事者真為大修行人也。
 
很多人都是拿香跟拜,拜誰也不知道,欲使信徒了解各宮廟臨任神祇之來龍去脈,請看李瑞烈所講
「還鄉直指第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ddg49rJRz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