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8日 星期六

第十四篇盡心章句下第十一、十二章


十一
孟子曰:「好名之人,能讓千乘之國;苟非其人,簞食豆羹見於色。」
註:
苟非其人:言如非能輕視富貴的人。
見:同「現」,發現也。

大意:孟子說:「重視名譽的人,能夠讓出擁有千輛兵車的國家給他人;但如果無真看輕富貴的人,即使給人一籃飯,一碗湯,也會現出吝嗇的臉色來。」

說明:現代社會貧富不均很嚴重,有許多行善之人。但其中尚可分為真善與假善。
            真善者為無心念而布施其有餘,而是船過水無痕。
            假善之人,非發至內心,由別人勸募給與高職位而行善。
            由此讓社會上的人,以為行善是有錢人的專利,而不知無住相的行善十元,比那些假善之人有求行善出百萬元功德還大。
古真修行人連身體都可布施給別人,怎麼會在意那千乘之國呢?所以布施行善人人可行,而能日日有善心,月月有善念,如此為真無住相人。

十二
孟子曰:「不信仁賢,則國空虛。無禮義,則上下亂。無政事,則財用不足。」
註:
國空虛:趙注:「不親信仁賢,仁賢去了,國無賢人,則空虛也。」
朱注:「言若無人然。」
禮義:朱注:「所以辨上下,定民志。」
財用不足:朱注:「生之無道,取之無度,用之無節,故也。」

大意:孟子說:「國君不信任仁人、賢人,那麼國家就會空虛的像沒有人才一樣了;沒有禮義,那麼上下就要大亂了;沒有善政教人民生產,那麼財力費用就不夠充足了。」

說明:此章說明一個國君應該任用賢能的人,才能治理國家,教化人民,指導人民從事各種生產工作,政府有稅收,國家財力充裕,百姓也能安居樂業。

像現代的台灣,教育出了問題,引用外國教學法,改變數拾年的聯考制度,美其名為減輕學生負擔。再來九年義務教育,再來大量增設大學,再來十二年教育,每任總統或學者,為自己留名,把學生當白老鼠,真是弄的抗爭不斷

本來在亞洲台灣學生素質是與日本不相上下,勝國大陸,大勝韓國,現在又居於末位。


他們三個國家盡力推行中國儒家文化,而台灣且把它當垃圾。培養功利,出現大官貪污,商人偷放毒水於河川,食物參毒劑(塑化劑、起雲劑、甲基黃、工業用色素等),食油也是廢油(餐食廢油、皮革油、地溝油、各動物之廢棄皮脂等),故能產生暴利,來炒地炒房,弄得多數人民叫苦連天,得癌症的人數也越來越多。

政府用人都是無法使司法、經濟改善之人,都是過去老面孔,(俗言:老猴變不出新把戲。)故台灣一年不如一年。

2015年2月27日 星期五

臉書分享:情人是什麼人?


一、
師徒兩人,無事泡茶談天,因情人節剛過,便聊起這個話題。
徒:情人是什麼人?
師:情人是愛人、是仇人、是陌生人。

徒:為何如此說?
師:兩人相愛時,是愛人;反目成仇時,是仇人;視同陌路時,是陌                生人。

徒:為何會演變成為這樣?
師:情的產生是因為貪愛,有貪愛故有執著,因執取而想佔有,因擁                有故不知不覺想掌控對方,因不能如己所願,故疑心起、妒心                       起、嗔心起、無明起,故開始爭執、吵鬧、互不信任、彼此傷                       害、粗暴動手、甚至要摧毀對方、更可怕的是想同歸於盡。

徒:為何不要彼此珍惜?若是不能在一起,也應好聚好散?
師:無理的人多,明理的人少。自私的人多,無私的人少。蠻橫的人                多,體諒的人少。主觀的人多,客觀的人少。您說!誰能真正替             人著想,除非明白事理,才能夠寬容於人,願意利益於人。

徒:原來如此,所以師父才會出家!
師:當一個人被情愛所困時,開始如春天,一切盡是美好的;接著就                是夏天,常常爭執不斷;再來便是秋天,漸漸冷淡起來;最後則               是冬天,結束這段感情。但此情還會繼續延續,再找下一位重蹈             覆轍;因為冬天之後,春天仍舊再來,依此周而復始。這就是眾               生於愛欲之河,生死輪迴的主因。

徒:那師父是不鼓勵人談戀愛嗎?
師:不可說,亦不可說不好,怎麼做才是最好,由自己決                         定!

徒:若是不談戀愛,就不會結婚;不結婚,就不會有小孩;沒有小                         孩,就沒有人類;沒有人類,世界不就荒廢了嗎?
師:不用擔心這個問題,當你遇到心愛的人時,自然就會結婚;正如                  有人問我,若是所有的人都出家,那國家的經濟怎麼辦?人類                        的延續又該如何?我回答對方:你的假設不能成立,因為你本                 身就不想出家,所以不用杞人憂天,好好照顧你自己比較重                               要。

徒:情人到底是什麼人?
師:是菩薩、是諸佛。
徒:這又為何呢?
師:因為不經一番寒澈骨,怎得梅花撲鼻香。此人在考驗你,歷練                 你,讓你從逆境中走出,順境中覺醒,而面臨一切境界,皆能                       不取不捨,而達到自在之境。

徒:那到底情人是什麼人?
師:是照顧你的人,也是折磨你的人。

二、
我可以在很痛的時候,說沒關係時間會改變的;
我可以在難過的時候,說無所謂事情總會過去;
我可以在寂寞的時候,引誘我哈哈大笑;
我可以在絕望的時候,說世界依然美好;
我只是希望在我開始抱怨上天的吝嗇時,
有個人可以對我說:我心疼妳。

三、
他們相愛三年,準備結婚。
結婚前一個月他消失了,留下一張紙條:對不起,等我足夠好的時候我再娶妳。她悲痛地撕了紙條。

兩年後,他穿著西裝開著限量版跑車回來,卻發現她早已嫁給一個普普通通的工人並且已經有了孩子。

他有些憤怒,妳寧可嫁給一個這樣一個什麼都沒有的人,都不願意等我麼?

女人輕輕笑笑,我們不需要任何東西,有愛就夠了!
我們之間不需要任何東西,只要有愛就夠了,親愛的,可惜你明白的太晚了。

男人突然間明白了。男女之間最重要的是心相繫,而非身外之物。


2015年2月26日 星期四

第十四篇盡心章句下第九、十章


孟子曰:「身不行道,不行於妻子;使人不以道,不能行於妻子。」
註:
身不行道:就德行言。
使人不以道:就事由言。
不能行於妻子:朱注;「不能行者,令不行也。」言使人不以其道,即雖妻子亦不能奉命也。趙注:「身不自履行道德,而欲使人行道德,雖妻子不肯行之,言無所則效也,使人不順其道理,不能使妻子順之,而況他人乎?」

大意:孟子說:「自身不能行道,這道也就不能施行到了妻子的身上,更不要說對別人了;使喚人不以正道,那命令在妻子身上也會行不通,更不要說使喚別人了。」

說明:孟子說自身不行道,如何勸人行道。我們就台灣宗教界來論述;
佛教:本以勸人修心,去三毒,修身守五戒;看看各寺院的的負責人,他的行住坐臥是否節儉樸實,就知道該宗門所傳之道法是否合乎正道。

道教:修心立命,延年益壽,行功布德,以利眾生,濟貧救苦,每一道觀負責人皆是貧道。
再看台灣各道場的負責人,注重道場美化,成觀光區,好收入,出入講究排場。

道教又分:文乩鸞堂、武乩道廟、一貫道、張天師派、教化道派等。

文乩鸞堂:以神靈降於乩童扶筆,寫出詩詞歌賦及勸世文,一切信眾入堂為鸞友,一年後可為信徒,科期有一四七、二五八、三六九,以扶出文章教育鸞友。
           按一般道理來說,文章是乩生扶筆而出,第一信服者應是乩生,但綜觀各道場,乩生最不信文章者,第二不信者是負責人及幹部。
           會信者是老人,不識字的女眾。故鸞堂入鸞不用交香油錢,又有飯吃,怎能教出脫離六道之人。

武乩道廟:以武乩濟世解厄為主,一般沒有教育功能,乩童本身無戒律,生活行為非一般修行人。負責之人並以金錢為紅包誘惑信眾到廟求發財金,讓信眾誘發累世惡習之貪欲,此罪非小。

一貫道:入門先交錢為自己開布施之門,教學為先,雖亦有扶筆開砂,但道親一定要聆聽講師之解說。
           負責之人是付開銷之大宗,講道之時坐在前排聽講,執行神佛文章之開示,到廟堂穿同一之制服。

張天師派:畫符念咒,消災解厄,一般法事。

教化道派:是以三清道祖為主神,教育道眾為主旨,開班授課,期其信眾能自開智慧。到廟堂穿同一之制服。
   
         由上大概簡單介紹,只有教化道派與一貫道比較合乎大道。其他教派負責之幹部,身不行道,而使人不以道。

孟子曰:「周于利者,凶年不能殺;周于德者,邪世不能亂。」
註:
周:朱注:「足也,言積之厚則用有餘。」
殺:缺乏,有窘困之意。
邪世不能亂:言雖處邪世,不能亂其志也。

大意:孟子說:「財利豐足的人,雖是凶荒年歲,也不受窘困;道德豐厚的人,鞋是處在亂世,也不會迷亂他的心志。」

說明:此章重點在節儉與蓄德。像台灣在民國7880年代,錢多得可淹肚臍,若政府能興大工業,蓄積十、二十年後的生產,國庫必豐,怎會落到現在高築債務。

同樣的,百姓能將其錢財投資土地或黃金,現在雖在全國高唱貧窮時也不會影響到你。


修行養志,行為收支守中道,也能處於混亂的現世,心還是如如不動,對窮奢無所牽涉到的。

2015年2月25日 星期三

臉書分享:人本所具


隨和是素質:
隨和,是一種素質,一種文化,一種心態。
隨和是淡泊名利時的超然,是曾經滄海後的井然,是狂風暴雨中的坦然,但隨和決不是沒有原則。
隨和的人,首先是聰明的人,他以睿智的目光洞察了世界;隨和的人,是謙虛的人,他始終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
隨和的人,是寬宏大量的人,在人與人之間發生摩擦時,在堅持原則的基礎上,他能夠以謙和的態度對待對方。
隨和的人,是沒有貪欲的人,他可以很好地控制自己的世俗慾望。
低調是修養:
低調表示一種謙虛謹慎的態度,不張揚。
低調是隱藏自己的能力不顯示出來,為人沉斂,胸襟開闊,有一顆感恩的心,懂得欣賞別人,待人謙和有禮留餘地,不傲慢自居,不恃才傲物,主動吃虧,把名利得失置之度外,常以以寬容之心度他人之過。
在低調中修煉自己:
低調做人無論在官場、商場還是政治、軍事鬥爭中都是一種進可攻、退可守,看似平淡,實則高深的處世謀略。
謙卑處世人常在:
謙卑是一種智慧,是為人處世的黃金法則,懂得謙卑的人,必將得到人們的尊重,受到世人的敬仰。
平和待人留餘地:
「道有道法,行有行規」,做人也不例外,用平和的心態去對待人事務,也是符合客觀要求的,因為低調做人才是跨進成功之門的鑰匙。
主動吃虧是風度:
任何時候,情分不能踐踏,主動吃虧,山不轉水轉,也許以後還有合作的機會,又走到一起。若一個人處處不肯吃虧,則處處必想佔便宜,於是,妄想日生,驕心日盛。而一個人一旦有了驕狂的態勢,難免會侵害別人的利益,於是便起紛爭,在四面楚歌之中,又焉有不敗之理?
為對手叫好是一種智慧:
美德、智慧、修養,是我們處世的資本。為對手叫好,是一種謀略,能做到放低姿態為對手叫好的人,那他在做人做事上必定會成功。
以寬容之心度他人之過:

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對於別人的過失,必要的指責無可厚非,但能以博大的胸懷去寬容別人,就會讓世界變得更精彩。

2015年2月24日 星期二

第十四篇盡心章句下第七、八章


孟子曰:「吾今而後知殺人親之重也:殺人之父,人亦殺其父;殺人之兄,人亦殺其兄。然則非自殺之也,一間耳。」
註:
一間:言相距甚近。間,隔也,離也,極近之喻。朱注:「我往彼來,間一人耳,其實興自害其親無異也。」

大意:孟子說:「我從今以後,才知道殺害人家的親人事情的重大。殺害人家的父親,人家也會殺害他的父親;殺害人家的兄長,人家也會殺害他的兄長;這樣鞋然不是自己殺害自己的親人,其實與自己殺的,不過相差一線之隙罷了。」

說明:這與佛教講的因果關係一樣,你殺人,人殺你,你若愛人,人也會愛你;故言:敬人者人恒敬之。

楞嚴經第四卷廣破餘疑:富樓那,想愛同結,愛不能離,則諸世間,父母子孫,相生不斷。是等則以欲貪為本。貪愛同滋,貪不能止,則諸世間,卵化濕胎,隨力強弱,遞相吞食,是等則以殺貪為本。以人食羊,羊死為人,人死為羊。死死生生,互來相噉,汝負我命,我還汝債,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生死。
孟子曰:「古之為關也,將以禦暴。今之為關也,將以為暴。」
註:
關 :關口。
禦暴:古者設關,乃用以抵禦盜賊,或鄰國之兵之殘暴也,故曰禦暴。朱注:「譏察非常。」
為暴:今人設關,但知徵歛捐稅,阻難行旅,暴虐人民,故曰為暴。

大意:孟子說:「古時的人設立關口,為的是防禦盜賊及敵人的殘暴。現在的人設立關口,為的是徵收捐稅,從事暴虐。」

說明:孟子比較古代與他的時代的不同,古代是為保護百姓安居樂業而設立關口;他的時代是各諸侯國為了增加稅收而設立關口,困擾行旅人的出入。

而現代的關口設立是兼兩者,故無善惡之分。只不過給走私客與官員交換利益,讓國家損失關稅。



臉書分享:如是,如是

問:親愛的奧修,在過去這3個月以來,我一直在花園裏辛苦的用勞力工作,我非常喜歡這個工作,而且我深深地感覺到與您連結。那好像是您的創造力與恩典,透過我,不斷地流動著。但是在過去幾個星期當中,我好像已經跌出這個美麗的空間了。而且我有看到很多舊有的老魔鬼又再度的出現。
例如:不耐煩,競爭的,完美主義,很多的憤怒及嚴肅地,同時,我很痛苦地經驗到,我的存在與您越來越少的連結。您是我以前感覺到如此地親密與靠近的人,而且您也允許我的靠近。
當我在寫這個問題時,我無法控制我的眼淚,到底那裡做錯了?很快地我將要離開,但是我不想在這樣的壓力下離開。拜託,親愛的,請幫助我,請告訴我,我那裡做錯了,我想要快樂的,和平地離開這裡,並將您攜帶在我的心裡面,與我在一起。(奧修是和尚的日語發音「オショウ」。奧修曾經旅居美國,啟蒙奧修運動英語Osho movement,該運動著重在性靈與哲學層面,頗受爭議。奧修曾是哲學教授,他在20世紀60年代走遍了印度作公共演講。他直言不諱的批評社會主義、聖雄甘地和制度化的宗教使他備受爭議。他還主張以更開放的態度對待性行為,這個立場為他在印度和國際新聞界贏得了綽號「性大師」。1970年,他定居於孟買。他成為靈性教師並開始收門徒。在他的教學中,他重新詮釋傳統宗教、修行者和世界各地的哲學家的作品與文字。)
答:Premda,意識的進化會經歷過許多次的起起伏伏。它就像是山路一樣。你並沒有做錯什麼,你只是尚未熟悉山路的路況而已。很多次山路會上升,就只是要到達比以前還要高的地方,它會經過很多的山谷,才會到達山峰。然而,每個山峰,就只是另一個新朝聖旅程的起點。因為,有另一個更高的山峰在前面等著你。但是要到達那個更高的山峰,你將必須再次的往下走。一旦你了解到,這個現像是自然的,所有你的痛苦,所有遮蔽你的烏雲,就會消失掉。
你一直都做得很棒。所以,第一件要記住的事是,當往下的日子來臨時,絕不要擔心。把你的眼睛往那最遠的星星看。這些山谷是山的一部份,你無法將這些山谷從山當中拿掉。一旦這個了解深深地潛入你心中,你將會高興地唱著歌,跳著舞來通過這些山谷。因為你很清楚地知道,一個更高的山峰正在等著你。朝聖的旅程是沒有終點的。就好像夜晚跟隨著白天,每一個高處會伴隨著一個往下。
一個人不僅要學習如何在白天快樂,他也要學習如何在晚上快樂,晚上有她自己的美。山峰有他的光輝,山谷有她的富有。但是如果你變成執著於山峰,你已經開始選擇了,任何開始做選擇的意識將會遇到麻煩。保持無選擇地,無論什麼東西來到你面前,以它是自然成長的一部份,高興地來歡迎它。
夜晚也許會變得更黑暗,但是越黑暗的夜晚,表示越接近黎明。所以,高興地處在黑暗的夜晚,而且也學習來了解黑暗的美麗,星星的美麗,因為在白天,你將無法找到這些星星。千萬不要把以前發生的,應該發生的,現在的實際狀況做比較。無論發生什麼,我們都要高興地接受它。
現在,你即將離開我,這將會給予你新的經驗,因為你的身體可能會離我很遠,但是我不會離開你。你會在你快樂的時光當中找到我,你也會在你悲傷的時光當中找到我。一個沒有悲傷,沒有眼淚的生命將會是貧窮的。生命要富有就必須要去知道所有不同的經驗。你越了解存在的不同面,而且同時保持歸於中心,你會發現你的生命每一片刻都變得越來越富有。
「離開」的意思就是說再次的回來。如果你沒有離開,你要怎麼回來呢?總是以辯證的方式來看待生命。
在此,夜晚帶來白天。在此,死亡帶來新生命。
在此,悲傷帶來新的高興。在此,空無帶來新的充滿。
每件事都相互連結著。那是有機整體的一部份。由於區分,我們創造出問題。學習這個藝術──不要區分,但是要隨時保持警覺的,觀照的,享受任何生命所帶給你的。
你在這裡與我在一起,你在德國時也將會與我在一起,因為「我的存在與你在一起」並不是一種身體上的事件,它是一種愛的事件,愛是不懂空間的距離。無論你在那裡,你將都會找到我。無論你處於什麼情況當中,你將都會找到我。只要記住一件事:接受生命所帶給你的每件事。如果生命給予你黑暗,享受它,在黑暗的夜晚,在星星底下跳舞,記住說每一個夜晚就只是每一個新的黎明的子宮,每一個白天都將會在夜晚的黑暗中休息。
當秋天來到,樹都變成光禿禿的時候,所有的葉子都掉下來了,就只要看著枯黃的樹葉在森林當中,隨著風兒飛翔著,幾乎可以說是跳舞著。而那些光禿禿的樹,對著天空,也有它們自己本身的美。但是它們不會永遠是光禿禿的。枯黃的樹葉掉落,就是要給新的樹葉空間,新的花朵空間。
存在每個片刻不斷地更新它自己。你應該與存在保持同調,千萬不要要求別的。那就是痛苦的根源:當它是夜晚時,你哭喊著要白天,當它是白天時,你哭泣著要夜晚的休息。那么生命變成痛苦的,一個地獄。藉由以一個感激的心來接受任何生命所給予你的,你會使生命變成是天堂。不要去評斷那是好的或是壞的。你的感激將會把每件事轉換成一個美麗的經驗,而且也會加深你的覺知,也會提高你的愛,會使你變成一朵很香的美麗的花。就只要學習完全接受的藝術。
佛陀稱這個為「如是」(thusness):無論那是什麼,以事實的本性來接受它。千萬不要想要改變它。千萬不要違抗這個流,就只要跟隨著河流,無論它帶領你往那個地方去。
兩個流浪漢背對著背坐在一棵樹底下。第一個流浪漢嘴巴念著:「你知道的,Jim,用流浪的方式來過我們的生活,這檔事,目前這樣的情形是那麼糟糕----四處流浪著,每個地方都不需要我們,被旁人指指點點著。」
「那麼」,第二個流浪漢注意到說:「如果這是你所感覺到的情形,為什麼你不就離開,然後找個工作?」
「什麼?」他的朋友叫著:「然後要我承認我是失敗的嗎?」
絕不要承認你是失敗的。如是的秘密,完全接受的秘密,就是完全成功的秘密:你無法失敗。沒有任何地方有任何力量可以使你失敗。因為甚至在失敗當中,你將還是會高興地跳舞著。將每個機會轉換成某種創造性與美的東西。
我不想要你們在頭腦裡有「永遠地保有相同的狀態」的虛幻概念。只有當你是死的,那才有可能發生。如果你是活生生的,氣候將會改變,季節也會改變,你必須透過冬天,透過夏天,透過雨天來學習。你必須在你的內心當中帶著舞蹈,通過所有這些季節,很清楚地知道說存在從來沒有要與你對抗。所以,任何它所給予你的,或許會有點苦,但那是一種藥。剛開始時你嘗起來或許不是甜的,但是最後你將會發現存在給予你某種東西,那是只有執著於一種狀態的頭腦無法給予的。

所以,無論發生什麼事,那都是好的……。放輕鬆。這個現像不會停留的,它將也會改變。但是不要做任何的努力來改變它。將它留給存在吧。這就是我所說的「信任」。存在比你更聰明,它會提供你所有你成長所需要的機會。

2015年2月23日 星期一

第十四篇盡心章句下第五、六章


孟子曰:「梓匠輪輿,能與人規矩,不能使人巧。」
註:
梓匠:木工也。
輪輿:車工也。

大意:木匠同車匠,只能把做方圓的規矩傳授給人,卻不能使人心思靈巧。

說明:老師、教授、傳道士等只能把方法重點傳給人,學習者能否心悟,是各自因緣與努力,以非教者所能期待的。譬如孔子教顏回、子貢、子路,顏回能專心聽講而心自悟;子貢是一面學習一面做生意,而怪老師沒把心性學教他;子路跟老師左右,聽老師講心性學,覺得自己無法領悟而不敢聽。所以人才會有優劣之別。

孟子曰:「舜之飯糗茹草也,若將終身焉;及其為天子也,被袗衣,鼓琴,二女果,若固有之。」
註:
飯糗茹草:飯,食也。糗,乾糧也。草,粗食也。
焉 :於此也。
被 :穿也。
袗衣:畫衣也。
二女:堯二女兒也。
果 :同「婐」,侍也。
若固有之:言其行所無事,不改常態也。

大意:孟子說:「舜做平民時,吃乾糧粗飯,似乎準備終身這樣。等到做了天子,穿着彩繒的衣服,彈琴作樂,又有堯的兩個女兒服侍他,這些就像是他本來所享有的一樣,一點也沒有改變他的常態。」

說明:人的本性若有修養,在任何環境和情況下都能適應自如,孟子特提舜為例,不因為天子就改變他隨和的心態。
現代的人就無法如此,發達了,吃住衣行改變了,那是應該的,但心境不能改,適時適所,如此才算修養的人。

但事實上,很少人能做到此地步,心胸起大變化,貪欲越大,對故友是向上看,對稍下之人連理都不會理。故非修行自然大道之人,發達難持久遠。


2015年2月22日 星期日

臉書分享:既然抓不住,何不送一程?

日落黃昏,倦鳥歸巢,青山漸漸安靜了下來。
突然,一個年輕人面容猙獰怒氣衝衝地跑到高高的山岡上,發洩似的狂喊著。
年輕人的暴躁驚動了正在不遠處打坐的禪師,面目慈祥的老禪師緩緩走到年輕人面前,對他露出了善意的笑容,然後和年輕人攀談了起來。
在談話的過程中,老禪師始終瞇著眼睛微笑著在聽年輕人的傾訴,年輕人從一個邊遠的小城來到這個燈紅酒綠的大都市來闖蕩,經過多年的打拼吃了很多苦,才好不容易在企業裡幹到了中層管理人員的位置,身邊也有了相識幾年的女朋友。
可是,現在這一切都毀了,老闆因為種種原因要將他辭退,現在他正在為公司培訓替代他的新人,每天在公司的日子過的非常壓抑。
而女友知道他很快將失去這份收入豐厚的工作之後,也提出了分手。女友的理由很簡單,她不能讓自己未來的孩子擁有一個沒能力給她們安穩富足生活的父親。
「我跟了老闆整整8年呀!他一句話就讓我走人!我的女朋友當初剛來到這個城市的時候舉目無親,是我幫她找了工作,全力以赴地照顧著她,可現在她卻在我最艱難的時候選擇了離開!」年輕人幾乎是聲嘶力竭地說完了自己的經歷,憤怒的雙眼中燃燒著熊熊烈火。
年邁的禪師輕輕地拍了拍年輕人的肩膀,然後拉起他的手在山上信步游走起來。
清涼的山風讓年輕人煩躁的內心漸漸平靜了下來,這時候,老禪師忽然停下了腳步,伸手去抓一片飄來的柳絮。柳絮輕盈而調皮,每次都從禪師的手掌之中溜掉。
年輕人默默地看著老禪師,眼中充滿了疑惑。
「呵呵,我老了,抓不住這些柳絮了。」老禪師說完之後,抬起頭和年輕人面對著面,說道:
「這世上種種美好與精彩,我們並不一定都能抓到,既然抓不到,倒不如送它們一程,讓它們活得更加精彩飄逸,讓自己得到安寧與豁達。」
說完,老禪師輕輕將抓柳絮的手向上微微一揚,柳絮被禪師的手這麼一送,在湛藍的天空下飛的更加漂亮了。
老禪師說完之後,年輕人呆立良久。忽然,他的臉上露出了淡然的微笑,向禪師深深鞠了一躬,轉身下山去了。
回到城裡之後,年輕人兢兢業業地將自己在工作中的經驗都教給了那個即將接替他的新人,老闆看在眼裡,沒想到受了委屈的他居然還會這麼為公司出力,心裡很不是滋味兒。
當他離開公司的時候,老闆動情地緊緊握住他的手對他說:「我對不住你,沒想到你還能這樣對我!辭退你,我也是有難言之隱,你這個朋友我記住了,以後有事就來找我。」
他笑著和老闆告別,然後在辦公室同事們的留戀和注視中,大踏步地走出了公司的大門。
和女朋友最後道別的時候,他送給她一份特別的禮物,一盒治療風濕的膏藥。女朋友有風濕病,每次疼起來都在床上呲牙咧嘴的直打滾,女孩兒看到這份禮物之後,哭的差點抽搐過去,他安慰完她之後,瀟灑地轉身離開了。
在隨後的日子裡,他始終奉行著一個原則,能抓住的人和緣分,他都加倍珍惜;不能抓住的種種,他就笑著送他們一程。這樣的心態讓他贏得了很多人的尊重,也得到了別人更多的回報和幫助,他的生活也漸漸走出了困境。
後來,他經過多方尋訪找到了禪師所在的寺院,想當面感謝老禪師。可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好不容易才找到了禪師的所在,老禪師的弟子卻告訴他,禪師已經圓寂。從時間上推算,恰好是他們見面的第二天。
弟子還告訴他,老禪師當時身體狀況非常不好,每時每刻都在遭受著疾病的折磨,有時候疼的汗水直淌,卻始終面帶微笑的生活著。雖然,老禪師早就知道自己來日不多,但依然平靜樂觀的生活著。
聽完這些之後,他努力讓自己的臉上綻放出微笑,用笑容將眼角的淚水擠走。這時候他才明白,相遇的時候,老禪師是忍受著多麼巨大的身體痛苦在為自己解脫煩惱。
老禪師那時候已經知道自己抓不住自己的生命了,卻還用盡了生命最後一份力量送了自己一程,讓自己的人生走上了正途。他向禪師圓寂的地方磕了幾個頭,然後微笑著向山下走去。
老禪師用自己的生命讓他明白了一個道理:
「人,永遠都要微笑堅強樂觀豁達的生活下去,這才是生命的意義。既然抓不住,何不送一程?」

 附:看完此篇,你能學習做到,就是具有慧根,此後所做任何事都能愉悅無惱,是真羅漢也。

2015年2月21日 星期六

第十四篇盡心章句下第四章


孟子曰:「有人曰:『我善為陳,我善為戰。』大罪也。君好仁,天下無敵焉。南面而征北狄怨,東面而征西夷怨。曰:『奚為後我?』武王之伐殷也,革車三百兩,虎賁三千人。王曰:『無畏!寧爾也,非敵百姓也。』若崩厥角稽首。征之為言正也,各欲正己也,焉用戰?」
註:
為陳:猶言佈陣。朱注:「列行曰陳。」
為戰:猶言作戰。朱注:「交兵曰戰。」
面 :趙注:「面者,嚮也。」
奚 :何也。
革車:趙注:「兵車也。」孫(奭)疏:「革車者,以皮為飾也。」即以皮為帷之兵車也。
兩 :今作輛,乘也。
虎賁:趙注:「武士,為小臣者也。」江聲尚書集注音疏:「虎賁,言猛怒如虎之奔赴也。」
無畏,寧爾也,非敵百姓也:朱注:「書泰誓文與此小異。孟子之意,當云:『王謂商人曰:「無畏我也,我來伐紂,本為安寧汝,非敵商之百姓也。」於是商人稽首至地,如角之崩也。』」
若崩厥角稽首:漢書諸侯王表:「漢諸侯王厥角稽首。」應劭注:「厥者,頓也。角者,額角也。稽首,首至地也。」俞樾群經平議:「若崩厥角首,乃倒句,若順言之,則當言『厥角稽首若崩。』蓋商眾一聞武王之言,無不厥角稽首,若山塚之猝然而崩也。」無疏:「厥角,是以角蹶也。若崩者,狀其厥之多而迅也。」
征之為言正也:朱注:「征,所以正人也。」
各欲正己:朱注:「民為君所虐,皆欲仁者來正己之國也。」
焉用戰:焉,安也,何也。趙注:「安用善戰陣者。」

大意:孟子說:「假如有一個人自負地說:『我最擅長於布列陣勢,我最擅長於用兵作戰。』這便是天下的大罪人。只要君喜歡施行仁政,天下自然沒有敵手了。

當初商湯向南面征伐,北方的狄人就抱怨;各東方征伐,西方的夷人就抱怨。他們都這樣說:『為甚麼把我們放在後面呢?』周武王征伐商紂的時候,戰車只有三百輛,勇猛的精兵不過三千人。

武王向人民說:『你們不要害怕,我是來安寧你們的,不是來政打你們百姓的。』人民聽了這話,便一致伏在地上叩頭,就像山突然崩倒一般。因為這「征」字的意義,不是匡正那不正的,當時各國人民在君的虐政下,都希望有個仁人來匡正他們的國家,那裏還用得著戰爭呢?」

說明:一個國家領袖能行仁政,何須怕政權失去,百姓留念永遠。
                譬如前蔣經國總統,實行仁政,開放戒嚴,報紙,組黨,下鄉與百姓話家常,故有民間友人,能告訴他民情,中美斷交,經濟將崩,告訴國人共體時艱,興建十大建設,任用專業人才,找回留學生,公務人員、榮民弟兄,共同領低薪,束緊腰帶過活,才使別人受到金融風暴影響,台灣平安度過,經濟好一點,為補賞那些年餓肚子的軍公教已退休,而在農歷年加發一個半月的底薪為慰問金,能好好過年。經過前李、陳兩總統都適用。

現在總統因生在優惠待遇的家庭及時期,拿國家獎學金留學,依關係回國就當前蔣總統秘書,對前蔣總統的用心一點也沒學到,成了酷吏。

現在又當總統,更沒有仁心,經濟衰退,國債增加,增加人民稅賦,取消軍公教慰問金,再加健保、地價稅、奢侈稅、股利減半退稅,能想到的都要加入,層層剝削百姓。

終於火山爆發了,2014年九合一大選,敗到脫褲子,準備2016年政黨輪替,剛好自己送大禮給在野黨。
孟子說:「征之為言正也,各欲正己也,焉用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