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31日 星期二

阿含經-629

 

那些若干國家的眾多的摩納磨回答說:『尊師!據我們所知的,我們都承蒙尊師之恩。假若尊師將剃除鬚髮,著袈裟衣,由於至信而舍家,而為無家庭牽累的出家去學道的話,我們也應當剃除鬚髮,著袈裟衣,由於至信而舍家,而為無家庭牽累的出家人,去跟從尊師去學道。』於是,梵志阿蘭那,就在於後時剃除鬚髮,著袈裟衣,由於至信而舍家,而為無家庭牽累的出家去學道;那些若干國家的眾多的摩納磨,也剃除鬚髮,著袈裟衣,由於至信而舍家,而為無家庭牽累的出家人,去跟從其尊師梵志阿蘭那,去出家學道。這就是尊師阿蘭那,就是尊師阿蘭那的弟子的名號之生起的原因。

那個時候,尊師阿蘭那,曾為其弟子們說法:『諸位摩納磨!甚奇!甚奇!人命乃極為短少,必定在於不久之時,會轉生而至於後世的,應該要多作善事,應行梵行,因為有生者,沒有不死之故。然而現在的世人,對於法行,對於義行,對於善行,對於妙行,都沒有作為,也不想去研求行持。』那時,尊師阿蘭那,就是這樣的為了其弟子們說法的,所謂:『諸位摩納磨!甚奇!甚奇!人命乃極為短少,必定在於不久之時,會轉生而至於後世的,因此,應多作善事,應行梵行,因為有生者,沒有不死的。然而現在的世人,卻對於法行,對於義行,對於善行,對於妙行,乃無所作為,也不想去研求行持。』像如是的,尊師阿蘭那,乃為他的弟子們說如是之法。

又次,尊師阿蘭那,也曾經為其弟子說如是之法:『摩納磨!猶如朝露渧在於草上,而遇到太陽一出,則會消滅那樣,暫時有,而不會久的。像如是的,摩納磨!人命乃如朝晨的露水那樣,甚為難得,為至少的少味(少有快樂),而有大苦痛的災患,災患可說就是非常的多。』像如是的,尊師阿蘭那乃為弟子們說如是之法。

又次,尊師阿蘭那,乃為其弟子們說如是之法:『摩納磨!猶如大雨時,渧水會成泡,或者會生,或者會滅那樣,像如是的,摩納磨!人命乃如水泡那樣,甚為難得,只有至少的少味,而有大的苦惱災患,災患可說就是非常的多。』像如是的,尊師阿蘭那,乃為其弟子們說如是之法的。

又次,尊師阿蘭那,乃如是的為其弟子們說法:『摩納磨!猶如以杖,投著在於水中時,就會很快的浮出水面那樣。像如是的,摩納磨!人命乃如杖,投在水中後,就迅速的浮出那樣,乃甚為難得,為至少的少味,而有大的苦痛災患,災患可說是非常的多。』像如是的,尊師阿蘭那,乃為其弟子們說如是之法。

又次,尊師阿蘭那,曾為其弟子們說如是之法:『摩納磨!猶如新的瓦孟(盛飯的瓦器),投在水中時就會浮出,放著在於風熱之中,就會很快的乾燥那樣。像如是的、摩納磨!人命乃如新的瓦孟那樣,雖漬於水中,然而很快就會乾燥,為甚難得的一件事,只有至少的少味,而有大的苦惱災患,災患為非常的多。』像如是的,尊師阿蘭那,乃這樣的為其弟子說法。

又次,尊師阿蘭那,乃為其弟子說如是之法:『摩納磨!猶如小段之肉放著在於大釜的水中,下面即起熾燃之火的話,就會速得消盡那樣。像如是的,摩納磨!人命乃如段肉之消盡那樣,為非常的難得,只有至少的少味,而有大苦痛的災患,災患可說是非常的多。』像如是的,尊師阿蘭那,乃為其弟子說如是之法。

2023年10月30日 星期一

2023-10-30 原始點教學

 












阿含經-628

 

 

這時,諸比丘們白佛說:「世尊!我們諸比丘在於中食後,就集坐在此講堂,都正在議論如是之事:『諸位賢者!甚奇!甚奇!人命乃極為短少,不久之時,必定會至於後世。因此,應多作善事,應行梵行,因為有生者,沒有不死之故。然而現在的世人,卻對於法行,對於義行,對於善行,對於妙行,都無作為,都不想去研求行持。』世尊!我們都在這裡共論此事,由於此事之故,而集坐在於講堂的。」

世尊稱歎而說:「善哉!善哉!比丘們!你們能作如是之說:『諸位賢者!甚奇!甚奇!人命乃極為短少的,不久之間,必定會至於後世的,因此,應該要多作善事,應行梵行,因為有生者,沒有不死之故。然而現在的世人,卻對於法行,對於義行,對於善行,對於妙行,都無作為,都不想去研求行持。』為甚麼我會稱歎你們呢?因為我也是作如是之說的:『甚奇!甚奇!人命乃極為短少,不久之間,必定會至於後世,因此,應多作善事,應行梵行,因為有生者,沒有不死的之故。然而現在的世人卻對於法行,對於義行,對於善行,對於妙行,都無作為,都不想去研求行持。」所以的緣故為何呢?

在於過去世之時,所有出生於此世間的眾生,其壽命都為八萬歲為其準則。比丘們!人壽八萬歲之時,此閻浮洲乃極為大豐樂,都饒財珍寶(有很多的錢財寶物),村邑都相接近(比鄰而立),有如雞只之一飛的距離而已。比丘們!人壽八萬歲之時,女人年滿五百歲時,乃當出嫁與人。比丘們!人壽八萬歲時,唯有如是之病,所謂:寒、熱、大小便、欲、不食、老(所謂寒熱饑渴糞尿),更沒有其他的疾患。

比丘們!人壽八萬歲之時,有一位國王,名叫拘牢婆(極作,曾出在一三二經),是一位轉輪聖王。很聰明而有智慧,具有四種軍隊。他整御天下,都由於自己之自在,為如法的法王,而成就七寶。所謂七寶,就是:輪寶、象寶、馬寶、珠寶、女寶、居士寶、主兵臣寶等之七寶是。有千子具足,顏貌都很端正,也非常的勇猛無畏,而能伏他眾,必定能統領此一切的大地,乃至於大海,都不用刀杖,都以正法教令民眾得大安隱的。

比丘們!拘牢婆王有一位梵志,名叫阿蘭那大長者,為父母所舉,受生都清淨(父母的家世都是清淨的),乃至於七世的父母都不絕其良好的種族,生生都不作惡,都博聞而總持,通過於四典經,深達於因、緣、正、文、戲等五句說。比丘們!梵志阿蘭那,有無量百千的摩納磨(婆羅門青年)。梵志阿蘭那乃為了這些算不盡的摩納磨,而住在於一無事處,而教授他們的經書。

那個時候,梵志阿蘭那,獨住在於靜處,曾燕坐思惟,其心乃作如是之念:甚奇!甚奇!人命乃極為短少,必定在於不久之時,會轉生於後世。因此,應多作善事,應行梵行,因為有生者,並沒有不死的之故。然而現在的世人,卻對於法行,對於義行,對於善行,對於妙行,都沒有作為,都不想去研求行持。我寧可剃除鬚髮,著袈裟衣,由於至信而舍家,而為無家庭牽累的出家去學道。於是,梵志阿蘭那,乃到達若干的國家的眾多的摩納磨之處,而對他們說:『諸位摩納磨!我獨住在於靜處,燕坐思惟之時,我心曾作如是之念:甚奇!甚奇!人命乃極為短少,必定在於不久之時,會轉生於後世,因此,應多作善事,應行梵行,因為有生者,沒有不死的之故。然而現在的世人,對於法行,對於義行,對於善行,對於妙行,都無作為,都不想去研求行持。我現在寧可剃除鬚髮,著袈裟衣,由於至信而舍家,而為無家庭牽累的出家去學道。諸位摩納磨!我現在欲剃除鬚髮,著袈裟衣,由於至信而舍家,而為無家庭牽累的出家去學道。你們當作何等呢?(有甚麼事要交代沒有?此後將如何?)』

2023年10月27日 星期五

阿含經-627

 

「瞿曇!日月乃何所依住呢?」世尊回答說:「日月乃依於四王天

(第一層天)而住的。」

梵志就又問而說:「瞿曇!四王天乃何所依住呢?」世尊回答說:「四王天乃依三十三天(忉利天,第二層天)而住。」梵志就又問而說:「瞿曇!三十三天乃何所依住呢?」世尊回答說:「三十三天乃依焰摩天而住。」(時分天,第三層天)。梵志就又問而說:「瞿曇!焰摩天乃何所依住呢?」世尊回答說:「焰摩天乃依兜瑟哆天(知足天,第四層天)而住。」梵志就又問說:「瞿曇!兜瑟哆天乃何所依住呢?」世尊回答說:「兜瑟哆天乃依化樂天(第五層天)而住。」梵志就又問而說:「瞿曇!化樂天乃何所依住呢?」世尊回答說:「化樂天乃施他化樂天(第六層天)而住。」

梵志就問而說:「瞿曇!他化樂天乃何所依住呢?」世尊回答說:「他化樂天乃依梵世而住(色界初禪天)。」梵志就又問而說:「瞿曇!梵世乃何所依住呢?」世尊回答說:「梵世乃依大梵天(色界初禪的高處,或總稱色界天-天的盡處)而住。」

梵志就又問而說:「瞿曇!大梵天乃何所依住呢?」世尊回答說:「大梵天乃依於忍辱溫良而住的。」梵志就又問而說:「瞿曇!忍辱溫良乃何所依住呢?」世尊回答說:「忍辱溫良乃依涅槃而住的。」梵志就又問而說:「瞿曇!涅槃乃何所依住呢?」

世尊告訴他說:「梵志!你的意欲,乃依無窮盡之事,你現在從我所受問的,為無邊際的了。然而所謂涅槃,乃無所依住。但是要知道!涅槃就是寂滅,一切都完畢,涅槃乃為最上的了。梵志!由於此義之故,你就從我行梵行呢!」(據奧義書,也就是婆羅門教的宇宙觀,乃以梵界為世界萬有的基盤,佛教則以涅槃為究極,也就是究竟的境界)。

梵志白佛說:「世尊!我已知道了。善逝!我已瞭解了。世尊!我現在要自歸依於佛與法,以及比丘眾,唯願世尊受我為優婆塞!從今天開始,終身自歸依,乃至命盡。」

佛陀所說的就是如是,阿伽羅訶那梵志聽佛所說,乃歡喜奉行!

  

一六、阿蘭那經第八(第四分別誦)

  

大意:本經敘述諸比丘集坐在講堂,共論人命極短,宜於力行善事。佛陀以淨天耳聽聞後,往而贊許他們。並述過去世為阿蘭那梵志時,出家學道,為諸弟子說人命無常迅速之法,以及梵世法,然而都不究竟。今世為如來,乃饒益多人,所說之法為究竟,已得脫一切苦惱。

  

結集者的我們,都像如是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遊行在於舍衛國,住在於勝林給孤獨園。

那時,諸比丘們在於中午後,都集坐在於講堂,都論如是之事:「諸位賢者!甚奇!甚奇!(人生是非常的奇妙難得的事),人命乃極為短少,不久必定會至於後世(人命無常,迅速過去),因此,大眾應該要作善事,應該要積極的行持梵行,有生者,沒有不死的。然而現在的世人,對於法行,對於義行,對於善行,對於妙行,都無所作為,都不想去研求行持。」

那個時候,世尊乃在於晝行之處,曾以清淨的天耳出過於人的耳根,聽聞到諸比丘們在於中午後集坐在講堂,而議論如是之事:「語位賢者!甚奇!

甚奇!人命乃極為短少,必定會至於後世,都應該作善事,應該行梵行,有生者,沒有不死的。然而現在的世人,對於法行,對於義行,對於善行,對於妙行,都無作為,都不想去研求行持。」

世尊聽後,就在於晡時(申時),從其燕坐起來,乃往詣於講堂,就在於比丘眾之前,敷座而坐,而問諾比丘說:「你們到底是在議論甚麼事?為甚麼緣故集坐在於講堂呢?」

2023年10月26日 星期四

2023-10-26瑜珈教學

 




















2023-10-25 肌力教學

 
















阿含經-626

 

(5)頭那!甚麼叫做梵志為梵志旃荼羅(賤民)呢?如有梵志,為父母所舉的,

受生為清淨的,乃至七世的父母,都不絕其良好的種族,生生都不為惡。他

經四十八年之間,行童子的梵行,欲得經書,誦習典經。他得經書,誦習典經後,

為供養其師,而求乞財物,都如法,而不是不如法。甚麼叫做如法而非不如法呢?

他非用田作去得財物,也非治生,非以書,非以算,非以數,非以印,非以手筆,

非以文章,非以經,非以詩,非以刀杖,非從王事(非為王作事而求得財物)。

都是如法去求乞,去求乞財物供養於其師。這樣的求乞佈施財物後,為自求妻室,

都以如法,並不是不如法的。甚麼叫做如法而不是非如法呢?梵志並不是以

如是之意去向梵志女,使其更相愛(並不是為愛欲),相持、合會(相聚媾合,

也就是說不是為了行欲在於同室同床之意)。他乃趣那梵志之女,並不是非

梵志之女,也不是剎帝利之女(都娶梵志良家的女人為妻室)。不趣於懷姙之女,

不趣於產生之女。頭那!為甚麼緣故,梵志乃不趣於懷姙之女呢?因為不使那

男人,以及女人,名為不淨之淫之故,因此之故,梵志乃不趣於懷姙之女。頭那!

為甚麼緣故,梵志乃不趣於產生之女呢?因為不使那男人,以及女人,名為不

淨而瞋恚之故,因此之故,梵志乃不趣於產生之女的。頭那!他所趣向的,並

不是為財物,也不是為憍傲,更不是為莊嚴,不是為校飾,但都為了有子為後

嗣之故。他生子(得子)後,就去作王相應之事(或者為王作事),有的卻會

作賊相應之事(如欺詐,誑惑他人等) ,有的也會作邪道相應之事(畫符念咒,

作祟他人)。而且作如是之說:『一位梵志應該要作一切事。梵志不以此而為

染著,不以此而為穢汙。猶如大火那樣,淨也燒,不淨也會燒。梵志不應作一

切事,梵志不以此為染著,也不以此而為穢汙。」(好壞都可以作,都不會因

此而被毀譽)。頭那!像如是的梵志,叫做梵志旃荼羅。頭那!在此五種梵志

當中,汝為似誰(你乃屬於那一種類的梵志呢)?」

頭那白佛說:「瞿曇!您所說的五種類當中,其最後的那一種梵志旃荼羅,

我尚且不及(不符於其好的方面的條件),更何況其餘的梵志呢?世尊!我已

了知。善逝!我已瞭解。世尊!我現在要自歸依於佛與法,以及比丘眾,唯願

世尊受我為優婆塞!從今天開始,終身自皈依,乃至命盡。」

佛陀所說的就是如是,頭那梵志聽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五九、阿伽羅訶那經第八(第四分別誦)

  

大意:本經敘述阿伽羅訶那梵志請問佛陀,有關於梵志的經典為何所依住

(依什麼而住)?佛陀乃告訴他:依人而住。梵志又輾轉續問。佛陀則依次而

告訴他:人、稻麥、地、水、風、空、日月、四王天,乃至大梵,依於忍辱

溫良而住,忍辱溫良依涅槃而住,涅槃則無所依住。梵志最後即終身自歸依三寶  

結集者的我們,都像如是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遊行在於舍衛國,

住在於勝林給孤獨園。

那時,阿伽羅訶那梵志,在於中午後,彷徉(徘徊)而往詣於佛所,到後,

共相問訊,然後退坐在一邊,他白佛說:「瞿曇!我欲有所問,能聽允,才敢

陳述出來。」世尊告訴他說:「恣你所問。」(任你要問的,都說出來看看)。

梵志即便問而說:「瞿曇!梵志的經典,以甚麼為所依住的呢?」世尊回答說:

「梵志的經典,乃依於人而住的。」梵志就又問說:「瞿曇!人何所依住呢?

(人以甚麼為依住呢?)」世尊回答說:「人乃依稻麥而住的。」

梵志就問而說:「瞿曇!稻麥乃何所依住呢?」世尊回答說:「稻麥乃依地

而住的。」梵志就又問而說:「瞿曇!地乃何所依住呢?」世尊回答說:

「地乃依水而住的。」梵志就又問而說:「瞿曇!水乃何所依住呢?」世尊

回答說:「水乃依風而住的。」梵志就又問而說:「瞿曇!風乃何所依住呢?」世尊回答說:「風乃依空而住的。」梵志就又問而說:「瞿曇!空乃何所依住呢?」世尊回答說:「空乃沒有所依的,但因有了日月之故,而有了虛空。」梵志就又問說:

2023年10月25日 星期三

阿含經-625

 (2)頭那!甚麼叫做梵志,似如天呢?如有梵志,為父母所舉出,受生為清淨

(以父母兩方之出身而言,都是良好的家世),乃至七世的父母,都不絕其良

好的種族,生生都不為惡。他在四十八年當中,乃行童子的梵行,而欲得經書,

誦習典經。他得經書,誦習典經後,為了供養其師,而求乞財物,都如法,

而不是不如法的。甚麼叫做如法,而不是不如法呢?如非用田作去求財物,

不是以治生,不是以書,不是以算,不是以數,不是以印,不是以手筆,不是

以文章,不是以經,不是以詩,不是以刀杖,不是從王事。都是如法去求乞,

去求乞財物以供養其師的。他這樣的求乞而佈施財物後,乃行身的妙行,行口

與意的妙行。他行身的妙行,行口與意的妙行後,他乃因緣於此,而在其身壞

命終之後,必定會升上善處,會上生天中。頭那!像如是的,就是梵志似如天哩!

(3)頭那!甚麼叫做梵志之不越界呢?如有梵志,為其父母所舉的,其受生為清

淨,乃至七世的父母,都不絕於好的種族,生生都無惡。他在四十八年當中,

乃行童子的梵行,而欲得經書,誦習典經。他得到經書,誦習典經後,

為了供養其師,而去求乞財物,都如法,而不是不如法的。甚麼叫做如法而不

是不如法呢?不是由於田作去求財物,非以治生,非以書,非以算,非以數,

非以印,非以手筆,非以文章,非以經,非以詩,非以刀杖,非以從王事的。

都是如法去求乞,去求乞財物,去供養其師的。他這樣的求乞而佈施財物後,

為了自求其妻室,而都如法,而非不如法的。甚麼叫做如法,而非不如法呢?

梵志乃不如是之意,也就是說:並不是向於梵志之女,使令更相愛,相持合會

(不是為愛欲而結合)。他趣向的為梵志之女,並不是非梵志之女(娶梵志

的女人),也不是剎帝利之女。不和懷姙之女,不和產生之女結合(不接近

懷姙的婦女,也不接近於正在授乳的婦女)。頭那!為甚麼緣故,梵志非趣

懷姙的婦女呢?因為不使那些男人,以及女人,名叫不淨之淫,因此之故,

梵志乃非趣於懷姙的婦女的。頭那!為甚麼緣故,梵志乃非趣於產生(生產)

的婦女呢?因為不使那些男人,以及女人,其名為不淨之恚,因此之故,梵志

乃不趣於產生的婦女的。頭那!梵志之女所趣向的,並不是為財物,不是為憍傲,

不是為莊嚴,不是為校飾,但為得子之故。他們生子之後,如有故梵志

(本來的梵志)的要誓、處所、界障等事的話,他就住在於彼,持於彼,

不越於彼(都依古婆羅門之限界內去行事,也就是持家而愛家,而守家,不使

家庭不圓滿)。頭那!像如是的,此為梵志不越界(守界限的婆羅門)。

(4)頭那!甚麼叫做梵志為越界呢?如有梵志為父母所舉出,其受生為清淨,乃

至七世的父母,都不絕於良好的種族,生生都不惡。他乃四十八年,行童子的

梵行,而欲得經書,誦習典經。他得經書,誦習典經後,為了供養其師,而求

乞財物,都是如法,而不是不如法的。甚麼叫做如法,而不是不如法呢?他乃

非用田作去求財物,非用治生,非用書,非用算,非用數,非用印,非用手筆,

非用文章,非用經,非用詩,非用刀杖,非用從王事。都如法去求乞,去求乞

財物,去供養其師。他這樣的求乞而佈施財物後,為了自求其妻室,而以如法,

而不是以不如法的。甚麼叫做如法而非不如法呢?梵志並不是以如是之意,

也就是說:梵志並不是為了欲愛而向梵志女,並不是欲令更相愛,而相攝合會的。

他趣於梵志之女,而並不是非梵志之女,也不是剎帝利之女(都娶同為梵志

種姓的女人為妻)。也不趣於懷姙,不趣於產生的婦女(不接近懷姙,不接

近生產的婦女)。頭那!為甚麼緣故梵志不趣於懷姙之女呢?因為不令那些男

人,以及女人,名為不淨淫之故,因此之故,梵志乃不趣於懷姙之女。頭那!

為甚麼緣故,梵志不趣於產生之女呢?因為不使那男人,以及其女人,名為不

淨恚之故,因此之故,梵志乃不趣於產生(生產的婦女)。頭那!他所趣向的,

並不是為財物,不是為憍傲,不是為莊嚴,不是為校飾,但為有子為嗣後之故。

他生子後(得子後),如有故梵志(古來的梵志)的要誓、處所、界障,他乃

不住止於彼,不受持於彼,便越於彼(不停止在於古來的梵志的規則之內,

也就是不被這些習慣所限制,而超越其範圍。如不在家庭,而出家去得度,

去另尋其目的等事)。頭那!像如是的梵志,名叫做越界

2023年10月24日 星期二

阿含經-624

 

「世尊為第一,世尊為大,世尊為最,世尊為勝,世尊為等,世尊為不等,

世尊為無與等等(世尊為最等上等人,為不能與其匹等之人,為絕沒有人能

和其說甚麼相等、不相等之事)。世尊為無障,世尊為無障的人。世尊!我

今天要歸依於佛與法,以及比丘眾,唯願世尊受我為優婆塞!從今天起,終身

自歸依三寶,乃至命盡。」

佛陀所說的就是如是,鞞蘭若梵志,以及諸比丘們,聽佛所說,都歡喜奉行!  

 

一五八、頭那經第七(第四分別誦)

  

大意:本經敘述佛陀為頭那梵志闡說五種梵志之法。(1)如梵,(2)如天,

(3)不越界,(4)越界,(5)旃荼羅。頭那梵志聽佛所說後,則皈依佛法僧三寶。

  

結集者我們,都像如是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遊行在於舍衛國,住在於

勝林給孤獨園。

那時,頭那梵志,在於中午之後,彷徉(徘徊),而往詣於佛所,到後,共相

問訊,然後退坐在一邊。世尊問他而說:「頭那!如果有人問你是否為梵志的話,

你會說你是梵志,而自稱說為梵志嗎?」

梵志頭那回答說:「瞿曇!如果有人正稱說他為梵志的話,就是為父母所舉的,

也是受生清淨(出身為清淨的家庭),乃至七世的父母,都不絕於種族,生生

世世都沒有惡。為博聞而總持,而誦過於四典經(四韋駄典。所謂智論:

(1) 阿由,譯為方命,養生繕性之書。(2)殊夜。為祭祀祈禱之書。(3)婆磨,

為禮儀占卜兵法軍陣之書,(4)阿達婆,為異能技數,禁咒醫方之書),

深達於因、緣、正、文、戲,和五句說(第五史傳的詩句的解說者)。

 

 

瞿曇!能正稱說為梵志的人,就是我啊!為甚麼呢?因為我乃為父母所舉,

受生為清淨之家,乃至七世的父母,也不絕其好的種族,生生都沒有惡,

都博聞總持,誦過四典經,深達於因、緣、正、文、戲,和五句說。」

世尊告訴他說:「頭那!我現在問你,你就隨所瞭解的回答於我。頭那!你

的意見如何呢?如往昔之時,有梵志,至於其壽終命過,都誦持經書,流布經書,

誦習典經。他們就是所謂夜吒、婆摩、婆摩提娑、毗奢蜜哆邏、夜陀犍尼、應

疑羅娑、婆私吒、迦葉、婆羅婆、婆和(以上為十位古仙人之名。為聖典之作者、

宣說者。參酌三十八卷鸚鵡經)。他們都施設有如下的五種梵志。(1)有梵志猶

如梵(此梵志,等於是梵天的),(2)有梵志似如天(此梵志等於天的),(3)

梵志不越界(此梵志乃守規則的),(4)有梵志越界(此梵志為混亂規則的),

(5)有梵志旃荼羅為第五的(旃陀羅譯為賤民,此梵志就是婆羅門賤民)。

頭那!在此五種梵志當中,你到底和那一種為相似呢?」

頭那白佛說:「瞿曇!你乃略說此義,並不廣為分別解釋,我乃不能知道其詳義。

唯願沙門瞿曇你善說,使我知道詳細之義。」世尊告訴他說:「頭那!你要諦聽!

聽後要善思念其義,我當會為你廣分別解說。」頭那白佛說:「唯然!瞿曇!

」頭那梵志就受教而聽。

佛陀說:「頭那!甚麼叫做(1)梵志猶如梵天呢?如有梵志為其父母所舉出的,

其受生為清淨,乃至七世的父母,都不絕於其種族,生生都不為惡(出身好,

血統清淨,七代的父母均不混亂,是不曾被非難的家世)。他四十八年間行

童子的梵行,都欲得經書,誦習典經。他得經書,誦習典經後,為了供養其師,

而求乞財物,都如法。而不是非法的。甚麼叫做如法,而不是不如法呢?不是

以田作(不用農耕去得財物),不是以治生(不是用商業),也非書、非算、

非數,非印,非手筆、非文章、非經、非詩(不是用任何世人之求財之工巧等

的方法),也非以刀杖,非王從(更不用弓刀等武力,以及做官為王事等工作)。

都如法去求乞(完全以行乞而不辱鉢),去求乞財物去供養其師。去佈施於人的。

他佈施財物後,其心與慈俱在,而遍滿於一方而成就游止於其中。像如是的,

至於二三四方,至於四維上下,普周於一切,其心都與慈俱,而無結無怨.

無恚無諍,極廣而甚大,無量的善修,徧滿於一切世間,成就而游止於其中。

像如是的,心與悲、喜之俱,也是同樣之理。而心與舍也同樣之俱在,而無結

無怨,無恚無諍,極廣而甚大。而無量的善修,遍滿於一切世間,成就而游止

於其中。頭那!像如是的梵志,猶如梵天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