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30日 星期三

阿含經-393

 於是,尊者大拘絺羅,乃對質多羅象子比丘的諸親朋友說:「諸位賢者!如果不知道他心的話,就不可妄說稱不稱(對不對,合理不合理)。為甚麼呢?如:或者有一個人,正在世尊之前時,以及在於諸上尊長老之前時,面對他們所說的梵行,知道可慚可愧,在於這些可愛可敬的聖賢前,他就善守善護。可是如果在於後時,也就是離開世尊前,以及離開諸上尊長老之時,對於梵行,自己覺得可慚可愧,對於這些可愛可敬的聖賢前所聽而守的事,都置於腦後,便數(屢)與白衣(在家人)共會,而調笑貢高,種種的嘩談。他數(屢)與白衣共會,調笑貢高,作種種的嘩談後,心裡便會生起欲念。他的心既生欲念後,便會身熱心熱。他的身心都熱滾滾後,便會舍戒而罷道(還俗)。

諸位賢者!猶如有一隻牛,進入別人的田中,那位守田的人便會把牠捉起來,或用繩繫縛,或放著在於欄內。諸位賢者!有人作此言:『這匹牛,不會再入於他人的田中了。』像如是的,他所說的為正說與否呢?」回答說:「弗也!為甚麼呢?因為那匹牛,雖被繩所縛,但是或者會斷繩,或者會解開。雖為欄所遮,但是或者會破,或者會跳出,而會再入他人的田裡,和從前不會有異的。」

大拘絺羅說:(1)「諸位賢者!或有一個人,在世尊之前。以及諸上尊長老,對於梵行,則覺得可慚可愧的,在於可愛可敬的諸位聖賢前,他便善守善護其教言。然而如果在於後時,也就是離開世尊前,以及離開諸梵行可慚可愧,可愛可敬的聖賢前,他便會數(屢)與白衣共會,而調笑貢高,作種種的嘩談。他數(屢)與白衣共會,調笑貢高,作種種的嘩談後,其心便會生欲念。他的心生欲念後,便會身熱心熱。他的身心既熱後,便會舍戒而罷道(還俗)。諸位賢者!這叫做有一人。

(2)又次,諸位賢者!或者有一人,逮得初禪(證得初禪的功行),他得到初禪後,便自安住在那個境界,不再更求未得而欲得的,不再更求未獲而欲獲的,不再更求不作證而欲作證的。他在於後來之時,便會教與白衣共會,而調笑貢高,而作種種的嘩談。他數(屢)與白衣共會,而調笑貢高,而作種種的嘩談後,其心便會生欲念。他的心生欽念後,便會身熱心熱。他的身熱心熱後,便會舍戒而罷道。諸位賢者!猶如大雨時,在林間的湖池,會水滿其中。他如在本來之時所見的沙石、草木、甲蟲、魚鼇、蝦蟆,以及諸水性(水族)之去時、來時,走時、停住時等事,都因後來水滿之故,均不能再見到了。

諸位賢者!如果有人作如是之說:『那些湖池當中,終究不能再見到沙石、草木、甲蟲、魚鱉、蝦蟆,以及諸水性的去時、來時,走時、住時了。』像如是的,他所說的為正說嗎?」回答說:「弗也!為甚麼呢?因為那湖池之水,或者會有象來飲,或者馬來飲,或者駱駝、牛、驢、豬、鹿、水牛等來飲,或者被人取用,或者風吹日炙,因此,它本來時,已不能看見裡面的沙石、草木、甲蟲、魚鱉、蝦蟆,以及諸水性(水族)的去時、來時,走時、住時等情景,然而後來因為水減之後,還會看見的清楚如故的。」

大拘絺羅說:「像如是的,賢者們!或者有一人已逮得初禪,而他得初禪後,便自安住不進,不再更求未得而想得它,不求未獲而欲獲、不作證而欲作證。這樣的,他在於後來之時,便數(屢)與白衣共會,互相調笑貢高,作種種嘩笑談話。他數(屢)與白衣共會,調笑貢高,作種種嘩笑談天后,其心便會生欲念。他的心生欲念後,便會身熱心熱。其身心都熱滾滾後,便會舍戒罷道(還俗)。諸位賢者!這叫做有一人

2022年11月29日 星期二

阿含經-392

 

13.14.15.16.17.18.又次,比丘,有如意足,天耳通、他心智、宿命智、生死智(天眼通),有諸漏已盡(漏盡智),而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在於現法當中自知自覺,自作證,而成就游止於其間,所謂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如實而知道真理,得四果阿羅漢)。像如是的修習念身,像如是的廣布的話,這叫做第十三至第十八德。像如是的修習念身,像如是的廣布的話,當知!會有此十八功德的。

佛陀所說的為如是,那些諸比丘們,聽佛所說,都歡喜奉行!

  

八十二、支離彌梨經第十一(第二小土城誦)

  

大意:本經敘述質多羅象子比丘(象首舍利弗),不等待他比丘說法完了,就競說自己的見解。又因不恭敬,不善觀問上尊長老比丘,因此而被大拘絺羅詰責。可是其親朋友,卻為象子比丘多所回護。尊者就為其親友說種種退失的法喻。所謂:或有人在上尊長老之前,雖如法謹慎,但是如離開諸尊前,就便會數數與白衣共會,會調笑放逸。倘使已得四禪、無想定,然而如不求上進的話,仍會舍戒罷道。因此,不可不知他心,就妄自褒貶。後來,象子比丘,果真舍戒罷道。

  

結集者的我們,都像如是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遊行在於王舍城,住在於竹林迦蘭哆園。

那時,眾多的比丘,在於中食後,有些少事情,而集坐於講堂。是為了決斷諍議之事。所謂論此為法為律,此為佛之教等是。那個時候,質多羅象子比丘(象首舍利弗)也在於大眾當中。於是,質多羅象子比丘,在那些眾多的比丘,正在論此為法與律,此為佛的教訓等事時,則在於其中間,競有所說(不待人講完,則競說自己的意見),並不等待諸比丘們之說法完了時。同時也不用恭敬,也不用善觀察問諸上尊長老的比丘。

這時,尊者大拘絺羅(得四辯才,觸難答對第一),也在那些大眾裡面。於是,大拘絺羅尊者乃告訴質多羅象子比丘說:「賢者!當知!眾多的比丘正在說此為法與律,說此為佛的教訓時,你不可以在其中間競爭你的有所說!假如諸比丘們所說之語完了時,然後你才可以發言。你應當要用恭敬,應該要用觀察,而請問諸上尊長老的比丘,不可以不恭敬,不可以不善於觀察而請問諸上尊長老的比丘。」

那時,質多羅象子比丘的諸親朋友,也都在於大眾當中。於是,質多羅象子比丘的諸親朋友,乃向尊者大拘絺羅說:「賢者大拘絺羅!你不可以這樣大大的責備質多羅象子比丘!為甚麼呢?因為質多羅象子比丘乃為一位戒德多聞的比丘。雖然好似有些懈怠也不一定,可是並不是一位貢高的人。賢者大拘絺羅!若論質多羅象子比丘,乃為諸比丘之隨所為時(隨所須要瞭解甚麼之時),乃能為他們之佐助啊!」

2022年11月28日 星期一

阿含經-391

 

佛陀說:「像如是的,假若有沙門、梵志,不正立念身,而遊行,而少心的話,他必定會被那魔波旬伺求其便,必定能被得手的。為甚麼呢?因為那沙門、梵志,乃空而無念身之故。

假若有沙門、梵志,正立念身,而遊行,而具有無量心的話,他必定不會被那魔波旬所伺求其便,終究不能得手的。為甚麼呢?因為那沙門、梵志,並不空,而有念身之故。猶如有人求火,用濕的木為母,用濕的鑽去鑽其木,在於比丘你們的意見如何呢?那個人,像如是的能得到火嗎?」比丘回答說:「弗也!世尊!為甚麼呢?因為他乃用濕鑽去鑽於濕木之故,不能得到火的。」

佛陀說:「像如是的,如有沙門、梵志,正立念身,而遊行,而具有無量心的話,他定不會被那魔波旬伺求其便,終究不能得到的。為甚麼呢?因為那沙門、梵志,並不空,而有念身之故。

像如是的修習念身,如是而廣布的話,當知會有十八種功德的。那十八種呢?

1.一位比丘,能忍饑與渴,寒與熱,以及蚊虻、蠅蚤、風日等所迫,對於那些惡聲、捶杖也能忍耐,身體遇有諸疾,極為苦痛,而至於命欲絕斷,和諸不可樂之事,都能以堪忍耐。像如是的修習念身,像如是的廣布的話,就叫做第一德。

2.又次,比丘堪以忍耐不樂之事。。如發生不快樂之事時,心也終不會被膠著。像如是的修習念身,像如是的廣布的話,就叫做第二德。

3.又次,比丘堪以忍耐恐怖。如果發生恐怖之事時,其心也終不會被膠著。像如是的修習念身,像如是的廣布的話,就叫做第三德。

4.又次,比丘如生三惡念,所謂欲念、恚念、害念,如生此三惡念時,其心終不會被膠著。像如是的修習念身,像如是的廣布的話,就叫做第四德。

5.6.7.8.又次,比丘,離開欲,離開惡不善之法,……乃至得第四禪,而成就游止於其中。像如是的修習念身,像如是的廣布的話,就叫做第五至於第八德(5.初禪、6.二禪、7.三禪、8.四禪)。

9.又次,比丘的三結(見、戒取、疑)已盡,而得須陀洹果(預流,初果)。已不墮惡法,必定能趣正覺,極受七有(最多人天再生七次),在天上人間七往來後,就得苦際(解脫輪迴而斷除一切苦)。像如是的修習念身,像如是的廣布的話,就叫做第九德。

10.又次,比丘,其三結已盡,淫怒癡(貪瞋癡)也已微薄,得一往來於天上人間之果(一來果,二果)。人天再一往來後,而得苦際(脫苦而證阿羅漢)。像如是的修習念身,像如是的廣布的話,就叫做第十德。

11.又次,比丘之五下分結已盡(貪、恚、慢、嫉、慳),生於彼世間(色界天),便般涅槃(在那裡入滅,得阿羅漢),得不退法,不還於此世間(不遠果,三果)。像如是的修習念身,像如是的廣布的話,就叫做第十一德。

12.又次,比丘如有息解脫,離色而得無色,如其像定(由禪定而發出神力),而身作證,成就而游止於其中,而以慧觀察而知漏,而斷漏。像如是的修習念身,像如是的廣布的話,就叫做第十二德。

2022年11月25日 星期五

阿含經-390

 

(17)又次,比丘應修習念身。一位比丘,應如本來看見過被棄在於息道(墓地)的遺骸,其骨節已解散,已散在諸方。那些足骨、膊骨、脾骨、髖骨、脊骨、肩骨、頸骨、髑髏骨,都各在不同的地方,看見後,比較自己:現在我的此身體,也是如是,也是俱有此法,終究不會離開此事。像如是的,比丘隨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如實而知道上義)。他假若像如是的在於遠離之處獨住,而心無放逸,修行精勤的話,就能斷除其心的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後,就能知道上如真(如實而知上義),這叫做比丘之修習念身。

(18)又次,比丘應修習念身。一位比丘,應如本來所見的被棄在息道的遺骸,其骨已白如螺,其青猶如鴿色,其赤則若血塗,都已腐壞碎未,看見後,比較自己:現在我的此身,也是如是,也俱有了此法,終究不會離開此事。像如是的,比丘隨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如實而知道上義)。他假若像如是的在於遠離之處獨住,而心無放逸,修行精勤的話,就能斷除其心的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後,則知上如真(如實而知道上義),這叫做比丘之修習念身。

假若有人像如是的修習念身,像如是的廣布的話,則那些諸善法,都會盡在於其裡面,所謂道品法是。假若他有了心意解遍滿的話,就如大海那樣,那些諸小河,都盡流入在海裡。假若有人像如是的修習念身,像如是的廣布的話,則那些善法,都盡在於其中,所謂道品法是。

「假若有沙門、梵志,不正立念身,而遊行,而少心的話,則他就會被魔波旬所伺求其便,必定會被其得到(被魔纏倒)。為甚麼呢?因為那位沙門、梵志,乃空空而無念身之故。有如一個瓶,裡面唯有空間而沒有水,正安放在於地上,假若有人持水來瀉在那瓶中的話,在比丘你們的意見如何呢?那個瓶,像如是的當會納受其水嗎?」比丘回答說:「會承受的,世尊!所以的緣故為何呢?因為那個瓶裡面是空而無水,正安放在那地上,因此之故,必定能納受其水的。」

佛陀說:「像如是的,如有沙門、梵志,不正立念身,而遊行,而少心的話,他定會被魔波旬伺求其便,必定會被得手的。為甚麼呢?因為那位沙門、梵志,乃空而無念身之故。

如有沙門、梵志能正立念身,而遊行,而具有無量心的話,那些魔波旬欲伺求其便,終不能得到。為甚麼呢?因為那位沙門、梵志,並不空無,而有念身之故。有如一個瓶,水滿在其裡面,正安放在於地上,假若有人持水來瀉在此瓶中的話,在比丘你們的意見如何呢?那個瓶會如是的又納受其水嗎?」比丘們回答說:「弗也!世尊!為甚麼呢?因為那個瓶內已滿水,正安放在地上,因此之故,不能再納受其水的。」

佛陀說:「像如是的,假若有沙門、梵志,有正立念身,而遊行,而具有無量心的話,他定不會被魔波旬伺求其便,是終究不能得到的。為甚麼呢?因為那些沙門、梵志並不空,而有念身之故。

如果有沙門、梵志,不正立念身,而遊行,而少心的話,他定會被魔波旬伺求其便,必定會被其得到。為甚麼呢?因為那些沙門、梵志,唯有空,而無念身之故。猶如大力士,用大而重的石頭,擲在於淖泥中,在比丘你們的意見如何呢?泥中能受其大石嗎?」比丘們回答說:「能受的,世尊!為甚麼呢?因為泥為淖(水塗而軟),石為重,因此之故,必定能受。」

佛陀說:「像如是的,如有沙門、梵志,不正意念身,而遊行,而少心的話,他必定會被魔波旬所伺求其便,必會被其得到的。為甚麼呢?因為那些沙門、梵志,乃空無念身之故。

假若有沙門、梵志,正立念身,而遊行,而具有無量心的話,他必定不會被魔波旬伺求其便,終究不能得到。為甚麼呢?因為那些沙門、梵志,並不空,而有念身之故。猶如力士,用輕的毛毱(皮毛丸),擲在於平戶扇那樣,在於比丘你們的意見如何呢?它會納受嗎?」比丘們回答說:「弗也!世尊!為甚麼呢?因為毛毱乃輕闡,戶扇乃平立,因此之故不能納受。」

佛陀說:「像如是的,如有沙門、梵志,正立念身,而遊行,而具有無量心的話,則那些魔波旬,欲伺求其便,終究不能得到。為甚麼呢?因為那些沙門、梵志,並不空,而有念身之故。

如有沙門、梵志不正立念身,而遊行,而少心的話,他定會被魔波旬伺求其便,必定能被其得手的。為甚麼呢?因為那些沙門、梵志,為空無念身之故,猶如人之求火,用槁木為母,用燥鑽去鑽木。在於比丘你們的意見如何呢?那個人像如是的能得火嗎?」比丘們回答說:「可以得到的,世尊!為甚麼呢?因為他乃用燥鑽去鑽於槁木,因此之故,必定能得火的。」

2022年11月24日 星期四

阿含經-389

 

(11)又次,比丘應修習念身。一位比丘,觀察相而善受、善持,而善於意之所念。猶如有人,坐下而觀察倒臥之人,倒臥之人,觀察坐下之人那樣。像如是的,比丘乃觀相而善受、善持,而善於意之所念。像如是的比丘,隨其身而行,便能知上如真(如實而知道上之義)。他假若像如是的在於遠離之處而獨住,而心無放逸,修行精勤的話,則能斷除其心的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後,則能知道上如真(如實而知道上義),這叫做比丘之修習念身。

(12)又次,比丘應修習念身。一位比丘,隨著此身之住,而隨其好惡(不管身之任何部位,不論是美或醜),從頭至於足,都應觀見為種種的不淨之物所充滿,(全身都是不淨物)。所謂此身當中,有發,有毛,有爪、有齒。也有粗細的薄膚,有皮、肉、筋、骨、心、腎、肝、肺、大腸、小腸、脾、胃、摶糞、腦,以及腦根、淚、汗、涕、唾、膿、血、肪、髓、涎、痰、小便(以上為三十二行相)等物(成分)。有如用器物盛有若干的種子,而有明目的人,均能看見得非常的清楚那樣。所謂稻、粟之種,大麥、小麥,大小麻豆,菘菁芥子等物是。像如是的,比丘對於此身,隨其住,隨其好惡,從頭至足,都觀見種種的不淨之物充滿,所謂此身當中,有發、有毛、有爪、有齒,也有粗細的薄膚,有皮、肉、筋、骨、心、腎、肝、肺、大腸、小腸、脾、胃、摶糞、腦,以及腦根、淚、汗、涕、唾、膿、血、肪、髓、涎、痰、小便等物。像如是的,比丘隨其身行,便知上如實(如實而知道向上之義)。他假若像如是的在於遠離之處獨住,而心無放逸,修行精勤的話,就能斷除心的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後,則知上如真(如實而知道上之義),這叫做比丘之修習念身。

(13)又次,比丘應修習念身。一位比丘,應觀身的諸界,所謂我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地水火風空識等六大)。有如屠兒之殺其牛,剝其皮,布敷在於地上,分作為六段那樣。像如是的,比丘應觀察身的諸界:我的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等界。像如是的比丘,隨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如實而知道上之義)。他假若像如是的在於遠離之處而獨住,而心無放逸,修行精勤的話,就能斷除其心的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後,則知上如真(如實而知道上之義),這叫做比丘之修習念身。

(14)又次,比丘應修習念身。一位比丘,應觀察那死尸。或者一日、二日,……乃至六日、七日,被烏鵄所琢,被犲狗所食,被火燒而被埋在地中,均為是腐爛壞敗,看見後,則自比:現在我的此身,也是如是,都俱有了此法,終不能離開其義。像如是的,比丘隨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如實而知道上義)。他假若像如是的在於遠離之處獨住,而心無放逸,修行精勤的話,就能斷除其心的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後,則知上如真(如實而知道上義),這叫做比丘之修習念身。

(15)又次,比丘應修習念身。一位比丘,要如本來(從前)看見被棄於息道(休息在道-棄於荒塚間)的骸骨,已變成青色而腐爛,而食半(如食殘餘的),如骨鎖在於地上那樣,看見此景後,應自比:現在我此身,也是如是,都俱有此法,終不能得離此種情形。像如是的,比丘隨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如實而知道上義)。他假若像如是的在於遠離處獨住,而心無放逸,修行精勤的話,就能斷除其心的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後,則知上如真(如實而知道上義),這叫做比丘之修習念身。

(16)又次,比丘應修習念身。一位比丘,如本來看見被棄在息道(休止在道-墓裡)的死尸,已離皮、肉與血(已無皮肉血),唯遺有的是筋與筋之相連而已,看見後,比較自己:現在我的此身體也是如是,也是俱有了此法,終究不能離開這事情。像如是的,一位比丘,隨其身而行,便知上如真(如實而知道上之義)。他假若像如是的在於遠離之處獨住,而心無放逸,修行精勤的話,就能斷除其心的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後,則知上如真(就能如實而知道上之義),這叫做比丘之修習念身。

2022年11月23日 星期三

阿含經388

 

(6)又次,比丘應修習念身。一位比丘,由離而生喜樂(離欲界之惡,而生喜樂二受,初禪之境),以漬其身於潤澤,普遍而充滿於此身中,由離而生喜樂,無處不遍滿。猶如工浴的人,盛澡豆於器物裡,和水而成為摶,水漬而潤澤,普遍的充滿,而無處不周。像如是的比丘,由於離而生喜樂,以漬於身而潤澤,普遍的充滿於此身中,由於離而生喜樂,而無處不普遍。像如是的比丘,隨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如實而知道上面之義)。他假若像如是的在於遠離處而獨住,而心無放逸,而修行精勤的話,就能斷除心的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後,則知上如真(如實而知道上面之義),這叫做比丘之修習念身。

(7)又次,比丘應修習念身。一位比丘,由禪定而生喜樂(離尋伺,而由定生喜樂,二禪的境界),以漬其身而潤澤,普遍的充滿於此身中,由定而生喜樂,無處而不周遍。猶如山泉,極淨而澄清,充滿而盈流。雖四方的水之來,也無緣得入。也就是它乃由泉底,而水自然湧出,而盈流於外,漬於山而潤澤,普遍而充滿,而無處不周。

像如是的,比丘乃由定而生喜樂,以漬其身而潤澤,普遍而充滿於此身中,由定而生喜樂,無處不遍滿。像如是的比丘,乃隨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如實而知道上面之義)。他假若如是的在於遠離之處獨住,而心無放逸,修行精勤的話,就能斷除心的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後,就知上如真(如實而知道上面之事)。這叫做比丘之修習念身。

(8)又次,比丘應修習念身。一位比丘,由於無喜而生的樂(離喜妙樂地,三禪的境界),以漬其身而潤澤,普遍而充滿於此身中,由於無喜(離喜)而生的樂,沒有一處而不周遍。猶如青蓮華,紅、赤、白等蓮華那樣的在水中生殖,在水中生長,而在於水底,其根莖華葉,均為水而漬而潤澤,普遍而充滿,沒有一處不周遍。像如是的比丘,由於無喜(離喜)而生的樂,以漬其身而潤澤,普遍而充滿於此身中,由於無喜(離喜)而生的樂,而沒有一處不周遍。像如是的比丘,隨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如實而知道上面之義)。他如果如是的在於遠離之處而獨住,而心無放逸,修行精勤的話,就能斷其心之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後,則知上如真(如實而知道上述之義),這叫做比丘之修習念身。

(9)又次,比丘應修習念身。一位比丘,在於此身內,用清淨心,而意解,而遍滿成就,而遊止其中(舍念清淨地,四禪的境界)。在於此身中,以清淨心,沒有一處不遍滿。猶如有一人,被七肘衣,或八肘衣在身上,從其頭到了其足,在此身體上,沒有一處不裹覆。像如是的,比丘在於此身中,用清淨心,而意解,而遍滿成就,而遊止其中。在於此身中,以清淨心而沒有一處不遍滿,像如是的,比丘隨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如實而知道如上之義)。他假若像如是的在於遠離之處獨住,而心無放逸,修行精勤的話,就能斷其心之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後,則如上如真(如實而知道上述之義),這叫做比丘之修習念身。

(10)又次,比丘應修習念身。一位比丘,念光明之想,善受而善持。善意之所念的,如前念那樣,其後念也都同樣(前念後念均為光明之念)。如後念那樣,其前念也同樣(後念前念均為光明之念)。如晝那樣,夜也是同樣,如夜那樣,晝也是同樣,如下那樣,其上也同樣,如上那樣,其下也同樣。像如是的沒有顛倒,心裡沒有纏縛,而修習光明之心,其心終不會被黑闇之所覆蔽。像如是的比丘,隨其身而行,便知上如真(如實而知道向上之理)。他假若像如是的在遠離之處獨住,而心無放逸,修行精勤的話,就能斷除心的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後,則知上如真(如實而知道上義),這叫做比丘之修習念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