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30日 星期五

阿含經-416

 

那位比丘不取此食之後,雖然在一日一夜當中,苦而不安隱,但是那位比丘因為不取此食之故,得可佛意(很適合於佛意)。為甚麼呢?因為那位比丘由於不取此食之故,得少欲,得知足,得易養,得易滿,得知時,得節制,得精進,得晏坐,得淨行,得遠離,得一心,得精勤,也得涅槃。因此,那位比丘,由於不取此食之故,得可佛意。這叫做諸弟子為行求法,而依佛行,並不是為求飲食。」

於是,世尊又告訴諸比丘們說:「如果有法與律的尊師,樂住於遠離之處,然而上弟子(長老比丘)卻不樂住於遠離之處的話,則那些法與律,便不能饒益多人,多人都不能得樂,這並不是為了愍傷世間,也不是為天為人而求義,以及饒益,和求安隱快樂。如果有法與律的尊師,樂住於遠離之處,中、下的弟子(中臘的比丘和年輕的比丘),不樂住於遠離之處的話,則那些法與律,便不饒益多人,多人都不得樂,並不是為了愍傷世間,也不是為天為人而求義,及饒益,和求安隱快樂的。

如果有法與律的尊師,樂住於遠離之處,上弟子也樂住於遠離之處的話,則那些法與律,必定會饒益多人,多人都能得樂,可說是為愍傷世間,也是為天為人,而求義,以及饒益,和求安隱快樂。如果有法與律的尊師,樂住於遠離之處,中、下的弟子也樂住於遠離之處的話,則.那些法與律,便會饒益多人,多人都會得樂,是為愍傷世間,也是為天為人而求義及饒益,和求安隱快樂。」

這時,尊者舍梨子,也在於大眾當中。那時,世尊告訴他說:「舍梨子!你替我為諸比丘說法,如法而說。我患背痛,現在欲小休息。」尊者舍梨子即受佛的教言,而說:「唯然!世尊!」於是,世尊乃將優多羅僧(上衣)四疊,以敷床上,也卷僧伽梨(大衣)作為枕頭,右協而臥,足與足相累,作光明之想,而正念正智,常念欲起。

這時,尊者舍梨子告訴諸比丘們說:「諸位賢者!當知!世尊剛才乃略為說法。他說:如果有法與律的尊師,樂住於遠離之處,而上弟子卻不樂住於遠離之處,則那些法與律,乃不能饒益多人,多人都不得樂,並不是為了愍傷世間,也不是為天為人而求義及饒益,和求安隱快樂。如果有法與律的尊師,樂住於遠離之處,中、下的弟子都不樂住於遠離之處的話,則那些法與律,並不饒益多人,多人都不得樂,不是為愍傷世間,也不是為天為人而求義及饒益,和求安隱快樂。

如果有法與律的尊師,樂住於遠離之處,其上弟子也樂住於遠離之處的話,則那些法與律,便會饒益多人,多人都會得樂,乃為愍傷世間,也為天為人而求義及饒益,和求安隱快樂。如果有法與律的尊師,樂住於遠離之處,中、下的弟子,也樂住於遠離之處的話,則那些法與律,便會饒益多人,多人都會得樂,乃為愍傷世間,也是為天為人而求義及饒益,和求安隱快樂。然而世尊所說的此法,乃極為咯說,你們到底怎樣瞭解其義呢(知道在提示甚麼嗎?)怎樣廣為分別呢?」(詳細的意義是甚麼呢?)

這時,在大眾當中,或有比丘,曾作如是之說:「尊者舍梨子!如果諸長老上尊自說:『我已得究竟智,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則,諸位梵行者聽聞那位比丘自說:『我得究竟智』等事後,便會得歡喜。」

2022年12月29日 星期四

阿含經-415

 

八十八、求法經第二(第二小土城誦)

  大意:本經敘述佛陀告訴諸比丘,應當行求法.不可行求飲食。並說上中下弟子之隨師不隨師之功與過。舍梨子乃廣說三可毀,和三可說之法,也說可得涅槃的中道。  

結集者的我們,都像如是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遊行在於拘娑羅國(喬薩羅,首都為舍衛城),和大比丘眾都俱往詣於五娑羅村(五娑羅樹,村名)之北的尸攝惒林中。及諸名德,上尊的長老,和諸大弟子等,所謂尊者舍梨子、尊者大目犍連、尊者大迦葉、尊者大迦旃延、尊者阿那律陀、尊者麗越(離婆多,坐禪入定,心不錯亂第一)、尊者阿難,像如是的比類的其餘的名德、上尊的長老,和大弟子們,也在於五娑羅村,都近於佛陀所住的葉屋之旁而住下來。

那時,世尊告訴諸比丘們說:「你們應當要行求法,不可以行求飲食(應求佛法而努力,不可以為求飲食而投入比丘的行列)。為甚麼呢?因為我乃慈愍弟子之故,都欲使他們實行求法,不行求飲食。如果你們只行求飲食,而不行求法的話,則你們既自作惡,我也沒有名稱(不能名符其實)。如果你們行求法,而不行求飲食的話,則你們既自好,我也是同樣的有名稱。

甚麼叫做諸弟子之為求飲食之故,而依佛而行,而不是求法呢?如我已食飽後,食事已辦完,而猶有殘食。嗣後有二位比丘到這裡來,他們都饑渴而力羸。我曾對他們說:『我已食飽了,食事已辦完了,猶有殘食。你們如果欲食的話,便取去食好了,假若你們不取去食的話,我便會取而把它瀉著於淨地,或者瀉著在於無蟲的水中。』(棄在於無青草的地上,或沉於無生物之水裡)。在那二位比丘中,第一位比丘便作如是之念:世尊已食完,食事都已辦,而猶有殘食。如果我不取而食的話,世尊必定會取而瀉棄在於淨地,或者會瀉棄在於無蟲的水中。我現在寧可取來吃食。就這樣的,便去取來吃食。

那位比丘取此食後,雖然在一日一夜當中,快樂而得安隱。然而那位比丘因為取此食之故,不可佛意(不瞭解佛所啟示的用意)。為甚麼呢?因為那位比丘由於取此食之故,不能得到少欲,不知厭足,不得易養,不得易滿,不得知時,不知節限,不得精進,不得宴坐,不得淨行,不得遠離,不得一心,不得精勤,也不得涅槃。因此,那位比丘,由於取此食之故,不可佛意(不適合於佛教之意)。這叫做諸弟子為行求飲食之故,而依佛行,而不是為了求法。

甚麼叫做諸弟子之行求法,而不是行求飲食呢?如那二位比丘,其第二位比丘便作如是之念:世尊已食完,食事都已辦了,而猶有殘食。如果我不取而食的話,世尊必定會取而把它瀉棄在於淨地,或者會瀉棄在於無蟲的水中。又世尊曾經說過食中之下極者,就是所謂殘餘之食。我現在寧可不取此食為妙。作此念後,即便不取那殘餘之食。

2022年12月28日 星期三

111年12月28日肌力教學

 










阿含經-414

 

賢者!像如是的那個人,如果有諸智慧的梵行者,不知他生如是的無量的善心與欲的話,像如是的沙門,便作為非沙門之想,有智的沙門,會作為非有智的沙門之想,有正智的為非正智之想,正念的為非正念之想,清淨的為非清淨之想。

賢者!像如是的那個人,如果有諸智慧的梵行者,知道他生如是的無量之善心與欲的話,像如是的那位沙門,就作為是沙門之想,有智的沙門,就作為有智的沙門之想,有正智的就作為有正智之想,有正念的,就作為有正念之想,清淨的就作為清淨之想。賢者!當知!如是之人,應該要親近他,要恭敬禮事他。如果比丘,應親近的,便去親近,應恭敬禮事的,便去恭敬禮事,則像如是的他,便能長夜得利得義,便能得饒益,而安隱快樂,永得無苦,而無憂,而無愁無戚。」

那時,尊者大目犍連,在那大眾當中。於是,尊者大目犍連發言說:「尊者舍梨子!我現在欲為此事說一個譬喻,是否能聽我說嗎?」尊者舍梨子告訴他說:「尊者大目犍連!你欲說喻,則請說出吧!」

尊者大目犍連,就便開口說:「尊者舍梨子!我憶起從前的一個時候,遊行在王舍城,而住在於岩山之中。我在於那時,過夜而至翌日的平旦,著衣持鉢,進入王舍城去行乞食,到了舊車師無衣滿子(前為造車師的弟子。現在為滿子邪命外道)之家。這時,那邊的比舍(鄰舍,五家為比、為鄰),更有造車師,正在斫治車軸(將車軸修繕),這時,舊車師無衣滿子,到了他之家。於是,舊車師無衣滿子,看見他正在修治車軸,就心生此念:如果這位車師,執斧而治車軸時,如能斫彼彼惡處(那個那個壞處)的話,則像如是的那個車軸,便當會極為安全。這時,那位車師就如舊車師無衣滿子的心中所念的,便持斧頭,斫破彼彼的惡處。於是,舊車師無衣滿子,乃極大歡喜,而作如是之念:『車師子!你的心如是,則知我的心。為甚麼呢?因為你持斧頭,斫治車軸的彼彼惡處,乃如我所想之意念一樣之故』。

像如是的,尊者舍梨子!如果有人,諛諂、欺誑、嫉妒,而無信,而懈怠,無正念正智,無定無慧,其心狂惑,而不護諸根,不修沙門之法,並沒有所分別。尊者舍梨子!您的心因為知道他的心之故,而能說此法。尊者舍梨子!如果有人,不諛諂、不欺誑,無嫉妒,而有信,精進而沒有懈怠,有正念正智,修定修慧,心不狂惑,守護諸根,廣修沙門而善分別。他聽尊者舍梨子你所說之法的話,則猶如饑餓而欲得食,渴時欲得飲,而適於口,及其意是。

尊者舍梨子!猶如剎帝利之女,梵志、居士、工師之女那樣。為端正姝好,沐浴而為極淨,用香塗身,著明淨之衣,以種種的瓔珞,嚴飾其容。或者又有人,因為思念該女人之故,就去求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用青蓮華之鬘,或者用薝蔔(金色花樹)華的鬘,或者用修摩那華(悅意花)之鬘,或者用婆師華(雨時花)之鬘,或者用阿提牟哆華(善思惟花)的鬘,將其持與那位女人。那位女人歡喜,就用兩手去接受,然後拿去莊嚴其頭。

尊者舍梨子!像如是的,如果有人,不諛諂,不欺誑,而無嫉妒,而有信,精進而無懈怠,有正念正智,修定修慧,心不狂惑,守護諸根,廣修沙門之法,而善於分別。他聽到尊者舍梨子您所說之法的話,則猶如饑餓的人欲食,口渴的人欲得飲,可說是口及意都適宜是也。尊者舍梨子!您乃甚奇!甚特!尊者舍梨子!您乃常拔濟諸梵行者,使他們離開不善,而要立於善處。」

像如是的,二位尊者,更相稱說後,就從其座起而去。

尊者舍梨子所說的就是如是,尊者大目犍連,以及諸比丘們,聽尊者舍梨子所說,乃歡喜奉行!

2022年12月27日 星期二

阿含經-413

 

(8)賢者!或者有一種人,心不生如是之欲:諸居士往詣眾園時,使我與其共會共集,共坐共論。不可使其餘的比丘在諸居士往詣眾園時,和其共會共集,共坐共論。賢者!或者有其餘的比丘,在諸居士往詣眾園時,與其共會共集,共坐共論。他因其餘的比丘在諸居士往詣眾園時,與其共會共集,共坐共論之故,心不生惡。如果他的心無惡,心不生欲的話,這二種均為是善。

(9)賢者!或者有一人,不生如是之欲:使我為王者所賞識,以及王的大臣、梵志、居士,和國中的人民所知所重。不可使其餘的比丘為王者所賞識,以及王的大臣、梵志、居士,和國中的人民所知所重。賢者!或者有其餘的比丘,為王者所賞識,以及王的大臣、梵志、居士,和國中的人民所知所重。他因其餘的比丘為王者所賞識,以及王的大臣、梵志、居士,和國中的人民所知所重之故,心不生惡。如果他的心無惡,心不生欲的話,這二種均為是善。

(10)賢者!或者有一種人,心不生如是之欲:使我為四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私所敬重。不可使其餘的比丘為四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私所敬重。賢者!或者有其餘的比丘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私等四眾所敬重。他因其餘的比丘被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私等四眾所敬重之故,心不生惡。如果他的心無惡,心不生欲的話,這二種均為是善。

(11)賢者!或者有一種人,心不生如是之欲:使我得衣被、飲食、床褥、湯藥等,諸生活之具。不可使其餘的比丘得衣被、飲食、床褥、湯藥等,諸生活之具。賢者!或者有其餘的比丘得衣被、飲食、床褥、湯藥等,諸生活之具。他因其餘的比丘得衣被、飲食、床褥、湯藥等,諸生活之具之故,心不生惡。如果他的心無惡,心不生欲的話,這二種均為是善。

賢者!像如是的,那個人,如果有諸智慧的梵行者,不知他生如是的無量的善心與欲的話,像如是的那位沙門,會以為是非沙門之想,有智的沙門,會作為非有智的沙門之想,有正智的為非正智之想,正念的為非正念之想,清淨的為非清淨之想。賢者!像如是的那人,如果有智慧的梵行者,知道他生如是之無量的善心與欲的話,像如是的那位沙門,會為沙門之想,有智的沙門,會為有智的沙門之想,有正智的會為正智之想,有正念的會為正念之想,清淨的會為清淨之想。

賢者!猶如有人,或者從市肆,或者從銅作家,買銅合盤來,裡面盛滿著種種淨美的飲食,上面將蓋把它蓋覆,就便執持而去。經過店肆,近於眾人而行。那些眾人看見後,均不欲食,並沒有愛樂之意,而非常的憎惡它,而生不淨之想,便作如是之說:『那是他的糞便,快去吧!那是他的糞便,快去吧!』他執持而去後,就停住在於一處,便啟開而示裡面之物,眾人看見後,就皆欲食,心意非常的愛樂,而不憎惡,而生淨想。他們如果本來並不想吃的人,看見之後,也想吃它,何況又是本來就想得食的人呢?

2022年12月26日 星期一

阿含經-412

 

(1)賢者!或者有一種人,其心不生如是之欲:我所犯之戒,不可使他人知道我有所犯戒。賢者!或者有一人知道他有所犯戒。然而他卻不因他人知道他有所犯戒之故,而心不生惡(原文為:彼因他人知犯戒故,心不生惡)。如果他的心無惡,心不生欲的話,這二種都均為是善。

(2)賢者!或者有一種人,不生如是之欲:我有所犯戒,應當使別人在於屏處訶責我,不可使其在眾人當中訶責我有所犯戒。賢者!或者有別人在於眾中訶責他,而不在於屏處。他就因為在眾人當中訶責他,而不在於屏處之故,心不生惡。如果他真的心無惡,心不生欲的話,這二種均為是善。

(3)賢者!或者有一種人,心不生如是之欲:我有所犯戒,使勝人訶責我,不可使不如我之人來訶責我有所犯戒。賢者!或者有不如他之人來訶責他之犯戒,而不是勝人來訶責他。他就因不如他之人來訶責他,而非勝人之故,而心不生惡。如果他的心無惡,心不生欲的話,這二種均為是善。

(4)賢者!或者有一種人,心不生如是之欲:使我在於佛前坐,而請問世尊之法,而為諸比丘說。不可使其餘的比丘在於佛前坐,而問世尊法,而為諸比丘說。賢者!或者有其餘的比丘在於佛前坐,而問世尊法,而為諸比丘說。他就因其餘的比丘在於佛前而坐,而問世尊之法,而為諸比丘說之故,心不生惡。如果他的心無惡,心不生欲的話,這二種均為是善。

(5)賢者!或者有一種人,心不生如是之欲:諸比丘入內時,使我在於最前面,諸比丘則侍從我而被我引導進入內面。不可使其餘的諸比丘入內時,有人在最前面,諸比丘則侍從那人而被其率入於內。賢者!或者有其餘的比丘,在諸比丘進入內時,在其最前面,諸比丘乃侍從他而被引入於內。他乃因其餘的比丘在諸比丘入內時,在其最前面,諸比丘乃為侍從,而被其引入於內之故,心不生惡。如果他的心無惡,心不生欲的話,這二種均為是善。

(6)賢者!或者有一種人,心不生如是之欲:諸比丘已入內時,使我在於最上坐,而得第一座、第一澡水,而得第一食。不可使其餘的比丘在諸比丘已入內時,在最上坐,而得第一座、第一澡水,而得第一食。賢者!或者有其餘的比丘,在諸比丘已入內時,在最上而坐,而得第一座、第一澡水,而得第一食之故,心不生惡。如果他心無惡,心不生欲的話,這二種均為是善。

(7)賢者!或者有一種人,心不生丸是之欲:諸比丘食完,而收攝食器,而行澡水後,我為諸居士說法,勸發其渴仰,成就其歡喜。不可使其餘的比丘食完,而收攝食器,而行澡水後,為諸居士說法,勸發其渴仰,成就其歡喜。賢者!或者有其餘的比丘,在諸比丘食完,收攝食器,行澡水後,為諸居士說法,勸發其渴仰,成就其歡喜。他因其餘的比丘,在諸比丘食完,收攝食器,行澡水後,為諸居士說法,勸發其渴仰,成就其歡喜之故,心不生惡。如果他的心無惡,心不生欲的話,這二種均為是善。

2022年12月23日 星期五

阿含經-411

 

(7)賢者!或者有一人,心生如是之欲:諸比丘飲食完畢,而收攝食器,行澡水後,使我為諸居士們說法,勸發其渴仰,成就其歡喜心。不可使餘比丘(其他比丘),在比丘們飲食完畢,收攝食器,行澡水後,為諸居士們說法,勸發其渴仰,成就其歡喜。賢者!或者有其餘的比丘,在諸比丘飲食完畢,收攝食器,行澡水後,為諸居士們說法,勸發其渴仰,成就其歡喜。他就因為那位比丘在諸比丘飲食完畢,收攝食器,行澡水後,為諸居士們說法,勸發其渴仰,成就其歡喜之故,心便生惡。如果他的心生惡,以及心生欲的話,統統都是不善。

(8)賢者!或者有一人,心生如是之欲:諸位居士往詣眾園(精舍)時,使我和他們共會共集,共坐共論。不可使其餘的比丘,在諸居士往詣眾園(僧伽藍摩,眾比丘所住的精舍)時,和他們共會共集,共坐共論。賢者!或者有其餘的比丘,在諸居士往詣眾園時,與其共會共集,共坐共論。他就由於其餘的比丘在諸居士們往詣眾園時,和其共會共集,共坐共論之故,心便生惡。如果他的心生惡,以及其心生欲的話,統統都是不善。

(9)賢者!或者有一人,心生如是之欲:使我為王者所賞識,以及王的大臣、梵志、居士,和國中的人民所知所尊重。不可使其餘的比丘為王者所識,以及王的大臣、梵志、居士,和國中的人民所知所尊重。賢者!或者有其餘的比丘,被王所賞識,以及王的大臣、梵志、居士,和國中的人民所知所尊重。他就由於餘比丘(那一位比丘)為王者所賞識,以及王的大臣、梵志、居士,和國中的人民所知所重之故,其心便生惡。如果他的心生惡,以及心生欲的話,就均為是不善。

(10)賢者!或者有一人,心生如是之欲:使我為四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私所敬重。不可使其餘的比丘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私等四眾所敬重。賢者!或者有其餘的比丘,為四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私所敬重。他就由於其餘的比丘,被四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私所敬重之故,其心便生惡。如果他的心生惡,以及其心生欲的話,均為是不善。

(11)賢者!或者有一人,心生如是之欲:使我得衣被、飲食、床褥、湯藥等,諸生活所需之具。不可使其餘的比丘得衣被、飲食、床褥、湯藥等,諸生活所需之具。賢者!或者有其餘的比丘,得衣被、飲食、床褥、湯藥,及諸生活所需之具。他就由於其餘的比丘得衣被、飲食、床褥、湯藥等,諸生活所需之具之故,其心便生惡。如果其心生惡,以及其心生欲的話,就統統為不善。

賢者!像如是的那些人,如果諸有智者,諸梵行者,不能察知他們已生如是無量的惡不善之心欲的話,則像如是的,就是不是沙門而作自己為沙門之想,不是有智慧的沙門,而自作自己為有智慧的沙門之想,不是有正智,而作為有正智之想,不是正念,而以為是正念之想,不是清淨而以為是清淨之想。賢者!像如是的那些人,假若諸有智者、梵行者,知道那些人為生如是的無量之惡不善之心欲的話,則像如是的那些不是沙門,而作非沙門之想,不是有智慧的沙門,就會作為非有智的沙門之想,不是正智的人,就作為非正智之人之想,不是正念,就作不是正念之想,不是清淨,就作為不是清淨之想的。

賢者!猶如有人,或者從市肆,或者從銅作家,買到銅合盤(有蓋的銅器)來,就用它盛滿糞便在裡面,然後將蓋,覆在其上,便執持而去。經過店肆,近鄰於眾多人當中而行。那些大眾看見後,皆欲得食(以為裡面裝的是好的食物之感想),心意都非常的愛樂,而不會起憎惡,而生清淨之想。他執持去後,就住在於一處,便將覆拿下,開示裡面之物給眾人看。眾人見後,都不欲食,已沒有愛樂之心意,都非常的憎惡它,而生不淨之想。如欲食的人,已不再欲食用(本來看見其盤內一定有好食物,而起食欲,然而一看其真相,就已沒有食欲),更何況那些本來自不有欲食的呢?(本來無食欲,看到糞便,更加沒有食欲)。

賢者!像如是的,那些人,如果有智慧的人、修梵行的人,不能察知那些人生如是的無量惡不善之心的話,像如是的他乃非沙門而為沙門之想,非有智的沙門而作有智的沙門之想,非正智而作正智之想,非正念而作正念之想,非清淨而作清淨之想。賢者!像如是的那些人,如果有智慧的人,諸修梵行的人,能察知那些人已生如是的無量惡不善之心欲的話,像如是的那些人,就知道非沙門而作非沙門之想,非有智的沙門,就作非有智的沙門之想,非正智就作非正智之想,非正念就作非正念之想,非清淨就作非清淨之想。賢者!當知如是的人,就不可得以親近,不可恭敬禮事。如果比丘,不應親近而便去親近,不應恭敬禮事,便去恭敬禮事的話,像如是的那種人,便會長夜得無利無義,就不能得到饒益,不能安隱快樂,會生苦而憂戚。

2022年12月22日 星期四

12月21日肌力課

 









阿含經-410

 

尊者舍梨子回答那位比丘說:「賢者!無量的惡不善之法,乃從欲而生,這就叫做穢。為甚麼呢?

(1)或者有一種人,其心乃生如是之欲:我所犯之戒,不可使他人知道我有所犯戒。賢者!或者有別人知道他曾經犯戒。他就由於別人知道他犯戒之故,其心便會生惡念。如果他的心生惡念,以及其心生欲的話,就統統為不善。

(2)賢者!或者有一種人,其心生如是之欲:我所犯之戒,應當使別人在於屏處訶責我,不可使他人在眾人之前訶責我犯戒。賢者!或者有一人,在於眾人當中訶責他,不在於屏處訶責他。他就因為別人在眾人當中訶責他,不在於屏處訶責他之故,其心便會生惡念。如果他的心,生惡,以及其心生欲的話,就統統都是不善。

(3)賢者!或者有一種人,其心乃生如是之欲:我所犯之戒,可使勝人訶責我,不可使不如我之人訶責我所犯之戒。賢者!或者有不如他之人訶責其犯戒,而不是勝人訶責他,他就由於不如他之人訶責他,不是勝人訶責他之故,其心便會生惡。如果他的心生惡,以及其心生欲的話,就統統都不是善。

(4)賢者!或者有一種人,心生如是之欲:使我在於佛前坐,得以請問世尊之法,而為諸比丘說。不可使其餘的比丘在佛前坐,去問世尊之法,而為諸比丘說。賢者!或者有其餘的比丘在於佛前坐,而請問世尊之法,而為諸比丘說。他就由於其餘的比丘在於佛前坐,而請問世尊之法,然後去為諸比丘們說之故,其心便生惡。如果他的心生惡,以及其心生欲的話,均為是不善。

(5)賢者!或者有一種人,其心生如是之欲:諸比丘進入內面時,使我在他們的最前面,諸比丘乃侍從於我,而被我率入於內。不可使其餘的諸比丘在進入裡面時,在最其前面,不可使諸比丘侍從別人,而被其帶進而入於內。賢者!或者有其餘的比丘(有一比丘),在於諸比丘進入內面時,在其最前面,諸比丘們乃侍從那個人而被率入於內。他就因為那位餘比丘,在諸比丘進入內時,在最前面,諸比丘們則侍從他而被率入於內之故,心裡便生惡念。如果他的心生惡,以及心生欲的話,統統都是不善。

(6)或者有一種人,心生如是之欲:諾比丘們已經進入裡面時,使我在於最上而坐,而得第一座、第一澡水,而得第一食。不可使其餘的比丘在諸比丘已入內時,在最上而坐,而得第一座、第一澡水,而得第一食。賢者!或者有其餘的比丘,在諸比丘已進入內時,在於最上而坐,而得第一座、第一澡水,而得第一食。他就因為其餘的比丘在諸比丘已進入內時,在於最上而坐,而得第一座、第一澡水,而得第一食之故,其心便生惡。如果他的心生惡,以及心生欲的話,統統都是不善。

2022年12月21日 星期三

阿含經-409

 

於是,尊者舍梨子回答那位比丘說:「(1)賢者!如果有一種人,內心實在有穢,而不能自知。像這種內有穢不知如真的話(不能如實而知道),當會知道,這種人必定不欲斷除其穢,不想求方便,不精勤去學習,則他便永會存有穢心,而帶這穢汙心,而至於命終。他由於存有穢心,帶這穢汙心而命終之故,便是不賢而死,會轉生於不善之處。為甚麼呢?因為他乃由於有穢心,帶著這穢汙心而命終之故。

賢者!猶如有人,或者是從市肆(市場、店鋪),或者是從銅作家(打銅、制銅器之師),買一銅盤回來,這銅盤本來就已被塵垢所汙。他拿回來後,並不數(不常)洗棄其塵,不數(屢)於揩拭(磨擦),也不被日所炙,又放在於饒塵之處,像如是的銅盤,乃一直增受其塵垢。賢者!像如是的,如有一種人,內心實在有穢而不自知,內心有穢而不知如真的話,當會知道!這種人乃不欲斷穢,不欲求方便,不精勤學習,這種人便是存有穢心,帶此穢汙之心而命終。這種人由於有穢心,帶此穢汙之心而命終之故,便是不賢而死,便會轉生於不善之處。為甚麼呢?因為他乃存有穢心,帶此穢汙之心而命終之故。

(2)賢者!如有一種人,認為我的內心有穢汙,我的內心實有此穢汙,知如真(如實而知道自己的內心是一穢汙之心)的話,當知這種人定會欲斷此穢,會求方便,會精勤的去學習。他便會致於無穢,會帶這不穢汙之心而命終。他由於心無穢汙,帶這不穢汙之心而命終之故,便會賢死,便會往生於善處。為甚麼呢?因為這種人乃由於心無穢,帶這不穢汙之心而命終之故。

賢者!猶如有人,或者從市肆,或者從銅作家,買一銅盤回來,而被塵垢所汙(不拭乾淨)。他將其帶回來後,數數(屢次,常常)洗塵,數數揩拭(常常磨擦),數數日炙(常常置在有日光之炎處),不放在於會饒塵之處,像如是的,這銅盤便極為淨潔。賢者!像如是的,如有一種人,認為我內心有穢,我內心實在有此穢汙,知如真(如實而知道)的話,當知這種人,乃欲斷此穢,欲求方便,會精勤學習。這種人便不會有穢,會帶不穢汙之心而命終。他由於無穢,帶其不穢汙之心而命終之故,便會賢死,便會往生於善處。為甚麼呢?因為他乃沒有穢汙,帶那不穢汙之心而命終之故。

(3)賢者!如有一種人,不知我的內心無穢,我的內心實在無此穢,而不知如真(不能如實而知道有這麼一回事)的話,當知這種人乃不守護由於眼耳所知之法。他由於不守護由於眼耳所知之法之故,就會被欲心所纏,他便會有了欲,有了穢,會帶著其有穢汙之心而命終。他因有欲有穢,而帶此穢汙心而命終之故,便為不賢死,而會轉生於不善之處。為甚麼呢?因為他乃由於有欲有穢,帶有穢汙之心而命終之故。

賢者!猶如有一人,或者從市肆,或者從銅作家,買到銅盤來,此銅盤乃無垢而淨潔。他將其帶回來後,並不數於洗塵,不數數揩拭,不數數被日所炙(光熱),都放在於會饒塵之處,像如是的銅盤,必定會受塵垢。賢者!像如是的,如有一人,不知我內心並無此穢,我內心實在無此穢,不知如真(不能如實而知道自己有一顆潔淨的心)的話,當知這種人,乃不守護由眼耳所知之法。他由於不守護由於眼耳所知之法之故,就會被欲所纏,他便會有欲有穢,會帶此穢汙之心而命終。這種人由於有欲有穢,帶有穢汙之心而命終之故,便為不賢而死,便會轉生於不善之處。為甚麼呢?因為這種人乃因有欲有穢,帶此穢汙心而命終之故。

(4)賢者!如有一種人,認為我的內心無穢,我的內心實在沒有此穢,知如真(如實而知道自己的內心為一潔淨的心)的話,當知這種人,乃能守護由於眼耳所知之法。他由於守護由眼耳所知之法,就不會被欲心所纏,這種人便無欲無穢,會帶此不穢汙之心而命終。他由於無欲無穢,帶此不穢汙之心而命終之故,便會賢死,而往生於善處。為甚麼呢?因為他乃由於無欲無穢,帶著此不穢汙之心而命終之故。

賢者!猶如有人,或者從市肆,或者從銅作家,買一銅盤回來,乃為一無垢而淨潔。他買回來後,數數洗磨,數數揩拭,數數被日炙,並不放在於會饒塵之處,像如是的銅盤,便極為淨潔。賢者!像如是的,如有一人,認為我的內心無穢,我的內心實在無此穢,知如真(如實而知道自己的心為一潔淨的心)的話,當知這種人,乃守護由於眼耳所知之法。他由於守護由眼耳所知之法之故,就不會被欲心所纏,他便無欲無穢,會帶著此不穢汙之心而命終。他由於無欲無穢,帶這不穢汙之心而命終之故,便會賢死,便會往生於善處。為甚麼呢?因為他乃由於無欲無穢,帶著此不穢汙之心而命終之故。

賢者!由於因是緣是(由於此因緣),我乃說前面二人雖俱有了穢,都有穢汙之心,然而一為下賤的人,另一為最勝的人。因是緣是(由於此因緣),我說後面的二人雖均沒有穢,並沒有穢汙之心,然而一位為下賤的人,一位則為最勝的人。

於是,又有比丘,就從其座位而起,偏袒(其右肩而)著衣,叉手(合掌)向尊者舍梨子,而白說:「尊者舍梨子!您所說之穢,到底甚麼為之穢呢?」

2022年12月20日 星期二

阿含經-408

 

阿難!我已經為你們說處,以及教處,和頂法,及頂法退了。如尊師所為其弟子們起大慈哀,憐念愍傷,求義及饒益,求安隱而快樂等事,我現在都作過,你們應當再予以自作,要至於無事處,在於山林樹下,在於空安靜之處,去宴坐思惟,不可放逸!應勤加精進,不可使有後悔!這就是我的教敕,是我的訓誨。」

佛陀所說的就是如是,尊者以及諸年少的比丘們,聽佛所說,都歡喜奉行!

攝頌如下:

陰內外識更 覺想思愛界 因緣念正斷 如意禪諦想

無量無色種 沙門果解脫 處根力出要 財力覺道頂

(1)五盛陰。(2)六內處。(3)六外處。(4)六識身。(5)六更樂身〔六觸身〕,(6)六覺身(六受身)。(7)六想身。(8)六思身。(9)六愛身。(10)六界。(11)因緣起及因緣起所生法。(12)四念處。(13)四正斷。(14)四如意足。(15)四禪。(16)四諦。(17)四想。(18)四無量。(19)四無色。(20)四聖種。(21)四沙門果。(22)五熟解脫想。(23)五解脫處。(24)五根。(25)五力。(26)五出要界。(27)七財。(28)七力。(29)七覺支。(30)八支聖道。(31)頂法及頂法退。)

中阿含經卷第二十一完

 

中阿含經卷第二十二

 

穢品第八

(有十經)(第二小土城誦) 

穢求比丘請 智周那問見 華喻水淨梵 黑住無在後

(穢品經、求法經、比丘請經、知法經、周那間見經,青白蓮華喻經、水淨梵志經、黑比丘經、住法經,無經在於最後面。)

  

八十七、穢品經第一  

大意:本經敘述舍梨子尊者為諸比丘們分別四種人:1.內有穢而不自知。2.內有穢而自知。3.內無穢而不自知。4.內無穢而自知。就中,第1.與第3.二種為下賤之人。第2.與第4.為最勝之人。前者乃沒有自覺之心,不起舍不善,以便修善之心。後者則有自覺,而增修,而斷盡惡意。並且為說穢之種種喻。  

結集者的我們,都像如是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遊行在於婆奇瘦,住在於鼉山的怖林鹿野園中。

那時,尊者舍梨子告訴諸比丘們說:「諸位賢者!世間有四種人。那四種呢?或者有一種人,內心實在有穢(結),而不自覺知,內有穢而不知如真(不能如實而知道內心有穢-結)。或有一種人,內心實在有穢(結)而自己知道,內有穢知如真(如實而知道內心有穢-結)。或者有一種人,內心實在無穢而不自知,內無穢而不知如真(不能如實而知道內心無穢-無結)。或者有一種人,內心實在無穢而能自知,內無穢知如真(如實而知道內心實在無穢-無結)。

諸位賢者!如果有一種人,其內心實在有穢而不自知,內有穢而不知如真的話,則這種人,在於諸人當中,乃為最下賤的人。如有一種人,其內心實有穢,而能自知,內有穢而知如真的話,則這種人,在於諸人當中,乃為最勝的人。如有一種人,內心實無穢,而不自知,內無穢而不知如真的話,則此人在於諸人當中,乃為最下賤的人。如有一種人,內心實無穢,而能自知,內無穢而知如真的話,則這種人在於諸人當中,乃為最勝的人。」

於是,有一位比丘,即從他的座位站起,偏袒著衣(披袈裟的形相),叉手(合掌)向尊者舍梨子,而白說:「尊者舍梨子!為甚麼因,甚麼緣,而說前二種人,乃俱有穢,都有穢汙之心,而說一為下賤的人,另一為最勝的人?又由於甚麼因,甚麼緣,而說後面的二種人,都俱無穢,都沒有穢汙之心,而說一種為下賤的人,另一種為最勝的人呢?」

2022年12月19日 星期一

阿含經-407

 

(17)阿難!我本(從前)為你說過七財。所謂信財、戒財、慚財、愧財、聞財、施財、慧財是。阿難!此七種財,你應當為諸年少的比丘們說,用以教導他們。如果為諸年少的比丘說教此七財的話,他們便會得到安隱,便會得力得樂,身心就不會煩熱,終身都會行梵行。

(28)阿難!我本(從前)為你說過七力。所謂信力、精進力、慚力、愧力、念力、定力、慧力是。阿難!此七種力。你應當要為那些諸年少的比丘說,用以教導他們。如果為諸年輕的比丘說教此七力的話。他們便會得到安隱,便會得力得樂,身心就不會煩熱,終身都會行梵行。

(29)阿難!我本(從前)為你說過七覺支,所謂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息覺支、定覺支、舍覺支是。阿難!此七覺支,你應當要為諸年少的比丘說,用以教導他們。如果為諸年輕的比丘說教此七覺支的話,他們便能得到安隱,便能得力得樂,身心就不會煩熱,終身都會行梵行。

(30)阿難!我本(從前)為你說過八支聖道,所謂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就是為之八支聖道。阿難!此八支聖道,你應當要為諸年少的比丘們說,用以教導他們。如果為諸年輕的比丘們說教此八支聖道的話,他們便能得到安隱,便能得力得樂,身心就不會煩熱,終身都會行梵行。」

於是,尊者阿難,乃叉手(合掌)向佛,白佛而說:「世尊!甚奇!甚特!世尊為諸年少的比丘說處(十二處),以及教處(修行法)。」

世尊告訴他說:「阿難!如是!如是!甚奇!甚特!我為諸年少的比丘說處,以及教處。阿難!你如果能從如來之處,又問頂法,以及頂法退的話,你便能於如來之處,生起極信而歡喜的。」

於是尊者阿難乃叉手向佛,白佛而說:「世尊!現在正是時候。善逝!現在正是時候。如果世尊為諸年輕的比丘們說頂法,以及頂法退之說,和其教導修行法的話,我和諸年少的比丘們,從世尊您聽聞後,當會善於受持。」世尊告訴他說:「阿難!你們要諦聽!聽後要善思念其義,我當會為你,以及諸年少的比丘說頂法,以及頂法退。」尊者阿難們,就受教而聽。

世尊告訴他們說:「阿難!多聞的聖弟子,以真實的因心,去思念稱量,去善觀分別無常、苦、空、非我。他們像如是的思念,像如是的稱量,像如是的善於觀察而分別的話,便能生忍、生樂、生欲,而欲聞、欲念、欲觀。阿難!這叫做頂法。阿難!如果得此頂法後,而又失去而衰退,不修習守護,不習於精勤的話,則,阿難!這就叫做頂法退(以上為五陰)。像如是的那些內、外、識、更樂(觸)、覺(受)、想、思、愛、界、因緣起(十二因緣),也是如是。

阿難!多聞的聖弟子,對於此因緣起,以及因緣起之法,都思念而稱量,而善於觀察分別的話,便能生忍、生樂、生欲,而欲聞、欲念、欲觀。阿難!這叫做頂法。阿難!如果得此頂法,而又失去,而衰退,而不修習守護,而不習於精勤的話,則,阿難!這叫做頂法退。阿難!此頂法,以及頂法退,你應當要為諸年輕的比丘們說,用以教導他們。如果為諸年輕的比丘們說教此頂法,以及頂法退的話,他們便會得到安隱,便會得力得樂,身心就不會煩熱,終身都會行梵行。

2022年12月16日 星期五

阿含經406

 

2.又次,阿難!多聞的聖弟子,乃極為重於善觀志(瞋恚)。他們乃由於極為重於善觀恚之故,其心便不會向於恚,不樂於恚,不近於恚,不信解於恚。如果恚心將生起時,即時會融消燋縮,會轉還而不得舒張,捨離恚而不住於恚,穢惡恚而厭患恚。阿難!猶如雞毛,以及其筋,持放在於火中,即時就會融消燋縮,會轉還而不得舒張。

阿難!多聞的聖弟子,也是如是的極為重於善觀瞋恚,他們由於極為重於觀恚之故,其心便不會向於恚,不樂於恚,不近於恚,不信解於恚。如果恚心將生起的話,即時就會融消燋縮,會轉還而不得舒張,會捨離而不住於恚,會穢惡患而厭患恚。都觀無恚,心向於無恚,樂於無恚,近於無恚,信解無恚。心乃無礙,心乃無濁,心乃得樂而致於樂。遠離一切恚,以及由於恚所生的諸漏、煩熱、憂戚。解彼而脫彼(解恚而脫恚),又再解脫彼(恚)。彼不再受此覺,所謂覺,乃由於恚而生之故。像如是,就叫做恚出要。阿難!這叫做第二種出要界。

3.又次,阿難!多聞的聖弟子,乃極為重於善觀惱害。他們由於極為重於觀害之故,其心便不會向於害,不樂於害,不近於害,不信解於害。如果害心將生起之時,就即時會把它融消燋縮,將它轉還而不得舒張,捨離害,而不住於害,穢惡害而厭患害。阿難!猶如雞毛,以及其筋,持放在於火內,就即時會融消燋縮,而轉還,而不得舒張。

阿難!多聞的聖弟子也是如是的極為重於善觀惱害。他們由於極為善於觀察惱害之故,其心便不會向於害,不樂於害,不近於害,不信解害。如果害心將生起的話,即時就會把它融消燋縮,會把它轉還而不得舒張。都捨離害而不住於害,穢惡害而厭患害。都觀無害,心向於無害,樂於無害,近於無害,信解無害。其心無礙,其心無濁,其心得樂而能致於樂。遠離於一切害心,以及由於害而生的諸漏、煩熱、憂戚。解彼脫彼(解害脫害),又解脫於彼(害)。彼乃不再受此覺,所謂覺,乃由於害而生之故。像如是的,就為之害之出要。阿難!這叫做第三種之出要界。

4.又次,阿難!多聞的聖弟子,乃極為重於善觀色(有質礙、會變壞)。他們由於極為重於善觀色之故,其心便不會向於色,不樂於色,不近於色,不信解色。如果色心將生起的話,即時會把它融消燋縮,會使其轉還而不得舒張。都捨離於色而不住於色,穢惡於色,而厭患於色。阿難!猶如雞毛,以及其筋,持放在火內,就即時會融消而燋縮,會轉還而不得舒張那樣。

阿難!多聞的聖弟子也是如是的極為重於善觀色,他們由於極為重於善觀色之故,其心便不向於色,不樂於色,不近於色,不信解色。如果色心將生起的話,就即時把它融消燋縮,將其轉還而不得舒張。捨離色而不住於色,穢惡色而厭患色。都觀無色,心向於無色,樂於無色,近於無色,信解無色。心乃無礙,心乃無濁,不樂於害,不近於害,不信解害。如果害心將生起的話,即時就會把它融消燋縮,會把它轉還而不得舒張。都捨離害而不住於害,穢惡害而厭患害。都觀無害,心向於無害,樂於無害,近於無害,信解無害。其心無礙,其心無濁,其心得樂而能致於樂。遠離於一切害心,以及由於害而生的諸漏、煩熱、憂戚。解彼脫彼(解害脫害),又解脫於彼(害)。彼乃不再受此覺,所謂覺,乃由於害而生之故。像如是的,就為之害之出要。阿難!這叫做第三種之出要界。

4.又次,阿難!多聞的聖弟子,乃極為重於善觀色(有質礙、會變壞)。他們由於極為重於善觀色之故,其心便不會向於色,不樂於色,不近於色,不信解色。如果色心將生起的話,即時會把它融消燋縮,會使其轉還而不得舒張。都捨離於色而不住於色,穢惡於色,而厭患於色。阿難!猶如雞毛,以及其筋,持放在火內,就即時會融消而燋縮,會轉還而不得舒張那樣。

阿難!多聞的聖弟子也是如是的極為重於善觀色,他們由於極為重於善觀色之故,其心便不向於色,不樂於色,不近於色,不信解色。如果色心將生起的話,就即時把它融消燋縮,將其轉還而不得舒張。捨離色而不住於色,穢惡色而厭患色。都觀無色,心向於無色,樂於無色,近於無色,信解無色。心乃無礙,心乃無濁,心乃得樂,而能致於樂。遠離一切色,以及由於色所生的諸漏、煩熱、憂戚。解披而脫彼(解色而脫色),又解脫彼(色)。彼乃不再受此覺,所謂覺,乃由於色而生之故。像如是的,就為之色出要。阿難!這叫做第四種出要界。

5.又次,阿難!多聞的聖弟子,乃極為重於善觀己身(有身)。他們由於極為重於善觀已身之故,其心便不會向於己身,不樂於己身,不近於己身,不信解己身。如果己身之心將生起時,就即時會把它融消燋縮,會將其轉還而不得舒張。會捨離己身而不住於己身,穢惡己身而厭患己身。

阿難!猶如雞毛,以及其筋,持放在於火內,即時就會融消燋縮,會轉還而不得舒張。阿難!多聞的聖弟子也是如是的極為重於善觀己身。他們由於極為重於善觀己身之故,其心便不向於己身,不樂於己身,不近於己身,不信解己身。如果己身之心將生起之時,就即時會把它融消燋縮,將其轉還而不得舒張。捨離己身而不住於己身,穢惡己身而厭患於己身。觀想為無己身,心向於無己身,樂於無己身,近於無己身,信解無己身。其心無礙,其心無濁,其心得樂而能致於樂。遠離於一切己身,以及由於己身而生的諸漏、煩熱、憂戚。解彼而脫彼(解己身而脫己身),又解脫於彼(己身)。彼不再受此覺,所謂覺乃由於己身而生之故,像如是的,就是己身出要。阿難!這叫做第五種之出要界。

阿難!此五種出要界,你應當要為諸年少的比丘說,用以教導他們。如果為諸年輕的比丘說教此五出要界的話,他們便會得到安隱,便會得力得樂,身心就不會煩熱,終身都會行梵行。

2022年12月15日 星期四

阿含經-405

 

2.又次,阿難!世尊不為比丘、比丘尼說法,諸有智慧的梵行者,也不為比丘、比丘尼說法。就要如本來(從前)所聞、所誦習之法,而廣為讀誦。

3.如果不能廣讀其本來(從前)所聞、所誦習之法的話,就要隨著本來(從前)所聞、所誦習之法,去為他人廣說。

4.如果不能為他人廣說本來(從前)所聞、所誦習之法的話,就要隨著本來(從前)所聞、所誦習之法,以心思惟分別。

5.假若心不思惟分別那些本來(從前)所聞、所誦習之法的話,就要善於受持諸三昧相。阿難!如果比丘、比丘尼,善於受持諸三昧相的話,便能知法而解義。他們就由於知法而解義之故,便能得到歡悅。由於歡悅之故,便能得歡喜,由於歡喜之故,便能得止身。由於止身之故,便能得覺樂。由於覺樂之故,便能得心定。阿難!比丘、比丘尼們由於心定之故,便得見如實、知如真(如實而知見),由於見如實、知如真之故,便得厭離,由於厭離之故,便得無欲,由於無欲之故,便得解脫,由於解脫之故,便得知解脫,所謂: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後有,知如真(如實而知道真諦)。阿難!這叫做五種解脫處。

因此之故,比丘、比丘尼,如未解脫的話,就能得心解脫,未盡諸漏的人,就能得盡諸漏無餘,未得無上涅槃的人,就能得無上涅槃。阿難!這五解脫處,你應當為諸年輕的比丘們說,用以教導他們。如果為諸年輕的比丘說教這五解脫處的話,他們便能得到安隱,便能得力得樂,身心就不會煩熱,終身都會行梵行。

(24)阿難!我本(從前)為你說過五根,所謂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是。阿難!此五根之法,你應當為諸年少的比丘說,用以教導他們。如果為諸年輕的比丘說教此五根的話,他們便能得到安隱,便能得力得樂,身心就不會煩熱,終身都會行梵行。

(25)阿難!我本(從前)為你說過五力,所謂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是。阿難!此五力,你應當為諸年少的比丘說,用以教導他們。如果為諸年輕的比丘說教此五力的話,他們便能得到安隱,便能得力得樂,身心就不會煩熱,終身都會行梵行。

(26)阿難!我本(從前)為你說過五出要界(指五種善觀,如欲、恚、害、色、己身,就能出離之法)。那五種呢?

1.阿難!多聞的聖弟子,乃極為重於善觀愛欲(愛樂)。他們由於極為重於善觀愛欲之故,其心便不會向於欲,不樂於欲,不近於欲,不信解於欲。如果欲心將生起的話,就即時把它融消、燋縮,轉還而不得舒張,捨離而不住於欲,穢惡欲,厭患於欲。阿難!猶如雞毛及其筋,將它持放在於火裡,即時就會融消燋縮那樣,轉還而不得舒張起來。

阿難!多聞的聖弟子也是如是的極為重於善觀愛欲。他們由於極為重於善觀愛欲之故,其心便不會向於欲,不樂於欲,不近於欲,不信解於欲。如果欲心將生起的話,就即時融消燋縮,轉還而不得舒張。捨離而不住於欲,穢惡而厭患於欲。都觀想無欲,心向於無欲,樂於無欲,近於無欲,信解於無欲。心乃無礙,心乃無濁,心乃得樂,而能致於樂。遠離一切欲,以及由於欲而生的諸漏、煩熱、憂戚。解彼(欲)而脫彼(欲),又解脫彼,彼乃不再受此覺,因為覺,乃由於欲而生之故。像如是就叫做欲之出要。阿難!這叫做第一種出要界。

2022年12月14日 星期三

阿含經-404

 

(16)阿難!我本(從前)為你說過四聖諦(此四種為聖者所見的諦理-真實之理)。所謂苦聖諦、苦之集諦、苦之滅諦、苦之滅道聖諦是。阿難!此四聖諦,你應當要為諸年少的比丘們說,以便教導他們。如果為諸年輕的比丘們說教此四聖諦的話,他們便會得安隱,便會得力得樂,身心就不會煩熱,終身都會修梵行。

(17)阿難!我本(從前)為你說過四想。一位比丘,應該要有1.小想,要有2.大想,要有3.無量想,要有4.無所有想。阿難!此四種想,你應當為諸年少的比丘們說,以便教導他們。如果為諸年輕的比丘們說教此四想的話,他們便會得到安隱,便會得力得樂,身心就不會煩熱,終身都會行梵行。

(18)阿難!我本(從前)為你說過四種無量(慈悲喜舍之四無量心)。一位比丘,應該要:心與慈俱,而遍滿於一方,而成就,而游止於其中。像如是的,遍滿於二三四方,遍滿於四維上下,普周於一切,都心與慈俱,而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而甚大,而無量的善修,遍滿於一切世間。而成就游止於其中。像如是的,心與悲、喜、舍俱,而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而甚大,無量的善修,遍滿於一切世間,而成就游止於其中。阿難!此四種無量心,你應當為諸年少的比丘們說,以便教導他們。如果為諸年輕的比丘說教此四種無量的話,他們便會得到安隱,便會得力得樂,身心就不會煩熱,終身都會行梵行。

(19)阿難!我本(從前)為你說過四無色(無色界天,四空定)。一位比丘,應該要斷一切之色想,乃至逮得非有想非無想處,而成就遊止其中。此四無色,你應當為諸年少的比丘們說,以便教導他們。如果為諸年輕的比丘說教此四無色(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有想非無想處)的話,他們便會得安隱,便會得力得樂,身心就不會煩熱,終身都會行梵行。

(20)阿難!我本(從前)為你說過四聖種(1.衣服、2.飲食、3.住處都知足,而4.斷惡修善為樂)。所謂比丘、比丘尼,如得粗素之衣,而知止足(知滿足),並不是為衣之故,而求滿其意的。如果未得衣,也不憂悒,也不啼泣,也不搥胸,也不癡惑。假若得衣的話,也應不染不著(不染心執著),也應不欲不貪(不起貪欲之念),也應不觸不計(不觸目而起心動念),要因見災患,要知道出要,而用衣的。

像如是之事利(有益於道而穿衣之事),不懈怠而正知的話,就叫做比丘、比丘尼之住於舊聖種。像如是的,對於飲食、住處,也同樣之理。同時欲斷而樂斷,欲修而樂於修。他就由於欲斷而樂於斷之故,不會自貴(不自誇),也不會輕賤他人,像如是之事利不懈怠而正知的話,就是叫做比丘、比丘尼之正住於舊聖種。阿難!此四種聖種,你應當為諸年少的比丘們說,應以此教導他們。如果為諸年輕的比丘說教此四聖種的話,他們便會得到安隱,便會得力得樂,身心就不會煩熱,終身都會行梵行。

(21)阿難!我本(從前)為你說過四種沙門果(沙門道之果)。所謂須陀洹(預流,初果)、斯陀含(一來,二果)、阿那含(不還,三果),以及最上的阿羅訶果是(阿羅漢,無生,四果)。阿難!此四種沙門果,你應當為諸年少的比丘們說,用以教導他們。如果為諸年少的比丘們說教此四沙門果的話,他們便能得安隱,便能得力得樂,身心就不會煩熱,終身都會行梵行。

(22)阿難!我本(從前)為你說過五熟解脫想(使解脫能夠成熟之五種想)。所謂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不淨惡露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阿難!此五種成熟解脫之想,你應當要為諸年少的比丘們說,用以教導他們。如果為諸年輕的比丘說教此五熟解脫想的話,他們便能得到安隱,便能得力得樂,身心就不會煩熱,終身都會行梵行。

(23)阿難。我本(從前)為你說過五解脫處(五種解脫的要法)。若比丘、比丘尼,由於此的緣故(指由五解脫處),則未解脫心的人,定會得解脫,未盡諸漏的人,能得盡諸漏而無飴,未得無上的涅槃的人,能得無上的涅槃。那五種呢?

1.阿難!世尊為比丘、比丘尼說法,諸有智慧的梵行者,也為比丘、比丘尼說法。阿難!如世尊為諸比丘、比丘尼說法,諸有智慧的梵行者也為諸比丘、比丘尼說法的話,則他們聽法後,便能知道法而瞭解其義。他們因為知法解義之故,便能得歡悅,由於歡悅之故,便能得歡喜,由於歡喜之故,便能得止身小安定),由於止身之故,便得覺樂,由於覺樂之故,便能得心定。阿難!比丘、比丘尼,由於心定之故,便能得見如實、知如真(如實而知,如實而見)。由於見如實、知如真之故,便得厭離,由於厭離之故,便得無欲,由於無欲之故,便得解脫,由於解脫之故,便得知道解脫,所謂: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後有,知如真(如實而知道真諦)。阿難!這就是第一解脫處。因此之故,比丘、比丘尼,如未解脫的話,就能得心解脫,未盡諸漏的人,就能得盡諸漏無餘,未得無上涅槃的人,就能得無上的涅槃。

2022年12月13日 星期二

阿含經-403

 

(11)阿難!我本(從前)為你說過因緣起之法,及因緣起所生之法(十二因緣、緣起)。所謂如果有此,就會有彼,假如沒有了此,就沒有了彼(因緣法,有這種因,就有這種果,如沒有做因,就不會有甚麼果)。如果生此。就會生被。假若滅此,就會滅彼(此生則彼生,此滅則彼滅)。緣於無明。而有了行,緣於行,而有了識,緣於識,而有了名色,緣於名色而有了六處,緣於六處而有了更樂(觸),緣於更樂(觸)而有了覺(受),緣於覺(受)而有了愛,緣於愛,而有了受(取),緣於受(取),而有了有,緣於有,而有了生,緣於生,而有了老死。

如果無明消滅,則行就會滅,行若消滅,則識就會滅,識如消滅,則名色就會滅,名色消滅,則六處就會滅,六處如消滅,則更樂(觸)就會滅,如更樂(觸)消滅,則覺(受)就會滅,覺(受)如消滅,則愛就會滅,愛如消滅,則受(取)就會滅,受(取)如消滅,則有就會滅,如有消滅,則生就會滅,生如消滅的話,則老死就會消滅。阿難!這因緣起,以及由因緣起所生之法,你應當為諸年少的比丘說,以便教導他們。如果為諸年少的比丘們說教此因緣起,以及由因緣起所生之法的話,他們便會得到安隱,便會得力得樂,身心就不會煩熱,終身都會行梵行。

(12)阿難!我本(從前)為你說過四念處(念為觀,處為境),所謂觀察身,而如身,觀察覺(受)、心、法,而如法(觀察身、受、心、法)。阿難!此四念處,你應當為諸年少的比丘們說,以便教導他們。如果為諸年輕的比丘說教此四念處的話,他們便能得安隱,便能得力得樂,身心就不會煩熱,終身都會行梵行。

(13)阿難!我本(從前)曾經為你說過四正斷(四正勤)。一位比丘,就應:已生的惡不善之法,為了斷滅它之故,而起欲,而求方便行,而會精勤,而會舉心,去斷滅它;未生的惡不善之法,為了使其不生之故,而起欲,而求方便行,而會精勤,而舉心,去斷滅;未生的善法,為了使其生之故,而起欲,而求方便行,而會精勤,而舉心,去斷除其障礙;已生的善法,為了止住之故,為了不忘之故,為了不退之故,為了轉增多故,為了廣布之故,為了圓滿具足之故,而起欲,而求方便行,而精勤,而舉心,去斷滅其阻障等事。阿難!此四正斷,你應當為諸年少的比丘們說,以便教導他們。如果為諸年輕的比丘們說教此四正斷的話,他們便會得安隱,便會得力得樂,身心就不會煩熱,終身都會行梵行。

(14)阿難!我本(從前)為你說過四如意足(由四種定而發的四神足),所謂比丘,就應:成就1.欲定,而燒諸行(滅諸行-妄動的心),而修習如意足。應依於無欲,依於離,依於滅,而願到達於非品(非品種-非凡夫)。像如是的,對於2.精進定,3.心定,也是同樣的道理。也應成就4.觀定,而燒諸行(滅諸妄動的心),而修習如意足。應依於無欲,依於離,依於滅,而願到達於非品(非凡夫)。阿難!此四種如意足(欲定、精進定、心定、觀定所起的四神力),你應當要為諸年少的比丘說,以便教導他們。如果為諸年少的比丘說教此四種如意足的話。他們便會得安隱,便會得力得樂,身心就不會煩熱,終身都會行梵行。

(15)阿難!我本(從前)為你說過四禪(色界初二三四禪定)。一位比丘,應該要離欲,離惡不善之法(初禪),乃至得第四禪成就而游止於其中。阿難!此四杆。你應當為諸年少的比丘們說,以便教導他們。如果為諸年輕的比丘們說教此四禪的話,他們便會得安隱,便會得力得樂,身心就不會煩熱,終身都會行梵行。

2022年12月11日 星期日

阿含經-402

 

八十六、說處經第十五(第二小土城誦)  

大意:本經敘述佛陀提示阿難教誨年少比丘的方便法門。所謂五陰、六內處、六外處,乃至七覺支、八支聖道等之修行法。後並說頂法,以及頂法退。

  結集者的我們,都像如是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遊行在於舍衛國,住在於勝林給孤獨園。

那時,尊者阿難,在於晡時(申時),從其宴坐站起,率引一些諸年輕的比丘,往詣佛所。到後,稽首佛足,然後退住在一旁。諸位年少的比丘,也來稽首佛足後,也退坐在於一邊。尊者阿難白佛說:「世尊!這些諸位年少的比丘,我應當要怎樣的教呵他們呢?要怎樣的訓誨?要怎樣的為他們說法呢?」

世尊告訴他說:「阿難!你應當為諸年輕的比丘們說處(內六處、外六處,所謂六根六塵是),以及教處(十二處)。如果為諸年輕的比丘說十二處,也教他們十二處的話,他們便能得安隱,便能得力與得樂。身心就不會煩熱,終身會行梵行。」

阿難尊者叉手(合掌)向佛,而白說:「世尊!現在正是時候。善逝!現在正是時間。如果世尊為諸位年輕的比丘說十二處,以及教其十二處的話,我和諸年少的比丘們,乃從世尊所聞之後,當會善於受持。」

世尊告訴他們說:「阿難!你們應當諦聽!聽後要善思念其義,我當會為你,以及諸位年輕的比丘廣大詳細的分別而說。」尊者阿難等比丘,則受教而聽。

世尊告訴他們說:「(1)阿難!我本(從前)為你說過五盛陰(五取蘊,為生存而取著的五要素),所謂色盛陰(指肉體),覺(受)、想、行、識盛陰(指精神作用)是。阿難!此五盛陰之事,你應當為諸年少的比丘說,以教導他們。如果為諸年少的比丘,說教此五盛陰的話,他們便會得安隱,便會得力得樂,身心便不會煩熱,終身則能行梵行。

(2)阿難!我本(從前)為你說過六內處(六根),所謂眼處、耳處、鼻處、舌處、身處、意處是。阿難!此六內處,你應當要為諸年少的比丘們說,以便教導他們。如果為諸年少的諸比丘們說教此六內處的話,他們便會得安隱,便會得力、得樂,身心就不會煩熱,終身都會行梵行。

(3)阿難!我本(從前)為你說過六外處(六塵),所謂色處、聲處、香處、味處、觸處、法處是。阿難!這六外處,你應當為諸年少的比丘說,以便教導他們。如果為諸年輕的比丘說教此六外處的話,則他們便能得到安隱,便能得力、得樂。身心就不會煩熱,終身就會行梵行。

(4)阿難!我本(從前)為你說過六識身(六識),所謂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是。阿難!此六識身,你應當為諸年輕的比丘們說,以便教導他們。如果為諸年輕的比丘們說教此六識身的話,他們便能得到安隱,便能得力得樂,身心就不會煩熱,終身都會行梵行。

(5)阿難!我本(從前)為你說過六更樂身(六觸身),所謂眼更樂(眼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意更樂(觸)是。阿難!此六更樂身(六觸)你應當為諸年少的比丘說,以便教導他們。如果為諸年少的比丘說教此六更樂身(六觸)的話。他們便會得到安隱,便會得力得樂,身心就不會煩熱,終身都會行梵行。

(6)阿難!我本(從前)為你說過六覺身(六受身),所謂眼覺(眼受),耳受、鼻受、舌受、身受、意覺(意受)是。阿難!此六覺(受)身,你應當要為諸年少的比丘們說,以使教導他們。如果為諸年輕的比丘說教此六覺身(六受身)的話,他們便會得到安隱,便會得力得樂,身心就不會煩熱,終身都會行梵行。

(7)阿難!我本(從前)為你說過六想身,所謂眼想,耳想、鼻想、舌想、身想、意想是。阿難!此六想身,你應當要為諸年少的比丘們說,以便教導他們。如果為諸年輕的比丘們說教此六想身的話,他們便會得安隱,便會得力得樂,身心就不會煩熱,終身都會行梵行。

(8)阿難!我本(從前)為你說過六思身,所謂眼思,耳思、鼻思、舌思、身思、意思是。阿難!此六思身,你應當為諸年輕的比丘們說,以便教導他們。如果為諸年輕的比丘們說教此六思身的話,他們便會得到安隱,便會得力得樂,身心就不會煩熱,終身都會行梵行。

(9)阿難!我本(從前)為你說過六愛身(渴愛身),所謂眼愛,耳愛、鼻愛、舌愛、身愛、意愛是。阿難!此六愛身,你應當為諸年少的比丘們說,以便教導他們,如果為諸年輕的比丘說教此六愛身的話,他們便會得到安隱,便會得力得樂,身心就不會煩熱,終身都會行梵行。

(10)阿難!我本(從前)為你說過六界(六大種,要素),所謂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是。阿難!此六界,你應當為諸年少的比丘說,以便教導他們。如果為諸年輕的比丘說教此六界的話,他們便會得安隱,便會得力得樂,身心就不會煩熱,終身都會行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