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30日 星期六

第二篇梁惠王章句下 第八章

第二篇梁惠王章句下 第八章 齊宣王問曰:「湯放桀,武王入伐紂,有諸?」 孟子對曰:「於傳有之。」 曰:「臣弒其君,可乎?」 曰:「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未聞弒君也。」 註: 湯放桀:桀,夏末暴君。夜,驅逐。書仲虺之誥:「成湯放桀於南巢。」孔疏:「桀奔南巢,湯縱而不迫,故曰放。」 武王伐紂:紂,殷末之暴君。史記周本紀:「武王伐紂,紂登鹿臺之上自燔(ㄈㄢˊ)於火而死。武王以黃鉞斬紂頭,懸太白之旗。」 賊 :傷害,毀敗。說文:「賊,敗也。」段注:「敗者,毀也。」朱注:「賊,害也。害仁者凶暴淫虐,滅絕天理,故謂之賊。」 殘 :亦「傷害,毀敗」之意。說文:「殘,賊也。」朱注:「殘,傷也。害義者,顛倒錯亂,傷敗彝倫,故謂之殘。」 一夫:猶獨夫。朱注:「言眾叛親離,不復以為君也。」 聞誅一夫紂矣:趙注:「言殘賊仁義之道者,雖位在王公, 將天降為匹夫,故謂一之一夫也。但聞誅一夫紂耳,不聞弒君也。書云:『獨夫紂』,此之謂也。」 大意: 齊宣王問孟子說:「商湯放逐夏桀王,周武王攻伐殷紂王,真有這等事嗎?」 孟子回答說:「在古書上有這種記載。」 宣王說:「桀、紂是天子,湯、武是諸侯,做臣子的殺死君上,這可以嗎?」 孟子說:「傷仁道的人,叫做『賊』;傷害義理的叫做『殘』,殘賊仁義的人,眾叛親離,叫做獨夫。我只聽說武王是誅滅了獨夫紂, 沒有聽說是殺君上啊!」 說明:孟子的看法,一個國君無法讓百姓安居樂業,食衣住行都欠缺,而自己能盡情享受,這種人稱為獨夫,不佩稱君王,人民可以把他推翻。 現代如埃及、伊拉克等獨裁國家,正如桀、紂一樣,終被人民推翻。 我等雖不是國君,有可能是一社團負責人,也是要學清廉,發展社團,不能讓社團越來越不堪,那負責人雖不被人推翻也是會受因果報應的。

2013年11月29日 星期五

臉書分享:修行人的借鏡

臉書分享:修行人的借鏡    一時心血來潮報了個口譯班,其中有一位老師大概30歲,長得很漂亮,打扮也很時尚,口譯功夫了得,每次都來去匆匆,中午就花5分鐘的時間泡一碗麵吃。後來才知道,她大學學的是歷史,她的本職工作是一家公司的公關部經理,兒子已經5歲,她每天要上班、做家務、帶孩子。與我們不同的是,她擁有人事部二級口譯證書,每個月都有天南地北的會議翻譯任務,還兼任這家口譯中心的導師。    打開她的博客,已經更新了500多頁,有2000多個帖子,全部都是每天她自己做口譯練習的文章,平均每天兩篇長的一篇短的,她堅持做這件事已經快10年了,非專業出身的她,因為愛好英語而一直努力。我對她表示欽佩,她說,10年前,她曾經看到一份調查報告,一個人如果要掌握一項技能,成為專家,需要不間斷地練習10000個小時。當時她算了一下,如果每天練習5個小時,每年300天的話,那麼需要7年的時間,一個人才能掌握這項技能。    她說,幸運的是,我知道自己想掌握什麼技能,我只需要立馬投入做起來就行了,我沒有5個小時的時間,我每天只能學習3個小時,現在已經快10年了,我覺得自己差不多已經掌握了這個技能吧。 (六六在微博中也提到過這個理論:她說自己就是經過7年的努力寫作,才成為一名作家;披頭四樂隊在成名前已經舉辦過1200場音樂會;比爾•蓋茨在成名之前已經做了7年的程式員。)    可是為什麼你我做了10年公務員還只是一名小職員?為什麼在家裡做了7年的飯,沒變成特級大廚,反而發現婚姻到了7年之癢呢?    那是因為,你沒我有投入精力和熱情來練習一項技能。每天上班只是看報紙上網應付各種瑣碎任務,大家幹嘛你幹嘛,每天做飯只是為了讓家庭正常運轉,並不用專業的眼光看待這件事。    不要再抱怨大學畢業之後專業就丟了,如果從初中開始算起,12年的學校教育,就算每天學習一門技能2小時,一年300天,你也只有7200小時,還有2800小時的缺口,就算你畢業後每天堅持練習1小時,你需要10年。為什麼理工科的人更容易成功?只要他們畢業後進入專業行業,還是做的那點事,那麼他們就等於1天8小時都在練習,這2800小時,只需要1年多就填補了。    也許你會說,我是平凡人,我不想成為什麼人,只想安安分分過日子。那只是你的錯覺,時間在流逝,你每天重複重複再重複的那些行為,就是在塑造你,你不想成為什麼人,可是你注定會成為什麼人。    每天5個小時,如果你是用來看韓劇、網頁、聊天,那麼7年後,你會變成一個生活的旁觀者,你最擅長的就是如數家珍地說起別人的成功和失敗,自己身上找不到任何可說的東西。花1分鐘想一想,曾經最想做的事情是什麼,然後每天去做這件事,7年後,你會發現你已經可以靠這件事出去混飯吃了。哪怕你喜歡打電動呢?泡網路?逛街呢,你規定自己每天逛街3小時試試?可能一開始你覺得很高興,每天如此,你會發現無聊,再堅持下去,你就開始琢磨了,我逛街還能發現點什麼,還能搞出點什麼花樣?堅持下去,7年之後,你可能會成為時尚達人、形象設計專家、街拍攝影師、或伸手買服裝、買手機……等。    生命中的下一個7年,下一個10000小時,你打算怎樣度過?你能禪定修行,終有大好處,你現在考慮好、選擇好,就下定決心吧。

2013年11月26日 星期二

第二篇梁惠王章句下 第七章

第二篇梁惠王章句下 第七章 孟子見齊宣王,曰:「所謂故國者,非謂有喬木之謂也,有世臣之謂也。王無親臣矣;昔者所進,今日不知其亡也。」 王曰:「吾何以識其不才而舍之?」 曰 :「國君進賢,如不得已。將使卑踰尊,疏踰戚,可不慎與?左右皆曰賢,未可也。諸大夫皆曰賢,未可也。國人皆曰賢,然後察之; 見賢焉,然後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聽。諸大夫皆曰不可,勿聽。國人皆曰不可,然後察之;見不可焉,然後去之。 左右皆曰可殺,勿聽。諸大夫皆曰可殺,勿聽。國人皆曰可殺,然後皆曰可殺,然後察之;見可殺焉,然後殺之。 故曰『國人殺之也。』如此,然後可以為民父母。」 註: 故國:傳世久遠的舊國。 喬木:歷年久遠之高大樹木。 世臣:朱注:「累世勳舊之臣,與國同休戚者也。」 親臣:朱注:「君所親信之臣,與君同休戚者也。」 昔進今亡:言其人員更換之頻數。朱注:「昨日所進用之人,今日有亡去而不知者,則無親臣矣,況世臣乎?」 吾何以識其不才而舍之:趙注:「王言我當何以先知其不才,而舍之不用也。」 如不得已:言慎之至也。一似出於萬不得已,非好為更動也。 可不慎與:朱注:「蓋尊尊親親,禮之常也。然或尊者親者未必賢,則必進疏遠之,賢而用之,是使卑者踰尊,疏者踰戚,非禮之常, 故不可不謹也。」 左右:近臣。 諸大夫:朝中職官。 國人:國民公意。 然後察之:朱注:「左右近臣,固未可信,諸大夫之言,宜可信矣;然猶恐蔽於私也。王於國人, 則其論公矣;然猶必察之者,蓋人有同俗而為眾所悅者,亦有特立而為俗所憎者,故必自察之。」 大意: 孟子去見齊宣王說:「人們所說歷史悠久的舊國,並不是說它有多年高大的樹木的說法,乃是有父祖累世勳德的老臣的說法。 現在王不但沒有父祖累世勳德的老臣,連一個親信的近臣都沒有了,前日所進用的人,今天竟不曉得逃亡到那裏去了。」 宣王說:「這種沒用的人,由他去吧!以後我怎麼能預先識得一個沒有才幹,趁早就捨去他不用呢?」 孟子說:「國君進用賢人,應當精心選擇,好像出於不得已,非特加拔擢不可的樣子。因為不謹慎選擇的話,可能就會使那地位卑微的超越 尊貴的,關係疏遠的超越親近的,這怎麼不慎重呢?譬如這個人,左右近臣都說他賢能,不可信;滿朝大夫都說他賢能, 還不可信,等到全國的人都說他賢能然後自己仔細地觀察一下,看他的確賢能,然後進用他。假如這個人,左右近臣都說他不行, 不要聽;滿朝大夫都說他不行,還不要聽;等到全國的人都說他不行,然後自己仔細觀察一下,看他的確不行,然後才罷去他。 進退人才是這樣,用刑也是這樣。譬如這個人,左右近臣都說他該殺,不要聽;滿朝大夫都說他該殺,不要聽;等到全國的人 都說他該殺,然後自己仔細地觀察一下,看他的確該殺,然後再殺掉他。所以說:『這是全國的人殺他的啊!』 能夠像這樣尊重民意,大公無私,然後才能做百姓的父母。」 說明: 在二千多年前,孟子就明白民主的真諦,國家領導人要尊重民意,任用官員也要順應民意,更要自己觀察其過去操守,適時考核他們的言行 ,以確定其適任能力。 現代的官員都是由主管派任,而各部會都自行自決,雖設有監察院、廉政公署、特偵組、法務部、政風處,看起來好像組織嚴謹, 結果還是貪污一大堆,官越大貪越多,百姓全知道,只有政府不知道,這就是孟子要推行真正民主的地方,好壞最後由百姓決定, 供主政者參考。 台灣現在社會混亂,經濟蕭條,貪富差距大,就是商人減稅,把錢存在國外,更甚者,向政府借幾佰億而逃到外國,他的子孫在國內 還是大亨;官員貪污,明目張膽的置產,與其薪水不成比例,多如牛毛,此事一查就明白,但政府還是裝聾作啞,這些都是百姓之納稅錢, 故成現代窮者越窮,富者越富。

2013年11月25日 星期一

臉書分享:媽媽一句話影響孩子一生

臉書分享:媽媽一句話影響孩子一生 這是發生在美國的真實故事。 一位白人婦女帶著6歲大的兒子出遠門,叫來了計程車,司機是位黑人。 這6歲的兒子從未見過黑人,心中非常的害怕。 問媽媽:『這人是不是壞人,怎麽會長得黑魯魯?』 黑人司機聽了很難過。 此時白人婦女告訴兒子:『這位司機叔叔,不是壞人,他是一個很好的人。』 兒子沈默半晌再問道:『既然他不是壞人,那他是不是做了什麽壞事,所以天父在懲罰他。』 黑人聽了淚水在眼眶中打轉,他很想知道這白人婦女怎樣回答? 媽媽說:『他是個很好的人, 也沒有做壞事。 咱們家花園的花、有紅、有白、有黃…是不是?』 『是啊!是啊!』 『那花的種子是不是都黑色的?』 孩子想了一下,『對啊!都是黑的。』 『黑色的種子,開出色彩鮮美的花朵,讓這世界多采多姿,是不是?』 『是啊!』孩子恍然大悟地說: 『那司機叔叔不是壞人喽!感謝司機叔叔,您讓這世界多采多姿,我要爲您祈禱。』 天真的孩子在壹旁禱告著。 黑人司機的淚水奪眶而下,心想:『爲黑人被世人瞧不起身,今日,這位白人婦女如此溫婉地教導孩子,解除孩子心中對我的恐懼,爲我祈禱與祝福,真得好好的謝謝她。』 此時,目的地到了,黑人司機堅持不收錢。 他說:『小時曾問過母親同樣的問題,母親說我們是黑人,注定低人一等,如果她換成妳的回答,今天我定會有不同的成就。』 附言:中國古代有孔母的啟蒙;孟母三遷;中國第一賢后長孫皇后(李世民的皇后)早逝(36歲亡),致聰明承乾太子被廢,而膽卻無能的李治繼承皇位,才有武則天的周朝出現;現在的蔣友青的叛逆,也是因其母在他6歲到15歲讓他自己在美國流浪所致。

2013年11月21日 星期四

第二篇梁惠王章句下 第六章

第二篇梁惠王章句下 第六章 孟子謂齊宣王曰:「王之臣,有毫託其妻子於其友,而之楚遊者;比其反也,則凍餒其妻子。則如之何?」 王曰:「棄之。」 曰:「士師不能治士,則如之何?」 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內不治,則如之何?」 王顧左右而言他。 註: 託 :寄也,託付也。 比 :及也。 餒 :飢餓也。 棄 :絕也。趙注:「言當棄之,絕友道也。」 士師:朱注:「獄官也。其屬有鄉士、遂士之官,士師皆當治之。」 已 :罷去也。 大意:孟子對齊宣王說:「假如王的臣子,有把他的妻子託付給朋友,自己到楚國去遊歷的人;等到他回來,朋友卻使他的妻子受凍挨餓。 那麼對這種朋友,該怎麼辦?」 宣王說:「棄絕他。」 孟子說:「假如做士師的法官,不能管束他的屬下,那麼該怎麼處置他?」 宣王說:「罷免他。」 孟子說:「假如王的四方邊境以內,全都不平治,那該怎麼辦呢?」 宣王聽了,覺得不好回答,就左顧右盼,而說別的事。 說明:此說明一個人或君王、官員都應守誠信與律法,若是違背者,在朋友之間,應與絕交;在官員則應罷職;君王即現總統則無法立即處理。 但現在的社會只能百分之百可用於個人,百分之二十亦能用於官員;致於總統則要等其卸任時才能處理;而實在官員十有六七,都因官官相 及早做準備而無法處理,只好等到閰羅王處理了。一個社團也由鄉愿之祟,而結朋黨,最後將歸於政治人或流氓人所管理,成為其歛財處。

2013年11月20日 星期三

臉書分享:富人的好習慣

臉書分享:富人的好習慣 省錢,這兩字直覺上較少跟有錢人聯想在一起。不論來自社會形象、電影劇情、炫富新聞、貧富對立,種種造成的刻版印象,都讓人想到省錢是屬於經濟能力弱方的世界。然而,就如同有奢侈過生活的窮人,世界上也存在很多節省過生活的有錢人。 1.不開奢華的車 對於買車,只應該把錢花在安全的考量上就好,其他的外觀、品牌、造型,都只是為了讓其他人讚賞所帶來的快感(而且只能持續二、三年),如果這輩子因為想引起注意總是付出更多的錢,離財富只是愈來愈遠。 持有車子不會讓人賺錢,一定要記住這點。 2.依基本需求而買房子 巴菲特雖然很富有,不過現在他住的仍然是那間從1958年買到現在的房子,當年花約3萬美元。雖然這幾年下來那棟房子也增值不少,不過他本人的財富成長幅度更快,卻不見他換更好的房子,因為對他來說根本不需要。 如果買房子(或租房子)只是考量美觀、便利、舒適度,甚至是為了面子,而一直把預算往上調,卻忘了房子最重要的是能夠遮風避雨,那就會因為額外的代價而付出過多的錢。倒不如以住得舒適、符合基本需求為主,然後將省下來的金錢拿去建立自己的財富。 3.身上帶夠用的錢就好 這是一種強迫預算策略,就好像在車上或門上多加裝一道鎖就能降低失竊率一樣,如果出門在外身上的錢只帶夠用的金額,就會減少購買不需要物品的可能。雖然現在信用卡很方便,不過一旦看到皮夾裡錢不夠這種警訊,多少會克制大腦降低消費的慾望。 4.多注意折扣,有錢堪折直須折 你知道有時光折價券就能夠讓人省超過20%的錢嗎?到大賣場消費時,會在門口快速翻一下購物型錄,看看平時需要的物品有沒有在特惠;或是把常買的商品價格記錄下來,選擇在便宜特惠價時才購買,曾經這樣一個月下來也省了好幾百元。 5.隨時保持想變富有的心態來行動 你應該不難發現,在朋友圈、職場上、社交場合、家族裡,大部份經濟能力比較好的人,做事情的態度也比較積極或是有熱情。很簡單,這些人懂得持續去做能改善自己的事情。也許是增加自己的競爭力,或是在生活上多省一些錢存下來,總之他們希望未來的自己更好,所以願意現在就努力,用犧牲當下享樂來換取。他們願意付諸行動,實踐王永慶的「存一塊錢才是一塊錢」哲學,將他們賺來的收入真正轉成資產財富,把儲蓄拿去做穩健的投資。

2013年11月18日 星期一

第二篇梁惠王章句下 第五章

第二篇梁惠王章句下 第五章 齊宣王問曰:「人皆謂毀明堂。毀諸?已乎?」 孟子對曰:「夫明堂者,王者之堂;王欲行王政,則勿毀之矣。」 王曰:「王政可得聞與?」 對曰:「昔者文王之治岐也,耕者九一,仕者世祿,關市譏而不征,澤梁無禁,罪人不孥。老而無妻曰鰥,老而無夫曰寡, 老而無子曰獨,幼而無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窮民而無告者;文王發政施仁,必先斯四者。 詩云:『哿矣富人,哀此煢獨。』」 王曰:「善哉言乎!」 曰:「王如善之,則何為不行?」 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貨。」 對曰:「昔者公劉好貨;詩云:『乃積乃倉,乃裹餱糧,于橐于囊,思戢用光;弓矢斯張,干戈戚揚,爰方啟行。』 故居者有積倉,行者有裹糧也,然後可以「爰方啟行」。王如好貨,與百姓同之,於王何有?」 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對曰:「昔者大王好色,愛厥妃;詩云:『古公亶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滸,至於岐下;爰及姜女,聿來胥宇。』 當是時也,內無怨女,外無曠夫。王如好色,與百姓同之,於王何有?」 註: 明堂:趙注:「謂泰山下明堂,本周天子東巡狩朝諸侯之處也。齊侵地而有之。」此時天子巡狩之禮已廢,迫侯又不當居之, 故有毀堂之議。 岐 :又名岐周,謂岐山下之周原也。今陝西省岐山縣東北岐山下。 耕者九一:朱注:「九一者,井田之制也。方一里為一井,其田九百畝,中畫井字,界為九區,一區之中,為田百畝。 中百畝為公田,外八百畝為私田。八家各受田百畝,而共養公田,是九分而稅其一也。」 仕者世祿:謂仕者子孫世承其祿俸。朱注:「先王之世,仕者之子孫,皆教之。教而成材,則官之。 如不足用,亦使之不失其祿;蓋其先世嘗有功德於民,故報之如此,忠厚之至也。」 關市譏而不征:譏,察問也。言道路之關,都邑之市,設吏察問是非,不征稅也。 澤梁無禁:澤梁,湖泊產魚之處。朱注:「澤,謂瀦水。梁,謂魚梁。」無禁,朱注:「與民同利,不設禁令。」 不孥:孥,妻子。罪止其身,不及妻子。 無告:無處訴說痛苦也。 詩:小雅正月之篇。 哿:可也。 煢獨:孤苦無依之人。無兄弟曰煢,無子曰獨。 貨 :財貨也。金玉布帛等之總稱。 公劉:人名,周朝先祖后稷之曾孫。 詩 :大雅公劉之篇。 積 :露積也。 餱糧:乾糧也。 于橐于囊:皆盛物之袋。縫底者曰囊,不縫底而繩繫兩端之口者曰橐。 思戢用光:朱注:「戢,安集也。言思安集其人民,以光大其國家也。」 干戈戚揚:干,盾也。戈,平頭戢也。戚,斧也。揚,即鉞,大斧也。 啟行:行,道路也。啟行猶今開路。言開道路去幽也。 何有:何難之有,言不難也。 好色:朱注:「好色則心志蠱惑,用度奢侈,而不能行王政也。」 詩 :大雅緜之篇。 古公亶父:古公,太王之本號,後乃追尊為太王。亶父,太王名也,或曰字也。 來朝走馬:來朝,翌晨也。走,疾趨也。走馬,疾馳其馬也。詩曰古公欲避獯鬻之難,徹夜整裝,來日早上即馳馬而行; 美其避惡疾、且早日。 率 :循也。 滸 :水涯也。 岐下:岐山之下也。 姜女:太王之妃太姜也。 聿 :自也。 胥宇:謂省視土地可居處也。胥,相也,省察也。宇,居也。 怨女:無夫之女。 曠夫:無妻之男。 大意: 齊宣王問孟子說:「別人都向我建議,拆毀泰山下的明堂,你看拆了它好呢?還是不拆好呢?」 孟子回答說:「那泰山下的明堂,是從前天子巡狩到東方,用來朝會諸侯的殿堂;王如果也想實行王天下的仁政,將來還有用它的一天, 那就不必拆了。」 齊宣王說:「怎麼實行王天下的仁政,可以說給我聽聽嗎?」 孟子回答說:「從前文王治理岐山下面周原的時候,施行井田制度,對於農人,只取九分之一的租稅;做官的人,俸祿由子孫世代繼承; 關口上皈市場上的官吏,只察問一些可疑的人,不收商民的捐稅;人民自由畜水養魚,或設置魚梁捕魚,官府不加禁止; 犯罪的人,本身受懲罰,妻子兒女不受連累。年它無妻的人叫做鰥,年老無夫的人叫做寡,年老無子的人叫做獨, 年幼沒有父親的人叫做孤,這四種人,都是天下有苦無處訴說,真是窮困的人;所以文王發布政令,施展仁德, 一定先顧念到這四種人。詩經上也說:『富人是可以過活了,可憐這些孤苦無依的人!』」 宣王說:「你說這個道理好極了!」 孟子說:「王如認為這道理好,那又為什麼不倣照實行?」 宣王說:「寡人有個毛病,寡人喜歡財貨。」 孟子回答說:「這倒沒有關係。從前公劉也喜歡財寶,詩經上說他:『把禾粟儲藏在倉庫裡,裝不了的就露天堆積着。把乾糧包裹在橐囊裏, 好帶着上路。他在戰爭邊緣上,把願意離開的人民帶走,是想要安集人民,光大他辛苦創立的基業。 大家把箭張在弓上,手中拿好干戈戚揚種種的兵器,這才開路向幽地前進。 』所以留居的人有露天堆積的禾粟, 充實飽滿的穀倉,出行的人也都有包裹的乾糧,然後才可以『這才開路向幽地前進』。王如喜歡財貨,也學公劉和百姓共同享受, 對於稱王天下,又有甚麼困難。」 宣王說:「但是寡人還有一毛病,寡人喜愛女色。」 孟子回答說:「這也沒有關係。從前太王也喜歡女色,詩經上說:『古公亶父想避開北狄獯鬻的逼迫,通宵整理行裝,第二天天一亮就上馬奔 馳,沿着西邊沮水、漆水的邊岸,直到岐山下面;這才停下,和他的妃子太姜,親自來察看可住的地方。』 當那時候,閨房裏沒有無夫的怨女,外面也沒有無妻的曠夫。王如喜好女色,也學太王使百姓都有配偶,對於稱王天下, 又有甚麼困難?」 (獯鬻:堯時稱葷粥;周稱獫狁;秦稱匈奴。) 說明:在春秋戰國時代,各諸侯國各據一方,為擴展自己領土及人民,都用武力戰爭取得,故在孔子時代,周遊列國,就是勸各諸侯國國君提倡 王道,感動他國之人來歸,當時沒能成功。到了戰國時代,孟子是承孔子之道,故也遊歷各國,講述仁義之道,勸國君能先愛護百姓, 而使百姓能安和樂利的生活,國君愛財貨又有何妨;國內百姓無鰥、寡、孤、獨,那國君好色又有何關,更引詩經為例。 現在為總統制,有總統也是喜好財貨,上行下效,官員也愛財貨,弄的國家負責累累;致於喜好女色,現在是不能表白,但還是會偷偷摸摸 的做壞事。 齊桓公用要管仲為相,二人相談三天三夜後,齋戒沐治,迎接管仲為相,齊桓公也是「寡人有疾,寡人好貨;寡人好色。」 管仲派各大臣各司其職,設官妓、開糧道,百官貪墨連坐九族,百姓富裕,亦如君王好貨好色,故能九霸諸侯。 孔子三十三歲由學生南宮敬叔向魯君要馬車及經費,陪孔子去周都拜見老子。隔天老子陪孔子參觀周朝帝都之郊社、明堂、宗廟。 (郊:祭天,冬至左右,卜日舉行。 社:祭地,夏至左右,卜日舉行。明堂:為周天子辦公處。宗廟:祭祖之處。祭典為春秋二次。) 周明堂台階立一銅人,其口封有三白絹(ㄐㄩㄢ),絹(ㄐㄩㄢ)上之文稱銘(ㄇㄧㄥ)文(ㄨㄣ)。 銘文一: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無多言,多言多敗;無多事,多事多患。安樂必戒, 無(ㄨ)行(ㄒㄧㄥ)所(ㄙㄨㄛ)悔(ㄏㄨㄟ)。勿謂何傷,其禍將長。勿謂何害,其禍將大。 勿(ㄨ)謂(ㄨㄟ)何(ㄏㄜ)殘(ㄘㄢ),其禍將然。勿謂莫聞,天(ㄊㄧㄢ)妖(ㄧㄠ)何(ㄏㄜ)人(ㄖㄣ)。 [注: 勿謂何害:任何言行,心中不要自己認為沒有關係,種下了因,結出的果,非你所能預測。 勿謂何殘:任何行為不要自認沒有傷害. 勿謂莫聞:任何輕聲細語,不要認為他人聽不到,對神鬼來說,如雷貫耳。 天妖何人:神鬼是隨你左右。] 銘文二:熒(ㄧㄥ)熒(ㄧㄥ)不滅,炎(ㄧㄢ)炎(ㄧㄢ)奈何。涓(ㄐㄩㄢ)涓(ㄐㄩㄢ)不壅(ㄩㄥ) ,將成江河。 綿綿不絕,將成網(ㄨㄤ)羅(ㄌㄨㄛ)。青青不伐,將尋斧(ㄈㄨ)柯(ㄎㄜ)。誠不能慎之,禍之根也。 曰是何傷,福之門也。強(ㄑㄧㄤ)梁(ㄌㄧㄤ)者(ㄓㄜ)不得其死,好勝者必遇其敵。 盜(ㄉㄠ)怨(ㄩㄢ)主(ㄓㄨ)人(ㄖㄣ),民害其貴。 [註: 熒熒:小火。 炎炎:遼原大火。 涓涓:如蟻孔之小滴。 綿綿:細絲。 青青:小苗。 曰是何傷:任何細小之事,皆想到其後果的傷害而防之。] 銘文三: 君子知天下之不(ㄅㄨ)可(ㄎㄜ)蓋(ㄍㄞ)也,故後之下之,使人慕之。執雌持下,莫能與之爭者,人皆趨彼,我獨守此。 眾人或惑,我獨不徙 。內藏我知(ㄓ),不與人論技。我雖尊高,人莫害我。夫江河長百谷者,以其卑下也。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戒之哉,戒之哉。 [註: 後之下之:任何有名聞利養之事,讓別人為前、為先,自己要存卑讓之心。 不徙:不移不變,死守原則。 內藏我知,不與人論技:明心見性,佛說不可說。]

2013年11月16日 星期六

臉書分享:老祖先講的信,現在己蕩然無存。

臉書分享:老祖先講的信,現在己蕩然無存。 當彼此信任度越高,管理就越少, 彼此方便,成本自然下降,工作也越愉快喔! 十年前,我(作者)帶年僅三歲多的兒子到美國旅行,寄宿親戚家。 親戚拿個全新的兒童汽車安全座椅給我,說:「這裡規定兒童一定要坐汽車安全座椅,這個給你用,因為是借來的,請儘量不要弄髒,我還要還人。」 兩週後,我不再開車,他拿著半新不舊的安全座椅到量販店辦退貨。店員一聲不吭,錢全數奉還 。 親戚得意地對我說:「美國的商店,兩週內都可憑發票退貨,所以我們常來這裡『借』東西。 有些大陸人甚至連電視都『借』哩!你說,美國人笨不笨?無條件退貨的漏洞這麼大,他們竟然都不知道!」 隔年,我到日本,在當地做事的台灣朋友招待我,出入都開車。我問:「東京地狹人稠,不是很難停車嗎?」 他說:「沒那麼嚴重啦!政府規定要有停車位才准買車,所以車子並不像你想的那麼多。」 我說: 「哇!那你有停車位嘍?一定貴得嚇死人對不對?」 他說:「你怎麼跟日本人一樣笨!先租個停車位,等車子掛牌後,再把停車位退掉,不就解決了? 」 幾天後,換成日本朋友招待我,待遇淪為兩條腿加地鐵。他客氣地說:「東京養車容易,養停車位難。所以只好委屈你擠地鐵了。」 我馬上向他傳授「破解之道」。 沒想到他沒有「悟道」的狂喜,只淡然說:「真要鑽漏洞,其實到處都是,比如家母住在鄉下,我把戶籍遷過去再買車就可以了。但是,我實際上就住東京,沒停車位卻買車,左鄰右舍會怎麼看我 ?開車上班,我怎麼面對同事、上司及正派的人不會這樣做。」 由此可知,美國商店無條件退貨的機制與日本到處漏洞的法規,都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上,當「信任」瓦解,社會也會崩潰。也因此,他們可以容忍政客做錯事,卻不容許政客說謊 。 而台灣呢? 我們則是「假到真時真亦假」,每個人都虛虛實實,整個社會是在「懷疑」的基礎上運作。但即使已是防弊重於興利,結果還是「敢的拿去」。 過去報紙報導,中國「信託」的「信用」卡,遭「卡神」套利百餘萬元,台灣社會百姓卻站到「卡神」那一邊。 「信託」與「信用」,難道是反諷?想法思維影響行為,而個人行為又可擴及影響企業服務、社會運作。 故會出現塑化劑、順丁烯二酸、棉酚假油等絕子絕孫食安事件。更諷刺的是台灣各宗教林立,寺廟庵堂之多,可以說是世界第一,其目的是勸人為善,而今之中標者,都是大企業,負責人平時為宗教界大善人,結果是適得其反,真是末劫啊。

2013年11月15日 星期五

第二篇梁惠王章句下 第四章

第二篇梁惠王章句下 第四章 齊宣王見孟子於雪宮。 王曰:「賢者亦有此樂乎?」 孟子曰:「有。人不得,則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為民上而不與民同樂者,亦非也。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 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昔者齊景公問於晏子曰:『吾欲觀於轉附、朝儛,遵海而南,放於琅邪;吾何修而可以比於先王觀也?』 晏子對曰:『善哉,問也!天子適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諸侯朝於天子曰述職;述職者,述其所層也。 無非事者。春省耕而補不足,秋省歛而助不給;夏諺:「吾王不遊,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 一遊一豫,為諸侯度。」今也不然;師行而糧食,飢者弗食,勞者弗息,睊睊胥讒,民乃作慝。 方命虐民,飲食若流;流連荒亡,為諸侯憂。從流下而忘反,謂之流;從流上而忘反,謂之連; 從獸無厭,謂之荒;樂酒無厭,謂之亡。先王無流連之樂,荒亡之行。惟君子所行也。』 景公說,大戒於國,出舍於郊。於是始興發,補不足。召太師,曰:『為吾作君臣相說之樂。』蓋徵招、角招是也。 其詩曰:『畜君何尤!』畜君者,好君也。」 註: 雪宮:齊離宮名,故址山東臨淄縣東北六里。 非 :怨謗也。 樂以天下:言君之樂於天下百姓皆樂也。以,由也。 轉附、朝儛:山名。轉附又名罘山,山東福山縣東北 芝罘島也;朝儛又名成山,山東榮城縣東北海濱之成山角也。 遵 :循也,沿也。 放 :至也。 琅邪:地名。齊東南境上邑,山東諸城縣東南海濱要邪山下。 何修:如何整備也。 觀 :遊也。 巡狩:巡視諸侯為天子所守之土地。 無非事者:朱注:「皆無有無事而空行者。」 省 :視察。 歛 :收獲也。 給 :足也。 夏諺:夏朝之俗語。諺,傳言,俗語。 休 :息也。 豫 :遊也。 度 :法也。 睊睊:側目怒相視也。 胥 :相也。 讒 :毀謗也。 慝:姦惡也。 方命:趙注:「方,猶放也。放棄不用先王之命。」朱注:「方,逆也。逆先王之命。」 流 :放蕩也。 連 :人引車而行也。逆水行舟,必用徒役引之,如輓車然,故其名曰連。 從 :逐也。 厭 :與饗通,足也。 荒 :廢亂也。 亡 :喪也。殷紂嘗以酒喪國,故云「樂酒無厭謂之亡。」 惟君所行也:朱注:「言先王之法,今時之弊,二者惟在君所行耳。」 戒 :備也。焦疏:「大修戒備,謂預備補助之事,即晏子春秋所謂『命吏計公掌之粟,藉長幼貧氓之數』是也。」 朱注:「告命也。」義亦通。 興發:興舉惠政,發倉廩而出其粟也。 徵招、角招:招,音韶。二樂章,即太師承命而作者。 畜 :止也。 尤 :過失也。 大意:齊宣王在雪宮裏接見孟子。 王說:「賢明的君王,也能有這種遊宮宛的快樂嗎?」 孟子回答:「和百姓同樂的賢君是有的。要是人民不能同享,就要非議他們的君主了。不能同享快樂,就要非議君王的人,固然不對; 但做了百姓的君王,却不能和百姓同樂的人,也不對啊。以百姓歡樂為歡樂的國君,百姓自然也把他的歡樂當作自己的歡樂; 以百姓憂愁為憂愁的國君,百姓自然把他的在憂愁當作自己的憂愁了。做國君的人,歡樂由於天下百姓都歡樂, 憂愁由於天下百姓都在憂愁,這樣遠不能稱王天下,是從沒有的事啊。 從前齊景公問晏子說:『我想去遊覽轉附和朝儛兩座名山,然後沿海向南,一直到東南邊境的琅邪去。 我要怎麼做,才可以比得上古代帝王的壯遊呢?』 晏子回答說:『好哇,這個問題嗎!天子去諸侯境內,叫做「巡狩」;巡狩的意思,是巡視諸侯所守的土地。 諸侯到王宮見天子,叫做「述職」,述職的意思,是陳述自己所受的職事。 這一往一來,沒有一樣不是正經大事。就天子巡狩來講,在春天,是要看看百姓的耕種,補足他們農具的缺欠; 在秋天,是要看看百姓的收穫,資助他們糧食的不敷;所以夏朝的諺語說:「凡我們的君王不出行,我們又怎麼 能受到慰勞,得以休息?我們的君王不遊覽,我們又怎麼能受到救濟,補充不足?他每一次出行,每一次遊覽, 都是諸侯的模範!」現在不這樣了;大國國君一興師遠行,百姓的存糧就被軍隊吃光;以致飢餓的百姓沒飯吃, 勞苦的士卒不得休息;官員們又狠狠地怒目相向,互相毀謗,人民就跟着做起不法的壞事來。 他們背棄古代聖王的教命,恣意殘殺百姓;牛飲鯨吞,像流水似的沒有止息;又一味地流連荒亡,成為小國迫侯 的憂患。甚麼叫「流連荒亡」呢?驕縱的國君,放喬順流而下,樂而忘返,就叫做「流」;使百姓挽舟逆水而上, 樂而忘返,就叫做「連」;追逐禽獸,沒有饜足的時候,以致政事荒廢,就叫做「荒」;喜歡飲酒,沒有饜足的 時候,以致國家喪亡,就叫做「亡」;但是古代聖王,却沒有這種流連的逸樂荒亡的淫行。 古今這兩種情形,希望我君選擇實行。』 景公聽了這話,非常喜悅,在國內徵底準備好補助人民的措施;又出城住宿在郊外,表示憂恤人民困苦。 從這時候起,才開始大興仁政,打開倉廩,把糧食發給貧乏的老百姓。 景公又召見樂官大師,說『給我作一首我同晏子君臣互相和樂的歌曲。』這首歌曲,就是流傳到現在的徵招和角招 了。那歌詞有一句說:『阻止國君的私欲,有甚麼罪過?』因為阻止國君的私欲,是為了愛護國君啊。」 說明:齊國從周之後,分為春秋與戰國時期,春秋諸侯國稱公,戰國諸侯國稱王,而齊宣王為戰國時齊威王之子.登基後選后時,有一位相貌 奇醜,名為鍾無艷女子闖入,大聲說:「選后惟才而非美」齊宣王與其談論一天一夜,終選其為王后。 好戰,孟子因勢利導,舉其先人齊景公與宰相晏嬰對國政的對話及其力行以勸。 齊宣王 能行王道而行霸道,軍紀敗壞,掠奪民財,征佔燕國,三年後被趙、魏、韓、楚、秦等強壓下,從燕撤軍。燕自立其王為燕昭王。 齊宣王在位19年,後感嘆說:「吾甚慚於孟子。」 (齊宣王愛好音樂,喜歡演奏人數越多越好,樂官就召許多不會吹奏人員參與其中。這就是濫竽充數典故由來。)

2013年11月13日 星期三

臉書分享:知己朋友

臉書分享:知己朋友 上個月,我的一個朋友陳某某因為生意上出了點意外,急需要一筆錢,當他打電話給我時,我感覺有一點奇怪,因為我們的關係僅僅只限於一般 朋友,故此,就有了一點點猶豫。   我說:一會兒我給你電話吧。   我考慮了十分鐘,決定把這錢借給他。   上個星期,他把錢還給了我,之後請我喝茶。    他說:你答應藉錢給我還真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我問:為什麼?   他回答:打你電話之前我已經打過9通電話,你是第10個。當你說“一會兒給你電話”時,我認為我需要打第11通電話了。 我是按照親疏關係打的這10通電話,越打到後面越沒有信心,所以,打你電話已經是死馬當成活馬醫的心態了。  之後,就這個話題我們談論了許多,他總結性地說了一句話:如果不是這次借錢,我還以為我有很多朋友,現在我才明白,原來我是這麼孤獨。    過後的幾天我都在想這件事,然後,我決定了解一下自己到底是否也如我那個朋友一樣那麼孤獨。   在做這件事之前,我把想法打電話告訴了他,他笑着說:「我勸你還是別做這種遊戲,這會讓你感覺從天堂落入了地獄!」    我把現在身邊自認為的好朋友的名字挑了出來,這些人都在本地,外地的暫不列入。   他們和我從來沒有金錢上的借貸關係,也和我的工作沒有任何牽連,我們經常在一起,要不吃飯,要不喝茶,要不泡酒吧,相互之間我幫他們的一 點小忙的時候居多,屬於純粹意義上的朋友,有9個人,而且他們的經濟實力借個壹萬塊肯定是沒很大的問題的。   我給他們每人發了一條內容差不多的短信:   「我現在遇到點麻煩,需要問你借壹萬塊錢,一個月之內歸還。如行的話給我電話,不行就發個簡信,也不要緊,我等你答復。」    我是下午發的,晚飯時間未到,收到了7封簡信,2通電話。簡信回的都很快,全沒超過一個小時,其中一通電話是信息發出後20分鐘左右來的, 還有一通是信息發出後2個半小時左右打來的。   七條信息內容如下: 陳:真對不起!我目前有點困難,真的,要不然你的事情肯定沒話說的,你問問YYY吧,不好意思!   喬:XX,上個星期我小舅子剛問我借了1萬,下個月還有點可能,真對不起!   唐:這段時間我自己都很困難,前一段打麻將輸了好多錢,XX,不好意思,我要情況好的話絕對沒問題的。 王:真不好意思了,我的錢都在股票裡,對不起!   陳:XX,你怎麼會要藉錢哦,我昨天才借給人家1萬,是放息的,你又不早說,不好意思,你再想想別的辦法咯。   陸:對不起,最近我的股票都套牢了,手裡沒有現金,不好意思呵!   章:XX,我兒子開學就要轉到某某的YY學校去,開學就要交錢,真的沒辦法幫你,請原諒!    電話是姓王和姓張的朋友打來的。     第一通電話:   王:餵,XX嗎?  我:你好,是我!   王:搞什麼搞,怎麼這麼點錢還要藉啊?你出什麼事兒了?   我:沒出什麼事兒,我錢放在市場裡,一時半會兒出不來,我弟弟有點事兒,急用的。   王:沒出事兒就好。你在公司啊?你來拿或拿過去?     第二通電話:   張:餵,XX啊,你現在在哪裡? 我:我在公司啊!   張:哦,我剛到店裡,錢已經準備好了,是我送過去還是你過來拿? 如此,後來我告訴陳某某,要借錢給我的這2個朋友,平時從來沒有麻煩過我,我也沒替他們解決任何事情。 其它的朋友倒是時不時地要麻煩我,一會兒是電腦的問題,一會兒是他朋友的問題,一會兒是投資的問題。   他問我:你此次借錢的事,你準備告訴他們實情嗎?   我說:除非我今晚開始神經了!   他笑了,很落寞地說:「從現在開始,你只有這2個朋友了。」    我不記得曾經看過一本什麼書,似乎有過這樣一句話:幫助過你的人永遠都會幫助你,但你幫過的人就不一定。    對於那些可以一起玩的朋友,就平時一起娛樂,不要用事情去麻煩他們;對於那些可以依靠的,就要好好對待他們,別看我有很多朋友, 真正靠得住的只有這寥寥數人。   愛惜自己靠得住的朋友,努力使自己成為別人靠得住的朋友,這樣你才能很快活的過日子。    感言:   就算你人緣再好,能在你困難的時候幫助你的還是只有那麼寥寥數人。狂歡,不過是一群人的孤單。真正的朋友,是能夠伴你度過寂寞、孤獨 以及沉默的那個人。     1、好朋友在一起不是有說不完的話,而是就算不說話,也不會覺得尷尬。   2、朋友就是把你看透了還願意和你在一起的人。   3、朋友就是不為任何理由來看你的人。

2013年11月11日 星期一

第二篇梁惠王章句下 第三章

第二篇梁惠王章句下 第三章 齊宣王問曰:「交鄰國有道乎?」 孟子曰:「有。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是故湯事葛,文王事昆夷。惟智者為能以小事大,故大王事獯鬻,勾踐事吳。以大事小者,樂天者也; 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樂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國;詩云:『畏天之威,于時保之。』」 王曰:「大哉言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 對曰:「王請無好小勇。夫撫劍疾視曰:『彼恐敢當我!』此匹夫之勇,敵一人者也。王請大之。詩云:『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 以篤周祜,以對于天下。』此文王之勇也。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書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師,惟曰:其助上帝,寵之。 四方有罪無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趣厥志?』一人衡行於天下,武王恥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 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 註: 交鄰國有道乎:齊宣王時諸侯失和,相互侵伐,用兵或不能克敵,用盟或不能守信,用禮又或適以示弱,故宣王有此交鄰之問。 湯事葛:滕文公篇下「宋小國」章:「湯居亳,與葛為鄰,葛伯放而不祀,湯遺之牛羊。」趙岐注:「葛,夏諸侯嬴姓之國。」 文王事昆夷:昆夷即混夷,古西戎國名。詩經大雅緜:「混夷駾矣」孔疏引帝王世紀云:「文王受命四年,周正丙子,混夷伐周,一日三攻周之 東門,文王閉門修德,而不與戰。」 大王事獯鬻:大王即周太王古公亶父,文王之祖。 獯鬻即北狄。堯時稱葷粥,周曰獫狁,秦曰匈奴。匈奴侵太王之地,太王遷之幽,止於岐下, 百姓歸之。 勾踐事吳:吳越相爭,越敗勾踐為吳夫差之臣,後得歸,生聚教訓二十年,於公元前473年滅吳。 樂天:樂天之德。焦疏:「天之生人,欲其並生並育,仁者以天為量,故以天之並生並育為樂也。」 畏天:畏天之威。焦疏:「天道又虧盈而益謙,不畏則盈滿招咎,戮其身即害其國,智者不使一國之危,故以天之虧盈益謙為畏也。」 朱註:「不敢違理,故曰畏天。」 保天下:隱指商湯、周文王之成就王業,湯與文王均仁而樂天者,無物不能包容,四海雖大,當在覆蓋之中。 朱注:「包含遍覆,無所不遍,保天下之氣象也。」 保其國:隱指太王、勾踐均智而畏天者,無或敢疏忽,敵強皆在其戒備中。朱注:「制節謹度,不敢放逸,保一國之規模也。」 畏天之威于時保之:見詩經周頌我將篇。鄭箋:「時,是也。早夜敬天,於是得安文王之道。」 疾 :癖好。 小勇:血氣之勇。 疾視:怒目而視。 恐敢:恐音ㄨ。何敢。 匹夫之勇:趙注:「此一夫之勇足以當一人之敵者也。」 王請大之:趙注:「願王慕其大勇,無論匹夫之小勇。」 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以篤周祜,以對于天下:趙注:「詩經大雅皇矣之篇也。言文王赫然斯怒,於是整其師旅,以遏上往伐莒者, 以篤周家之福,以揚名於天下。」赫,怒貌。旅,軍隊。爰,於是。遏,阻止。徂,往也。莒,地名。篤,厚也。 祐,音ㄏㄨˋ,幸福。對,答也。 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文王一發怒,平定密人之亂,從此強不欺凌弱,眾不敢暴寡,而天下賴以安寧,其勇豈不大乎? 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師,惟曰:其助上帝,寵之。四方有罪無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趣厥志?:見書經周書泰誓篇。 言天降生下民,為作之君,為作之師者,惟曰其助天教民,故尊寵之,使君師之任。我,君師也。在,察也。四方有罪無罪, 惟我君師司察焉,天下何敢有踰越其志者乎? 一人衡行:一人,獨夫,指紂王。衡行,橫行。 言紂王橫行不法也。 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言武王一發怒,誅除商紂之暴,從此出民於水火,登之袵席,而天下賴以安寧,其勇又豈不大哉? 大意: 齊宣王問孟子說:「交接鄰近的國家有方法嗎?」 孟子回答說:「有的。只有那仁德的國君,度量寬宏,胸懷惻怛,全沒有計較爾我的私心,才能拿自己大國去事奉小國,盡到撫助的道理。 譬如商湯肯事奉葛國,同文王肯事奉昆夷。也只有那明智的國君,通達明理,審察時勢,有知己知彼的聰明,纔能拿自己 的小國去事奉大國,盡到恭敬的道理。所以周太王要事奉北狄,越王勾踐要事奉吳國。拿自己的大國去事奉小國的, 是樂意順行天道,不忍欺凌弱小;拿自己的小國去事奉大國的,是畏懼違犯天威,不敢得罪強大。 樂意順行天道的人,可以保守天下;畏懼違犯天威的人,也可以保守他的國家。詩經周頌我將篇上說:『能夠畏懼上天的 威嚴,纔可以保守住這個國家。』」 宣王說:「你這番話好遠大呀!但是寡人有箇毛病,寡人喜好勇武。」 孟子說:「請王不要好血氣的小勇。譬如一箇人手按著佩劍,瞪著眼睛說:『他怎麼敢抵擋我呢?』這是匹夫的血氣之勇,不過只能對敵 一個人就是了。請王把它擴大為義理之勇。詩經大雅皇矣篇上說:『文王聽到密須國無端地侵略阮國和共國,非常生氣, 於是整頓兵馬,制止密須國的兵在莒的地方來增厚周家的福基,去酬答天下人的仰望。』這就是文王的大勇。 文王一發怒,就安定了天下的百姓。書經泰誓篇上記載周武王大會諸侯於孟律,誓師說:『天降生在下的百姓,特地為他們立 個君,立個師。思是說:做君做師的人要輔助上帝,管教百姓,所以光寵他們,使他們居於君師的重任。 對天下有罪的人當加以誅滅,無罪的人當給予安撫,只有我奉承天命的君師在此負責監察處置,天下那裏有一個人敢違反上帝 的旨意呢!』商紂一個人橫行於天下,暴虐百,武王以為羞恥,便起兵滅了他,這就是武王的大勇。 然而武王也是一發怒,就安定了百姓。現在王若是也能一發怒,而安定了天下的百姓,百姓只恐怕王不喜好武勇啊!」 說明:目前的社會都是一些逞強好勇的小混混,製造社會的紊亂,如許多社團,對國家之建設為私人利益而成立,用少許金錢誘導不智之人, 出來反對而從中謀大利,影響了許多政府的良好計畫,譬如反對杜邦公司在台中建廠,他們移到美國建廠;反對梵化爐,蓋好了不能運轉; 反對自己村莊設風力發電,而又反對核能發電,不知核能發電將是最環保最安全的。這都是孟子所說血氣小勇。 現在台灣有錢人很多,政府財政不足,要推行12年國教,每年短少32億,而要用排富條款,讓高中未成年的學生,自入學就有自卑感, 造成同學間的心理問題,若能大勇者能聯合出錢捐助政府,就能解決此難題。明朝萬歷年間,就有商人出來替國家處理財政問題。 台灣20幾年前還是亞洲四小龍之首,就是因有大官學乾隆的和珅,嘉慶的廣興,貪污而使國家財政出問題。政使現在變成四小龍之末也排 不上去。若再黨派日鬥,扇動無知百姓參與,那不出十年,就輸給越南。

2013年11月7日 星期四

臉書分享[放下自在]

臉書分享[放下自在] 作者:李焯芬 來源:禪心論壇 禪院裏來了個小沙彌,蠻好奇的,每天都向禪師問東問西。 秋天,禪院裏地上的紅葉隨風飛舞。 小沙彌便走去問禪師:「這樣漂亮的紅葉,為什麼會掉下來呢?」 禪師笑了笑,說:「因為冬天要來了。在冬天裏,這棵樹的養分根本承受不了這麼多的葉子,只能讓它們隨風飄落了。 但這倒不是放棄,只是放下而已。」 等到冬天真的來了, 小沙彌看見禪院裏的水缸都被板倒過來,讓水流掉。 他於是又走去問禪師:「辛辛苦苦打回來的水,怎麼全部都倒掉了,這是為什麼啊?」 禪師笑笑說:「因為在寒冷的冬天,水會結冰而發生膨脹,那樣會把水缸脹破。但這不是真空,只是放空而已。」 大雪紛飛,禪院裏幾棵盆栽的松柏上積壓了一層層厚厚的積雪。禪師便請大家把盆放倒,讓樹平躺下來。 小沙彌看見很是不解,着急地問:「師父,好好的松柏,為什麼要放倒啊?」 禪師又笑笑說:「孩子啊,你看,厚厚的積雪已經讓松柏變得很沉重了,如果不放倒的話,遲早會斷枝的。 所以,那不是放倒,只是放平而已。為了保護松柏的生命,暫時讓它躺下來休息一下, 等大雪停了再把它扶起來。」 天氣嚴寒,香客少了,小沙彌擔心起來。 又走去問禪師:「香客少了,捐獻少了,我們怎辦才好。」 禪師仍是笑笑,說:「我們吃的、穿的都不缺啊。你且去看一下,衣櫃裏還掛了多少件衣服?柴房裏還剩下多少柴枝? 倉庫裏還積存了多少馬鈴薯?不要只想你沒有的東西,應想想你還有的東西。寒冷的冬天總 會過去的,美好的春天還是會來的,你且放心,」 春天真的來了,大概因為冬天的雪特別多,今年滿山春花爛漫,猶勝去年。佛殿的香火也漸漸恢復往日的盛況。 立春後,禪師因事要出遠門了。 小沙彌依依不捨地跟到出門,問:「師父你走了,我們怎辦?」 禪師笑着揮揮手:「你們能放下、放空、放平、放心,那我還有什麼不能放手的呢?」 是的,日常生活中,我們如能做到放下、放空、放平、放心、放手,那就自然能達到輕安自在的境界了。 但總是有些人放不下,是因為捨不得眼前已有的東西,就像小沙彌一樣,內心充塞滿滿,無法放空放下,如何修行呢?

2013年11月6日 星期三

第二篇梁惠王章句下 第二章

第二篇梁惠王章句下 第二章 齊宣王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諸?」 孟子對曰:「於傳有之。」 曰:「若是其大乎?」 曰:「民猶以為小也。」 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猶以為大,何也?」 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芻蕘者往焉,雉兔者往之。與民同之,民以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於境,問國之大禁, 然後敢入。臣聞郊關之內,有囿方四十里,殺其糜鹿者,如殺人之罪。則是方四十里,為阱於國中;民以為大, 不亦宜乎?」 註: 囿:苑也,即養鳥獸之所。 傳:謂古書。 芻蕘:謂取柴草之人。芻,草地。蕘,薪也。 雉兔者:獵取山雉野兔之人。 問國之大禁:大禁,謂最大之禁忌。先行訪問,以免觸犯也。 郊關:朱注:「國外百里為郊,郊外有關。」 為阱:朱注:「阱,坎地以陷獸者;言陷民於死也。」 大意:齊宣王問孟子說:「同文王養鳥獸的園囿,面積七十方里,有這樣的事嗎?」 孟子回答說:「在古書上是有這樣的記載的。」 宣王說:「其大如此,不是太過分嗎?」 孟子說:「百姓還認為太小呢?」 宣王說:「寡人的苑囿,面積才四十方里,百姓還以為太,是甚麼道理呢?」 孟子說:「文王的苑囿雖然七十方里,但是割草砍柴的人可以到裏面去,捕野雞捉兔子的人也可以到裏面去。文王與百姓共享用, 百姓認為太小,不是很應該嗎?臣初到貴國的邊界,訪問貴國最大的禁忌,然後才敢入境。臣聽說郊關裏面,有個四 阱來陷害百姓了;百姓認為太大,不是很應該嗎?」 說明:孟子由音樂再到狩獵,說明國王應與百姓一起,如此百姓就能知道國王的喜樂,能與國王共同承擔國家的需要,與苑囿大小無關。 以現化來講,就是親民,過去故蔣總統經國,常與百姓、榮民在一起,知道他們須要與困難。 譬如開蘇花公路在天祥段老是出問題,榮民告訴他是土地神的關係,蔣經國先生雖信基督教,家庭牧師是周聯華,但還是聽進去了, 回台北請廣欽老和尚到天祥那裏駐錫,蓋一個小地藏王庵,路就順利開通,再蓋天祥寺,並蓋一座塔,是那些老榮民自己發願蓋。 台北市內拿百姓的錢,蓋中正紀念館的兩音樂廳及八德路小巨蛋,進入要收費,百姓那有機會進入欣賞,這就是以窮養富.

2013年11月3日 星期日

分享馬雲的話:

分享馬雲的話: 越努力,越幸運! 一根稻草丟在大街上是垃圾,綁在大白菜上可以賣白菜的價格,綁在大閘蟹上就是大閘蟹的價格。 所以你想成功就看你與誰捆綁在一起! 只要肯努力,好運永遠伴隨左右! 做人智商(IQ)不高沒關係,情商(EQ)不高也問題不大,但做人的格局一定要大,說白了,你可以不聰明,也可以不懂交際,但一定要大氣。 如果一點點挫折就讓你爬不起來,如果一、二句壞話就讓你不能釋懷,如果你看別人比你強,就討厭、憎恨那人,這樣格局就是太小氣了。 若你能放空自己的浮燥、懶惰,把做三分鐘熱度改為有恒毅力,你就成功一半了。若能再加上不受色物的誘惑(格物致知),靜心專注於各善事業,管控口業,你就會發現一切事物都變得容易簡單,成功就像掌中玩物了。

2013年11月1日 星期五

第二篇梁惠王章句下 第一章之2

第二篇梁惠王章句下 第一章之2 「臣請為王言樂:」 「今王鼓樂於此,百姓聞王鐘鼓之聲,管籥之音,舉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樂,夫何使我至於此極也?父子不相見,兄弟妻子離散!』今王田獵於此,百姓聞王車馬之音,見羽旄之美,舉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獵,夫何使我至於此極也?父子不相見,兄弟妻子離散!』此無他,不與民同樂也。」 「今王鼓樂於此,百姓聞於此,百姓聞王鐘鼓之聲,管籥之音,舉欣欣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今王田獵於此,百姓聞王車馬之音,見羽旄之美,舉欣欣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田獵也?』此無他,與民同樂也。」 「今王與百姓同樂,則王矣。」 註: 臣請為王言樂:趙注:「孟子欲為王陳獨樂與人樂之狀。」 鼓樂:即作樂,樂以鼓為節奏。 管籥:趙注:「管,笙。籥,簫。」 舉 :皆也。 疾首:趙注:「頭痛也。」 蹙頞:音ㄘㄨˋ ㄜˋ,趙注:「愁貌。」 說文:「頞,鼻莖也。」 極 :窮困。 田獵:獵取生物於田野。 羽旄:指旌旗而言。飾以雉羽氂牛尾,為王者游車 所建笙旗。 欣欣然:喜樂之狀。 大意: 孟子說:「那麼就給君王講講音樂的道理吧:」 「假如現在王在這裏奏樂,百姓聽到王鐘鼓的聲和笙簫的音,大家都垂頭喪氣,皺鼻苦臉的互相告訴說:『我們的君王自己這樣的喜好奏樂,為什麼使我們陷於如此窮困的地步呢?父子不能見面,兄弟妻女東離西散!』再假定現在王在這裏打獵,百姓聽到王車馬的聲音,看見王旌旗的華美,大家都垂頭喪氣,皺鼻苦臉的互相告訴說:『我們的君王,自己這樣喜好打獵,為什麼使我們陷於如此窮困的地步呢?父子不能見面,兄弟妻女東離西散!』這沒有別的,就是因為王不能和百姓同樂的緣故。」 「假如現在王在這裏奏樂,百姓聽到王鐘鼓的聲和笙簫的音,大家都眉開眼笑,歡天喜地的互相告訴說:『我們的君王大概沒有病吧?不然,怎麼能夠有興趣奏樂呢?』再假定現在王在這裏打獵,百姓聽到王車馬的聲音,看見王旌旗的華美,大家都眉開眼笑,歡天喜地的互相告訴說:『我們的君王大概沒有病吧?不然,怎麼能夠有興致打獵呢?』這也沒別的,就是因為王能與百姓同樂的緣故。」 「現在王如果能效法先王,施行仁政,和百姓同樂,那麼便可以王天下了。」 說明:一個國家,一個社團,能上下同甘共苦,使百姓與團員都能安和樂利,那領導人並能受到愛戴與擁護。 孟子娓婉的說明,當一君王不能自己享樂而苦百姓,如此百姓內心一定怨恨;若能與百姓同樂使其生計無憂,則百姓也會關心君王的健康, 百姓內聚力強。 目前台灣很多宗教團體,慈善社團,專業社團等之領導人,雖有善心清廉的帶領行政,但因人的惡宿習,還是會被有心人的圍剿,人人都認為自己 最有能力,想取而代之,故目前台灣社團多如牛毛,能按宗旨行事者為鳳毛麟角。只有嘉邑行善團,免費造橋,半年徵言,尚無閒言, 但最後還是一分為二,可惜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