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31日 星期二

臉書分享:珍惜現在

這個世上,從來没有生而不死的生命,從來没有逃避死亡的安全地,過去没有,现在也没有,將來也没有,科學再發達,也绝不會有。 有的人說:等退休了再去修行;等没事時再修;等老了再修。你是否想過,無常何時到來,誰能說清楚呢? 今日不知明日事,我們從一出生開始,就一年年,一月月,一天天,一時時地接近死亡,可是我們還意識不到,總覺得死亡離我們很遥遠,我們還有足够的時间。 等到死亡真的到來的那一天,恐怕一切都來不及了。俗言:孔子也不敢收別人隔夜之帖。 仔细想想,人死的時候,能帶走什麼?身體不屬于自己,回歸大自然;一生中賺來的錢,不屬于自己,是子孫兒女的;生命也不屬于自己,是死神的。 一生當中美好的時光都浪費了,最后帶走的是什麼呢?只有因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論你走到哪里,因果報應都跟着你,你去天道,随着你去。你去地獄,跟着你走,如影隨形,寸步不離。 所以古之聖賢仙佛,留下寶貴經典,就是勸我們趕快修行,不要受色物所纏繞,開卷有益試試吧。佛經結尾[依法奉行,廣為宣化]。 現在有許多善心大法師或大居士,飽讀三藏十二部,能廣為宣化,講的口沬橫飛,但私下觀其行,則無[依法奉行]。我們自今2014新年始起,就依法修行吧。

2013年12月30日 星期一

臉書分享:人生的最後一站

(2013年將過去了,PO此文讓大家在2014年有好的思惟) 來時一絲不掛,去時一縷青煙,人生其實就那麼簡單,有時間去火葬場轉轉看看。 一個很著名的實業家,每隔一段時間,他會帶著妻兒去火葬場看看,有人不解,問其原因。 實業家說:「只要到了火葬場,你浮躁的心就會很快安靜下來,把名利和財富都會看得很淡;才能做到置身於喧囂浮華的世界卻始終堅守心靈的一方淨土,寵辱不驚,獨善其身; 才能做到面對種種誘惑而心如平鏡,凝神專注,心無旁騖。」 在這裡,不管你是位高權重、聲名顯赫的達官貴族,還是腰纏萬貫、一擲千金的富翁大款,或是默默無聞、一貧如洗的平民百姓,甚至是聲名狼藉、人人痛恨的千古罪人,最後都要來到這裡, 以同樣的姿勢,安安靜靜地躺地那裡,然後被推進燃燒著熊熊烈火的爐膛,再次出來的時候,只是一個被紅布包著的小小方盒。 朋友啊!我們如今生活在一個物慾橫流的世界裡,我們的身邊總是充滿了誘惑:權力、地位、金錢、美色……,一不小心,就會在我們心裡激起波瀾。 原來澄澈、純淨、安寧的內心就會變得喧嘩、浮躁和功利。 當你覺得現實和理想有差距的時候,當你覺得委屈傷心、無人理解的時候,當你為了恩怨情仇耿耿於懷的時候,當你為了利益得失斤斤計較的時候,當你面對權勢垂眉折腰的時候, 當你為了地位高低勾心鬥角的時候,你不妨去火葬場走走。面對一小堆帶著火星的灰炭,你還有什麼放不下、看不開的呢? 人生苦短,人生無常。放下和看不開是消極對待生活,相反, 我們要善待每一天,珍惜每一天,過好每一天。把每一天都當成一輩子過,不用花時間去憂愁、去焦慮、去嘆息,而是抓緊時間, 享受生命、享受健康、享受快樂、享受幸福! 好好珍惜愛你自己和你愛的人!因為下輩子不會再遇到!

2013年12月28日 星期六

第三篇公孫丑章句上第一章之1

公孫丑問曰:「夫子當路於齊,管仲、晏子之功,可復許乎?」 孟子曰:「子誠齊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或問乎曾西曰:『吾子與子路孰賢?』曾西蹵然曰:『吾先子之所畏也。』曰:『然則吾子與管仲孰賢?』 曾西艴然不悅曰:『爾何曾比予於管仲!管仲得君,如彼其專也;行乎國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卑也:爾何曾比予於是!』」 曰:「管仲,曾西之所不為也。而子為我願之乎?」 曰:「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顯;管仲、晏子,猶不足為與?」 曰:「以齊王,由反手也。」 註: 公孫丑:公孫姓,丑名。孟子弟子,齊人。有政事之才,嘗慕管晏,以期孟子。 當路 :謂居要職也。 管仲 :齊大夫,名夷吾。相齊桓公,霸諸侯。 許 :趙注:「許,猶興也。」 曾西:曾子之孫。 蹵然:不安貌。 先子:謂曾子也。 艴然:怒色貌。 艴音ㄈㄨˊ 曾:猶言何則也。 烈 :業也,光也。 以其君:使其君也。 顯 :威名顯揚。 王 :音ㄨㄤˋ,動詞,王天下也。 由 :猶也。 反手:喻事之易也。 大意: 公孫丑問孟子說:「假使老師能執掌齊國的政權,管仲、晏嬰的功績,能重新振興起來嗎?」 孟子說:「你真是一個齊國人,只知道管仲、晏子罷了!從前有人問曾子的孫子曾西說:『你和子路誰賢能些?』曾西很不安地說:『子路是我先祖敬畏的人,我那敢和他比呢。』 那人又問:『那麼您和管仲誰賢能些?』曾西臉上露出怒色,很不高興地說:『你怎麼竟把我和管仲比!管仲得到國君的寵信,是那樣專誠;推行國家的政令,又那麼的長久 ;可是他的功業,卻那麼的卑下!(指管仲行霸道而非王道)』你怎麼竟把我跟這人比!」 孟子說到這裏,也非常激動,所以歇一口氣,才繼續說:「管仲這種人,是曾西不願做的。你卻以為我願意做嗎?」 公孫丑說:「管仲使國君完成霸業,晏子使國君威名顯赫;像管仲、晏子這樣的人,還不值的做嗎?」 孟子說:「以齊國的強大,使齊君稱王天下,應該像反掌一樣的容易啊。」 說明: 公孫丑不明齊之良相管仲與晏嬰,是能使霸於諸侯中,是關中部分的百姓受惠,再侵佔他國而使相戰之國百姓受到蹂躪,並無使天下太平之意。 孟子無此心願,故能為亞聖。 現代的人那管百姓能否得到溫飽,只要自己能捉到權力,自己撈到金錢,留不留名於後代都無所謂。

2013年12月27日 星期五

臉書分享:與大師對話

大師達真堪布與朋友聊天說:「跟親朋好友及其他眾生交往要有度,應該適度。如果你能把握適度,就不會互相傷害,甚至還能真正利益他們;若是把握不住這個度,儘管你想互相利益,結果卻是互相傷 害,甚至你可能會因此退失道心,失去解脫的機會。」 朋友問:「那麼,怎樣才能把握這個度呢?」 達真堪布說:「就要有智慧。佛法就是智慧:告訴你怎樣才能把握自己,幫助別人;也可以說,怎樣在不傷害自己的情況下利益他們、幫助他們。」 朋友問:「現在父母和兒女之間的關係都非常糟糕,是非常不好處理的。怎麼辦?」 達真堪布說:「你要學修佛法,讓自己增長智慧,只要自己有智慧了,就知道怎樣去把握,就知道怎樣去相處了。若是你自己沒有智慧,即使釋迦牟尼佛親自降臨,也沒有辦法。」 朋友問:「佛陀應該有辦法吧?他通過神通把我們的關係搞好就可以了。」 達真堪布說:「儘管佛的神通不可思議,但是眾生的業力也是不可思議的。即使佛陀親自降臨,也只能教你這個方法,告訴你不要太執著,把自己的心態放平,一切都會好的。 佛講過一切都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你心平靜了,一切都平靜了;你心清淨了,一切都清淨了。若是你心態總是不穩定、執著,隨著境動,關係會越亂、越不好。」 「我們對親朋好友不能有貪心和欲望,但是可以有慈心和悲心。沒有貪愛、沒有私心的時候,就有慈悲了。這時你可以關心他們、照顧他們,跟他們相處,但那是以慈悲心關心和照顧的。 慈悲心是真正無自私、無自利的,這樣你才可以感化一切,才可以了緣了債。如果還是以貪愛和私心與親人相處,即使再付出、再努力,也都是『冤冤相報何時了』,還是輪回。 朋友不明白又問:「如果沒有愛,怎麼跟親人相處啊?」 達真堪布說:「你所謂的那種愛是小愛,當你內心裏沒有愛和恨的時候,顯現出來的才是大愛,大愛無疆,這個力量不得了。你只有放下了貪愛,以慈悲心去關心和照顧他們,才是真正毫無自私自利的, 以這樣的心態和行為才可以了緣、了債,了生死,才可以給自己和他人帶來真正的利益。」

2013年12月26日 星期四

第二篇梁惠王章句下第十六章

魯平公將出,嬖人臧倉者請曰:「他日君出,則必命有司所之;今乘輿已駕矣,有司未知所之。敢請。」 公曰:「將見孟子。」 曰:「何哉?君所為輕身以先於匹夫者,以為賢乎?禮義由賢者出,而孟子之後喪踰前喪。君無見焉。」 公曰:「諾。」 樂正子入見曰:「君奚為不見孟加軻也?」 曰:「或告寡人曰:『孟子之後喪踰前喪』是以不往見也。」 曰:「何哉?君所謂踰者。前以士,後以大夫;前以三鼎,而後以五鼎與?」 曰:「否,謂棺椁衣衾之美也。」 曰:「非所謂踰也,貧富不同也。」 樂正子見孟子曰:「克告於君,君為來見也;嬖人有臧倉者沮君,君是以不果來也。」 曰:「行,或使之;止,或尼之;行正,非人所能也。吾之不遇魯侯,天也。廓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 註: 魯平公:魯君,名叔,一曰名旅,諡平。 嬖人 :君王所寵幸的小臣。 請 :問也。 他日 :昔日也。 命有司所之:命,告也。有司,執事的官。之,往也 乘輿 :坐車也。 後喪踰前喪:朱注:「孟子前喪父,後喪母。踰,過也。言其厚母薄父也。」 樂正子:樂正,姓。子,通稱。名克。孟子學生,為魯官。 前以士後以大夫:謂前以士禮,後以大夫禮。 鼎 :古食器名,此謂盛祭器之鼎。三鼎,士祭禮。五鼎,大夫祭禮。 棺椁衣衾:皆葬具。棺,所以斂屍。椁,亦作槨,外棺也。衣,衾衣也。衾,履於衾衣外之單被。 為 :猶將也。 沮 :與阻通,止也。 不果:與「不能」之義相近。凡有願在先,終不能如願完 成其事,則曰不果。蓋事像植物之開花而不結果也。 尼 :止也。 大意: 魯平公將要出宮,有個得寵小臣名叫臧倉的問說:「往日君王出宮,就一定把要去的地方告訴執事的臣子;今天君上坐的車子己經駕好了馬,執事的臣子還不知道君上 到那兒去,請問是往何處?」 平公說:「想去看孟子。」 臧倉說:「為什麼?君王降低自己的身分,先去拜訪平常的老百姓,莫非當他是個有賢德的人嗎?禮義是從賢人身上產生的;可是孟子後來辦母親的喪禮很豐厚, 超過以前辦父親的喪禮。這樣厚母薄父,不像個懂得禮義的賢人,君王不必見他了。」 平公說:「好吧。」 孟子的學生樂正子,進宮見平公說:「君王為甚麼不去見孟子呢?」 平公說:「有人告訴我說:『孟子後來辦母親的喪禮很豐厚,超過以前辦辦父親的喪禮,不像個懂得禮義的賢人。』所以不去見他了。」 樂正子說:「君王所謂超過的東西,指甚麼呀?是指以前用士禮,後用大夫禮;以前用三鼎祭祀,後用五鼎祭祀嗎?那是因為前後官職不同,禮數各異呀!」 平公說:「不指這個。是說後來棺椁衣衾的華美。」 樂正子說:「這不能算『超過』,這是因為前後貧富狀況不同啊。」 樂正子又去見孟子說:「我曾把夫子的道德學問告訴國君,國君都想來拜望夫子了,可恨寵臣裏有一個名叫臧倉的阻擋國君,所以國君沒有來成。」 孟子說:「要來,是有人慫恿他;要留下,是有人阻止他;可是他到底來邋是留下,卻不是人力管得了的。我不能見到魯侯,原是天意。那姓臧的, 又怎能讓我見不着魯侯呢?」 說明:人與人的相遇本是因緣,非人力所能左右。譬如,劉備,三顧茅蘆而臥龍出,隆中已定天下三分,怎管關、張如何討厭,還是前去請出。 神廟出樂透牌雖在深山,賭徒還是摸黑去看牌。 平地有善知識傳道法,免費送書並講解,還是參參兩兩的人來。這都是因緣與天意,而非因他人的慫恿與阻擾。

2013年12月23日 星期一

臉書分享:無心布施二

有位富商趕著去開會,當他走到大門口時,看到一位衣著破舊的人以哀求的口吻在推銷著鉛筆。 這位富商覺得他很可憐,就給了他一百塊錢,匆匆的走入大廳。 走著走著,富商覺得不妥,就又折了回去,再次來到此人面前,向他要了幾枝鉛筆,然後抱歉的解釋著說:「我那一百塊錢是向你買鉛筆的,對不起哦!我們都是商人嘛!」 過了一年,這位商人又去參加一次社交聚餐,吃到一半時,突然有一位衣著西裝的商人,走了過來,對富商說:「先生,你可能已經忘記我了,但我是永遠都忘不了你的。你就是那位給我自尊、自信的人,我一直以為自己只是一個推銷鉛筆的乞丐,你卻適時的提醒了我,我也是一個商人!從此我就開始努力推銷鉛筆。」 說完就遞上一張名片,他已是一位成功的行銷經理了。 當然對修行人來說,其實不用太在意別人在背後說什麼、揑造什麼話,因其每天內心都是寂靜不起心動念。 如果他們說了你,而能使他們枯寂的心靈得到許些安慰、或誣賴你而使他的貪欲得到安寧,那就隨他們去,當做行善吧。 你要相信真正懂你的人,絕對不會因為流言蜚語而不相信你,離你而去。

2013年12月22日 星期日

第二篇梁惠王章句下第十五章

滕文公問曰:「滕小國也,竭力以事大國,則不得焉。如之何則可?」 孟子對曰:「昔者大王居邠,狄人侵之。事之以皮幣,不得免焉;事之以犬馬,不得色焉;事之以珠玉, 不得免焉。乃屬其耆老而告之曰:『狄人之所欲者,吾土地也。吾聞之也;君子不以其所以養人者害人。 二三子何患乎無君?我將去之。』去邠,喻梁山,邑於岐山之下居焉。邠人曰:『仁人也,不可失也。』 從之者如歸市。或曰:『世守也,非身之所能為也;效死勿去!』君請擇於斯二者。」 註: 皮幣:皮謂虎豹之皮、狐貉之裘之類。 幣,帛也,謂繒帛之類也。 屬 :會集也。 耆:老人也。 梁山:山名,今陝西乾縣西北。 邑 :營作都邑也。 歸市:趙注:「言樂隨大王,如歸趨於市,若將有得也。」世守也,非身之所能為也;效死勿去:趙注:「或日: 土地乃先人之所受也,世世守之,非己身所能專為,王死不可去也。」 君請擇於斯二者:朱注引楊氏曰:「孟子之於文公,始告之以效死而已,禮之正也。至其甚恐,則以大王之事告之, 非得已也。然無大王之德而去,則民或不從,而遂至於亡,則又不若效死之為愈,故又請二個選一個。」 大意: 滕文公問孟子說:「滕是個小國,盡力去事奉大國,卻還免不了敵人的侵伐。該怎麼樣應付才好?」 孟子回答說:「從前周太王住在邠地,狄人侵犯他。太王拿皮貨和幣帛去事奉,還免不了狄人的侵犯; 又拿了狗馬去奉獻,仍免不了狄人的侵犯;最後拿珍珠和寶玉去奉獻,還是免不了狄人的侵犯。 太王就召集邠地的長老們,告訴他們說:『狄人所懋要的,是我們的土地。我聽說過:君子不用 他拿來養人民的東西害人。我怎麼可以爭奪養活大家的土地,害大家被狄人殺死?像我這樣的人, 天下多得很,諸位又何必怕沒有適當的君長?我要離開這裏了。』於是太王離開邠地,越過梁山, 在岐山腳下建造一個城邑,住在那兒。當時邠地的居民說:『多麼仁慈的人啊!不可失掉他。』 於是要跟太王走的人,爭先恐後,就同去趕市集一般。也有人說:『土地是祖先交給子孩世代保守的 東西,不是自己能作主張放棄的啊!寧可拚死保衛,不要離開!』請君王在這二條路,挑選一條吧。」 說明: 二強中的弱者,除能自立自強外,雖聖人也不能代為籌劃,因人心各不相同,故孟子舉周大王為例, 亦無法能適應每個人,只好讓他們自己選擇去留。 對國家來講:像現在美國推翻了海珊政權,美國也要離開伊拉克,讓伊拉克人自己來收尾巴。 對社團來講:你幫助了該社團的徵結後,亦應把它交由另人負責。如此將來好壞,與協助人無關。 也符合孔子所說:至,可以出仕就出仕,可以休止就休止,可以久留就久留,可以速去就速去。

2013年12月21日 星期六

臉書分享:無心布施一

曾經有一個賣花的小姑娘在賣完大部分的玫瑰花之後,就把手上還有一朵玫瑰花送給了路邊的乞丐。 這個乞丐從來沒有想過會有美女給自己送花,也許乞丐從來沒有用心愛過自己,也沒有接受過別人的愛,當下他做了一個決定,當天不行乞了,回家去! 回家之後,他找出一個瓶子把玫瑰花養起來,然後把花放在桌子上靜靜的欣賞。他突然間覺得,這麼漂亮的花怎麼能隨意插在這麼髒的瓶子上,所以他決定把瓶子洗乾淨,這樣才配得上這麼美麗的玫瑰!做完之後,他又感覺這麼漂亮的花和這麼乾淨的瓶子怎麼能放在這麼髒亂的房間裡呢? 於是他把整個房間打掃一遍,把所有的物品擺放整齊。突然間整個房間因為有了這朵玫瑰花的映射而變的溫馨起來! 他彷彿忘記了自己所在何處,正在陶醉時,突然發現鏡中反射出一個蓬頭垢面的人,他沒想到自己居然是這個樣子,這樣的人有什麼資格與玫瑰相伴呢? 於是他立刻去洗了幾年來唯一洗過的,也是第一次澡,洗完之後找出幾件雖然顯得有點舊,但稍微乾淨的衣服,刮完鬍子之後,把自己從頭到下整理了一番, 然後再照照鏡子,他發現一個從未有過的年輕帥氣的臉出現在鏡子中! 他覺得自己也很不錯,為什麼要去當乞丐呢? 這是他當乞丐以來第一次這樣問自己,他的靈魂在瞬間覺醒了,其實我也很不錯,再看看房間中的一切,再看看這朵美麗的玫瑰,他當下立刻做出了一個人生中最重要的決定,第二天不再當乞丐而是去找工作。 因為他不怕髒和累,所以他很順利了就找到了一份工作。或許是因為他心中盛開的玫瑰花激勵著他,隨著他的不懈努力,幾年後他成了一個非常有成就的企業老闆! 那不只是一朵玫瑰,而是一份希望,一份對人生的美好希望,一份對美好未來的新的希望! 地獄還是天堂僅僅一牆之隔,只要相信自己,不放棄自己,心中有夢想有目標有希望,人生隨時可以被改寫! 趕緊尋找到你生命中那支美麗的玫瑰,立即讓自己開始小小的改變,當變自己時,世界也會隨之改變!如果你因此而擁有了一大片的玫瑰可以裝點你的人生,一定請你慷慨地把象徵希望和正能量的神奇玫瑰傳遞下去,給身邊需要玫瑰的人! 因為,「贈人玫瑰,手留餘香。」

2013年12月20日 星期五

第二篇梁惠王章句下第十四章

滕文公問曰:「齊人將築薛,吾甚恐。如之何則可?」 孟子對曰:「昔者大王居邠,狄人侵之,去之岐山之下居焉。非擇而取之,不得已也。苟為善,後世子孫, 必有王者矣。君子創業垂統,為可繼也;若夫成功,則天也。君如彼何哉?彊為善而已矣。」 註: 薛 :朱注:「國名,近膝。齊取其地而城之。故文公以其逼己而恐也。」今山東膝縣西南有薛城,即其地。 邠 :與豳同,周舊國。今陝西栒邑縣西。 創業垂統:垂,由先傳布於後也。統,緒也,傳統也。 朱注:「君子造基業於前,而垂統緒於後,但能不失其正,令後世可繼續而行耳。」 大意: 滕文公問孟子說:「齊國人將要在靠近我國的薛地築城(作為侵略滕國的根據地),威脅到我國的安全,我內心很害 怕,怎麼對付才好呢?」 孟子回答說:「從前周太王住在邠地,狄人侵伐他,太王就離開邠地,逃到岐山下面,居留在那裏。 並不是太王選中這塊地方而佔有它,實在是迫不得已呀。君只要模倣太王行善,後代的兒孫, 就一定能稱王天下了。有道德的君子,既已創立了基業,又辰遺留一個美好的傳統給後人, 為了使子孫可繼承下去;至於是否成功,那就聽天命了。現在君王能把齊國怎樣呢?只有努力行善, 使子孩繼起努力吧。 」 說明:一個人在現實的社會中,你落魄絕望之時,不用想求人幫助,俗語:「貧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故孟子建議滕文公行善親民,自強不息,將來有機會翻身。 台灣現也是面臨如此處境,島內還在內鬥不休,消耗經濟,讓孩子學習不好的想法,將來要想突破困境是很難。 俗言:「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故現代的我們應引為惕。

2013年12月18日 星期三

臉書分享:算命與解籤人.

臉書分享:算命與解籤人 1. 二年前,我南下去旅行的時候,在路上碰到一名女子,她叫曉惠,憔悴的面容,顯得一點光彩也沒有。一路上,她不斷地向我抱怨生活的不公平,剛開始我還有點不以為然,但沒過多久,很快就陷入她那如洪水般的哀傷之中了。很奇怪的一件事,有時候,你真的不得不承認,有些人就是特別倒霉,尤其是某些女人,災難對於她們而言,彷彿是一群鯊魚一般,一旦聞到那些人傷口上的血腥之後,就成群結隊游來,肆意啄食著她們的血肉,直到將那些人啃成一具白骨為止。 她說:「打從一開始,我就知道自己這輩子不會有好運氣的。」 我問:「妳怎麼會知道呢?」 她說:「我小的時候,有一個算命師父曾說過:『這個小女孩的面相不好,一輩子交不上好運的。』我牢牢地記住了這句話,所以,當我找對象的時候, 一個很出色的年輕人愛上了我。我想,我會有這麼好的運氣嗎?沒有的,於是就匆匆忙忙地嫁給了一個酒鬼,他長得醜,我以為,一個長相醜陋的人, 應該會多一些愛心,應該會對我好一點吧!但沒想到,一連串的霉運,從此開始。」 我說:「你為什麼不相信自己會有好運氣呢?」 她固執地說:「那個師父說過的……」 我說:「或許,不是厄運在追逐著妳,而是妳在製造它。當幸福向妳伸出雙手的時候,妳把自己的手給藏到背後去了,因為妳不敢和幸福擊掌。 但是,當厄運一向妳眨眼,妳就迫不及待地迎了上去。看來,不是算命師父預言了妳,而是妳的沒自信導致了妳自身的災難。」 只見曉惠看著自己的雙手,一邊摩擦著它,一邊喃喃自語地說著:「我曾經有過幸福的機會嗎?」 有些人很奇怪,明明是自己白白的拒絕了幸福,卻還忿忿不平地抱怨著,認為上天從未眷顧過他們。 其實,幸福很矜持,遭逢的時候,它不會誇張地和我們打招呼, 離開的時候,也不會為自己說和申辯,因為,它是個啞巴,所以,想要留住它,就得加倍的努力和用心才行。 箴言:「 一個人如果永遠把一塊烏雲頂在頭上,那麼他可能看得見太陽嗎?」 其實,幸福與不幸,都是自找的,別說那些算命師父的預言,就算是基因圖譜,也僅能說明你本身生命細胞的狀況而已,絕對無法說明你的精神和心理。因此, 「幸福」它不假外求,需要靠你自己去爭取。 2. 有位秀才進京趕考,考試前兩天他做了三個夢,第一個夢是夢到自己在牆上種白菜,第二個夢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還打傘,第三個夢是夢到跟心愛的姑娘躺在一起,但是背靠著背。這三個夢似乎有些深意,秀才第二天就趕緊去找算命的解夢。 算命的一聽,連拍大腿說:「你還是回家吧。你想想,高牆上種菜不是白費勁嗎?戴斗笠打雨傘不是多此一舉嗎?跟姑娘躺在一張床上了,卻背靠背,不是沒戲嗎?」 秀才一聽,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準備回家。 店老闆非常奇怪,問:「不是明天才考試嗎,今天你怎麼就回鄉了?」秀才如此這般說了一番。 店老闆樂了:「喲,我也會解夢的。我倒覺得,你這次一定要留下來,一定中舉。你想想,牆上種菜不是高種嗎?戴斗笠打傘不是說明你這次有備無患嗎? 跟你心愛的姑娘背靠背躺在床上,不是說明你翻身的時候就要到了嗎?」 秀才一聽,更有道理,於是精神振奮地參加考試,居然中了個探花。 由上兩事,可見若是無意的一句話,會影響別人一生的幸福與悲傷,知之則知之,不知則不知,其罪與福也是難以判定。

2013年12月17日 星期二

第二篇梁惠王章句下第十三章

第二篇梁惠王章句下第十三章 滕文公問曰:「滕小國也,閒於齊楚。事齊乎?事楚乎?」 孟子對曰:「是謀,非吾所能及也。無已,則有一焉:鑿斯池也,築斯城也,與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則是可為也。」 註: 膝文公:滕國君王,諡文。為滕定公之子。 滕 :國名,今山東滕縣,西南十四里有古滕城。 其國北界於齊,南界於楚。 閒 :音ㄐㄧㄢˋ,動詞,謂介於其中間也。 齊 :國名,今山東及河北東部地。 是謀,非吾所能及:趙注:「孟子以二大國之君皆不由禮,我不知誰可事者也。」 無已 :必不得已。 效死而民弗去:效死猶言致命,俗稱拚命。而,猶與也,及也。言外患來臨時,君與民惟有委致性命以死守而已。 大意:滕文公問孟子說:「滕是個小國,夾在齊、楚兩箇大國中間,處境困難,事奉齊國呢?還是事奉楚國呢?」 孟子回答說:「這種謀畫,不是我能夠想得周到的,必不得已,只有一個方法,那就是把護城河掘深,把城牆築高,再施行仁政,明恥教戰,和人民同心一德, 合力防守,讓百姓情願拚了性命都不離開,那麼還有作為的啊!」 說明:這就是中華民國在台灣的處境,夾在美國、大陸中間,有人想要突破此種尷尬,只有自己努力自強,在經濟上,人民能團結創造經濟奇蹟,國民所得能勝過他們, 使他們有求於我們,那時則能顯出台灣的重要性。

2013年12月14日 星期六

臉書分享:控制情緒和慾望

臉書分享:控制情緒和慾望 美國船王哈利曾對兒子小哈利說:「等你到了23歲,我就將公司的財政大權交給你。」 哈利就一直期待,趕快到23歲。終於哈利23歲生日這天,老哈利卻將兒子帶進了賭場。 老哈利給了小哈利2000美元,讓小哈利熟悉牌桌上的伎倆,並告訴他,無論如何不能把錢輸光。小哈利連連點頭,老哈利還是不放心,反覆叮囑兒子,一定要剩下500美元。 小哈利拍著胸脯答應下來,然而,年輕的小哈利很快賭紅了眼,把父親的話忘了個一乾二淨,最終輸得一分不剩。 走出賭場,小哈利十分沮喪,說他本以為最後那兩把能賺回來,那時他手上的牌正在開始好轉,沒想到卻輸得更慘。 老哈利說,你還要再進賭場,不過本錢我不能再給你,需要你自己去掙。 小哈利用了一個月時間去打工,掙到了700美元。當他再次走進賭場,他給自己訂下了規矩:只能輸掉一半的錢,到了只剩一半時,他一定離開牌桌。 然而,小哈利又一次失敗了。當他輸掉一半的錢時,腳下就像被釘了釘子般無法動彈,他沒能堅守住自己的原則,再次把錢全都壓了上去,還是輸個精光。 老哈利則在一旁看著,一言不發,兩人走出賭場,小哈利對父親說,他再也不想進賭場了,因為他的性格只會讓他把最後一分錢都輸光,他註定是個輸家。 誰知老哈利卻不以為然,他堅持要小哈利再進賭場。老哈利說,賭場是世界上博弈最激烈、最無情、最殘酷的地方,人生亦如賭場,你怎麼能不繼續呢? 小哈利只好再去打短工,他第三次走進賭場,已是半年以後的事了。這一次,他的運氣還是不佳,又是一場輸局,但他吸取了以往的教訓,冷靜了許多,沉穩了許多,當錢輸到一半時,他毅然決然地走出了賭場,雖然他還是輸掉了一半,但在心裏,他卻有了一種贏的感覺,因為這一次,他戰勝了自己。 老哈利看出了兒子的喜悅,他對兒子說:「你以為你走進賭場,是為了贏誰?你是要先贏你自己!控制住你自己,你才能做天下真正的贏家。」 從此以後,小哈利每次走進賭場,都給自己制定一個界線,在輸掉10%時,他一定會退出牌桌。 再往後,熟悉了賭場的小哈利竟然開始贏了:他不但保住了本錢,而且還贏了幾百美元。 這時,站在一旁的父親警告他,現在應該馬上離開賭桌。可頭一次這麼順風順水,小哈利哪兒捨得走,幾把下來,他果然又贏了一些錢,眼看手上的錢就要翻倍,這可是他從沒有遇到過的場面,小哈利無比興奮。 誰知,就在此時,形勢急轉直下,幾個對手大大增加了賭注,只兩把,小哈利又輸得精光。從天堂瞬間跌落地獄的小哈利驚出了一身冷汗,他這才想起父親的忠告。如果當時他能聽從父親的話離開,他將會是一個贏家,可惜,他錯過了贏的機會,又一次做了輸家。 一年以後,老哈利再去賭場時,小哈利儼然已經成了一個像模像樣的老手,輸贏都控制在10%以內。不管輸到10%,或者贏到10%,他都會堅決離場,即使在最順的時候,他也不會糾纏。 老哈利激動不已,因為他知道,在這個世上,能在贏時退場的人,才是真正的贏家,老哈利毅然決定,將上百億的公司財政大權交給小哈利。 聽到這突然的任命,小哈利倍感吃驚:「我還不懂公司業務呢。」 老哈利卻一臉輕鬆地說:「業務不過是小事。世上多少人失敗,不是因為不懂業務,而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和欲望。」 分享這文章,就是想告訴台灣400萬戶股友,在股市中拼命,要記得設停損、停利點,不用把入股市當壞事,若能像最後小哈利一樣進退自如,就能運用順利,否則你將是永遠輸家。

2013年12月12日 星期四

第二篇梁惠王章句下第十二章

第二篇梁惠王章句下第十二章 鄒與魯鬨。 穆公問曰:「吾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誅之,則不可勝誅;不誅,則疾視其長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則也?」 孟子對曰:「凶年饑歲,君之民,老弱轉乎溝壑,壯者散而之四方幾千人矣;而君之倉廩實,府庫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殘下也。 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 夫民今而後得反之也,君無尤焉!君行仁政,斯民親其上,死其長矣。」 註: 鄒與魯:鄒是鄒國,小國,今山東鄒縣。魯是魯國,大國,今山東南部及江蘇北部。 鬨 :音ㄏㄨㄥˋ,武裝衝突。 穆公:鄒國君王。 有司:官吏也;謂設官分職,各有專司。 莫之死:猶言效死也。 疾視:怒目而視。 長上:謂有司也。上,音ㄕㄤˋ。 轉乎溝壑:轉,遷移也。溝壑,田中溝,山中澗也。言民死者多,不勝葬,故遷而棄之溝澗中。 倉廩:聚藏穀米之所。 府庫:藏聚財帛之處。 上慢而殘下:言有司坐視民飢,無一報告於君,請發倉廩府庫以賬濟者,是對上則惰慢民事, 對下則殘賊民生也。 出乎爾者反乎爾者:孫(奭)疏:「凡有善惡之命,苟善之出乎爾,則終亦以善反歸乎爾也; 苟出乎爾以惡,則其終反歸爾亦以惡也。」 尤 :過也。 死其長:謂為其長上效死也。 大意: 鄒國和魯國發生戰爭,鄒國吃了敗戰。 鄒穋公問孟子說:「我的官吏陣亡三十三人之多,百姓却沒有一箇肯為他們效死的,要是殺他們罷, 那麼不能夠盡;不殺罷,那麼他們恨恨地看著長官戰死不肯去援救,該把他們怎麼辦纔好呢?」 孟子回答說:「平時逢著荒災饑饉的年歲,君的百姓,老弱的餓死後,丟棄尸首於水溝坑谷裏,強壯的人 逃散四方的,總有幾千人了。可是國君的倉廩中糧食堆滿,府庫中財貨充足;官吏竟不把災情報告於 你,請求開倉救濟,這是上怠慢職守,下殘害了人民啊!曾子說:『要警戒啊!要警戒啊!從你身上 做出來的,也一定要還報到你身上的。』 鄒國的百姓在急難的時候受不到官吏的憐恤,如今便得到了還報官吏的機會了;君怎麼好責怪他們呢? 倘若君能施行仁政,關心人民疾苦,那麼百姓自然會親愛他們的長上,為他們的長上去效死了。」 說明:平時國君與官吏欺壓百姓,百姓受飢寒交迫,故有戰事發生,官吏戰死,百姓沒有拍手就算不錯, 還會為其效死,那是痴人說夢話。 如現代的大公司,員工努力,一年賺百億元,員工紅利每人分十、百萬元,而董事、經理分數千萬、億萬元, 若是虧損,員工就得無薪假或栽員,故若不小心工廠發生意外,員工會冒險搶救嗎? 因此孟子才會對鄒國穆公點出其重點所在,亦可供現在政府,各公司經營者,各民間團體主事者參考。

2013年12月11日 星期三

臉書分享:張榮發的信念

臉書分享:張榮發的信念 要了解自己的一生,其實有別的方法,那就是去深入體會自己的「因果」。 如果你這輩子日子過得不錯,便知你前世修來好果, 如果你今日境況很差、困難重重,可能顯示你之前種的善因不足。 很多人會去算命,當然是因為遇到人生困難的事,心神不寧,感到茫茫渺渺,才會想要求神、求心安, 這本為人情之常,無可厚非。不過,如果以為只是求神拜佛一切就順心如意,那就未免太小看神明了。 如果你做人、做事太過失敗,你再怎樣求神,神都不會理你。 求神既然無用,你就只能【立德行善】,這樣才能保有你過去好的因果,也只有這樣才有辦法扭轉你此世的命運。 與其盲信求神,不如反求諸己,才是正道。 因果歷歷不爽,它是一本清清楚楚的帳,任何人不可能靠投機討到便宜,如果你自己不做,只求神保佑、代勞, 這是絕無可能的事。唯一的辦法就是【做善事】、【行功德】來彌補。 當你做了道德的事,遇到困厄凶險,才有可能峰迴路轉、雨過天晴。 但是善惡果報,這是上天的事,或早或晚,不能討價還價,身為凡人,千萬不要低估了因果這件事。 有人問我:「如何知道自己的前世因果?」我的回答很簡單,你的前世因果沒有人比你自己更清楚, 而且說來你現在應該就要知道! po此文讓大家知道,現在台灣之大企業家及小吃店,違背良心產生食安問題,認為今生能賺許多昧心錢,但不知是用了 來生或子子財.若真有地獄,你到了那裏,再後悔就來不及了.

2013年12月9日 星期一

第二篇梁惠王章句下 第十一章

第二篇梁惠王章句下 第十一章 齊人伐燕,取之。諸侯將謀救燕。 宣王曰:「諸侯多謀伐寡人者,何以待之?」 孟子對曰:「臣聞七十里為政於天下者,湯是也。未聞以千畏人者也。書曰:『湯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東面而征,西夷怨; 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為後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雲霓也。歸市者不止,耕者不變。誅其君而弔其民, 若時雨降,民大悅,書曰:『徯我后,后來其蘇。』」 「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為將極己於水火之中之,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若殺其父兄,係累其子弟,毀其宗廟,遷其重器, 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齊之彊也,今之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動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謀於燕眾, 置君而後去之;則猶可及止也。」 註: 謀:計劃,商議。 待:對付,抵禦。 書曰:趙注:「此二篇,皆尚書逸篇之文。」 奚為後我:言湯為何不先來征伐我之國。期盼王師早到,解倒懸之民。 望雲霓:霓,虹也,字亦作蜺。凡雨,雨前現雲,雨後現虹,故以望雨為望虹霓。 時雨:及時之雨也。 徯我后,后來其蘇:朱註:「徯,待也。后,君也。蘇,復生也。他國之民,皆以湯為其君,而待其來,使已早得蘇息也。」 拯 :升救。 係累:綁縛,捆束。 宗廟:祭祀祖先之廟堂。禮記祭法:「天子至士皆有宗廟。」後世則自大夫以下為家廟。家廟即現之祠堂。 重器:寶器也。若鐘鼎之類。 固 :與故通,本然之辭。 倍地:并燕而增一倍之地也。 反其旄倪:謂遣返其所虜掠之老小。反同返。趙注:「旄,老耄(ㄇㄠˋ)也。倪,弱小,繫倪者也。」 猶可及止:趙注:「天下之兵,猶可及其未發而止之也。」 大意: 齊國人攻伐燕國,佔取了它的土地。各國諸侯計畫去援救燕國。 齊宣王知道了,向孟子問說:「現在各國諸侯計畫來攻伐寡人,該怎麼對付它呢?」 孟子回答說:「我聽說只有七十方里的小地方,能夠行王政於天下的,商湯就是顯著的例證。卻沒有聽說過,有了一千方里的大國,還怕人來攻伐的。 書經上說:『商湯初次征伐,是從葛國開始。天下的人都相信他是為救人民而用兵。商湯向東面征伐,西方的夷人就抱怨; 向南面征伐,北方的狄人又抱怨。「都說:為何把我們放在後面呢?」』人民仰望商湯的來臨,就像在大旱天盼望雨前的雲及雨後 的虹那麼急切。商湯軍隊所到的地方,到市場上做買賣的人,並不停止交易;在田裏種莊稼的人,也不變更耕作。 商湯誅滅暴君,撫恤人民,就像及時雨從天而降一般,人民都大為歡悅。 所以書經上記載:『等待我們的君,君來了,我們就可以復活了。』」 「現在燕王虐待他的人民,君王去討伐他,人民就以為君王將要把他們從水深火熱中拯救出來啦!所以他們就拿籮盛了飯食壺盛了酒湯, 來迎接王的軍隊。假如王的軍隊到了以後,反而屠殺他們的父兄,捆綁他們的子弟,毀壞他們的宗廟,搬收他們的寶器,豈不讓他們 大失所望,這怎麼可以呢?況且天下諸侯本來就畏忌齊國的強大,現在又佔取燕國,土地增加了一倍,還不施行仁政, 這明明是王自己引動天下的兵啊!為今之計,王只有趕快發出命令,放還他們的老幼,停搬他們的寶器;和燕國大眾商量, 替他們挑選一位孚於眾望的賢人,立為國君,然後把軍隊撤退,那還可以來得及止住諸侯的聯兵啦!」 說明: 國與國之戰爭,最重要的是以百姓之民心所向,齊國戰勝燕國,是百姓反燕君之無道而迎齊軍,齊軍入城而殺傷擄掠,燕人求救於鄰國, 故有諸侯聯軍要來攻燕國中之齊軍。一個君王對百姓要能行仁政,百姓當然會順從,譬如漢末之三國時,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 當時劉備依靠荊襄劉表,劉表讓他駐軍新野,受徐庶推薦,三顧茅廬,請孔明出山為軍師,當時劉表病危,孔明建議劉備取荊州, 劉備說:「劉表為其皇兄,並給新野棲身,趁危而取,絕對不為。」 荊州降曹操,曹操大軍要攻新野,孔明建議兵速退江夏,而劉備問百姓如何?孔明說帶百姓走不及,應棄於新野, 劉備說:「我以仁義起兵,而棄百姓不顧,我決不為也。」孔明也不能再反對,就同百姓一起遷徙。 如此之劉備心繫百姓之安危,後來才能三國鼎立於漢末。

2013年12月8日 星期日

臉書分享: 自在隨緣

臉書分享:自在隨緣 功德箱是每一個寺廟必備的,大部都是一個以上,讓發心的信眾,捐上他們辛苦賺來的錢,幫助寺廟能經營下去,而自己有布施的善心。 有一天,佛寺來了一位服裝整理的男信眾,拜三寶之後很自然的拘起油箱內的錢。小沙彌和師父在遠處看。 小沙彌問師父說:「師父,有人偷錢。」 師父說:「我知道。」 小沙彌說:「把他捉起來。」 師父說:「不用。」 小沙彌說:「他偷我們的錢。」 師父說:「那不是我們的錢,是信眾放進去的。他有須要而拿去用而已。」 拿錢者走後,小沙彌再去看功德箱,回來跟師父說:「箱內還有錢。」 師父就說了:「若是小偷,一定拿光,不會留錢,他只拿他須要的。」 師父乘機會就隨機開示:寺廟是一個道場,信眾因緣會聚,出錢蓋寺廟,我們也是因緣會聚,來此道場,管理道場,用四方錢來苦修自己, 目地在道場內講經說法,教育有緣的善知識。若你此生不修了道,而無法度一人成道,我們就欠四方眾的金錢,拿油箱錢而不還者, 也是欠四方眾的金錢,下輩子就要再來還債。 法句經中,佛陀在一次會集是有二團體來,甲師也帶學生來,乙師也帶學生來。 佛陀先問甲師經論及行法,甲師論述精闢了透,每日科儀與講學不缺。後再問乙師,乙師經論平常,但佛陀有問必答的圓滿, 佛陀明白其已證阿羅漢果位,而甲師未證,故讚嘆乙師。甲師的學生內心非常不滿而不敢開口,佛陀知道,就對他們開示: 你們能來此我很高興,剛才甲師比如牧牛人,能盡心盡力把牛看好。乙師是牛主人,能有權用牛,牛生牛乳,乳出酪,酪出生酥, 生酥出熟酥,熟酥出醍醐。故應為讚嘆。 由上述之佛陀開示,修行人會念三藏十二部,而不入藏證果是放牛人,鸞堂乩生能扶筆, 自己無力行證果也是放牛人,將來誤人誤己,當要披毛帶角還。 功德箱裡的錢,有人加倍奉還的, 也有人捐獻的,加倍奉還的人想感恩, 捐獻的人想行善幫助他人。 年復一年你看破了多少,日復一日你放下了多少, 千方百計你得到了多少, 精打細算你失去了多少, 求而不得你煩惱了多少, 斤斤計較你結怨了多少, 貪心不滅你造惡了多少, 人生在世你享受了多少, 臨命終時你帶走了多少?細思之。

臉書分享:師徒對話

臉書分享:師徒對話 法師和徒弟兩人,無事泡茶談天,因情人節剛到,便聊起這個話題。 徒:情人是什麼人? 師:情人是愛人、是仇人、是陌生人。 徒:為何如此說? 師:兩人相愛時,是愛人;反目成仇時,是仇人;視同陌路時,是陌生人。 徒:為何會演變成為這樣? 師:情的產生是因為貪愛,有貪愛故有執著,因執取而想佔有,因擁有故不知不覺想掌控對方,因不能如己所願,故疑心起、妒心起、瞋心起、無明起, 故開始爭執、吵鬧、互不信任、彼此傷害、粗暴動手、甚至要摧毀對方更可怕的是想同歸於盡。 徒:為何不要彼此珍惜?若是不能在一起,也應好聚好散? 師:無理的人多,明理的人少。自私的人多,無私的人少。蠻橫的人多,體諒的人少。主觀的人多,客觀的人少。您說!誰能真正替人著想,除非明白事理, 才能夠寬容於人,願意利益於人。 徒:原來如此! 師:當一個人被情愛所困時,開始如春天,一切儘是美好的;接著就是夏天,常常爭執不斷;再來便是秋天,漸漸冷淡起來;最後則是冬天,結束這段感情。 但此情還會繼續延續,再找下一位重蹈覆轍;因為冬天之後,春天仍舊再來,依此週而復始。這就是眾生於愛慾之河,生死輪迴的主因。 徒:那師父是不鼓勵人談戀愛嗎? 師:不可說「好」,亦不可說「不好」,怎麼做才是「最好」,由自己決定! 徒:情人是什麼人? 師:是菩薩、是諸佛。 徒:又為何呢? 師:因為「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此人在考驗您,歷練您,讓您從逆境中走出,順境中覺醒,而面臨一切境界,皆能不取不捨,而達到自在之境。 [佛陀在大佛頂首楞嚴經中說 :若卻一生成佛,不要真情、不要絕情,而要無情。人亡者有上升下墮,僅繫於當下之一念。重感情則為墮,稱為情; 以理融情,樂善好施,離欲則升,稱為情。想情分十種:十想無情,隨願往生;九想一情,則為飛仙;八想二情,則為大力鬼王;七想三情, 則為飛行夜叉;六想四情,則為地行羅剎;五想五情,則為凡人;四想六情,則入一0八地獄;三想七情,則入三十六地獄; 二想八情,則入十八地獄;一想九情,則入八無間地獄;無想十情,則入阿鼻地獄。]

2013年12月6日 星期五

第二篇梁惠王章句下 第十章

第二篇梁惠王章句下 第十章 齊人伐燕,勝之。 宣王問曰:「或謂寡人勿取,或謂寡人取之。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五旬而舉之,人力不至於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 孟子對曰:「取之而燕民悅,則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悅,則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 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豈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熱,亦運而已矣。」 註: 齊人伐燕:燕,戰國七雄之一,今河北、遼寧及韓國北部。燕王因舉國屬子之(相國),子之三年,燕國大亂。 儲子(孟軻)謂齊宣王曰:「因而仆之,破燕必矣。」王令章子將五都之兵伐燕。燕士卒不戰,城門不閉,燕王噲死,齊大勝焉。 取 :取為己有也。 萬乘:非諸侯之號,時燕齊皆皆侵地廣,憯號稱王。 五旬:五十日。 天殃:謂天與災禍。 武王取與文王不取:武王伐紂而殷民悅,是以取之;文王時,殷有三仁(微子、箕子、比干)在,怕 殷民不悅,而不取。 簞食壺漿:民眾以筐盛飯,以壺裝湯,犒迎王師。 運 :轉也。朱注:「齊若更暴,燕民將轉求他國。」 大意: 燕王噲把王位讓給宰相子之,三年國內大亂,(西元前三一四年),齊宣王派章子統率五都的兵馬,攻伐燕國得勝。 齊宣王問孟子說:「有人勸我不要佔取,有人勸我佔取它。我想憑擁有萬輛兵車的國家,去攻伐同樣擁有萬輛兵車的國家, 只消五十天就征服了它,單靠人力不能達到這樣的地步,當是天意注定。如果不佔取,違背天意,一定會有天禍。 我打算佔取它,你以為怎麼樣?」 孟子回答說:「佔取它,若是燕國百姓喜悅,那就去佔取它;古時候的人有行過這樣事的,像周武王伐紂就是。佔取它,若是百姓不喜悅, 那就不要佔取它;古時候的人有行過這樣事的,像周文王不肯伐紂就是。憑擁有萬輛兵車的國家,去攻伐同樣擁有萬輛兵車 的國家,百姓們拿著籮盛的飯食,壺漿的酒湯,來迎接王的軍隊,豈有別的意思嗎? 不過想要避開那水淹火燒般的虐政罷了。如果齊國對他們更殘暴,那便像水淹得格外深,火燒得格外熱,燕國的百姓 也只有轉向別國求救了。」 說明:為主管之人,對處理一切之事,不要以自己利益著想,應以全體之國家百姓、社團的公益設想,更要深入的研究得失,才能行動。 譬如國家給人民發消費劵,這就是一種錯誤,是寅吃卯糧,最後還是百姓負擔其國債;而有寺廟、社團,辦理自強活動,敦親睦鄰, 是拿十方之錢做利益少數人之事,非廟宇之教化人民開智慧之事,亦非信徒到廟之宗旨。研入探討,因果不滅定律,負責人與接受人, 將來還是會在無形中要還清此債。故一個領導人等完成任務後,看人民的意願,該留就留,不該留就要離開,不要戀棧,如南非曼德拉總統當一屆 就不再競選。 所以孟子對齊宣王說明取與不取之道,是在百姓快樂與否。

2013年12月5日 星期四

臉書分享:智力勝勞力

臉書分享:智力勝勞力 廣東一夥劫匪在搶劫銀行時對銀行行員說了一句至理名言: “通通不許動,錢是國家的,命是自己的!”銀行行員大家都一聲不吭躺倒。這叫觀念轉換。改變原有固定思維方式。 劫匪望了一眼看著那穿着裙子躺在桌上四肢朝天的出納小姐,說:“請你躺文明些!這是劫財,又不是劫色!” 這叫堅持職業操守,不該幹的不幹。 劫匪成功回去後,其中一個新來的劫匪(碩士學位)說,“老大,我們趕快數一下搶了多少”。那老劫匪(小學畢業)說:“你傻啊?這麼多,你要數到什麼時候啊?今天晚上看新聞不就知道了嗎!”這就叫工作經驗,這年頭工作經驗比學歷更重要! 劫匪走後,銀行行長說,趕緊報案!主任剛要走,行長急忙說:“ 等等!把我們上次私自挪用的那五百萬也加上去!” 這叫危機預案,化不利為有利。 主任說:“要是劫匪每個月都來搶一回就好了”。 工作很枯燥,快樂最重要! 第二天新聞聯播報導銀行被搶了一億,劫匪數來數去只有兩千萬。 老大罵道:“媽的,老子拼了命才搶了兩千萬,銀行行長動動手指頭就賺了八千萬,看來這年頭還是要讀書啊!”

2013年12月4日 星期三

第二篇梁惠王章句下 第九章

第二篇梁惠王章句下 第九章 孟子見齊宣王,曰:「為臣室,則必使工師求大木。工師得大木,則王喜,以為能勝其任也。匠人斵而小之,則王怒,以為不勝其任矣。 夫人幼而學之,壯而欲行之;王曰:『姑舍女所學而從我。』則如何?今有璞玉於此,雖萬鎰必使玉人彫琢之。 至於治國家,則曰:『姑舍女所學而從我。』則何以異於教玉人彫琢玉哉?」 註: 臣室:大宮也。 工師:主匠人之吏也。匠人,眾工人也。 勝其任:勝,音ㄕㄥ,堪也。勝其任,猶稱其職也。 斵 :斫削。 姑 :暫且。 璞玉:素璞之玉,即璞也。玉之在石中者也。 鎰 :黃金二十萬兩。 玉人:玉工匠也。 彫琢:刻治玉器也。 大意:孟子見齊宣王,說:「修築高大的宮室,那就一定要叫主管工人的工師去尋找高大的木材。工師找到高大的木材,王便喜歡, 認為他能稱職。 後來工人把木材砍小了,王便發怒,認為他們不能稱職了。一個人從小就學習治國的大道,到壯年做官, 想加以實行;王却對他說:『暫且把你所學的道理丟開,照我的意思去做。』那行不行? 好比現在有一塊沒有開琢的璞玉,雖然只值黃金二十萬兩,王也一定要叫玉工去彫琢它。 講到治理國家,却說:『暫且把你所學的道理丟開,照我的意思去做。』那又和硬教玉工怎麼樣去彫琢玉石,有甚麼分別呢? 」 說明:此章節孟子勸齊宣王用人要用賢能之人,更要適才適用,要用專業之人。 在本會編印[孔子簡介]中提到孔子68歲時,魯哀公請孔子推薦學生任縣宰,孔子要宓子賤任單父宰,而留下[為書掣肘]的成語。 現代的社團更是爭名奪利,朋黨營私;政府官員更是親信重用,那會適才適用。所以台灣會變成如此之亂的原因。

2013年12月2日 星期一

臉書分享:李家同之著作

臉書分享:李家同之著作 富翁與乞丐在英國,我常看到古怪名字的店,可是叫「富翁與乞丐」的飯店,還是第一次見到使我大為好奇。 飯店的佈置古趣盎然,令人感到時光倒流,仿佛回到了二百年前的英國。 門口的櫃台上放了一只捐款的箱子, 上面註明是為了索馬利亞捐款,旁邊還有一張大型令人慘不忍睹的飢民海報, 我覺得在飯店裡放這種海報有點殺風景, 趕緊快步進去找了個位置坐下。 我點了燉羊腿,叫了飯前酒,好整以暇地等人上菜。 就在這段等的時候,我的好奇心又來了,為什麼這個飯店叫「富翁與乞丐」呢? 店主告訴我一個有趣的故事,幾百年前,這塊地方全部屬於一個富有的伯爵,這位富人在六十歲生日的前夕,找了一位畫家, 將他的全家, 以及他的大廈全部畫入了一張油畫,現在這幅畫就掛在這家飯店裡。 我看到了這幅畫,畫中的主人翁夫婦雍容華貴,他的孩子們都在他宅邸前面的草地上,有坐、有站、也有的在追逐遊戲,畫裡一片歡愉的情景。 生日不久,伯爵的領地內發生了一個悲劇。一位佃農去世,遺下的寡婦知道自己體弱多病,又有四個小孩,因此決定自殺,可憐的是, 她在孩子們的食物裡又下了毒, 看到他們去世以後才自殺。 悲劇發生以後,富翁常對著畫發呆。 大家問他為什麼? 他起先不肯回答,最後被問急了,只好承認一件事,他說他在畫中看到二位乞丐, 在草地上向他的家人求乞,而家人全部不為所動,根本忽略乞丐的存在。 使他大惑不解的是他過去為什麼沒有注意到這兩位乞丐。 家人卻都沒有看到乞丐,但也不願和他爭辯, 有一天,伯爵將他的家人聚到他的書房裡,告訴他們他有話要說,這些話希望他的子子孫孫都能記得。 他的話很簡單「小小領地之上,富翁與乞丐共存,是件羞恥的事」。 伯爵的子孫還算爭氣,他們在事業上成功,可是也常能照顧社會上的弱勢團體。 據店主說,英國有些照顧窮人的褔利制度,就是伯爵的一位後代,在議會裡力爭通過的。 我聽完這個傳說以後,開始享受我的大餐。 酒醉飯飽以後,到門口去付帳,忽然又看到了索馬利亞飢民的海報, 這次我聽到了一個聲音,「回過頭去看那幅畫」。 令我大吃一驚的我竟然看到了兩個乞丐,我揉揉眼睛,走近去仔細地看, 仍然看到那兩位衣衫襤褸的乞丐。 我陷入沈思,付帳時,店主看出了我的神情恍惚,他說「先生,你應該知道,你的確是富翁」, 我沒有回答,只是點點頭,表示同意,也塞了不少錢進入那個捐款箱。 店主送我到門口,對我說:「再見了,先生,願上蒼保佑你的靈魂」。 我走了幾步,卻又想回去,怎麼可能有人將乞丐畫進那幅畫? 這幅畫,是富翁請人畫的,畫家怎麼敢做這種事? 可是我忽然想通了,畫中有沒有乞丐,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小小地球之上,富翁與乞丐共存,是一件羞恥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