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31日 星期三

第十二篇告子章句下第十章


白圭曰:「吾欲二十而取一,何如?」
孟子曰:「子之道,貉道也。萬室之國,一人陶,則可乎?」
曰:「不可,器不足用也。」
曰:「夫貉,五穀不生,惟黍生之。無城郭、宮室、宗廟、祭祀之禮,無諸侯幣帛饔飧,無百官有司,故二十取一而足也。今居中國,去人倫,無君子,如之何其可也?陶以寡,且不可以為國,況無君子乎?
欲輕之於堯舜之道者,大貉小貉也;欲重之於堯舜之道者,大桀小桀也。」

註:
白圭:魏昭王臣,名丹。趙注:「丹名,圭字也。」
貉 :朱注:「北方夷狄之國名。」
陶 :燒窰也。
饔飱:熱食也。朝曰饔,夕曰飱。朱注:「以飲食饋客之禮也。」
有司:官吏也。
輕之重之:猶言減輕、加重。

大意:白圭說:「我想改變稅率,從二十分裏面抽取一分,怎麼樣呢?」
孟子說:「你的方法,是北方夷狄貉國的稅法。譬如有一萬戶的國家,只有一個人燒製陶                   器,可以嗎?」
白圭說:「不可以的,因為所燒的陶器不夠用。」
孟子說:「貉國這個地方,因為氣候寒冷,五穀無法生長,只有黍米可以生長。沒有城                      廊、宮室宗廟、祭祀的禮制,沒有諸侯往來餽贈幣帛、宴會請客的應酬,又沒
                 有各級官吏的設置,所以從二十分裏面抽取一分,已經足夠用了。
                現在居住在中國,假使也拋棄了人倫的禮節,沒有官吏的設置,又怎麼可以                       呢?陶器因為燒窰的人少,尚且不夠一國人的使用;何況沒有官吏怎麼辦事                       呢?所以要想比堯、舜的稅率還要輕,便是大貉、小貉那樣的夷狄;要想比                      堯、舜的稅率還要重,那是大桀、小桀那樣的暴君。」

說明:自然大道乃大中至正。儒說不偏不倚,謂之中庸。佛說不善不惡謂之中道。道說多             言數窮,不如守中。

           就像現代的政府發包工程,定案施工,半途一定會改變設計,增加工程款,這裏面            就是問題所在,無法大中至正。
        
         故台北的中正紀念堂門上大中至正改為自由廣場;工程做了再徹,修了再改,有心            人才不會每天觸目驚心,上下其手而不畏焉。

2014年12月30日 星期二

臉書分享:團隊

一日,鎖對鑰匙埋怨道:「我每天辛辛苦苦為主人看守家門,而主人喜歡的卻是你,總是每天把你帶在身邊。」
而鑰匙也不滿地說:「你每天待在家裡,舒舒服服的,多安逸啊!我每天跟著主人,日曬雨淋的,多辛苦啊!」
一次,鑰匙也想過一過鎖那種安逸的生活,於是把自己偷偷藏了起來。主人出門後回家,不見了開鎖的鑰匙,氣急之下,把鎖給砸了,並把鎖扔進了垃圾堆裡。
主人進屋後,找到了那把鑰匙,氣憤地說:「鎖也砸了,現在留著你還有什麼用呢?」說完,把鑰匙也扔進了垃圾堆裡。
在垃圾堆里相遇的鎖和鑰匙,不由感嘆起來:「今天我們落得如此可悲的下場,都是因為過去我們在各自的崗位上,不是相互配合,而是相互妒忌和猜疑啊!」
一個團隊必備的五個基本要素:信任、慎重、溝通、換位、快樂
一、溝通
獅子和老虎之間爆發了一場激烈的戰爭,到了最後,兩敗俱傷。
獅子快要斷氣的時候對老虎說:「如果不是你非要搶我的地盤,我們也不會弄成現在這樣。」
老虎吃驚地說:「我從未想過要搶你的地盤,我一直以為是你要侵略我!」
觀點:相互溝通是維繫同事、老闆之間的一個關鍵要素。有什麼話不要憋在肚子裡,多與同事、員工交流,也讓同事、員工多了解自己,這樣可以避免許多無謂的誤會和矛盾,過於霸氣的老闆,終會出現消極慢半板的員工。
二、信任
兩隻鳥在一起生活,雄鳥採集了滿滿一巢果仁讓雌鳥保存,由於天氣乾燥,果仁脫水變小,一巢果仁看上去只剩下原來的一半。
雄鳥以為是雌鳥偷吃了,就把它啄死了,過了幾天,下了幾場雨後,空氣濕潤了,果仁又漲成滿滿的一巢。這時雄鳥十分後悔地說:「是我錯怪了雌鳥!」
觀點:老闆、同事之間要相互信任,很多幸福團結的團隊就毀於懷疑和猜忌。所以,對同事、員工要保持信任,不要讓猜疑毀了團隊,對一件的突變要追究變化的原因,不能太早武斷。
三、慎重
兩隻烏鴉在樹上對罵起來,它們越罵越兇,越吵越激動,最後一隻烏鴉隨手撿起一樣東西向另一隻烏鴉打去。
那東西擊中另一隻烏鴉後碎裂開來,這時丟東西的烏鴉才發現,自己打出去的東西原來是自己一隻尚未孵化好的蛋。
觀點:遇到事情要冷靜對待,尤其是遇到問題和矛盾時,要保持理智,不可沖動,衝動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使問題變得更糟,最後受損失的還是整個團隊。
四、換位
小羊請小狗吃飯,它準備了一桌鮮嫩的青草,結果小狗勉強吃了兩口就再也吃不下去了。
過了幾天,小狗請小羊吃飯,小狗想:我不能像小羊那樣小氣,我一定要用最豐盛的宴席來招待它。於是小狗準備了一桌上好的排骨,結果小羊一口也吃不下去。
觀點:有時候,已之所欲,也勿施於人。凡事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同事,遇到問題的時候多進行一下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的角度上想想,這樣,你會更好地理解同事、員工,讓員工對你有感恩,工作才會順利。
五、快樂
小豬開始學做蛋糕,但它做出的蛋糕總是不好吃。它問公雞師傅,公雞想想,問它做蛋糕的原料是什麼。小豬說,為了怕浪費,它做蛋糕用的全是一些快要壞了的雞蛋,公雞對小豬說:「記住,只有用好的原料才能做出好的蛋糕。」
觀點:是的,只有用好的原料才能做出好的蛋糕,同樣地,只有用快樂的心情才能構建起幸福的團隊。所以,進門之前,請把在外面的煩惱通通拋掉,帶一張笑臉進來。如果所有的團隊都能這樣做,那麽這個團隊一定是最幸福的。

現在有企業用最差的材料建合宜住宅,用過期的魚肉做飯盒的主菜,這是最黑心的作法,這樣的團隊永遠良心不安,終會得報應的,所以活的也不快樂。

第十二篇告子章句下第九章


孟子曰:「今之事君者曰:『我能為君辟土地,充府庫。』今之所謂良臣,古之所謂民賊也。君不鄉道,不志於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我能為君約與國,戰必克。』今之所謂良臣,古之所謂民賊也。君不鄉道,不志於仁,而求為之強戰,是輔桀也。由今之道,無變今之俗,雖與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註:
辟土地,充府庫:辟,同闢也。充,滿也。趙注:「辟土地,侵略鄰國也;充國庫,重賦斂也。」
民賊:殘害人民之蝥賊。
鄉道:鄉,音意同嚮。即嚮往於道也。
富 :動詞。使之富也。
約與國:朱注:「約,要結也。與國,和好相與之國也。」
戰必克:謂作戰必定勝利。禮記禮器:「我戰則克。」鄭注:「克,勝也。」
強戰:奪力作戰也。
由今之道:焦疏:「由,從也。道之訓亦為行。今之為道,猶言今之行。」
不能一朝居:趙注:「不能自安一朝之間居其位也。」朱注:「言必爭奪而至於危亡也。」
大意:孟子說:「現在一般事奉君的人,往往自負地說:『我能夠替君開闢國家的土地,充實府庫的貨財。』這是拿富國之術來迎合君意旨的,固屬現今所稱能幹的良臣了。然而橫征暴斂,榨取人民的膏血,其實就是古時所稱殃民的蝥賊啊!

因為君正在殘民自肥,不肯歸向道義,不想
施行仁政,天天以窮奢極欲為事,而事奉
的,又想法子搜括民財去富足他,那簡直是肥
壯那亡天下的夏桀了。

又有人自負地說:『我能夠替君聯結友邦,
打起仗來一定勝利。』這是拿強兵之術來迎合
君意旨的,又屬現今所稱能幹的良臣了。
然而興師動眾,屠殺人民的生命,其實就是古
時殃民的蝥賊啊!

因為君正在好大喜功,不肯歸向道義,不想施
行仁政,天天以黷武窮兵為事,而事奉君的,
又想法子逞強挑戰去幫助他,那簡直是幫助那
亡天下的夏桀了。

從現在的做法,不改變現在巧取豪奪的風俗,
就是把天下送給他,人民離德離心,也不能有
一天安居的日子啊!」
說明:孟子直指各諸侯都具侵佔心,而其下之用人,皆是
            附主人之心,爭戰豪奪,強佔百姓錢財婦女。

現代世界也是如此,故戰亂不斷,引起地球災禍連連,
這都是因果並業。在嘉慶年間有一王傑大臣,
向皇帝說:「官吏肅,百姓樂。」真是銘言。

台灣雖是一小小的島國,官吏如麻,貪污叢生,
官商勾結,百姓窮苦年又一年,真苦不堪言。
為何會如此,百姓太善良,容易被騙;
俗語說:可憐之事必有可恨之處。
百姓中讀書人玩3C,不讀書分看電視連續劇,喜歡
政治人看政論節目,沒有1%人看書本增知識。


2014年12月29日 星期一

忍辱也是一種修行(3)


胡適曾經對別人的辱駡這樣分析道:「有人罵我們,自然很生氣,非要和他拼命不可。要是拿我們的思維力來一分析,罵,到底是什麼呢?不過是由空氣傳來的一種音浪,對於音浪,自然用不著生氣。至於罵我的人呢?依著化學的分析,也不過是幾分之幾的氫氣、氧氣等的化合物,而被罵的我呢?也是和罵我的人一樣,幾種元素的化合物而已。等到死後,大家都物歸原所。如此,則所有詈罵,不過是一種氣體的流動,兩個機關打無線電而已,有什麼了不得?我們在氣頭上的時候,也能這樣轉念一想,心中的怒氣就會消失一大半。」

佛陀問徒弟:「別人送禮物給你,你不接受,那禮物怎麼辦?」
徒弟回答:「送的人偉回去就是了。」
佛陀叫徒弟仰天吐一口水。徒弟照做。
佛陀回徒弟:「口水那裏去?」
徒弟回答:「在我臉上。」
佛陀說:「由此可知,禮物別人不收,自己帶回去;口水天也不要,你自己收回去。別人罵你,污辱你,你不要,那些惡毒之詛咒語是要回到自己的。」

忍辱還要做到「無忍」。忍而無所執著,做到有若無,實若虛,才算真忍。有人罵你,你若執著忍受他人責駡,仍是有所執著。若無所執著,根本不會有被罵這個念頭,完全若無其事,才是真忍。所以忍辱也可以修三輪體空無住相。

忍辱需要善忘,處世豁達、超然、大度、灑脫,別人對於我如何,我從不記在心上,凡事過後就忘了,這就高了一步。再進一步,雖然人家對我無禮,侮辱我、陷害我,我不以牙還牙,而是反思自己的不對之處,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一定是什麼什麼原因,由我引起來的,並完善自己,境界就又提高了一層。

對於他人的侮辱不但不生氣、不報復,而且還給予他人好處,這又是一層境界。淨空法師說:「如果我們能在忍辱上下工夫,就容易入道。因為我們能忍辱就能感動別人,教化別人。」
別人的種種無理取鬧,是愚癡的人所為,我要憐憫他,以自己的人格道德使別人受到感化和超脫,那麼你的福德就會增加一分。

一個人的福德,就是在踐行愛與慈悲的過程中逐漸累積而得的。修忍辱有利於持戒,有利於得定,有利於開發智慧。

《佛遺教經》說:「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歡喜忍受惡罵之毒如欲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

此外,忍辱能解除煩惱,利於修清淨心;忍辱有利於廣結善緣,有利於處理人際關係;忍辱能得相好莊嚴,成就自利。


2014年12月28日 星期日

第十二篇告子章句下第八章


魯欲使慎子為將軍。孟子曰:「不教民而用之,謂之殃民。殃民者,不容於堯舜之世。一戰勝齊,遂有南陽,然且不可。」
慎子勃然不悅曰:「此則滑釐所不識也。」
曰:「吾明告子。天子之地方千里;不千里,不足以待諸侯。諸侯之地方百里;不百里,不足以守宗廟之典籍。周公之封於魯,為方百里也;地非不足,而儉於百里。太公之封於齊也,亦為方百里也;地非不足也,而儉於百里。今魯方百里者五,子以為有王者作,則魯在所損乎?在所益乎?徒取諸彼以與此,然且仁者不為,況於殺人以求之乎?君子之事君也,務引其君以當道,志於仁而已。」
註:
慎子:魯臣,名滑釐,善於用兵者。
不教民而用之:朱注:「教民者,教之禮義,使知人事父兄,出事長上也。用之,使之戰也。」
南陽:齊地。全祖望曰:「即汶陽。」今在山東省泰山之西南,汶水之北,本屬魯,後為齊奪之。
待諸侯:朱注:「謂待其朝覲聘問之禮。」,宗廟曲籍,朱注:「祭祀會同常制也。」
儉 :止而不過之意。
太公:姜尚也。姜子牙。
損 :減之也。
徒 :空也,謂不殺人而取之也。
當道:朱注:「謂事合於理。」
志於仁:心在於仁。

大意:魯國要任命慎子做將軍。
孟子說:「不教人民禮義,就用他們去作戰,這叫做禍害人民。禍害人民的人,是不能存在於堯舜的時代的。所以即使一戰就能打敗了齊國,取得了南陽,也還是不可以的。」

慎子變了臉色,不高興地說:「這話真是我所不能了解的。」

孟子說:「我明白地告訴你:周初定制,天子的地方為一千方里,沒有一千方里就不足以接待諸侯;諸侯的地方是一百方里,沒有一百方里就不足以保宗廟祭祀的曲制冊籍。周公封在魯國的土地,是一百方里;並不是周朝的土地不夠,而如而只給他一百里;姜太公封在齊國的土地,也是一百方里,並不是周朝的土地不夠,而如而只給他一百里。現在魯國的土地已經是一百里的五倍,你認為如果有聖王出來,那麼魯國的土地,應該要減少呢?裹是應該要加多呢?就是不殺人去把南陽從齊國取來給魯國,有仁心的人尚且不肯做;何況要殺人去求取呢?君子的事奉君,務必要引導他的君去做合理的事,使他的心永遠存着仁道才好。」

說明:中華民族一向愛好敦親睦鄰,不各外侵略周邊國家,在各朝代盛世之時,也是外國進貢少,賞賜多;但是內鬥內行,爭權奪利,各朝各代皆如此,故孟子提出同公及姜太公聖人治世,以仁道為治,一百方里的土地已夠大了。

現在的新加坡的領導人就是中華民族的後裔,深究中華文化,土地沒有台北市,他們能成為亞洲金融中心,現在成為亞洲四小龍之首,就是仁義治國,人民生治無缺,認真工作者薪資很高。

台灣也是中華民族的後裔,故蔣公要維護固有文化,接堯舜禹湯孔子孫文之正統,用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現在放棄中華文化,崇尚美國,它是由戰爭起家,是霸道治國,是棄善從惡。

台灣國土雖小,但比新加坡大了十倍多,但人民為爭權奪利,常在選舉,天天有爭鬥,使百姓認真工作者,薪資是新加坡的一半,而失業者多,故現在排名已在亞洲四小龍之外。

當然這是自然定律的考驗,台灣宗教人口比例應有九成,寺廟庵堂比超商還多,故上天必降神魔下凡也多,以歷史觀念統計,魔勝神的機會大,所以台灣就會越亂。


孔子說:亂邦不居。所以台灣有錢人能移民的移民,不能移民的,在世界各地設工廠,把台灣錢分散到外國,將來債留台灣,人留外國享福。

台灣百姓百分之七、八十都是小康之下,羨慕那些有錢人,就聽一些有智識並奸巧之人,擁護他們取得權勢,會改變現況,結果惡果一再循要,把一隻瘦鵝養肥,牠已吃不下了,結果放牠走,再養一隻瘦鴨,再經幾年又養肥了再換,百姓之財就只好當牠們飼料而已,只好一直窮下去

2014年12月27日 星期六

忍辱也是一種修行(2)


廣欽法師是現代的一名高僧,誕生於福建省惠安縣,因家
境清寒,投泉州承天寺出家。他認為自己福薄,不敢接受
寺院的供養,就去住山洞,一住就是十三年。回到寺裏後,
他還是不住寮房,要求守大殿。大殿不能安床鋪,只能天
天晚上在大雄寶殿打坐。

但是,他回寺裏不久,大殿裏功德箱的香火錢不翼而飛,
以前從來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這一消息傳開,舉寺譁
然,這自然讓人們的目光不約而同地集中到了廣欽和尚身
上。誰都知道他每天夜間都在大殿裏坐禪,如果有賊潛
入,那麼他不會看不見,既然他沒有反應,那香火錢一定
是他偷去了,這就是他不願意住寮房,情願守大殿的目的
所在。

從此以後,人們都對他以白眼相向,他卻一點不為自己辯
白說自己是冤枉的,還是一心一意地念經打坐,就跟什麼
都沒有發生一樣。

廣欽和尚遭受一個多禮拜的非禮之後,當家師父和香燈師
向大家揭示真相說:「其實香火錢沒有被盜,只是想借此
考驗一下老和尚究竟潛心修行到什麼程度,沒想到他的功
夫確實不同一般。」眾人聽了,很慚愧對老和尚的非禮,
而老和尚仍然淡定如初,沒有為此而欣喜。

面對他人的侮辱而不怒,這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這應
該是我們努力修行的方向。中國人有一種倔強的個性,這
就是古書上常說的「士可殺不可辱」,什麼都可以忍,連
殺頭都可以忍,唯獨對侮辱不能忍,這是不能成大事的。


如果先學會忍辱,一定要先學專注定心,而外無相住,
才能控制自己的憤怒,那還有什麼不能忍的呢!

2014年12月26日 星期五

第十二篇告子章句下第七章


孟子曰:「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今之諸侯,五霸之罪人也;今之大夫,今之諸侯之罪人也。天子適諸侯曰巡狩,諸侯朝於天子曰述職。春省耕而補不足,秋省斂而助不給。入其疆,土地辟,田野治,養老尊賢,俊傑在位,則有慶,慶以地。入其疆,土地荒蕪,遺老失賢,掊克在位,則有讓。一不朝,則貶其爵;再不朝,則削其地;三不朝,則六師移之。是故天子討而不伐,諸侯伐而不討。五霸者,摟諸侯以伐諸侯者也,故曰: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五霸,桓公為盛。葵丘之會諸侯,束牲、載書而不歃血。初命曰:『誅不孝,無易樹子,無以妾為妻。』再命曰:『尊賢育才,以彰有德。』三命曰:『敬老慈幼,無忘賓旅。』四命曰:『士無世官,官事無攝,取士必得,無專殺大夫。』五命曰:『無曲防,無遏糴,無有封而不告。』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後,言歸于好。』今之諸侯,皆犯此五禁,故曰:今之諸侯,五霸之罪人也。長君之惡其罪小,逢君之惡其罪大。今之大夫,皆逢君之惡,故曰:今之大夫,今之諸侯之罪人也。」
註:
五霸:春秋時之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莊王是也。
三王:三代之王者,夏禹、商湯、周文、武王。
適 :往也。
朝 :朝見。
述職:諸侯朝於天子,陳述其職守也。
省耕:省察百姓之耕種也。
省斂:省察百姓之收成也。
給 :足也。
辟 :同「闢」。
慶 :賞也。
掊克:聚斂也。謂深克剝削人民的人。
讓 :責也。
六師:謂天子之六軍,古以一萬二千五百人為軍。
移之:朱注:「移之者,誅其人而變置之也。」
討而不伐:討者,出命以討其罪,上討下也。伐者,謂方伯連帥奉天子命,聲罪而伐諸侯也。
摟 :強牽也。
葵丘::春秋昤宋國地名,在今河南省考城縣東三十里。
束牲:謂縛其牲而不殺之也。
載書:盟書也。
歃血:謂以血塗口旁以盟誓也。
樹子:朱注:「樹,立也。己立世子,不得擅易,初命三事,所以修身正家之要也。」
攆 :代也。
專殺:擅殺也。
曲防:曲為堤防,或壅之不使流入鄰國,或決之以鄰國為壑也。
遏糴:謂鄰國有災,不可閉糴使不得食也。
無有封而不告:謂不得專封國邑而不告天子也。
長君之惡:朱注:「君有過不能諫,又順之者,為長君之惡也。」
逢君之惡:謂迎合在上者之意旨。朱注:「君之過未萌,而先意導之者,為逢君之惡也。」
大意:孟子說:「春秋時的五霸,都是三代帝王的罪人:現在的各國諸侯,都是五霸的罪人:現在的大夫,又都是現在名國諸侯的罪人。天子每隔十二年到諸侯的國家去巡視,叫做巡狩;諸侯每年要朝見天子一次,陳述自己的職務,叫做述職。
春天要去察看百姓的耕種,有不足的就補助他們,秋天要去察看百姓的收成,有不足的就資助他們。
天子進入諸侯的國境,看到土地開闢,田野整治,能夠供養老人,尊重賢人,才幹出眾的人在做官,就給予獎賞,加封土地。
要是進到諸侯的國境,看到的是土地荒涼,遺棄老人,不用賢人,聚斂剝削的人在官做官,就要加以責罰。
諸侯一次不來朝見,就降低他的爵位;兩次不來朝見,就削減他的封地;三次不來朝見,就出動六軍去征討他,另立一個諸侯。
所以天子只是下令聲討有罪的諸侯而不親自攻伐,而諸侯則是奉命攻伐有罪的諸侯而不聲討。五霸這些人,是聯合各國諸侯,去攻伐別的諸侯,所以說:五霸是三皇的罪人啊!
五霸之中,以齊桓公為強勝,他在葵丘會合諸侯時,只是縛好牲畜,上載盟書,而不殺牲歃血。
第一條盟誓說:『誅殺不孝的人,不能私換已立的世子,不要把妾立做正妻。』
第二條盟誓說:『尊重賢人,培育英才,以顯揚有德行的人。』
第三條盟誓說:『尊敬老人,慈愛幼小,不要忘記款待外來的賓客。』
第四條盟誓說:『士的官爵不得世襲;一官一事,不得兼職;取用士人,要有真才;不准私自殺害大夫。』
第五條盟誓說:『不准築彎曲的埸防,有害鄰國;不得阻止糴賣米穀給鄰國救災;不得有所封賞而不稟告天子。』
又說:『凡是我們同訂條約的人,既經簽約,就要攜手和好。』

現在的各國諸侯,都違反這五條盟約,所以說:現今的諸侯,都是五霸的罪人啊!聽任國君的罪惡滋長,這罪還小;迎合引誘君的惡念,這罪可大了。
現在的大夫,都是逢迎引誘君的惡念的,所以說:現在的大夫,都是現在各國諸侯的罪人啊!」

說明:此章是孟子內心的主張,對齊桓公五條盟誓非常合符儒家思想,留到現代還是適用。齊桓公用管仲、鮑子牙等九霸諸侯,請周天子到聚結地,孔子認為不合禮。

晉文公重耳(西元前698628),逃出時,有狐偃、趙衰、魏仇、介子推等八人隨身保護,其間有介子推割肉給重耳食用(後產生火燒綿山、寒食節得來的故事),西元前六三六年由秦穆公護重耳回晉,成為晉文公。十二年三霸諸侯於周都,朝見周襄王。孔子稱讚晉文公。

秦穆公用百里奚為相,亦為五霸之一。

楚莊王(卒於西元前591),在位23年。有「一鳴驚人」、「莊王葬馬」、「絕纓之宴」留傳。

宋襄公(卒於西公前637),在位13年。以「仁義」為名,無武力之霸。在「泓水之戰」可利用楚軍渡水殺之而不為。


2014年12月25日 星期四

臉書分享:忍辱也是一種修行(1)

唐朝天臺山國清寺隱僧拾得與寒山子是佛教史上的兩位著名詩僧。
拾得的身世不詳,據說他年幼時被人遺棄在赤城道側,恰巧被正
在經行的豐干禪師發現,帶回國清寺中,因此名為拾得。寒山子,
又名貧子,經常棲身在天臺山始豐縣西的寒岩幽窟中,因此被稱
為寒山子,蘇州的寒山寺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二人不僅行為怪誕、而且語言非常,非一般凡夫俗子所能領受。

《古尊宿語錄》中記載著他們這樣的對答
寒山問拾得:「如果世間有人無端的誹謗我、欺負我、
侮辱我、恥笑我、輕視我、鄙賤我、厭惡我、
欺騙我,我要怎麼做才好呢?」
拾得回答說:「你不妨忍著他、謙讓他、任由他、避
開他、耐煩他、尊敬他、不要理會他,再過幾
年,你且看他。」

寒山問:「還有甚訣可以躲得?」
拾得回答說:「我曾看過彌勒菩薩偈,你且聽我念偈
曰:
老拙穿衲襖,淡飯腹中飽,補破郝遮寒,萬事隨緣了。
有人罵老拙,老拙只說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
涕唾在面上,隨它自幹了,我也省氣力,他也無煩惱。
這樣波羅密,便是妙中寶。若知這消息,何愁道不了?
人弱心不弱,人貧道不貧,一心要修行,常在道中辦。
世人愛榮華,我不爭場面;名利總成空,貪心無足厭。
金銀積如山,難買無常限;古今多少人,哪個活幾千。
這個逞英雄,那個做好漢,看看兩發白,年年容顏變,
日月像拋梭,光陰如射箭,不久病來侵,低頭暗嗟歎,
自想年少時,不把修行辦,得病想回頭,閻王無轉限。
馬上放下手,回頭未為晚;也不論是非,也不把家辦,
也不爭人我,也不做好漢,罵著也不覺,問著如啞漢,
打著也不理,推著渾身轉,也不怕人笑,也不做臉面,
幾年兒女債,拋開不再見。好個爭名利,轉眼荒郊伴。
我看世上人,都是精扯淡。勸敬回頭,單把修行幹。
做個大丈夫,一刀截兩段;跳出紅火坑,做個清涼漢。
悟得真常理,日月為鄰伴。」
在這段經典睿智的對話中,寒山問得好,拾得答得妙,所
以傳世不衰至今讓後人讚歎不已。

人生在世總會遇到些不如意,許多冤枉,許多無理橫加,
這時,忍辱不僅是日常生活中與他人接觸時最容易遇上的
考驗,更是每個人修行中必經之磨煉過程。忍辱就是要忍
受不管來自什麼方面對自己造成的心理、心理上的種種痛
苦、種種侮辱。包括不發怒、不結怨,心裏沒有惡意,
無波而如如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