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31日 星期二

阿合經-436

 

阿難!甚麼叫做有一種人,施設為有神我,而施設(立論)呢?」尊者阿難仰白世尊說:「世尊為法之本,世尊為法的主,法乃由世尊而發覺的,唯願世尊闡說!我今聽後,得以廣知其義。」佛陀便告訴他說:「阿難!你要諦聽!聽後要善思念它,我當會為你分別其義。」尊者阿難,乃受教而聽。

佛陀說:「阿難!或者有一種人,以少色是神我,施設而施設(立此論為論)。或者又有一種人,以非少色是神我,施設而施設,認為無量色是神我,施設而施設(立為論)。或者又有一種人,以非少色是神我,施設而施設,也非無量色是神我,施設而施設,以少無色是神我,施設而施設。或者又有一種人,以非少色是神我,施設而施設,也非無量色是神我。施設而施設,也非少無色是神我,施設而施設,認為無量的無色是神我,施設而施設(以此論立為其論)。

阿難!如果有一種人,以少色是神我,施設而施設的話(以此論,立為其論的話),他的現在。以少色是神我,而施設而施設(立此為實在之論),則其身壞命終時,也是如是之說,也是如是之見。而有神我如果離開少色時,也是如是如是之思。他定會作如是之念的。阿難!像如是的有一種人,以少色認為是神我。施設而施設。像如是的,有一種人,以少色是神我之見,而執著,而執著不放。

阿難!或者又有一種人,以非少色是神我,施設而施設,而以無量色是神我,施托而施設的話,則他現在乃以無量色是神我,施設而施設,則其身壞命終之時,也是如是之說,也是如是之見。而有神我如果離開無量色時,也是如是如是之思,他定會作如是之念的。阿難!像如是的有一種人,以無量色是神我,施設而施設(立此論為其論)。像如是的以無量色是神我之見,而執著,而執著不放。

阿難!或者又有一種人,以非少色是神我,施設而施設,也非無量色是神我,施設而施設,以少無色是神我,施設而施設的話,則他現在以少無色是神我,施設而施設,在其身壞命終之時,也如是而說,也如是而見。而其有神我如果離開少無色時,也是如走如是之思,他定會作如是之念。阿難!像如是的,有一種人,以少無色是神我,施設而施設,像如是的有一種人,以少無色是神我之見,而執著,而執著不放。

阿難!或者又有一種人,以非少色是神我,施設而施設,也非無量色是神我,施設而施設,也非少無色是神我,施設而施設。以無量的無色是神我,施設而施設的話,則他現在乃以無量的無色是神我,施設而施設,其身壞命終之時,也如是之說,也如是之見。其有神我,如果離開無量的無色時,也如是如是之思,他定會作如是之念的。阿難!像如是的,有一種人,以無量的無色是神我,施設而施設。像如是的有一種人,以無量的無色是神我之見,而執著,而執著不放。這叫做有一種人,認為有神我,施設而施設(立此論為其論)。

阿難!甚麼叫做有一種人,認為無神我,施設而施設呢?」尊者阿難白世尊說:「世尊乃為法之本,世尊為法之主,法乃由世尊啟發的,唯願闡說!我現在聽後,得能廣知其義。」佛陀便告訴他說:「阿難!你要諦聽!聽後要善思念它,我當會為你分別其義。」尊者阿難,乃受教而聽。

佛陀說:「阿難!或者有一種人。認為非少色是神我,施設而施設,亦認為非無量色是神我,施設而施設,也認為非少無色是神我,施設而施設,也認為非無量的無色是神我,施設而施設(以此論為其定論)。

阿難!如果有一人,認為非少色是神我,施設而施設(以此論為論)的話,則他現在以非少色是神我,施設而施設,其身壞命終之時,也不如是之說,也不如是而見(不以少色為神我)。其有神我如果離少色時,也不如是如是之思,也不作如是之念。阿難!像如是的,有一種人,認為非少色是神我,施設而施設,則像如是的,有一種人,以非少色是神我,而不見其執著而執著。

2023年1月30日 星期一

阿含經-435

 

阿難!如果又有一種人,覺不苦不樂之覺(受不苦不樂之受-捨受)的話,他就在於那個時候,其他的二覺會滅掉,所謂樂覺與苦覺會不起作用。他在於那個時候,唯會覺不苦不樂之覺(唯受不苦不樂之受)。所謂不苦不樂之覺,乃是無常之法,是苦的法,會滅的法。如果不苦不樂之覺會滅而滅掉之時,他,不會作此念麼:不是神我之滅了麼?阿難!那些像如是的無常之法,但離苦與樂。那麼,是否又觀察覺就是神我嗎?」回答說:「弗也。」佛陀乃說:「阿難!因此之故,那些像如是的無常之法,但唯苦與樂,不應又在觀察覺就是神我啊!」

阿難!如果又有一種人,觀察覺不是神我,然而神我乃能覺,觀察神我之法能覺的話,就應當對他說:『你如果無覺的話,則覺,就不可得,就不應說這是我所有。』阿難!他當會再像如是的觀察覺不是神我,然而神我乃能覺,觀察神我之法,為能覺嗎?」回答說:「弗也。」佛陀說:「阿難!因此之故,他不應該像如是的觀察覺為非神我,而神為能覺、見神我之法為能覺。」

阿難!如果又有一種人,觀察覺(受)不是神我,也不見神我能覺,然而神我之法卻能覺,但見神我無所覺(神我之法,也不能受)的話,就應當對他說:『你如果沒有覺,則一切都不能得,神我離開覺的話,就不應有神我之清淨。』阿難!他當會又見覺為非神我,也不見神我為能覺、神我之法為能覺,但見神我為無所覺嗎?」回答說:「弗也。」

佛陀說:「阿難!因此之故,他不應該像如是的見覺為非神我,也不見神我為能覺、神法為能覺,但見神我無所覺啊!這叫做有一種人見有神也。(觀察有神我)。

阿難!甚麼叫做有一種人不見有神耶?」(觀察無神我)。尊者阿難白世尊說:「世尊為法之本,世尊為法的主,法乃由世尊而發覺,唯願世尊闡說!我今聽後,會得廣知其義。」

佛陀便告訴他說:「阿難!你要諦聽!聽後要善思念它,我當會為你分別其義。」尊者阿難,就受教而聽。

佛陀說:「阿難!或者有一種人,不見覺是神(觀察受,不是神我),亦不見神能覺(觀察神我,不能受),然神法能覺(也不說然而神我之法能受),亦不見神無所覺(觀察而知神我乃不是無所受)。他像如是的不見後(觀察而如實而知其一切),就不會受此世間(不執取於世間的一切)。他不受(不執取世間)後,就不會有疲勞(不怖畏)。不疲勞後,便會般涅槃(寂滅)。所謂: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如實而知見)。阿難!這叫做增語,叫做增語而傳說,而傳說可施設為有(有其名目事實可傳承,可定論其事)。像如是而知的話(知如真,也就是如實而知),就不會有所受(無所受,也就是不執取一切,免於輪迴)。

阿難!如果比丘像如是的正解脫的話,這就不再會有:見如來終(觀察如來為有終),見如來不終(見如來為不終),見如來終、不終(觀察如來乃有終不終),見如來亦非終、亦不非不終(觀察如來乃也不是不終,也不是非不終的人),這叫做有一種人,不見有神(觀察沒有神我)。

2023年1月27日 星期五

阿含經-434

 

佛陀說:「阿難!因此之故,當知!此識的因、識的習、識的本、識的緣者,就是所謂此名色。為甚麼呢?因為緣於名色之故,而有了識。阿難!這就是緣於名色而有了識,由是而增語(有了名目),增語而說而傳,傳說可施設而有:所謂識與名色,都共俱(而輪迴流轉)。

阿難!為甚麼有一種人,其見解乃認為有神呢?(神我)」尊者阿難仰白世尊說:「世尊乃為法之本,世尊乃為法之主,法乃由世尊而知見的。唯願闡說!我今聽後,得能廣知其義。」佛陀便告訴他說:「阿難!你要諦聽!聽後要善思念它,我當會為你分別其義。」尊者阿難,就受教而聽。

佛陀說:「阿難!或者有一種人,見覺是神(觀察受就是神我),或者又有一種人,不見覺是神(觀察受不是神我),見神能覺(觀察神我為能受),然神法能覺(而且觀察神我之法,為能受)。或者又有一種人,不見覺是神(觀察受不是神我),亦不見神能覺(也觀察神我不是能受),然神法也不能覺(而且神我之法,也不能受),但見神無所覺(唯觀察神我乃無所受)。

阿難!若有一人,見覺是神者(觀察受就是神我的話),就應當問他而說:你有三覺(三受),所謂樂覺(樂受)、苦覺(苦受)、不苦不樂覺(不苦不樂受-捨受)。你對於此三覺,到底是見何覺是神耶?』(三受中,那一受為神我呢?)阿難!當又對他說:如果覺受樂覺(樂受)時,在那個時候,其他的二覺會滅,也就是苦覺與不苦不樂之覺,並沒作用而滅,當於那個時候,唯有覺樂覺(唯能受樂受)。所謂樂覺,乃是無常之法,是苦的法,會滅的法。如果樂覺由於是會滅之法,而已經滅掉的話,他,不作此念麼:不是神我之滅了麼?

阿難!如果又有一種人,覺苦覺(受苦受)之時,他就在於那個時候,其他的二覺會滅掉,所謂樂覺與不苦不樂之覺會不作用是,在那個時候,唯有覺苦覺而已。所謂苦覺(苦受),乃是無常之法,是苦的法,會滅的法。如果苦覺已滅掉的話,他,不會作此念麼:不是神我之滅了麼?

2023年1月26日 星期四

阿含經-432

 

佛陀又說:「阿難!如果沒有耳、鼻、舌、身、意更樂(耳觸、鼻觸、舌觸、身觸、意觸),各各都沒有意更樂(意觸,包括耳鼻舌身之觸)的話,則倘使離開意更樂時,當會有緣於意更樂(意觸,包括耳鼻舌身之觸),而生樂覺(樂受)、苦覺(苦受)、不苦不樂覺(不苦不樂受)嗎?」回答說:「無也。」(不會的。)

佛陀又說:「阿難!因此之故,當知!此覺(受)的因、覺的習、覺的本、覺的緣,就是所謂此更樂(觸)的。為甚麼呢?因為緣於更樂(觸)之故,則有了覺(受)。阿難!如果有人問而說:『更樂有緣嗎?』當如是的回答:『更樂乃有緣的。』如再問說:『更樂有甚麼緣呢?』當如是的回答:『乃緣於名色。』(名為精神,色為物體,身體)。當知!所謂緣於名色,而有了更樂(觸)。阿難!所謂所行、所緣,而有了名身(身心),離開此行,離開此緣。而有了有對(相對礙,指五識所依的五根佔有的物體性的空間)的更樂(觸)嗎?」回答說:「無也。」(不會的。)

佛陀又說:「阿難!由於所行、所緣,而有了色身,如果離開此行,離閩此緣的話,是否有了增語更樂(名目、名辭)嗎?(也就是還可以認知名目之觸嗎?)」回答說:「無也。」(不會的。)

佛陀說:「假若離開了名身,以及色身的話,當會有了更樂,而施設更樂嗎?」(還可以認知有對之觸嗎?)回答說:「無也。」(不會的。)

佛陀又說:「阿難!因此之故,當知!此更樂(觸)之因、更樂之習、更樂之本、更樂之緣者,就是所謂此名色。為甚麼呢?因為緣於名色之故,則有了更樂(觸)。阿難!如果有人問而說:『名色有緣嗎?』當如是的回答:『名色乃有緣由的。』如再有問而說:『名色有甚麼緣呢?』當如是的回答:『乃緣於識。』應當要知道!所謂緣於識,而有了名色。阿難!如果識,不入於母胎的話,會有名色成就此身嗎?」回答說:「無也。」(不會的。)

佛陀說:「阿難!如果識入於母胎,就出來時,名色能會於精嗎?(會和父母的精血相會而結為一體嗎?)」回答說:「不能會合到。」佛陀又說:「阿難!如果幼少的童男、童女之識,初斷壞而不有的話,名色會轉而增長嗎?」回答說:「弗也。」(不會的。)

佛陀說:「阿難!因此之故,當知!此名色之因、名色之習、名色之本、名色之緣者,就是所謂這個識。為甚麼呢?因為緣識之故,則有了名色。阿難!如有人問:『識有緣由嗎?』當如是的回答:『識也是有緣由的。』如再問說:『識有甚麼緣呢?』當如是的回答:『緣於名色。』當知!所謂緣於名色而有了識。阿難!如果識不得名色,假如識不立在於名色,不倚靠於名色的話,則識,寧有(是否會有)生、有老、有病、有死、有苦嗎?」回答說:「無也。」(不會的。)

2023年1月20日 星期五

阿含經-431

 

佛陀又說:「阿難!因此之故,當知!此慳的因、慳的習、慳的本、慳的緣者,就是所謂這個著(執著不放)。為甚麼呢?因為緣於著之故,則會有了慳。阿難!所謂緣於欲而著者,就是說緣於欲,才會有了著,當知!所謂緣於欲而有了著。阿難!如果沒有欲,各各都無欲的話,則倘使離開了欲,當會有了著嗎?」回答說:「無也。」(不會的。)

佛陀又說:「阿難!因此之故,當知!此著的因、著的習、著的本、著的緣者,就是所謂此欲。為甚麼呢?因為緣於欲之故,則有了著。阿難!所謂緣於分(分別、決定),而有了染欲者,就是說緣於分而有了染欲,當知!所謂緣於分別,才會有了染欲。阿難!如果沒有這分別,各各都沒有分別的話,則倘使離開了這個分別時,當會有了染欲嗎?」回答說:「無也。」(不會的。)

佛陀又說:「阿難!因此之故,應當要知道!此染欲之因、染欲之習、染欲之本、染欲之緣者,就是所謂此分別(決定、用)。為甚麼呢?因為緣於分別之故,則會有了染欲。阿難!所謂緣於利益,而有分別者,這是說緣於利,才會有了分別,當知!所謂緣於利,而有了分別。阿難!如果沒有利,各各都沒有利的話,則倘使離開了利益的話,當會有了分別嗎?」回答說:「無也。」(不會的。)

佛陀又說:「阿難!因此之故,當知!這分別之因、分別的習、分別的本、分別的緣者,就是所謂這個利。為甚麼呢?因為緣於利之故,則有了分別之故。阿難!所謂緣於求(遍求),而有了利者,這是說緣於求,才會有了利,當知!所謂緣於求,而有了利。阿難!如果沒有了遍求,各各都沒有了求的話,則倘使離開了求,當會有了利嗎?」回答說:「無也」。(不會的。)

佛陀又說:「阿難!因此之故,當知!這利之因,利的習、利的本、利的緣者,就是所謂這個求。為甚麼呢?因為緣於求之故,則會有了利。阿難!所謂緣於愛,而有了求者,這是說緣於愛,才會有了求,當知!所謂緣於愛,而有了求。阿難!如果沒有愛,各各都沒有愛的話,則倘使離開了愛,當會有求嗎?」回答說:「無也」。(不會的。)

佛陀又說:「因此之故,當知!這個求的因、求的習、求的本、求的緣者,就是所謂這個愛。為甚麼呢?因為緣於愛之故,則會有了求。阿難!欲愛(貪愛五欲之境),以及有愛(貪著生存的妄執),此二法,是因於覺(受),緣於覺,所致而來的。阿難!如果有人問而說:『覺,有緣嗎?』當如是的回答:『覺也是有緣的。』如又問說:『覺,有甚麼緣呢?』當如是回答:『乃緣於更樂(觸)。』當知!所謂緣於更樂而有了覺。阿難!如果沒有眼更樂(眼觸),各各都沒有眼更樂的話,則倘使離開了眼更樂(眼觸),當會有緣於眼更樂,而生樂覺、苦覺、不苦不樂覺(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嗎?」回答說:「無也。」(不會的。)

2023年1月19日 星期四

阿含經-430

 

佛陀說:「阿難!因此之故,應當要知道!所謂生之因、生之習(集)、生之本、生之緣者,就是指此有啊!為甚麼呢?因為緣於有之故,則會有了生。阿難!緣於受(取)而有了有者,這就是說緣於受,才會有了有。應當知道!所謂緣於受,而有了有。阿難!如果沒有受(取),各各都沒有了受(取)的話,則倘使離開了受,當會又有了有,施設為有了有麼?」回答說:「無也」。(不會的)。

佛陀又說:「阿難!因此之故,當應知道!此有之因,有之習(集),有之本,有之緣,就是所謂受(取)啊!為甚麼呢?因為緣於受之故,就會有了有。阿難!所謂緣於愛,而有了受(取)者,這是說緣於愛之故,才會有了受(取)的。當知!所謂緣於愛,而有了受(取)。阿難!如果沒有了愛,各各都沒有受的話,則倘使離開了這愛的話,當會又有了受(取),建立為有了受(取)嗎?」回答說:「無也。」(不會的)。

佛陀又說:「阿難!因此之故,應當知道!此受(取)之因、受之習、受之本、受之緣,就是所謂愛。為甚麼呢?因為緣於愛之故,就會有了受(取)的。阿難!這叫做緣於愛,而有了求(遍求),緣於求,而有了利(所得),緣於利,而有了分(分別、決定),緣於分,而有了染欲(欲貪),緣於染欲,而有了著(執著),緣於著,而有了慳,緣於慳,而有了家,緣於家,而有了守。阿難!緣於守護之故,便會有了刀杖(拿起刀杖),有了鬥諍,有了諛諂、欺誑、妄言、兩舌等,產生起無量的惡不善之法。像如是的有了如此之具足,而純生大苦陰!阿難!如果沒有守,各各都沒有了守的話,則倘使離開了守時,當會有刀杖、鬥諍、諛諂、欺誑、妄言、兩舌等,生起這些算不盡的惡不善之法嗎?」回答說:「無也。」(不會的)。

佛陀又說:「阿難!因此之故,應當要知道:刀杖、鬥諍、諛諂、欺誑、妄言、兩舌等,會生起這些算不盡的惡不善之法之因,其習、其本、其緣,就是所謂守。為甚麼呢?因為緣於守之故,則有了刀杖、鬥諍、諛諂、欺誑、妄言、兩舌,而產生起無量的惡不善之法,而有如此的具足,而純生大苦陰。阿難!緣於家,而有了守者,這是說緣於家,才會有了欲守護的。當知!所謂緣於家,而有了守。阿難!如果沒有家,各各都沒有家的話,則倘使離開了家,當會有了守嗎?」回答說:「無也。」

佛陀又說:「阿難!因此之故,應當要知道!這會守的因、守的習,守的本,守的緣者,就是所謂這個家。為甚麼呢?因為緣於家之故,則會有了守的。阿難!緣於慳,而有了家者。這是說緣於慳,就會有了家,當知!所謂緣於慳,才有了家。阿難!如果沒有慳,各各都沒有慳(惜)的話,則倘使離開了慳,當會有了家嗎?」回答說:「無也。」(不會的。)

佛陀又說:「阿難!因此之故,當知!這家之因、家的習、家的本、家的緣者,就是所謂這個慳的。為甚麼呢?因為緣於慳之故,則會有了家。阿難!所謂緣於著,而有慳者,就是說緣於著而有了慳,當知!所謂緣於著,而有了慳。阿難!如果沒有著,各各都無著的話,則倘使離開著的話,當會有慳嗎?」回答說:「無也。」(不會的。)

112年1月18日肌力講座

 








2023年1月18日 星期三

阿含經-429

 

中阿含經卷第二十四

 

 因品第九:(有十經)(第二小土城誦)  

 因止處二陰 增上心及念 師子吼優曇 願想最在後

(大因經、念處經、上下二苦陰經、增上心經,以及念經,師子吼經、優曇婆羅經、願經,想經即為最後的。)  

九十七、大因經第一  

大意:本經敘述佛陀為阿難廣明緣起的甚深之法,又闡明七識住,以及二處。如果對於這些能夠知如真的話,就名叫慧解脫。如兼修八解脫的話,就名叫俱解脫。

  結集者的我們,都像如是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遊行到拘樓瘦,住在於名叫劍磨瑟曇的拘樓國的都邑。

那時,尊者阿難,乃居在於閒靜之處,獨自在宴坐思惟,其心曾作如是之念:此緣起之法,乃為甚奇!極為甚深!其明(其相)也是甚深!然而我的觀見乃為至淺,而為至淺的法?

於是,尊者阿難就在於晡時,從其宴坐寤起,往詣佛所,行稽首佛足之禮,然後退住在一邊,他仰白佛陀說:「世尊!我現在閒居獨處,打坐思惟,曾作如是的心念:此緣起之法,乃為甚奇!極為甚深!明(相)也是甚深!然而我的觀見(見解),而為至淺至淺。」

世尊告訴他說:「阿難!你不可作如是之念:此緣起法為至淺、至淺。為甚麼呢?因為此緣起法,乃極為甚深!明(其相)也是甚深(非常的深奧的理)!阿難!由於對於此緣起之法不知如真(不能如實而知),不見如實(不能如實而見到),不覺不達(不能覺了通達)之故,而致於那些眾生有如織布機之相鎖那樣,也如蘊蔓草之多有稠亂那樣,匆匆而喧鬥,而從此世間轉生至於彼(另一)世間,又從彼世間,而轉生至於此世間,都往來不絕,不能超出過生死。阿難!因此之故,而知此緣起,乃是極為甚深!明(其相)也是非常的甚深之法啊!

阿難!如果有人問而說:『老死有緣耶?』(由之而起之因)就應當這樣的回答他:『老死有緣(有原因)。』如果又問:『老死到底有甚麼緣呢?』當如是的回答:『老死乃緣於生』 (會老死,就是因為出生為有情方會有之事,故老死乃緣於生而有的)。阿難!如有人問而說:『生有緣嗎?』當如是的回答:『生也是有緣』的。如又問而說:『生有甚麼緣呢?』當如是的回答:『緣於有的』(因為有了有-有情的因素,才會轉生而來之故,有就是生之緣)。阿難!如有人問而說:『有,有緣嗎?』當如是的回答:『有也是有緣的。』如又問說:『有,到底有甚麼緣呢?』當如是的回答:『緣於受的。』(受為取,也就是執取不放而受過去的業緣,致有有情的因素之有,故受-執取乃為有之緣)。

阿難!如有人問而說:『受有緣嗎?』當如是的回答:『受也是有緣的。』如又問說:『受有甚麼緣呢?』當如是的回答:『緣於愛。』(有了愛念才會執取而受,故愛為受之緣)。阿難!這就是緣於愛而有了受,緣於受而有了有,緣於有而有了生,緣於生而有了老死,緣於老死而有了愁戚,那些會啼哭、憂苦、懊惱等,均為是緣於老死而有的,像如是而具足,而純生一大的苦陰。

阿難!所謂緣生而老死者,就是說,緣於生,才會有了老死,應當要知道(應知此道理)!所謂緣於生,而有了老死。阿難!如果沒有生(不轉生來)的話,則那些魚,乃為魚之種,鳥為鳥種,蚊為蚊種,龍為龍種,神為神種,鬼為鬼種,天為天種,人為人種而已的。阿難!如果彼披(各各)的眾生,隨著彼彼之處,假如沒有生,各各都無生的話,則倘使離開所謂生的話,當會有老死嗎?」回答說:「無也。」(無生就沒有老死)。

佛陀又說:「阿難!因此之故。當應知道!此老死之因、老死之習(集)、老死之本、老死之緣,就是所謂生。為甚麼呢?因為緣於生之故,就有了老死啊!阿難!所謂緣於有,而有了生者,這就是說緣於有,才會有了生。應當要知道!所謂緣於有,而有了生。阿難!如果沒有了有的話,則魚為魚種,鳥為鳥種,蚊為蚊種,龍為龍種,神為神種,鬼為鬼種,天為天種,人為人種而已的。阿難!彼彼的眾生,隨著彼彼之處,而沒有了有,各各都沒有了有的話,則倘使離開其有時,當會有生嗎?」回答說:「無也」(不會的)。

2023年1月17日 星期二

阿含經-428_

 

九十六、無經第十(第二小土城誦)

  大意:本經敘述舍梨子告訴諸比丘,有關於淨法之衰退,以及轉增之由,並述說斷惡修善,如救頭燃之喻。  

結集者的我們,都像如是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遊行在於舍衛國,住在於勝林給孤獨園。

那時,尊者舍梨子告訴諸比丘們說:「諸位賢者!如果有比丘、比丘尼,對於那些未聞之法,不能得以聞到,已經聽聞之法,便則忘失;倘使有法,為本來所修行,所廣布誦習,為其智慧之所瞭解的,然而他卻不再憶知,而變為不知其法的話,則,諸位賢者!這叫做比丘、比丘尼之淨法之衰退。

諸位賢者!如果有比丘、比丘尼,對於未聞之法,便能得以聞到,已經聽聞之法,則不忘失;倘使有法,乃為他本來所修行,所廣布誦習,為其智慧所瞭解的,而他乃常能憶念而知,而一再的憶知,這叫做比丘、比丘尼之淨法轉增。

諸位賢者!一位比丘,應當要作如是而觀:我到底為有增伺(貪欲)呢?或者為沒有增伺呢?我為有瞋恚心嗎?或者沒有瞋恚心呢?我為有睡眠之纏嗎?或者為沒有睡眠之纏呢?我為有掉舉、貢高呢?或者為沒有掉舉、貢高呢?我為有疑惑呢?或者為沒有疑惑呢?我為有身諍呢?或者為沒有身諍呢?我為有穢汙之心呢?或者為沒有穢汙之心呢?我為有信呢?或者為沒有信呢?我為有進呢?或者為沒有進呢?我為有念呢?或者為沒有念呢?我為有定呢?或者為沒有定呢?我為有惡慧呢?或者為沒有惡慧呢?

諸位賢者!如果有比丘,觀察之時,就會知道:我為有增伺、有瞋恚心、有睡眠之纏、有掉舉、貢高、有疑惑、有身諍、有穢汙心,而無信、無進、無念、無定,而有惡慧的話,則,諸位賢者!那位比丘,乃欲滅此惡不善之法之故,便會速求方便,而學習,而極為精勤,而正念正智,而忍住,不使其衰退。諸位賢者!猶如有人,被火所燒著其頭,燒燃著其衣,而急求方便,去救頭、救衣那樣。諸位賢者!像如是的,一位比丘,欲滅除此惡不善之法之故,便以速求方便,而學習,而極為精勤,而正念正智,而忍住,而不使其衰退。

諸位賢者!如果比丘觀察時,就能知道:我並沒有增伺,沒有瞋恚心,沒有睡眠之纏,沒有掉舉、貢高,沒有疑惑,沒有身諍,沒有穢汙之心,而有信、有進、有念、有定,而沒有惡慧的話,則那位比丘,便欲住於此善法,而不忘不退,而修行,而廣布之故,便以速求方便,而學習,而極為精勤,而正念正智,而忍住,不使其衰退。猶如有人被火所燒其頭,被火燃燒其衣,而急求方便去救頭、救衣那樣。諸位賢者!像如是的,一位比丘欲住於此善法,而不忘不退,而修行廣布之故,便以速求方便,而學習,而極為精勤,而正念正智,忍住而不使其衰退。」

尊者舍梨子所說的就是如是,那些諸位比丘們,聽尊者舍梨子所說,都歡喜奉行!

中阿含經卷第二十三完

2023年1月16日 星期一

112年1月16日肌力教學

 













阿含經-427

 

九十五、住法經第九(第二小土城誦)  

大意:本經敘述世尊告訴諸比丘:比丘對於善法,有退、有住、有增。須要自觀察,而知善、不善的法,而求斷、求增,要如救頭燃那樣之急!  

結集者的我們,都像如是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遊行在於舍衛國,住在於勝林給孤獨園。

那時,世尊告訴諸比丘們說:「我說退善之法乃不住、不增,我說住善之法,乃不退、不增,我說增善之法乃不退、不住。

甚麼叫做退善之法,為不住、不增呢?一位比丘,如果有篤信,而持禁戒,而博聞、佈施、智慧、辯才,也知道阿含(教、法),及對其有所得,然而此人對於此法(善法),有時會有退,而不住,而不增,這叫做退善之法,乃為不住、不增。甚麼叫做住善之法,為不退、不增呢?一位比丘,如果有篤信,有持禁戒,而博聞,而佈施,而有智慧、有辯才、認知阿含,以及對其有所得的話,則此人如果對於此法(善法)安住時,就為不退、不增,這叫做住善之法,乃為不退、不增。甚麼叫做增善之法,為不退、不住呢?一位比丘,如果有篤信,有持禁戎,而博聞、佈施,而有智慧、辯才,而知阿含,及對其有所得,而此人對於此法(善法),也有增,而不退、不住的話,就叫做增善之法,乃為不退、不住。

一位比丘,應該要作如是的觀察,如能做到,就必定會有多所饒益。即:我到底為多行增伺(貪欲)嗎?或者為多行沒有增伺嗎?我為多行瞋恚心嗎?或者為多行沒有瞋恚心嗎?我為多行睡眠之纏嗎?或者為多行無睡眠之纏呢?我為多行掉舉、貢高嗎?或者為多行沒有掉舉、貢高嗎?我為多行疑惑嗎?或者為多行沒有疑惑呢?我為多行身諍嗎?或者為多行無身諍呢?我為多行穢汙心嗎?或者為多行沒有穢汙心呢?我為多行信嗎?或者為多行不信呢?我為多行精進嗎?或者為多行懈怠呢?我為多行念嗎?或者為多行無念呢?我為多行定呢?或者多行無定呢?我為多行惡慧嗎?或者為多行無惡慧呢?

如果一位比丘,觀察之時,則知道我(指比丘自己)乃多行增伺、瞋恚心、睡眠纏、掉舉、貢高、疑惑、身諍、穢汙心、不信、懈怠,而無念、無定,而多行惡慧的話,則這位比丘乃為了欲滅這些惡不善之法之故,便會以速求方便,而修學,而極為精勤,而正念正智,而忍住,而不使其退轉。猶如有人,被火燒及其頭,燒燃其衣,就會急求方便去救其頭,去撲滅其衣之火那樣。像如是的,一位比丘,乃欲滅這些惡不善之法之故,便會以速求方便,修學而極為精勤,而正念正智,忍住而不使其退轉。

如果一位比丘,作觀察時,則知我(指比丘自己)乃多行沒有貪增伺,或者沒有瞋恚心,沒有睡眠之纏,沒有掉舉貢高,沒有疑惑,沒有身諍,沒有穢汙心,而有信、有進、有念、有定,而多行無惡慧的話,則這位比丘乃欲住於此善法,而不忘、不退,而修行廣布之故,便以速求方便,去學習,而極為精勤,而正念正智,而忍住,不使其退轉。猶如有人,被火燒及其頭,燒燃其衣的話,就急求方便,而去救頭、救衣。像如是的比丘,乃欲住於此善法,而不忘、不退,而修行廣布之故,便以速求方便,去學習,而極為精勤,而正念正智,而忍住,不使其退轉。」

佛陀所說的就是如是,那些諸比丘們,聽佛所說,都歡喜奉行!

  

2023年1月15日 星期日

新董事產生

 

財團法人雲長文教基金會    

第八屆第十次董事會記錄

一、日期:一一一年十一月五日上午十一點

二、地址:斗六市民生路二三0

三、出席人員:如簽到簿

四、請假人員: 蔡幸娟

五、主席:吳麗好

六、主席報告:感恩各位董事準時參加

七、提案討論:

  提案一: 本會第八屆至年底結束,今要選第九屆董事。

          依本會邀請有吳麗好、廖森喜、黃昇源、江永合、

                      王燦輝、廖鴻仁、范開雲、蔡政憲等。

    說明:依章程規定選七名。

         選出結果吳麗好、廖森喜、江永合、王燦輝

              廖鴻仁、范開雲、蔡政憲等。

 

   提案二:因下次閞會是112年,寄公文要蓋董事長簽章,麻煩

          下午開十一次會由現任董事長主持,由新董事推選董事長。

 

     決議:

十、臨時動議:    

十一、散     會。上午12

  

 

         董事長:吳麗好         紀錄:黃昇源

2023年1月13日 星期五

阿含經-426

 

或者有一種人,沒有瞋纏,沒有不語結,沒有慳嫉、沒有諛諂欺誑,沒有無慚無愧,都稱譽慚愧。如果有一種人,並沒有瞋纏,沒有不語結,沒有慳嫉,沒有諛諂欺誑,沒有無慚無愧,而稱譽慚愧的話,此法乃可以樂,可以愛,可以喜,能使人愛念,能使人敬重,能使人修習,能使人攝持,能使人得為沙門,能使人得成一意,能使人得證涅槃。

或者有一種人,同諸梵行者經勞,稱譽同諸梵行者之經勞。如果有一種人,同諸梵行者經勞,稱譽同諸梵行者之經勞的話,則此法為可以樂、可以愛、可以喜,能令人愛念,能使人敬重,能使人修習,能使人攝持,能使人得為沙門,能使人得成一意,能使人得證涅槃。

或者有一種人,能觀察諸法,而稱譽觀察諸法。如果有一種人能觀察諸法,而稱譽諸法的話,則此法為可以樂,可以愛,可以喜,能使人愛念,能使人敬重,能使人修習,能使人攝持,能使人得為沙門,能使人得成一意,能使人得證涅槃。

或者有一種人,能宴坐,而稱譽宴坐。如果有人能宴坐,而稱譽宴坐的話,則此法為可以樂,可以愛,可以喜,能使人愛念,能使人敬重,能使人修習,能使人攝持,能使人得為沙門,能使人得成一意,能使人得證涅槃。此人雖不作如是之念:令諸修習梵行的人都來供養我,都來恭敬、禮事於我。然而諸修習梵行的人,卻會來供養、恭敬、禮事於他。為甚麼呢?因為那個人,有了此無量的善法,由於他有了此無量的善法之故,能使諸梵行者供養、恭敬、禮事於他。

猶如良馬,被繫在於櫪而被養時,牠雖不作如是之念:使人繫我而放在於安隱之處,給我以好的飲食,好好的看顧於我。然而人卻會把牠繫放在於安隱之處,而給牠好的飲食,好好的看顧牠。為甚麼呢?因為那匹馬,乃有善法,所謂軟順而調好,極為溫良之故。使人會繫放在於安隱之處,會給牠好的飲食,會好好的看視牠。像如是的,此人雖然不作如是之念:使諸梵行者供養、恭敬、禮事於我。然而諸梵行者卻會供養、恭敬、禮事於他。」

佛陀所說的就是如此,那些諸比丘們,聽佛所說,都歡喜奉行!

  

2023年1月12日 星期四

112-01-12肌力講座

 








阿含經-425

 

九十四、黑比丘經第八(第二小土城誦  

大意:本經敘述世尊由於黑比丘之喜歡鬥諍,而為說那些不可愛,以及可愛之法。同時也舉出惡馬與良馬之喻以為教示。  

結集者的我們,都像如是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遊行在於舍衛國,住在於東園的鹿母堂(為信女毘舍佉所捐建,位於城東。為彌迦羅長者之媳婦,因使長者皈依三寶,故長者對人說該信女不是我兒子的媳婦,是我母。彌迦羅譯為鹿,故人都說毘舍佉信女為鹿母,其講堂就為之鹿母堂)。

這時,有一位黑比丘,為鹿母之子,為一常喜和人鬥諍的比丘,他乃往詣佛所。世尊遙見黑比丘之到這邊來,就由於黑比丘的緣故,而告訴諸比丘們說:「或者有一種人,常喜和人鬥諍,不稱讚止諍之法。如果有一種人,常喜和人鬥諍,不稱止諍的話,此法乃為不可樂之法,為不可愛喜,不能令人愛念,不能使人敬重,不能使人修習,不能使人攝持,不能使人得為沙門,不能使人得一意,不能使人得證涅槃。

或者有一種人,為惡欲,而不稱讚止惡欲之法。如果有這種人,為惡欲,而不稱止惡欲的話,此法乃為不可樂,不可愛喜,不能使人愛念,不能令人敬重,不得使人修習,不能使人攝持,不能使人得為沙門,不能使人得一意,不能使人得證涅槃。

或者有一種人,乃為犯戒、越戒、缺戒、穿戒、汙戒,而不稱讚持戒。如果有這一種人,為犯戒、越戒、缺戒、穿戒、汙戒,而不稱讚持戒的話,則此法乃為不可樂,不可愛喜,不能使人愛念,不能使人敬重,不能使人修習,不能使人攝持,不能使人得為沙門,不能使人得一意,不能使人得證涅槃。

或者有一種人,有瞋纏,有不語結,有慳嫉,有諛諂、欺誑,有無慚無愧,而不稱讚慚愧。如果有這種人,為有瞋纏,有不語結,有慳嫉,有諛諂欺誑,有無慚無愧,而不稱讚慚愧的話,此法就不可以樂,不可以愛喜,不能使人愛念,不能使人敬重,不能使人修習,不能使人攝持,不能使人得為沙門,不能使人得到一意,不能使人得證涅槃。

或者有一種人,不同於諸梵行者之經勞,不稱歎同於諸梵行者之經勞。如有一種人,不同於諸梵行者之經勞,不稱歎同於諾梵行者之經勞的話,則此法乃為不可樂,不可愛喜,不能使人愛念,不能使人敬重,不能使人修習,不能使人攝持,不能使人得為沙門,不能使人得成一意,不能使人得證涅槃。

或者有一種人,不觀察諸法,不稱歎觀察諸法。如果有一種人,不觀察諸法,不稱歎觀察諸法的話,則此法乃為不可樂,不可愛喜,不能使人愛念,不能使人敬重,不能使人修習,不能使人攝持,不能使人得為沙門,不能使人得成一意,不能使人得證涅槃。

或者有一種人,不宴坐(坐禪),不稱歎宴坐。如果有一種人不宴坐,不稱歎宴坐的話,此法就不可以樂,不可以愛喜,不能使人愛念,不能使人敬重,不能使人修習,不能使人攝持,不能使人得為沙門,不能使人得成一意,不能使人得證涅槃。此人雖然曾作此念:使諸修習梵行者來供養,來恭敬,來禮事於我。然而諸修習梵行的人,卻不供養他,不恭敬他,不禮事於他。

為甚麼呢?因為那人有此無量的惡法,由於他有此無量的惡法之故,使諸修習梵行的人不去供養他,不去恭敬他,不禮事於他。猶如惡馬被繫在於櫪(養馬的地方),而被飼養那樣,馬雖作如是之念:使人繫我而安置在於安隱之處,給我好的飲食,好好的看顧我。然而人卻不把牠繫置在於安隱之處,不給牠好的飲食,不好好的看顧牠。為甚麼呢?因為那匹馬有惡法,所謂極為粗弊,不溫良之故,使人不能把牠繫置在於安隱之處,不能給牠以好的飲食,不能好好的看顧牠。像如是的,此人雖然曾作此念:使諸梵行的人供養、恭敬、禮事於我。然而諸梵行的人,卻不供養、恭敬、禮事於他。

為甚麼呢?因為那個人乃有此無量的惡法,由於他乃有了此無量的惡法之故,使諸修習梵行的人不供養、恭敬、禮事於他。

或者有一種人,不喜樂於鬥諍,都稱讚止諍。如果有一種人不喜於鬥諍,而稱歎止諍的話,則此法可以樂,可以愛,可以喜,是能使人愛念,能使人敬重,能使人修習,能令人攝持,能令人得為沙門,能使人得成一意,能使人得證涅槃。

或者有一種人,並不惡欲,而稱譽止惡欲。如果有一人不惡欲,而稱譽止惡欲的話,則此法為可以樂,可以愛,可以喜,能使人愛念,能使人敬重,能使人修習,能使人攝持,能使人得為沙門,能使人得成一意,能使人得證涅槃。

或者有一種人,並不犯戒,不越戒,不缺戒,不穿戒,不汙戒,而稱譽持戒。如果有一種人,不犯戒、不越戒、不缺戒、不穿戒、不汙戒,而稱譽持戒的話,則此法為可以樂、可以愛、可以喜,能使人愛念,能使人敬重,能使人修習,能使人攝持,能使人得為沙門,能使人得成一意,能使人得證涅盤。

2023年1月11日 星期三

阿含經-424

 

如果知道邪見就是心穢的話,則知道後,便已斷除。像如是的對於那些非法欲心穢、惡貪心穢、邪法心穢、貪心穢、恚心穢、睡眠心穢、掉悔心穢、疑惑心穢、瞋纏心穢、不語結心穢、慳心穢、嫉心穢、欺誑心穢、諛諂心穢、無慚心穢、無愧心穢、慢心穢、大慢心穢、憍傲心穢、放逸心穢等也是同樣的。如知道那放逸是心穢的話,則知道後,便斷除。

他的心,與慈俱,遍滿於一方,而成就游止於其中。像如是的,遍滿於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於一切,而與慈俱,而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而甚大,無量的善修,遍滿於一切世間,成就而游止於其中。像如是的,心與悲與喜,也是同樣。而心與舍俱,而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而甚大,無量的善修,遍滿於一切世間,成就而游止於其中。梵志!這就是所謂洗浴內心,而不是洗浴外身。」

那時,梵志向世尊說:「瞿曇!可詣多水的河水中沐浴。」世尊問說:「梵志!如詣多水的河中沐浴的話,在那裡會得到甚麼呢?」梵志回答說:「瞿曇!在那多水河中沐浴的話,則因為這是世間齋潔之相,是度相,是福相之故,瞿曇!如詣多水河中去洗浴的話,那些人就會淨除一切的罪惡啊!」

那時,世尊為了那位梵志,就說頌而說:

妙好首梵志 若入多水河 是愚常遊戲 不能淨黑業

(妙好首梵志啊!如果進入多水的河中去沐浴,這是一種愚者的常行的

遊戲而已,並不能洗淨黑業〔黑業為惡業,是污染之業〕啊!)

好首何往泉 何義多水河 人作不善業 清水何所益

(妙好首!為甚麼須用泉水幹麼?在多水河洗浴有甚麼意義呢?人若作

那些不善之業的話,則那些清水有甚麼利益呢?)

淨者無垢穢 淨者常說戒 淨者清白業 常得清淨行

(清淨的人,就沒有垢穢,清淨的人乃常常說戒。清淨的人,乃為有清

白之業〔善業〕,都常得清淨之行。)

若汝不殺生 常不與不取 真諦不妄語 常正念正知

(如果你不殺生,常行不與則不取〔不偷〕,真諦〔諦實〕而不妄語,

而常於正念正知的話。)

梵志如是學 一切眾生安 梵志何還家 家泉無所淨

(則梵志啊!人都應該要如是而學,這樣,則一切眾生,都會得到

安隱的。梵志!又何必還家去洗浴呢?家庭裡的泉水仍然是無所

清淨啊〔不能淨心〕!)

梵志汝當學 淨洗以善法 何須弊惡水 但去身體垢

(梵志!你應當要學真正之洗淨之法,要用善法來洗淨才對!何必須要

那些弊惡之水,唯能洗去身體上的垢穢而已呢?)


梵志白佛說:「我也是作如是之念:淨洗要用善法,何須要用那些弊惡之水呢?」梵志就這樣的聽佛的教言,心中乃起大歡喜,即時禮拜佛陀的雙足,皈命於佛、法、眾(僧)。

梵志這時,乃白佛說:「世尊!我已知道了。善逝!我已瞭解了。我從現在起,要自皈依佛與法,及比丘眾,唯願世尊納受我為優婆塞!從今日起,終身都自皈依,乃至於命盡。」

佛陀所說的就是如是,好首水淨梵志,以及諸位比丘們,聽佛所說,都歡喜奉行!

  

2023年1月10日 星期二

阿含經-423

 

於是,世尊告訴他說:「阿難!此經名叫青白蓮華喻經,你當照如是的善於受持而誦。」那時,世尊並告訴諸比丘們說:「你們都應當受持此青白蓮華喻經,要誦習守持。為甚麼呢?因為此青白蓮華經,乃為如法,而有真義,是修梵行的根本,能致於通,致於覺,也致於涅槃。如果族姓子,剃除鬚髮,著袈裟衣,由於至信,而舍家,而為無家庭牽累的學道的話,就應當要受持此青白蓮華喻經,應善於諷誦受持。」佛陀所說的就是如是,尊者阿難,以及諸比丘們,聽佛所說,都歡喜奉行!  

九十三、水淨梵志經第七(第二小土城誦)  

大意:本經敘述佛陀由於水淨梵志而告訴諸比丘:有二十一穢(煩惱)汙於心的,就必至於惡處,而生地獄中。如不穢汙於心,就必至於善處,而生於天上。並為梵志說用善法淨洗之偈。梵志聽後,有所解,而心大歡喜,並終身自皈依三寶。  

結集者的我們,都像如是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遊行在於鬱鞞羅(譯為苦行林,位於摩揭陀國),尼連然河(譯為不樂著,恒河支流,佛陀舍苦行,而沐浴之河)岸,在於阿耶惒羅尼拘類的樹下,初得道之時。

於是(在此時),有一位名叫水淨的梵志,在於中午之後,仿佯(徘徊)而往詣於佛所。世尊遙見水淨梵志之到來,就由於水淨梵志的因緣,而告訴諸比丘們說:「如果有二十一種穢(煩惱),來汙人心的話,必定會至於惡處,而生在於地獄之中。甚麼叫做二十一種穢呢?所謂:(1)邪見心穢。(2)非法欲心穢。(3)惡貪心穢。(4)邪法心穢。(5)貪心穢。(6)恚心穢。(7)睡眠心穢。(8)掉悔心穢。(9)疑惑心穢。(10)瞋纏心穢。(11)不語結心穢。(12)慳心穢。(13)嫉心穢。(14)欺誑心穢。(15)諛諂心穢。(16)無慚心穢。(17)無愧心穢。(18)慢心穢。(19)大慢心穢。(20)憍傲心穢。(21)放逸心穢是。

如果有這些二十一種穢,汙於心的話,必定會至於惡處,會轉生於地獄之中。猶如將垢膩之衣,拿來給與染家,那位染師得其垢衣後,或者就用淳灰,或者就用澡豆,或者會用土漬,極力的把其洗浣,使此垢膩衣得到清潔。而染家雖為了洗衣,或用淳灰,或用澡豆,或用土漬,極力的洗浣,使其潔淨,然而此汙衣,仍然如故,還會存有穢色的。像如是的,如果有此二十一穢,汙於心的話,必定會至於惡處,會轉生於地獄之中。

那二十一穢呢?所謂邪見心穢、非法欲心穢、惡貪心穢、邪法心穢、貪心穢、恚心穢、睡眠心穢、掉悔心穢、疑惑心穢、瞋纏心穢、不語結心穢、慳心穢、嫉心穢、欺誑心穢、諛諂心穢、無慚心穢、無愧心穢、慢心穢、大慢心穢、憍傲心穢、放逸心穢是。如有此二十一穢,汙於心的話,必定會至於惡處,會轉生於地獄之中。

如果有人對於此二十一種穢,已不會污染其心的話,必定會至於善處,會往生於天上。那二十一穢呢?所謂(1)邪見心穢。(2)非法欲心穢。(3)惡貪心穢。(4)邪法心穢。(5)貪心穢。(6)恚心穢。(7)睡眠心穢。(8)掉悔心穢。(9)疑惑心穢。(10)瞋纏心穢。(11)不語結心穢。(12)慳心穢。(13)嫉心穢。(14)欺誑心穢。(15)諛諂心穢。(16)無慚心穢。(17)無愧心穢。(18)慢心穢。(19)大慢心穢。(20)憍傲心穢。(21)放逸心穢是。

如果有人對於此二十一種穢,已不汙其心的話,必定會至於善處,會往生於天上。猶如將白淨的波羅捺衣(鹿苑出產的淨潔之衣),拿去交給染家那樣,那位染師得此衣後,或者用淳灰,或者用澡豆,或者用土漬,極力的把衣洗浣,使其淨潔。對於此白淨的波羅捺衣,染家雖為了治它,而或用淳灰,或用澡豆,或用土漬,極力的洗浣,而使其淨潔,然而此白淨的波羅捺衣,本來就已經是淨衣,又洗而為潔淨。

像如是的,如有二十一種穢,不污染於心的話,必定會至於善處,會往生於天上。那二十一穢呢?所謂邪見心穢、非法欲心穢、惡貪心穢、邪法心穢、貪心穢、恚心穢、睡眠心穢、掉悔心穢、疑惑心穢、瞋纏心穢、不語結心穢、慳心穢、嫉心穢、欺誑心穢、諛諂心穢、無慚心穢、無愧心穢、慢心穢、大慢心穢。憍傲心穢、放逸心穢是。如有人對於此二十一種穢,已不會汙其心的話,必定會至於善處,會往生於天上。

2023年1月9日 星期一

阿含經-422

 

這就是,周那!我已經為你說漸損法,已經說發心法,已經說對法,已經說升上法,已經說般涅槃之法的了。如為人的尊師,為了其弟子所為,而發起大慈哀,而憐念愍傷其弟子,為其弟子求義,以及饒益,和求安隱快樂之事那樣,我現在都已作過了。你們也應當自作,應至於無事處的山林樹下,那些空安諍之處,去坐禪思惟,勿得放逸,須勤加精進,不使有後悔才好。這就是我的教敕,就是我的訓誨。」

佛陀所說的就是如是,尊者大周那,以及諸比丘們,聽佛所說,都歡喜奉行!

  九十二、青白蓮華喻經第六(第二小土城誦)  

大意:本經敘述世尊告訴諸比丘:有的法乃從身而滅,有的法乃從口而滅,有的法乃從慧見而滅。所謂能修身、戒、心、慧,有如蓮華為水生水長,出於水上而不著於水。  

結集者的我們,都像如是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遊行於舍衛國,住在於勝林給孤獨園。

那時,世尊告訴諸比丘們說:「或者有的法,乃從身而得以滅,而不從口而滅;或者有的法,乃從口而得以消滅,而不從身而滅;或者有的法,乃不從身口而得以消滅,但以慧見而得以消滅。

甚麼叫做有的法乃從身而得以消滅,而不從口而滅呢?在比丘當中,有一類為有不善的身行,充滿而具足,而受持,而著於身。諸位比丘看見後,訶責那位比丘說:『賢者!你為甚麼被那些不善的身行充滿,而具足受持,而著於其身呢?賢者!你應該捨棄不善的身行,去修習善的身行啊。』那個人就在於後來之時,捨棄不善的身行,而修習善的身行。這叫做有一種法,乃從身而得以消滅,而不是從口而消滅。

甚麼叫做法乃從口而滅,而不從身而滅的呢?一位比丘,被不善的口行充滿,而具足,而受持,而著於口。諸位比丘看見後,訶責那位比丘而說:『賢者!你為甚麼被那些不善的口行充滿,而具足,而受持,而著於口呢?賢者!你應該捨棄那不善的口行,而修習善的口行啊!』那位比丘就在於後來之時,捨棄了不善的口行,而修習善的口行。這叫做有一種法乃從口而滅,而不從身而滅。

甚麼叫做法乃不從身口而滅,但以慧見而得以消滅呢?因為如增伺(貪欲)這種法,乃不從身與口而得以消滅,但以慧見而得以消滅的。像如是的,那些諍訟、恚恨、瞋纏、不語、結、慳、嫉、欺誑、諛諂、無慚、無愧,及惡欲、惡見等惡法,均不從身口而得以消滅,但以慧見而得以消滅的。這叫做,有一種法,乃不從身口而滅,但以慧見而得以消滅的。

如來或者有時會觀察,會觀察他人之少,而知道此人乃不如是而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如果修身、修戒、修心、修慧的話,就能得以滅除增伺(貪欲)。為甚麼呢?因為此人乃心生惡的增伺(貪欲)而住之故,才不得消滅。像如是的,那些諍訟、恚恨、瞋纏、不語、結、慳、嫉、欺誑、諛諂、無慚、無愧等,也是同樣的(如修身,乃至修慧的話),就得以消滅惡欲、惡見的。為甚麼呢?因為此人的心,乃生惡欲、惡見而住之故。知道此人像如是的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如果此人修身、修戒、修心、修慧的話,就得以滅除增伺(貪欲)。為甚麼呢?

因為此人的心,並不生惡增伺而住之故。像如是的,那些諍訟、恚恨、瞋纏、不語、結、慳、嫉、欺誑、諛諂、無慚、無愧等,也是一樣。應該得以滅除惡欲、惡見的,為甚麼呢?因為此人之心,不生惡欲、惡見而住之故。猶如青蓮華,紅、赤、白蓮花,都是在水中而生,在水中而生長,而能浮出於水面之上,而不著於水那樣。像如是的,如來雖然在於世間降生,在於世間生長,而能超出於世間,其行為乃不著於世間之法。為甚麼呢?因為如來乃無所著、等正覺,乃超出於一切世間之故。」

那時,尊者阿難,正在執拂而侍在佛的身邊,於是尊者阿難乃到佛前,叉手(合掌)向佛,而白佛說:「世尊!此經應當名叫甚麼?要怎樣的受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