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2日 星期四

第十三篇盡心章句上第二十章


孟子曰:「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            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           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               焉。」
註:
王 :音旺,有天下也。
與 :音欲,參預也。
無故:趙注:「無他故。」孫疏:「無嫌隙之事也。」無疏:「謂兄弟相親好也。」
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愧、怍,說文均訓「慚」。趙注:「不愧於天,不怍於人,心正無邪也。」
王天下不與存焉:趙注:「孟子重言,是美之也。」

大意:孟子說:「君子有三樣快樂,而統治天下的快樂,卻不包括在裏面。父母都健在,兄弟很和氣,沒有變故,這是第一樣快樂。抬起頭來上不愧對於天,低下頭來不愧對於人,這是第二樣快樂。得到天下英俊的人才而教導他、培育他,這是第三樣快樂。而那統治天下的快樂卻不包在裏面。」
說明:孟子所說的君子,是修行已達賢人的讀書人,那是二千多年的事,也是他老人家內心的期待而己。
而現在的大學生、碩士生、博士生,這些人才都是書(ㄉㄨˋ)而已,其目地是利己而不利他,任何違心之事都敢做出來,像為官貪污,如造橋舖路偷工減料;食品加工滲有害人類繁殖及致癌物,食油滲地溝油及皮革廢油,素食滲動物精等不勝枚舉,皆是博士學位君子。

而那些中研院、科學院,一年消耗國家多少經費,為國家供獻多少,並帶頭反政府,真是養老鼠咬布袋。
所以父母健在、仰天俯地、得英才教之皆非現在君子的快樂。
第一孝養父母、親和兄弟、一點都計較,他們快樂是建在內心的貪欲上。
第二做人愧對良知良能,行屍走肉,用美食外衣麻醉自己。
第三得英才教其反良心思想,物以類聚,收賄賂的中間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