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8日 星期二

阿含經-458

 

於是,異學無恚,乃告訴自己的大眾說:「諸位賢者!沙門瞿曇儻若到了這裡,如必定會來的話,你們就不必恭敬他,你們不必從座而起,不必叉手(合掌)向他,不必請他坐下,只要豫留一座。如果到此後,就作如是之言:『瞿曇!有一座位,如欲坐就隨意吧!』」

那時,世尊在於宴坐,用其淨天之耳,超出過於人的耳,而聽到實意居士和異學無恚,正在共論如是之事。就在於晡時,從宴坐寤起,而往詣優曇婆羅林,欲到異學園裡。異學無恚遙見世尊之來到,就從座起,偏袒著衣,叉手向佛,而贊說:「善來!沙門瞿曇!很久不到這裡來了,願坐於此座。」那個時候,世尊曾作如是之念:這位愚癡的人,自己違背其要旨。世尊知道其事後,就坐在其床(坐席)。異學無恚,便和世尊共相問訊,然後退坐在另一面。世尊問說:「無恚!你剛才和實意居士共論甚麼事呢?為甚麼緣故,集在於此坐呢?」

異學無恚回答說:「瞿曇!我們曾作如是之念:沙門瞿曇到底有何等法?以甚麼而教訓弟子,弟子們受教訓後,能使其得到安隱,能盡其形壽(一生當中)淨修梵行,以及也為他人講說呢?瞿曇!剛才和實意居士所共論的就是如是之事,因此之故,乃集在於此坐。」

實意居士聽他所說之語後,便作如是之念:這位異學無恚,實在異哉!會說妄語!為甚麼呢?因為在佛面前欺誑世尊啊!世尊知道後,就說:「無恚!我的法乃非常的深奧!非常的奇妙!非常的殊特!是難覺難知,難見難得。所謂我之教訓弟子,弟子受我的教訓後,都會盡其形壽(有生之年),淨修梵行,也會為他人講說。無恚!如果你所師宗(尊崇)的,所可不了結,而憎惡其行(苦行)的話,你就問我好了。我必定能回答你,能使你適於你意的。」

於是,調亂的異學的大眾們,就異口同音的共唱,以高大的聲音而說:「沙門瞿曇乃甚奇!甚特!有大的如意足(神通),有大的威德,有大的福佑,有大的威神。為甚麼呢?因為乃能自舍自己之宗(指佛教),而以他宗(指異學)隨人所問。」於是(因為看到其情形),異學無恚乃自敕令其自己的大眾,叫他們默然,然後問佛而說:「瞿曇!不能了結,而可憎惡之行(依苦行而厭離的修行),怎樣才能得以具足?怎樣為不得具足呢?」

於是,世尊回答而說:「無恚!或者有沙門、梵志,倮形而不穿衣,或者用手為衣,或者用樹葉為衣,或者用珠為衣。或不用瓶去取水,或者不用櫆(如北斗星形的量水之容器)去取水。不食用刀杖劫抄之食,不食欺妄之食。不自前往,不遣信去求。不求來尊,不善於尊,不住於尊。如果有二人在食的話,就不在於中而食。不在懷妊之家而食,不在畜狗之家而食。假如其家有糞蠅飛來的話,就不食。不噉食魚,不食肉,不飲酒,不飲惡水。或者都無所飲,而學無飲之行。或者只噉一口,以一口為滿足。或者二、三、四,乃至七口,是以七口為滿足。或者食一次所得的,而以一得為足。或者二、三、四,乃至七得,以得七次為滿足。或者日中一食,每日以一食為滿足。或者二、三、四、五、六、七日、半月、一月,只食一食,這期間只以一食為滿足(二日一食,乃至一個月食一次)。」

或者食菜茹(食素食),或者食稗子(禾類,而別於禾,實小,都用為畜類之飼料),或者食穄米(野生之穀),或者食雜面,或者食頭頭邏(米的一種),或者食粗食。或者到了無事處,而依於無事。或者食根,或者食果,或者食自落之果。或者持連合之衣,或者持毛衣,或者持頭舍衣(白布衣),或者持毛的頭舍衣,或者持全皮,或者持穿皮(有洞的皮),或者持全穿的皮(破洞累累的皮衣)。或者持散發,或者持編發,或者持散編發。或者有剃發,或者有剃須,或者剃須與發。或者有拔發的,或者有拔須的,或者拔須與發。或者住立(站立)而斷坐,或者修蹲行。或者臥在刺上,以刺為其床。或者臥在果上,以果為其床。或者有奉事水,晝夜都手抒(汲出)。或者有事火的,竟宿(日夜)都燃火。或者奉事日月,為尊佑大德,而叉手向他們。像如此的比類,乃受無量之苦,學煩熱之行。無恚!你的意見如何呢?不能了結可憎惡之行(苦行)就是如是,為具足呢?為不具足呢?」異學無恚回答說:「瞿曇!像如是的不明了的可憎惡之行,乃為具足,並不是不具足。」

2023年2月27日 星期一

阿含經457

 

四、優曇婆邏經第八(第二小土城誦)  

大意:本經敘述實意居士往詣異學園。異學的宗師無恚,欲用一論來滅世尊。佛陀乃至其園,為其說苦行穢不穢之法,以及正解脫之法。異學之眾,都均屈服。然而被魔力所制持之故,並沒有一人肯發心欲隨佛去修行梵行。  

結集者的我們,都像如是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遊行在於王舍城,住在於竹林迦蘭哆園(竹林精舍)。

那時,有一位居士名叫實意,他在於平旦之時,從王舍城出來,欲往詣佛陀,去供養禮拜等事。於是(然而),實意居士,乃作如是之念:暫且放置詣佛之事。因為世尊或者正在善作宴坐,及諸尊者比丘都同樣的在於禪定中,故,我寧可前往優曇婆邏林(瑞應,無花果樹),去詣異學們之園(精舍)。於是,實意居士就往優曇婆邏林,去詣異學之園(外道的精舍)。

那個時候,優曇婆邏林的異學園內,有一位異學,名叫無恚(尼俱陀),在異學當中,乃被尊為異學之師,都受眾人所敬重,大多被降伏,為五百名異學們所推宗的。他在眾人當中調亂鬥,其音聲高大,而說種種的鳥論、語論、王論、賊論、鬥諍論、飲食論、衣被論、婦女論、童女論、淫女論、世俗論、非道論、海論、國論,說如是的比類的種種鳥論(畜生之論,對修道者來說,為無意義之論),而大眾都均集在於其座下。於是(正在論說之時),這位異學無恚,曾遙見實意居士向這邊來,即時敕令自已的徒眾,叫他們統統要靜默,而說:「諸位賢者!你們不可以說話!應該要默然!要樂於默然,各自應斂攝。

為甚麼呢?因為實意居士向這邊來,他是沙門瞿曇的弟子。若有沙門瞿曇的弟子,名德高遠,所可宗重,在家住止(居住於在家而學佛),而住居於王舍城的人,就是以他為第一人。此人乃不語,都樂於默然,而自收斂。如果他知道你們這些人都默然而住的話,他或者會到這裡來。」於是,異學無恚,乃叫大眾默然,自己也默然不語。

於是,實意居士乃往詣異學無恚之處。到後,共相問訊,然後退坐在一邊。實意居士對他說:「無恚!我佛世尊,或者在於無事處、山林、樹下,或者住於高岩,寂然而沒有音聲,而遠離,而無惡,都在沒有人民所住的地方,隨順而宴坐。這是佛陀世尊,如此之比類,而在於無事處、山林、樹下,或住在於高岩,寂然而沒有音聲,而遠離,而無惡,並沒有人民所住的地方,都隨順而宴坐。佛陀在遠離處常樂於宴坐,安隱快樂。佛陀世尊,從初以來,不曾有過一日一夜共聚集會,像你今天,及你的眷屬那樣。」

於是,異學無恚,乃對他說:「居士!且止!且止!你為甚麼因由得以知道?怎麼說沙門瞿曇在空靜之處而得慧解脫呢?此不足以說(不足為理論,沒這道理),或者為相應,或者不相應,或者為順,或者不順。你的那位沙門瞿曇,乃行邊而至於邊(邊遠之地),樂於邊處而至於邊地,欲住於邊而至於邊而已。猶如瞎牛,在邊辟之地覓食那樣,行邊而至於邊,樂於邊而至於邊,住於邊而至於邊,你的那位沙門瞿曇也是如是。居士!如果你那沙門瞿曇到這裡來的話,我只要用一論,就可以破滅他,好像弄空瓶那樣,也當會為他說瞎牛之喻。」

2023年2月26日 星期日

阿含經456

 

如果有沙門、梵志,並不知道二見之因,不知其集,不知其滅,不知其盡,不知其味,不知其患,不知其出要如真(不能如實而知道上述的一切)的話,則他的一切,為有欲、有恚、有癡、有愛、有受、無慧、非說慧、有憎、有諍。因此,他就不能離開生老病死,也不能脫離愁戚啼哭、憂苦懊惱,而不得苦邊。如果有沙門、梵志,對於二見,能夠知道其因,知道其集,知道其滅,知道其盡,知道其味,知道其患,知道其出要如真的話,則他的一切,為無欲、無恚、無癡、無愛、無受、有慧、說慧、無憎、無諍。他就會因此而得離生老病死,也能得脫愁戚啼哭、憂苦懊惱,而則得苦邊(滅盡一切苦)。

或者有沙門、梵志,曾施設斷受(受為取,表示一切取之遍知者,而斷取的人),然而並不施設斷一切受(他們不表示真正遍知一切取而以斷滅)。他們施設斷欲受(表示已斷欲取。取著於色聲香味觸之五塵之境為欲取),而不施設斷戒受(戒禁取。取著於如外道的牛戒、狗戒等,被嚴禁之戒),不施設斷見受(見取。對於五蘊假合的色身,懷著執取之念),不施設斷我受(我語取。執取於我見、我慢等言語)。為甚麼呢?因為那些沙門、梵志乃不知三處如真(不如實而知道戒受、見受、我受的真理),因此之故,他們雖然施設(論談)斷受,然而不施設斷一切受(取)。

又有沙門、梵志施設斷受,然而卻不施設斷一切受。如施設斷欲受、戒受,而不施設斷見受、我受。為甚麼呢?因為那些沙門、梵志,乃不知二處(見受、我受)如真,因此之故,他們雖施設斷受,然而不施設斷一切受。

又有沙門、梵志,施設斷受,然而不施設斷一切受。施設斷欲受、戒受、見受,而不施設斷我受。為甚麼呢?因為那些沙門、梵志乃不知一處(我受)如真,因此之故,他們雖施設斷受,然而不施設斷一切受。像如是之法與律(指外道的教法與戒律),假若信此尊師的話,那就不是正,那就不是第一。如果信其法的話,也不是正,也不是第一。

假若說:具足戒德的話,那也不是正,也不是第一。假如說:都愛敬同道、恭恪奉事的話,那也不是正,也不是第一。

如果有如來出於世間,為無所著(應供)、等正覺(正偏知)、明行成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調御師)、天人師,號為佛、為眾佑(世尊)的話,則他會施設斷受(斷取),在於現法當中施設斷一切受,施設斷欲受(欲取)、戒受(戒禁取)、見受(見取)、我受(我取)。此四受,到底是甚麼為因?甚麼為習(集)?從何而生?以甚麼為本呢?此四受乃由於無明為因,以無明為習,從無明而生,以無明為本的。

如果有比丘,其無明已盡,明已生的話,他就從此不會再於更受欲受、戒受、見受、我受。他不受後,就不會有恐怖,不恐怖後,便會斷滅因緣,而必定會般涅槃。所謂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像如是的正法與律,如果信其尊師的話,就是正,就是第一。如果信其法的話,就是正,就是第一。如果說戒德具足的話,就是正,就是第一。如果說愛敬同道、恭恪奉事的話,就是正,就是第一。

諸位賢者!我們有這種行,有這種力,有這種智,因此之故,令我們作如是之說:這裡才有第一之沙門、才有第二、第三、第四的沙門,除此之外,更沒有甚麼沙門、梵志可談。那些異道的一切,都是空的,並沒有沙門、梵志。因此之故,我們隨在於眾中,作如是之正師子吼。』」

佛陀所說的就是如是,那些諸比丘們,聽佛所說,都歡喜奉行!

  

2023年2月25日 星期六

阿含經-455

 

中阿含經卷第二十六 

三、因品師子吼經第七(第二小土城誦)  

大意:本經敘述由於有信尊師、信法、信戒德具足、愛敬同道等四法,故有了四種沙門果,除此之外,別無沙門、梵志。又教他們:如果欲達究竟的話,就應離欲、恚、癡、愛、受、無慧、憎、諍、二見,而得慧。欲斷四受(四取)的話,當先除去無明。如無明已盡,明已生者,又再更受(取),不恐怖,斷因緣,而必證般涅槃。  

結集者的我們,都像如是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遊行在於拘樓瘦,住在於劍磨瑟曇(雜色牧牛),為拘樓的都邑裡。

那時,世尊告訴諸比丘們說:「唯在此中,有第一沙門,有第二、第三、第四沙門,此外更沒有甚麼沙門、梵志。異道(不同之道,外道)乃一切都是空,並無沙門梵志可談。你們隨在於眾中,應作如是之正師子吼!比丘!或者有異學(外道)來問你們而說:『諸位賢者!你們有甚麼行?有甚麼力?有甚麼智?使你們作如是之說:這裡有第一沙門,有第二、第三、第四沙門,除此之外,更沒有甚麼沙門、梵志,那些異道,一切都是空的,並沒有沙門、梵志。你們隨在眾中,作如是之正師子吼呢?』

比丘!你們應該要這樣的回答異學而說:『諸位賢者!我們的世尊乃有知有見(如實而知,如實而見),為一如來、無所著、等正覺,乃說四法,由於世尊所說的此四法之故,使我們作如是之說:唯有這裡有第一沙門,有第二、第三、第四沙門,此外更沒有甚麼沙門、梵志,那些異道,一切都是空的,沒有甚麼沙門、梵志可談。我們隨在於眾比丘當中,應作如是的正師子吼。

那四法呢?諸位賢者!我信尊師(佛)、信法(法)、信戒德具足(戒),愛敬同道(僧,凡學佛的同志,不管在家、出家,均為同道),都恭恪奉事(對於同道都誠敬以待)。諸位賢者!我們的世尊有知有見,為一如來、無所著、等正覺。乃說此四法。由於此四法之故,使我們能作如是之說:這裡才有第一沙門,才有第二、第三、第四的沙門,除此之外,更沒有甚麼沙門、梵志可談,異道的一切都是空的,沒有沙門、梵志。我們隨在於大眾當中,作如是的正師子吼。」

比丘!異學的人,或者又會作如是之說:『諸位賢者!我們也是信尊師,所謂我的尊師是。我們也信法,所謂我們之法。我們也信戒德具足,所謂我們的規戒是。我們也愛敬同道,恭恪奉事,所謂我們的同道,不管是出家,以及在家,都是。諸位賢者!沙門瞿曇,以及我們的此二種說,到底有甚麼殊勝?有甚麼存意?有甚麼差別嗎?』比丘!如他們這樣說的話,你們就應該如是的問異學們而說:『諸位賢者!為有一的究竟(事理之至極)呢?或者為有眾多的究竟呢?』比丘!如果異學作如是之回答:『諸位賢者!有一的究竟。並沒有眾多的究竟。』比丘!你們就應再問異學:『諸位賢者!到底是為有欲的人會得究竟呢?或者沒有欲的人會得究竟呢?』

比丘!如果異學作如是的回答:『無欲的人會得究竟為是,並不是有欲的人會得究竟的。』比丘!你們就應再問異學:『諸位賢者!為有恚的人,會得究竟為是呢?為無恚的人會得究竟為是呢?』比丘!如果異學作如是的回答:『無恚的人會得究竟為是,並不是有恚的人會得究竟為是。』比丘!你們就應再問異學:『諸位賢者!為有癡的人會得究竟為是呢?或者為無癡的人會得究竟為是呢?』比丘!如異學作如是的回答:『諸位賢者!沒有癡的人會得究竟為是,並不是有癡的人會得究竟的。』

比丘!你們就應再問異學:『諸位賢者!為有愛、有受的人,會得究竟為是呢?或是為沒有愛、沒有受的人,會得究竟為是呢?』比丘!如果異學作如是的回答:『諸位賢者!沒有愛、沒有受的人,會得究竟為是,並不是有愛、有受的人,會得究竟的。』比丘!你們就應再問異學:『諸位賢者!為沒有慧(愚鈍的人),不說慧的人。會得究竟為是呢?或者有慧、說慧的人,會得究竟為是呢?』比丘!如果異學作如是的回答:『諸位賢者!有慧、說慧的人,會得究竟為是,並不是沒有慧、不說慧的人,會得究竟的。』比丘!你們就應再問異學:『諸位賢者!為有憎、有諍的人會得究竟為是呢?或者為無憎、無諍的人,會得究竟為是呢?』比丘!如果異學作如是的回答:『諸位賢者!無憎、無諍的人會得究竟為是,並不是有憎、有諍的人會得究竟的。』

比丘!他們如果那樣的回答的話,你們就應對異學作如是之說:『諸位賢者!這就是如你們所說的有一為究竟為是,非眾多為究竟為是;無欲的人會得究竟為是,非有欲的人會得究竟的;無恚的人會得究竟為是,非有恚的人會得究竟的;無癡的人會得究竟為是,非有癡的人會得究竟的;無愛、無受的人會得究竟為是,非有愛、有受的人會得究竟的;有慧、說慧的人會得究竟為是,非無慧、不說慧的人會得究竟的;無憎、無諍的人會得究竟為是,非有憎、有諍的人會得究竟的。如有沙門、梵志,都依無量的見解,他們的一切,均依猗二見,所謂有見(常見,執有情的身心皆常住不滅),以及無見(斷見,執有情的身心僅限一期而斷絕)是。如果依有見的話,他便會著於有見,而依猗於有見,會猗住於有見,而憎諍無見。假若依於無見的話,他便會著於無見,而依猗於無見,會猗住於無見而憎諍有見。

2023年2月24日 星期五

阿含經-454

 

二、念經第六(第二小土城誦)  

大意:本經敘述世尊為諸比丘分別諸念,分作為二分:所謂欲念、恚念、害念作為一分,無欲念、無恚念、無害念作為一分。如生欲念、恚念、害念時,就須要不受斷除吐,如生無欲念、無恚念、無害念的話,就須速修習廣布。其次則應治內心,常住在內,止息一意而得定,向法次法,及至於證得四禪,斷諸漏。  

結集者的我們,都像如是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遊行在於舍衛國,住在於勝林給孤獨園。

那時,世尊告訴諸比丘們說:「我本來(從前)還未覺證無上正盡覺之時,曾作如是之念:我寧可將諸念分別,作為二分,將欲念、恚念、害念作為一分,將無欲念、無恚念、無害念又作為一分。我乃在於後來之時,便分別諸念,作為二分,將欲念、恚念、害念作為一分,將無欲念、無恚念、無害念作為一分。我乃如是而行,在於遠離之處獨住,心無放逸,修行而精勤。正當生欲念時,我即覺知為生欲念,知道為自害、害他,自他之二都俱會有害,是滅除智慧,而多煩勞,而不能得證涅槃。覺察為自害、害他,自他之二俱有害,是滅除智慧,多增煩勞,而不得涅槃後,其念便很快的消滅。然而又生恚念、害念,我即覺知為生恚念、害念,知道為自害、害他、自他之二俱會有害,是消滅智慧,而多煩勞,而不能得證涅槃。覺察為自害、害他,自他之二俱有害,是消智慧,而多煩勞,而不能得證涅槃後,其念便即很快的消滅。

我雖然生欲念,但是都不容受,都把它斷除而吐棄,再生意念、害念時,也同樣的都不受,都把它們斷除而吐棄。為甚麼呢?因為我已察見都由於這些惡念之故,必定會生無量的惡不善之法之故。猶如春後之月那樣,由於種田之故,那些放牧之地,就不再廣的了。牧牛的兒郎就將牛放在於野澤,牛如侵入於他人之田的話,牧牛的兒郎就執杖去遮止。為甚麼呢?因為牧牛的兒郎知道由於此之故,必定會被罵、被打、被縛,為有過失,因此之故,牧牛的兒郎乃執杖去遮止。我也是如是,如生欲念時,就不納受,會斷除而吐棄,生恚念、害念時,都不納受,都斷除吐棄。為甚麼呢?因為我察見由於這些惡念之故,必定會生無量的惡不善的法之故。

一位比丘,都隨其所思,隨其所念,其心便會樂乎其中。如果比丘多念欲念的話,就會捨棄了無欲之念,由於多念欲念之故,心便樂在於此裡面。如比丘多念恚念、害念的話,就會捨棄了無恚念、無害念!由於多念恚念、害念之故,心便會樂在於此裡面。像如是的,一位比丘不離開欲念,不離開恚念,不離開害念的話,就不能脫離生、老、病、死、愁憂、啼哭,也不能一再的脫離一切苦惱。我乃如是的行持,在於遠離之處獨住,心無放逸,修行精勤,而生無欲之念。我就覺知生無欲之念,此念乃不自害、不害他人,自他之二都俱不害,是修慧,而不煩勞,而會得涅槃的。

我覺知此念為不自害、不害他人,自他之二都俱不害,是修慧而不煩勞,而會得涅槃後,便快速的修習,而廣布。我又生無恚念、無害念,我就覺知為生無恚念、無害念,此念乃不自害,不害他人,自他之二,都俱不害,是修慧而不煩勞,而能得涅槃之念。我覺知此念為不自害、不害他,自他之二都俱不害;是修慧,而不煩勞,而能得涅槃之念後,便快速的修習廣布;我乃生無欲念,而多思念,生無恚念、無害念,而多思念。

我又作如是之念:多思念的話,則身定而喜忘,就便會損害心,我寧可整治內心,常住在於內,而止息,專心一意而得定,使其不損害心。我在於後來之時,便能調治內心,常住在於內而止息,一意而得定,而不損害心。我生無欲之念後,又生念,而向於法,次於法(依法的次序)。生無恚念、無害念後,便生念,而向於法,次於法。為甚麼呢?因為我並不看見過由於生此念,而會有無量的惡不善之法之故,猶如秋後之月那樣,那時一切穀類都已收訖,牧牛的兒郎,將牛放在田野時,而作如是之念:我的牛在群中。

為甚麼呢?因為牧牛的兒郎不見會由於此事之故,當得挨駡詈,得被打、得被縛,而有過失之事。由於不會有這些事之故,他就會作如是之念:我的牛在於群中。我也是如是,由於生無欲念後,又生向於法,次於法。生無恚念、無害念後,又生念而向於法,次於法。為甚麼呢?因為我不見由於此,而會生無量的惡不善之法之故。

一位比丘,隨其所思,隨其所念,心便會樂在於其中。如比丘多念無欲念的話,就會捨棄欲念,由於多念無欲念之故,心便會樂在於其中。如比丘多念無恚念、無害念的話,就會捨棄恚念、害念,由於多念無恚念、無害念之故,心便會樂在於其中。他的覺與觀已息,已內靜而一心,已無覺、無觀,而由於定而生喜與樂,而得第二禪,成就而游止於其中。他進而離喜欲,舍而無求,而游止於其中,正念而正智,而身覺樂。所謂聖者所說,聖者所舍,其念,樂住於空,而得第三禪,成就而游止於其中。他到了樂已滅,苦已滅,喜、憂之本,都已滅,而不苦不樂,而舍念清淨,而得第四禪成就,而游止於其中。

他如是而定心清淨,而無穢無煩,柔軟善住,得不動之心,趣向於漏盡通智而作證,便知此苦如真(如實而知道苦),知此苦集,知此苦滅,知此苦滅道如真(如實而知道苦之集、苦之滅、斷苦之道,連上為如實而知道四諦)。也知道此漏如真,知道此為漏集、知道此為漏之滅,知道此為漏滅之道如真(如實而知道漏之四諦)。他如是而知,如是而見後,即得欲漏心解脫,有漏、無明漏心解脫。解脫後,便知解脫: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這位比丘,乃離開欲念,離開恚念、離開害念,就解脫生老病死,愁憂、啼哭,而離開一切苦惱。

猶如一無事之處,有大的泉水,那個地方有群鹿遊住在於其中。這時,有一個人到這地方來,不為那群鹿求義,以及饒益,和求其安隱快樂,而塞住平坦的正路,開一條惡道,作一大的坑壍,叫人守視在那裡,像如是的,那群鹿,就一概墜於坑壍而死盡。又有一個人來,為了那群鹿求義及饒益,求其安隱快樂,而開一平正之路,而閉塞那條惡道,卻退那位守視的人,像如是的,那群鹿,則普得安濟。

比丘們!當知!我說此喻,是欲使人知義,有智慧的人,聽過譬喻,就能解其趣旨,此說有義如是:大泉水就是所謂五欲愛念歡樂。那五欲呢?所謂眼知色,耳知聲,鼻知香,舌知味,身知觸,而大泉水者,當知就是五欲。大群鹿者,當知就是沙門、梵志。有一人來,不為那些群鹿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者,當知就是魔波旬(惡者)。塞住平坦的正路,而開一惡道者,就是三種惡不善之念,所謂欲念、恚念、害念是。惡道者,當知就是三種惡不善之念。又更有惡道,就是所謂八邪道,為邪見,乃至邪定,就是其八。作大坑壍者,當知就是無明。叫人守住者,當知就是魔波旬的眷屬。又有一人來,為那些群鹿求義,以及饒益、求安隱快樂者,當知就是如來、無所著、等正覺。閉塞惡道,而開平坦的正路者,就是三善念,所謂無欲念、無恚念、無害念。所謂道者,當知就是三善念。又更有道,就是所謂八正道,正見乃至正定,是其八。

比丘!我為你們開平坦的正路,閉塞惡道,填平坑壍,除退守人。如為人尊師的,所為其弟子,起大慈哀,憐念愍傷,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者,哦現在都作過。你們也應當更自作,要到無事處的山林樹下,空安靜之處,去宴坐思惟,勿得放逸,要勤加精進,無令有後悔。這就是我的教敕,是我的訓誨。」

佛陀所說的就是如是,那些諸比丘們,聽佛所說,都歡喜奉行!

中阿含經卷第二十五完

2023年2月23日 星期四

阿含經-453

 

(4)又次,比丘!念和相之善的相應時,而生不善之念,觀察念的惡患時,也生不善之念,不念其念時,仍然生不善之念的話,則那位比丘乃為此念:應當以思行而漸減其念,使其不生惡不善之念。他為此念:當用思行而漸減其念後,所生的不善之念,就便會得以消滅。惡念消滅後,心便會常住,會在於內而止息,會一意而得定。猶如人的行路,進路過於急速時,他就會作此念:我為甚麼要這樣的快速而行呢?我現在寧可徐徐而行耶(是否可以慢慢的走?應慢慢的走)。他就這樣的徐行(慢慢而走)那樣。又作如是之念:我為甚麼要慢慢的走?寧可住耶(是否可以停住下來?)他就這樣的便於停住下來。又作如是之念:我為甚麼為住呢?是否可以坐下嗎?他就這樣的,便於坐下來。又作此念:我為甚麼為坐呢?是否可以倒臥嗎?他就這樣的便於以倒臥。像如是的,那個人就漸漸的息身之粗行。當知!比丘也是如是。他為的此念:當用思行漸減其念,使其不生惡不善之念。他為的此念:當用思行漸減其念後。所生的不善之念,就便得以消滅。惡念消滅後,心便常住,便在於內而止息,便會一意而得定。如果比丘欲得增上心的話,當以數數念此第四相,念此相後,所生的不善之念,就便得以消滅。惡念消滅後,心便會常住,會在於內而止息,而一意得定。

(5)又次,比丘!念與相的善相應時,會生不善之念,觀念惡之患時,也生不善之念,不念其念時,也生不善之念,當以思行,去漸減其念時,又是一再的生不善之念的話,則那位比丘,就應該作如是之觀:當一位比丘的,因此念故,生不善之念,則那位比丘,便應將其齒與齒相著,舌頭要在上齶,以心而修心,受持而降伏,使其不生惡不善之念。他以心修心,受持而降伏後,所生的不善之念,就便得以消滅,惡念消滅後,心便會常住,會在於內而止息,會一意而得定。猶如二位力士捉執一號羸贏弱的人,可受持而降伏那樣。像如是的,比丘!齒和齒相著,舌頭逼在於上齶,以心而修心,受持而降伏,使其不生惡不善之念。他以心修心,受持降伏後,所生的不善之念,即便得以消滅。惡念消滅後,心便會常住,會在於內而止息,會一意而得定。如比丘欲得增上心的話,應當要數數念此第五相,念此相後,所生的不善之念,就便得以消滅,惡念消滅後,心便會常住,會在於內而止息,會一意而得定。

如果比丘欲得增上心的話,就應該要常常的念此五相,數數的念此五相後,所生的惡不善之念,就便會得以消滅。惡念消滅後,心便會常住,會在於內而止息,會一意而得定。如比丘念和相的善相應時,而不生惡念,觀念惡患時,也不生惡念,不念其念時,也不生惡念,如用思行,漸減其念時,也不生惡念,而以心修心,而受持降伏時,也不生惡念的話,便能自在。便能欲念則念,不想念就得不念。如果比丘,欲念則能念,不欲念則不念的話,就叫做比丘之隨意諸念,為自在諸念之跡。」

佛陀所說的就是如是,那些諸比丘們,聽佛所說,都歡喜奉行!

  

2023年2月22日 星期三

2023-02-22 機能教學

 


















阿含經-452

 

一、增上心經第五(第二小土城誦) 

大意:本經敘述世尊告訴諸比丘!如欲得增上心的話,富常常念於五相:1.念相與善相應,21.觀念惡患,3.不念念,4.以思行漸減念,5.以心修心,受持降伏。  

結集者的我們。都像如是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遊行在於舍衛國,住在於勝林給孤獨園。

那時,世尊告訴諸比丘們說:「如比丘欲得增上心的話,就應當數數(常常)念五種相,數念五相後,所生的不善之念,就便會得以消滅。惡念消滅後,其心便會常住,會守在於內,而止息,會一意而得定心。

那五種相呢?(1)當比丘的,應念與相之善的相應,這時如果生不善之念的話,他就因於此相,又更念和異相之善相應,使惡不善之念不會發生。他乃因於此相,更念與異相之善相應後,所生的不善之念,即便會得以消滅。惡念消滅後,心便會常住,在於內而止息,而一意得定。猶如木工師、木工的弟子們,他們持墨繩,用絣在於木材上,然後就用利斧,斫治而令其直。像如是的,比丘!因於此相,又更用與異相之善的相應之念,使其不生惡不善之念,他就因於此相,更念和異相之善相應後,所生的不善之念,就便會得以消滅。惡念消滅後,心便會常住,會在於內而止息,會一意而得定。如果比丘欲得增上心的話,當應以數數念此第一相,念此相後,所生的不善之念,就便得以消滅,惡念消滅後,心便會常住,會在內止息,會一意而得定。

(2)又次,比丘!念和相之善的相應時,如果會生不善之念的話,他就應該觀此念為惡的,為有災患,此念乃為不善,此念乃為惡的,此念乃為智者所惡的,此念如滿具的話,就不得通,不得覺道,不得涅槃,因為會使其生惡不善之念之故。他像如是的觀察為惡的話,則所生的不善念,就便得以消滅。惡念消滅後,心便會常住,會在於內而止息,會一意而得定。猶如人在年少時,端正可愛,而沐浴澡洗,著明淨之衣,用香塗身,修治他的頭髮,極使其淨潔。對於此人,或者用死蛇,或者用死狗,或者以死人殘餘為半的青色(半瘀青),已經膨脹臭爛,都有不淨之物流出等東西,繫著在其頸上時,他便會厭惡其污穢,會不喜不樂那樣。像如是的,比丘!他觀察此念為惡,為有災患,此念為不善,此念是惡,此念乃為智者所厭惡,此念如果滿具的話,就不得通,不得覺道,不得涅槃,因為會使人生惡不善之念之故。他像如是的觀察為惡後,所生的不善之念,就便會消滅,惡念消滅後,心便會常住,會在於內而止息,會一意而得定。如果比丘欲得增上心的話,應當要數數念此第二相。念此相後,所生的不善之念,就便會得以消滅,惡念消滅後,心便會常住,會在於內而止息,會一意而得定。

(3)又次,比丘!念與相的善相應時,生不善之念,觀察念之惡患時,又生不善之念的話,那位比丘就不應念此念,因為會生惡不善之念之故。他不念此念後,所生的不善之念,就便會得消滅。惡念消滅後,心便會常住,會在於內而止息,會一意而得定。猶如有目之人,光色(有形的物體)現在於光明之處,而不用見(不想見它)那樣。他或者閉目,或者將其身避而過去,則你們的意見如何呢?色雖在而光明,而那個人可得納受其色相嗎?回答說:『弗也!』像如是的,比丘不應念此念,因為會生惡不善之念之故。他不念此念後,所生的不善之念,即便得以消滅。惡念消滅後,心便會常住,會在於內而止息,會一意而得定。如比丘欲得增上心的話,就應當要數數念此第三相,念此相後,所生的不善之念,即便會得以消滅。惡念消滅後,心便會常住,會在於內而止息,會一意而得定。

2023年2月20日 星期一

阿含經-451

 

摩訶男!我又再問他們說:『諸位尼犍們!你們都信尊師,而沒有疑嗎?』他們就又回答我而說:『如是,瞿曇!我們都信我們的尊師,並沒有疑惑。』摩訶男!我又問說:『尼犍!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你們的尊師尼犍,本來屢次的作惡不善之業。他本來(宿世)曾為尼犍,死後,現在生在於人間,出家而作尼犍,而行不坐之行,常立而不坐,而受如是之苦,都像你們這些人,及諸弟子嗎?』他們又回答我而說:『瞿曇!樂乃不因於樂而得,乃因於苦而得。如頻鞞娑羅之樂,乃為沙門瞿曇你所不如的。』(王之享受而安住於樂,乃比出家人更安住於樂,故如以樂會得樂,則瞿曇乃不如那位王者)。

我就又問他們說:『你們為甚麼這樣的癡狂,所說的都不符於義呢?為甚麼呢?因為你們乃不善,而無所曉了,而不知時宜。你們所作的此說:如頻鞞娑羅之樂,乃沙門瞿曇所不如的。尼犍啊!你們本來應該要作如是之問:到底是誰之樂為勝?是頻鞞娑羅王呢?或者是沙門瞿曇呢?尼犍啊!如果那時我乃作如是之說,而說我為勝,頻鞞娑羅王乃不如我的話,尼犍啊!你們就可得作如是語:如頻鞞娑羅王之樂,乃沙門瞿曇之所不如的。』那些諸位尼犍就作如是之說:『瞿曇!那麼,我們現在重新請問沙門瞿曇你,到底是誰之樂為勝?是頻鞞娑羅王呢?是沙門瞿曇你呢?』我就又對他們說:『尼犍!我現在問你們,你們就隨你們所解的來回答。諸尼犍們!你們的意見如何呢?頻鞞娑羅王可得如意而靜默無言,因此而經過七日七夜,得到歡喜快樂嗎?』尼犍回答說:『弗也!瞿曇!』我又問:『六、五、四、三、二日,或一日一夜,得如意靜默無言的歡喜快樂嗎?』尼犍回答說:『弗也!瞿曇!』又問說:『尼犍!我是否可得如意的靜默無言,因此而能一日一夜得歡喜快樂嗎?』尼犍回答說:『如是!瞿曇!』我又說:『二、三、四、五、六日,或七日七夜,得如意的靜默無言的歡喜快樂嗎?』尼犍回答說:『如是!瞿曇!』我又問說:『諸尼犍們!你們的意見如何呢?到底是誰的樂為勝?是頻鞞娑羅王呢?是我呢?』尼犍們回答說:『瞿曇!如我們納受而瞭解沙門瞿曇你所說的,則知瞿曇之樂為勝,頻鞞娑羅王乃不如你啊!』

摩訶男!因此,故知,欲乃沒有快樂,乃有無量的苦患。如多聞的聖弟子,不見如真(不如實而見)的話,則他會被欲所覆,會被惡不善所纏,不得舍之樂,以及無上息。摩訶男!像如是的,那類的多聞的聖弟子,會被欲而退轉。摩訶男!我乃知道欲乃沒有樂,有無量的苦患,我知如真(如實而知)後,就不會被欲所覆,也不會被惡不善之法所纏,便得舍之樂,以及無上息。摩訶男!因此之故,我乃不被欲,而退轉。」

佛陀所說的為如是。釋摩訶男,以及諸比丘們,聽佛所說,都歡喜奉於!

  

2023年2月19日 星期日

阿含經-450

 摩訶男!又次,眾生都因於欲,緣於欲,以欲為本之故,著鎧被袍,持矟弓箭,或者執刀楯,沖入於村,進入於邑,入於國,入於城,而穿牆而發掘寶藏,而劫奪財物,斷截王的退路。或者至於他巷,去壞村、害邑、滅國、破城。就中,或者有人被王人所捉,而被用種種的刑具拷治。如截手、截足、或手足都被截斷,或被截耳、截鼻,或耳鼻同截.或者為臠而臠割,或者被拔須、拔發,或者鬚髮同被拔,或者放著在檻中,而用衣裹纏,而用火燒,或者用沙壅、草纏而火苪,或者納入鐵驢的腹中,或者著在於鐵豬的口中,或者置於鐵虎口中而燒,或者安在於銅釜中,或者著於鐵釜中而煮,或者段段而截,或用利叉而刺,或用鐵鉤而鉤,或倒臥鐵床,用沸油澆之,或坐在鐵臼,用鐵杵杆搗之,或用龍蛇蜇他,或用鞭鞭他,或用杖撾,或用棒打,或活活的貫在高標上,或梟其首。他們在此裡面,或者會死亡,或者會怖畏,都受極重之苦。摩訶男!這叫做現法的苦陰,都因於欲,緣於欲,以欲為本的。

摩訶男!又次,眾生都因於欲,緣於欲,以欲為本之故,行身的惡行,行口、行意的惡行。他在於後來之時,因疾病而著在床上,或坐臥在地上,都由於苦之逼身,而受極重之苦,不可愛樂。他如有身的惡行,口、意的惡行的話,則他在於臨終之時,會當在於前面為覆障。猶如太陽將沒之時,在大山崗之側,其影障之覆地那樣(山影倒懸訶下)。像如是的,他如果有身的惡行,有口、意的惡行,會現在於前而覆障。他會作如是之念:我本來所作的惡行在前覆我,我本來並不作福業,都多作惡業之故。倘若有人作惡而兇暴,唯作罪業,而不作福,不行善,甚麼都不怕,而無所依、無所皈,而隨其生處的話,我必定會生在於那個地方。從此而有些後悔,然而後悔的來不及,而不善死,無福業而臨終。摩訶男!這叫做現法的苦陰,都因於欲,緣於欲,以欲為本的。

摩訶男!又次,眾生都因於欲,緣於欲,以欲為本之故,行身的惡行,行口、意的惡行。他由於身口意的惡行之故,因於此,緣於此,而身壞命終之時,必定會至於惡處,會生於地獄之中。摩訶男!這叫做後世的苦陰,都因於欲,緣於欲,以欲為本的。摩訶男!因此之故,當知!欲乃一向無樂(不會帶給人以快樂),乃有無量的苦患。多聞的聖弟子,不見如真(不如實而知見)的話,他就會被欲所覆,不能得到舍樂,以及無上之息。摩訶男!像如是的那位多聞的聖弟子,就由於欲,而會退轉的。摩訶男!我知道欲,乃不會有快樂,為有無量的苦患。我知如真後(如實有知見後),摩訶男!我就不會被欲所覆,也不會被惡所纏,便能得到舍樂,以及無上之息。摩訶男!因此之故,我乃不由於欲而退轉。

摩訶男!有一個時候,我曾遊行於王舍城,住在於鞞哆邏山(黑岩)的仙人七葉屋。摩訶男!我在於晡時,從宴坐起後,往至於廣山(黑石室)。就在那個地方看見過眾多的尼犍(離繫外道),行不坐之行,都常立而不坐,都受極重之苦。我乃往問而說:『諸位尼犍!你們為甚麼緣故,而行這種不坐之行,都常立不坐,而受如是之苦呢?』他們乃如是的說:『瞿曇!我們有尊師尼犍,名叫親子(六師外道之一),他乃教我們而作如是之說:諸位尼犍們!你們如果宿命有不善之業,則因此苦行之故,必當會得以滅盡。如果現在行身的妙行,而護持,口與意都行妙行而護持的話,則因緣於此之故,就不會再作惡不善之業。

2023年2月17日 星期五

阿含經-449

 

於是,釋摩訶男,就從座站起,偏袒的著衣,叉手向佛,仰白世尊而說:「唯願世尊為我說法!使我的心能得清淨,能除疑惑而得道!」

世尊告訴他說:「摩訶男!有五欲的功德(功能),能使人可愛、可念、歡喜,其欲都相應,而使人快樂。那五種呢?所謂眼知色、耳知聲、鼻知香、舌知味、身知觸是。由於此,而使王,以及王的眷屬,得到安樂歡喜的。摩訶男!這乃是極為是欲的味,是沒有再過於此的,其有所患也是非常的多。

摩訶男!甚麼叫做欲之患呢?摩訶男!一位族姓子,都隨著其有的技術,以自生存生活,或者作田業,或者行治生,或者以學書,或者明算術,或者知工數,或者打刻印,或者作文章,或者造手筆,或者曉經書,或者去作勇將,或者去奉事主。他們在寒時,就會為寒,熱時就會為熱,饑渴、疲勞,或被蚊虻所蜇等,在此種環境當中,作如是之業,以求圖其錢財。摩訶男!這些族姓子,像如是的方便(勤勉)而作如是之行(工作),作如是之追求時,如果得不到錢財的話,便會生憂苦、愁戚、懊惱,其心則會生癡,而作如是之說:『唐作唐苦(徒作徒勞)耳,所求的都沒有其果。』

摩訶男!那些族姓子,像如是的方便而作如是之行(工作),作如是之追求時,假若能得錢財的話,他們就會愛惜,就會要守護而密藏起來。為甚麼呢?因為:『我的這些財物,不可使王來奪取而去,不可被賊所劫,不可被火所燒,或致於腐壞,或亡失,或出財而無利可得,或作諸事業之用,而不成就。』他們作如是的守護密藏,而如果有一天被王奪、賊劫、火燒、腐壞、亡失的話,他們便會生憂苦、愁戚、懊惱,心則會生癡,而作如是之說:『如這些財物乃為我長夜所可愛念的,然而它卻一旦亡失了。』摩訶男!像如是的現法之苦陰,都因於欲,緣於欲,以欲為本的。

摩訶男!又次,眾生都因於欲,緣於欲,以欲為本之故,母會和子共諍,子會和母共諍,父子、兄弟、姊姝、親族,都會更相說惡,何況對於他人呢?摩訶男!這叫做現法苦陰,都因於欲,緣於欲,以欲為本的。

摩訶男!又次,眾生都因於欲,緣於欲,以欲為本之故,王會和王共諍,梵志會和梵志共諍,居士會和居士共諍,民會和民共諍,國會和國共諍。他們由於鬥諍,而共相憎恨之故,會用種種的器仗,而轉相加害。或者用拳用扠,或用擲,或用杖打、刀斫。他們在鬥諍時,或者會死亡,或者會恐怖,都受極重之苦。摩訶男!這叫做現法的苦陰,都因於欲,緣於欲,以欲為本的。

摩訶男!又次,眾生都因於欲,緣於欲,以欲為本之故,而著戰鎧,被戰袍,持矟、弓箭,或執刀楯,沖入在於軍陣中,或者用象鬥,或者用馬(騎馬),或者用車(乘戰車),或者使步軍(步兵),或者徵召男女去戰場。他們在鬥諍時,或者會死亡,或者會恐怖,都受極重之苦。摩訶男!這叫做現法的苦陰,都因於欲,緣於欲,以欲為本的。

摩訶男!又次,眾生都因於欲,緣於欲,以欲為本之故,而著鎧、被袍,持矟、弓箭,或執刀楯,去奪他國,去攻城破塢,而共相格戰,而打鼓吹角,高聲喚呼。或用槌打,或用鉾戰,或用利輪,或用箭射,或以亂石投下,或用大弩,或用融銅的珠子灑之。他們當鬥諍之時,或者死亡,或者恐怖,都受極重之苦。摩訶男!這叫做現法的苦陰,都因於欲,緣於欲,以欲為本的。

2023年2月16日 星期四

202302-16 肌力教學

 













阿含經-448

 

(1)甚麼叫做覺(受)之味呢?當一位比丘的,能離開欲,離開惡不善之法(初禪),而至於得證第四禪而成就游止於其中。他在於那時,不會念自害,也不會念害他,如不念害的話,這叫做覺的樂味。為甚麼呢?因為不念害的話,就能成就此樂之故。這叫做覺之味。

(2)甚麼叫做覺(受)之患呢?覺就是無常之法,是苦之法,是生滅之法,這叫做覺之患。

(3)甚麼叫做覺(受)之出要呢?如果斷除覺,捨離於覺,滅除於覺,其覺已盡,而度覺而出要,就叫做覺之出要。如果沙門、梵志,對於覺之味,覺之患,覺之出要,不知如真(不能如實而知)的話,他就終究不能自斷其覺(受),何況又能斷除他人之覺呢?如有沙門、梵志,對於覺味、覺患、覺出要,知如耳(如實而知)的話,他既自能斷除其覺,也就能斷除他人之覺。」

佛陀所說的就是如是,那些諸比丘們,聽佛所說,都歡喜奉行!

  

○○、苦陰經(下)第四(第二小土城誦)  

大意:本經敘述釋摩訶男,因生染法與恚法,及癡之法。佛陀乃為說欲之味、欲之患。佛陀說如能如寅而知的話,就不為被染恚癡所覆,而能得無上息。  

結集者的我們,都像如是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遊行在於釋羈瘦(釋迦族的國家),住在於加維羅衛的尼拘類園。

那時,釋摩訶男(釋迦族的摩訶男-大名。甘露飯王之子,阿那律之兄,為佛的堂弟),在於中午後,仿佯(徘徊)而往詣於佛所,到後,稽首佛足,然後退坐在一邊。他白佛說:「世尊!我乃如是的知道世尊之法(知道世尊是以此法教人的):『使我的心中能得滅除三穢。所謂染心穢、恚心穢、癡心穢是。』世尊!我乃如是而知這些法。但是我的心中,又一再的生起染法、恚法、癡法。世尊!我曾作如是之念:我到底是有甚麼法不滅除,才會使我的心中一再的生染法、恚法、癡法呢?」

世尊告訴他說:「摩訶男!你有一法不滅,才會不能斷滅染恚癡的。所謂你乃住在於家庭裡,由於不至信,而不能捨棄家,不能為無家庭牽累的專心去學道。摩訶男!如果你能滅除此一法的話,你就必定不會再住於家,必定能至信,而舍家,而為無家庭牽累的去專心學道。然而你乃由於此一法不能斷滅之故,而住在於家,不至信而舍家,而為無家庭牽累的專心去學道。」

2023年2月15日 星期三

阿含經-447

 

 

8.又次,眾生因於欲,緣於欲,以欲為本之故,行身的惡行,行口與意的惡行。他由於身、口、意的惡行之故,因於此,緣於此,而在其身壞命終之時,必定會生在於惡處,會生於地獄之中,這叫做後世的苦陰,都是因於欲,緣於欲,以欲為本的。這就是欲之患。

(3)甚麼叫做欲之出要呢?如果斷除欲,捨離於欲。滅除欲,欲已盡,而度過欲,就為之出要。就叫做欲的出要。如果有沙門、梵志,對於欲之味,欲之患,欲之出要,不知如真(不能如實而知)的話,他就終究不能自斷其欲,何況又能斷除他人之欲嗎?如果有沙門、梵志,對於欲之味,欲之患,欲之出要,知如真(如實而知)的話,則他既自能除欲,也能斷除他人之欲的。

(1)甚麼叫做色之味呢?如剎帝利女、梵志、居士、工師等女人,年齡在於十四、五歲時,她在於那個時候,其美色,乃最為妙好之時。如果因於其美色,緣於其美色之故,而生樂生喜,這就是極為是色之味,沒有再過其上的了。也由此而引起的後患,乃非常的多(色之患,都依此女色為原因)。

(2)甚麼叫做色之患呢?1.如果看見那位姝女(美貌的少女),在於後來之時,極大的衰老(老年時),頭白而齒落,背樓而腳戾,都以拄杖而行,盛壯已不再,已日日衰微,壽命將於垂盡,而身體震動,諸根毀熟。這樣,則你們的意見為何呢?如本來有其美色,而她的美色已消滅,而會生患嗎?」回答說:「如是」。

2.「又次,如果看見那位姝女,患有疾病而著在於床,或者坐,或者是倒臥在地,都以苦逼其身,都會受極重之苦。你們的意見如何呢?如果她本來有美色,於此時,是否消滅而會生患嗎?」回答說:「如是。」

3.「又次,如看見那位姝女死後,或者是一二日,乃至六七日,被烏鵄所啄,被犲狼所食,被用火所燒,被埋在於地,都均為爛而腐壞。你們的意見如何呢?如其本來有的美色等,在她死後,會都消滅而生患嗎?」回答說:「如是。」

4.「又次,如看見那位姝女被棄在於息道(荒塚),骸骨變為青色而爛腐,餘半之骨鏁在於地時,你們的意見如何呢?如她本來具有的美色,已經消滅而會生患嗎?」回答說:「如是。」

5.「又次,如看見那位姝女被棄在於息道,已離開皮肉與血,唯有筋相連。這時,在你們的意見如何呢?如其本有的美色,都已消滅而會生患嗎?」回答說:「如是。」

6.「又次,如看見那位姝女被棄在於息道,其骨筋都已解散,都散在於諸方,那些足骨、骨、髀骨、髖骨、脊骨、肩骨、頸骨、髑髏骨,都各在於異處,在你們的意見如何呢?如其本來具有的美色,都已消滅而會生患嗎?」回答說:「如是。」

7.「又次,如看見那位姝女被棄於息道,其骨白的如螺,青的如鴿之色,赤的則有如血塗,都腐壞而為碎末,在你們的意見如何呢?如其本來具有的美色,都已消滅而會生患嗎?」回答說:「如是。」「這叫做色之患。」

(3)「甚麼叫做色之出要呢?如果斷除色,捨離於色,滅除於色,而色已盡,已度過對於色之牽纏,而出要,這叫做色之出要。如果有沙門、梵志,對於色之味,色之患,色之出要,不知如真(不能如實而知道)的話,他就終究不能自斷其色,何況能斷除他人之色呢?如果有沙門、梵志,對於色之味,色之患,色之出要,知如真(如實而知道)的話,他既自能除滅其色所發生之事,也就能夠斷除他人之色的了。

2023年2月13日 星期一

阿含經-446

 

2.又次,因為眾生乃因於欲,緣於欲,以欲為本之故,有時當人之母,會和其子諍,為人子的,會和其母諍,父子、兄弟、姊姝、親族,都輾轉而共相諍執。他們既然是如是的共相鬥諍後,其母會說子之惡,其子會說母之惡,父子、兄弟、姊姝、親族,都更相說對方之惡,更何況是他人呢?這叫做現法的苦陰,都是因於欲,緣於欲,都是以欲為本。

3.又次,眾生都因於欲,緣於欲,以欲為本之故,王與王共鬥諍,梵志和梵志共諍鬥,居士與居士共諍,民與民共諍,國與國共諍。他們因為鬥諍而共相憎恨之故,就會用種種的器仗,轉相加害。或者用拳扠、石擲,或者用杖打、刀斫。他們在鬥諍之時,或者會致死,或者會恐怖,都受極烈的痛苦。這叫做現法的苦陰。都因於欲,緣於欲,都是以欲為本。

4.又次,眾生都因於欲,緣於欲,以欲為本之故,而著鎧、被袍(穿戰甲鐵衣),持矟、弓箭,或執刀楯,而沖入在軍陣中。或乘象而鬥,或騎馬,或乘車,或當步軍,或以男女去鬥諍。他們當鬥諍之時,或者死亡,或者怖畏,都受極重之苦。這叫做現法的苦陰,都是因於欲,緣於欲,都是以欲為本。

5.又次,眾生都因於欲,緣於欲,以欲為本之故,著鎧、被袍,持矟、弓箭,或者執刀與楯,欲去奪他國,欲攻城破塢,而共相格戰。都打鼓吹角,高聲喚呼。或用槌打,或用鉾戰,或用利輪,或用箭射,或者以亂石投擲,或者用大弩,或者用融銅(燒的銅)的珠子射灑。他們當在鬥諍時,或者死亡,或者恐怖,都受極重之苦,這叫做現法的苦陰,都是因於欲,緣於欲,都是以欲為本的。

6.又次,眾生因於砍,緣於欲,以欲為本之故,著鎧被袍、持矟、弓箭,或執刀、楣,沖進入村、入邑、入國、入城,穿牆而發藏,而劫奪財物,斷截敵王之路。或者至於他巷,去壞村、害邑、滅國、破城。在其中,或者被王人所捉,被作種種的拷治,如被截手、截足,或被截手足(手足同時都被斷),或者截耳、截鼻,或截耳鼻,或者為臠(切成塊的肉)而臠割(肉卷,不伸舒),或者被拔須、拔發,或拔鬚髮,或放著在檻中,以衣裹之而用火燒,或者以沙壅。草纏,而作為火苪,或者納入於鐵驢腹中。或者放著於鐵猪口裡,或者置於鐵虎口中而燒,或者安在於銅釜中。或者著於鐵釜中去煮,或者截為段段,或者以利叉去刺,或者用鐵鉤而鉤,或者將其倒臥在鐵床,以沸油去澆其身,或者坐在鐵臼,而用鐵杆去搗他,或者用龍蛇(大蛇、毒蛇)去蜇,或者用鞭去鞭打,或者用杖去撾他,或者以棒而打,或者活活的貫在於高標上,或者梟其首。他們在這些刑治中,或者死亡,或者會怖畏。都受極重之苦,這叫做現法的苦陰,都是因於欲,緣於欲,以欲為本的。

7.又次,眾生乃因於欲,緣於欲,以欲為本之故,行身的惡行,行口、行意的惡行。他們在於後來之時,由於疾病,而著在於床上,或者是坐,或者是臥於地上,都以苦逼其身,都身受極重之苦,而不可以愛樂。他如果曾有身的惡行,口與意的惡行的話,則在他將臨終時,其惡業會現在於前而為覆障,猶如太陽將沒時,大山崗側之影,會障而覆地那樣。像如是的,他假若有身的惡行,口與意的惡行,會現在前而覆障,他就會作如是之念:我本來所作的惡行,在前面覆障於我。我本來並不作福業,而多作惡業。假如有人作惡而兇暴,唯作罪業,不作福、不作業,無所畏懼(作惡不怕天不怖地),無所依、無所皈,隨其生處的話,我必定會生在那個地方。從是而有悔意,而悔者,卻因來不及,而不善而死,無福業而命終,這叫做現法的苦陰,都因於欲,緣於欲,以欲為本的。

2023-02-13 原始點教學

 











阿含經-445

 

中阿含經卷第二十五

 

九十九、苦陰經(上)第三(第二小土城誦)  

大意:本經敘述:由於異學說他們也同樣的講說知斷欲、斷色、斷覺,故比丘則以此訶佛報告。佛乃為諸比丘分別欲、色、覺之味、患、出要等事。  

結集者的我們,都像如是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遊行在於舍衛國,住在於勝林給孤獨園。

那時,諸位比丘,大眾都在中食過後(吃午飯後),少有所為(有些事情),都集坐在於講堂。於是(在這時候),有眾多的異學(不同之教的教徒),乃於中午後,仿佯(徘徊)而往詣於諸比丘之集會處,到後,共相問訊,然後退坐在一邊。他們對諸比丘們說:「諸位賢者!沙門瞿曇,乃施設(提示)知斷欲,施設知斷色,斷覺(所說之教,乃教人應如何知道欲、色、覺〔受〕之會毀滅修行,故應斷滅之事)。諸位賢者!我們的宗教,也是施設知斷欲,施設知斷色,施設知斷覺(受)。沙門瞿曇,以及我們之此三知、三斷,有甚麼勝劣?有甚麼差別呢?」

於是,諸比丘們,聽到那些眾多的異學所說的話,並不以為是對,也不以為是不對,都默然的從坐站起而去,都作此念而說:像如是的所說之語,我們應該從世尊之處,才能得以知道。大眾便詣佛所,到後,稽首作禮,然後退坐在一邊。就將和眾多的異學所可共論之事,都訶佛稟報。

這時,世尊告訴諸比丘們說:「你們當時應該照如是的問問那些眾多的異學而說:『諸位賢者!甚麼叫做欲之味(味著而樂於貪欲)呢?甚麼叫做欲之患(由於貪欲而引來的災患)呢?甚麼叫做欲之出要(由欲貪脫出,而解脫流轉)呢?甚麼叫做色之味呢?甚麼叫做色之患呢?甚麼叫做色之出要呢?甚麼叫做覺(受)之味呢?甚麼叫做覺之患呢?甚麼叫做覺之出要呢?』

諸位比丘們!如果你們作如是之問的話,他們聽到這些話後,便會更為相互為難,而說其餘之事(恐回答不來,而言他),會瞋諍轉增(競起瞋恚而諍),然後必定會從座起,而默然而返。為甚麼呢?因為我並不見過在此世間裡,有一天子,及魔、梵、沙門、梵志、和一切餘眾,能知此義,而發遣的人。唯有如來,和如來的弟子,或者能從此聽聞而已。」

佛陀就講說其義而說:「(1)甚麼叫做欲之味呢?所謂由於五欲的功德(功能、潛力),而生起樂著,生起喜愛。這乃極為是欲之味,沒有能過其上,所帶來的災患乃為甚多。

(2)甚麼叫做欲之患呢?1.一位族姓子,都隨著其技術(所學而成的術科),以自存活(作為生活之活計)。或者作田業(農業),或者行治生(行商,商業),或者以學書(為學者,為士),或者明白算術,或者知道工數(工業),或者巧刻印,或者作文章,或者造手筆,或者曉經書,或者作勇將,或者奉事王。

他們在冷寒時,則覺得為寒,炎熱時則覺得為熱,或者遇饑渴,或者會疲勞,或者被蚊虻所蜇,都作如是之業,求圖錢財(在這種環境裡作業求生存生活)。那些族姓子像如是的方便(努力),作如是的行業,作如是而追求時,倘若不得錢財的話,便會生憂苦,便會愁戚、懊惱,其心就會生愚癡,而作如是之說:『唐作唐苦!所求無果。』(徒勞而無益,所追求的泡湯而無結果)。

那些族姓子作如是的方便,作如是之行,作如是之求時,假如得到錢財的話,他們便會愛惜,便會守護而密藏。為甚麼呢?因為『我此財物,不可使王來侵奪,不可以被賊徒所劫,以及被火燒、腐壞、亡失,或者出財而無利可得,或者作諸事業,而不成就。』他們因此,而作如是的守護密藏。倘若有人被王所奪,被賊徒所劫,或者被火燒、腐壞、亡失時,便會生憂苦,便會起愁戚、懊惱,其心就會生愚癡,而作如是之說:『如我在長夜所可愛念(凡我所有)的錢財,都已亡失了(都沒有了)。』這就是所謂現法的苦陰,是起因於欲,攀緣於欲,以欲為本的。

2023年2月10日 星期五

阿含經-444

 

2.又次,比丘之觀法如法。當一位比丘的,內實有欲,而知有欲如真(如實而知道內有欲),內實無欲時,則知無欲如真(如實而知道內無欲),如果未生的欲,已生起的話,也知如真(如實而知道未生之欲已生),假若已生的欲,已滅而不再生的話,也知如真(如實而知已不再生欲)。像如是的,對於那些瞋恚、睡眠、掉悔,也同樣的道理。而如內實有疑,而知道有疑如真(如實而知道有疑),內實在沒有疑,而知道為無疑如真(如實而知道無疑),假若未生的疑,已生起的話,也知如真(如實而知道已生疑),如果已生的疑,已滅而不再生的話,也是知如真(如實而知道已不再生)。像如是的,一位比丘,觀察內法如法,觀察外法如法,立念在於法,有知有見,有明有達,這叫做比丘之觀法如法,所謂五蓋是也。

3.又次,比丘之觀法如法。當一位比丘的,內實有念覺支,而知道有念覺支如真(如實而知道為有念覺支),內實沒有念覺支,而知道無念覺支如真(如實而知道沒有念覺支),如果未生的念覺支,已生起的話,也知如真(如實而知道已生念覺支),假若已生的念覺支,便安住而不忘,而不衰退,而轉修增廣的話,也知如真(如實而知道其情形)。像如是的,對於那些擇法、精進、喜、息、定等覺支,也是同樣的道理。當一位比丘的,內實在有舍覺支時,知道為有舍覺支如真(舍為第七覺支。如實而知道為有舍覺支),內實在沒有舍覺支時,也知道沒有舍覺支如真(如實而知道沒有舍覺支),如果未生的舍覺支,已生起的話,則知如真(如實而知道已生舍覺支),如果已生的舍覺支,便住而不忘不衰退,轉修而增廣的話,也知如真(如實而知道這情形)。像如是的,比丘觀察內法如法,觀察外法如法,立念在於法,有知有見,有明有達,這叫做比丘之觀法如法,所謂七覺支是。如果比丘、比丘尼,像如是的少少觀法如法的話,就叫做觀法如法念處。

如果比丘、比丘尼,以七年的期間,立其心,正住在於四念處的話,他們必定能得如下之二果:或者在於現法當中,得究竟智(四果阿羅漢),或者還有餘依,而得阿那含果(不還,三果阿羅漢)。且置七年不說,如果六年、五、四、三、二、一年,也是同樣的事情。倘若有比丘、比丘尼,在七個月的期間,立其心,正住在於四念處的話,他們必定能得如下之二果:或者現法當中得究竟智(得阿羅漢果),或者還有餘依,而得阿那含果(不還,三果阿羅漢)。且置七月不談,就是六月、五、四、.三、二、一月的期間,也是同樣的道理。

如果有比丘、比丘尼,在七日七夜的期間,立其心,正住在於四念處的話,他們必定能得如是之二果:或者在現法當中得究竟智(阿羅漢果),或者還有餘依,而得阿那含(不還,三果阿羅漢)。且置七日七夜不論,如果在於六日六夜,五、四、三、二、等日夜,也是同樣的事情。而且置一日一夜,都同樣之事不說,如果有比丘、比丘尼,在少少須臾之頃,立其心,而正住在於四念處的話,則那些人,在於朝時實行如是的話,則在於當日的暮時,必定能得升進;在暮時,實行如是的話,則在於翌日之朝晨,必定能得升進。」

佛陀所說的就是如是,那些諸位比丘們,聽佛所說,都歡喜奉行!

中阿含經卷第二十四完

2023年2月8日 星期三

阿含經-443

 

(2)甚麼叫做觀覺如覺念處(覺為受,故為受念處)呢?當一位比丘的,當覺樂覺時(受樂受之時),便知道為正在覺樂覺(受樂受);覺苦覺(受苦受)之時,便知道為正在覺苦覺(受苦受);覺不苦不樂覺(受不苦不樂受-接受)之時,便知道正在覺不苦不樂覺(受不苦不樂受)。其他如覺樂身(受樂身)、苦身、不苦不樂身、樂心、苦心、不苦不樂心,以及樂食、苦食、不苦不樂食,樂無食、苦無食、不苦不樂無食,樂欲、苦欲、不苦不樂欲,樂無欲覺、苦無欲覺等。也是同樣之理。而正在覺不苦不樂無欲覺(受不苦不樂無欲受)時,便知為覺不苦不樂無欲覺(受不苦不樂無欲受)。像如是的,比丘,觀察內覺如覺(內受如受),觀察外覺如覺(外受如受),立念在於覺(受),而有知有見,有明有達,這叫做比丘之觀覺如覺(觀受如受)。如果比丘、比丘尼,像如是的少少觀察覺如覺(觀受如受)的話,就叫做觀覺如覺念處(受念處)。

(3)甚麼叫做觀心如心念處呢?(心念處)。當一位比丘的,如有欲心時,知道為有欲心如真(如實而知道),沒有欲心時,知道為無欲心如真(如實而知道為無欲心),那些有恚無恚、有癡無癡、有穢汙無穢汙、有合有散、有下有高、有小有大、修不修、定不定等,也是同樣之理。如果有不解脫心的話,就知道為不解脫心如真(如實而知道為不解脫之心),有解脫心時,就知道為解脫心如真(如實而知道為解脫心)。像如是的,比丘觀察內心如心,觀察外心如心,立念在於心,而有知有見,有明有達,這叫做比丘之觀心如心。如果有比丘、比丘尼,像如是的少少觀心如心的話,就叫做觀心如心念處(心念處)。

(4)甚麼叫做觀法如法念處呢?(法念處)。1.眼緣於觀色,而生內結。當一位比丘的,如果內實在有結的話,就知內有結如真(如實而知道內有結),內實在沒有結的話,就知道內無結如真(如實而知道內無結)。如果未生的內結,已生起的話,就知如真(如實而知道),如果已生的內結,已滅除而不再生的話,也知如真(如實而知道)。

像如是的,那些耳、鼻、舌、身等,也是如是。而意乃緣於法,而生內結(都同於眼緣色的一樣)。當一位比丘的,如內實有結,而知道內有結如真(如實而知),內實在沒有結的話,就知道內無結如真(如實而知),如果未生的內結,已生起的話,就知如真(如實而知),如果已生的內結,已滅而不再會生的話,也知如真(如實而知)。像如是的,一位比丘,觀察內法如法,觀察外法如法,立念在於法,有知有見,有明有達,這叫做比丘之觀法如法,叫做內六處。

2023-2-8 肌力教學

 













阿含經-442

 

 

12.又次,比丘之觀身如身。當一位比丘的,對於此身,應隨著其所住,隨著其好惡,從頭至於足,都觀見為種種不淨之物之所充滿。所謂在於我此身中,有發、髦、爪、齒、粗細的薄膚、皮、肉、筋、骨、心、腎、肝、肺、大腸、小腸、脾、胃、摶糞、腦及腦根、淚、汗、涕、唾、膿、血、肪、髓、涎、痰、小便(為三十二分身,在第二十卷,念身觀經裡提示過)等不淨之物。有如器具裡,盛著若干的種子,有目之士(明眼的人),均能分明,所謂稻、粟種、蔓菁、芥子等物在裡面那樣。像如是的,一位比丘對於此身,隨著所住,隨著其好惡,從頭至於足,都觀見為種種不淨之物之所充滿。所謂我此身中,有發、髦、爪、齒、粗細的薄膚、皮、肉、筋、骨、心、腎、肝、肺、大腸、小腸、脾、胃、摶糞、腦及腦根、淚、汗、涕、唾、膿、血、肪、髓、涎、痰、小便等物。像如是的,比丘觀察其內身如身,觀察外身如身,立念在於身,有知而有見,有明而有達,這叫做比丘之觀身如身。

13.又次,比丘之觀身如身。當一位比丘的,應觀察此身中的諸界(大,種,要素):我此身中,有地界(地大種),有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計為六大種,也就是組成身心的六大要素),要如屠兒之殺牛,剝牛皮而布在於地上,而分作為六段那樣。像如是的,比丘觀察自身之諸界,而說:我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像如是的,比丘!觀察其內身如身,觀察外身如身,立念在於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這叫做比丘之觀身如身。

14.又次,比丘,觀身如身。當一位比丘的,應觀察那死尸的情景。或者經過頭一天,第二天,乃至第六、第七天,被烏鵄所啄,被豺狼所食,或者用火燒,或者埋在於地,均為腐爛而敗壞。見此情形,應自為比:現在我的此身,也是如是,都俱有了此法,而終不能得以脫離。像如是的,比丘觀察其內身如身,觀察其外身如身,立念在於身,有知而有見,有明而有達,這叫做比丘之觀身如身。

15.又次,比丘之觀身如身。當一位比丘的,本來所看見的息道(人命最後之休息處。荒塚)裡的骸骨,為青瘀色,而爛腐,餘半的骨鎖(骨骸如鎖),被棄在於地上,看見後,比喻自己:現在我的此身,也是如是,俱有了此法,終不能得以脫離。像如是的,比丘觀察其內身如身,觀察其外身如身,立念在於身,有知而有見,有明而有達,這叫做比丘之觀身如身。

16.又次,比丘之觀身如身。當一位比丘的,如本來所見的息道(塚間),其遺身已離皮與血肉,唯有筋之相連而已。看見後自比:現在我的此身,也是如是,俱有了此法,終究不得脫離此法。像如是的,比丘之觀察其內身如身,觀察外身如身,立念在於身,有知而有見,有明而有達,這叫做比丘之觀身如身。

17.又次,比丘之觀身如身。當一位比丘的,如本來所看見過的息道(荒塚),其骨節都已解散,都散在諸方。那些足骨、膞骨、脾骨、髖骨、脊骨、肩骨、頸骨、髑髏骨等,都各在於異處,看見後自比:現在我的此身,也是如是,都俱有了此法,終究不能得以脫離。像如是的,比丘之觀察其內身如身,觀察外身如身,立念在於身,有知而有見,有明而有達,這叫做比丘之觀身如身。

18.又次,比丘之觀身如身。當一位比丘的,如本來看見在息道(塚間)的遺骨,其白如螺,其青則有如鴿色,其赤乃如血塗,都腐壞碎粖,看見此情形後,而自比:現在我的此身,也是如是。都俱有了此法,終究不能得以脫離。像如是的,比丘觀察其內身如身。觀察外身如身,立念在於身,有知而有見,有明而有達,這叫做比丘之觀身如身。

如果比丘、比丘尼,像如是的少少觀身如身的話,就叫做觀身如身念處(以上為十八念身,和第二十卷之念身經,大同小異)。

2023年2月7日 星期二

阿含經441

 

6.又次,比丘應觀身如身。當比丘的,應由於離而生的喜樂(初禪,離生喜樂地),來漬其身,潤澤其身,普遍而充滿。在於此身中,由於離而生的喜樂,無處不周遍,有如工浴之人,用器具盛一些澡豆,與水和,而成為摶,水漬而潤澤,普遍的充滿,無一處不周那樣。像如是的,一位比丘,由於離而生的喜樂,而漬身潤澤,普遍而充滿於此身中,離生喜樂,無處不周遍。像如是的比丘,觀察內身如身,觀察外身如身,立念在於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這叫做比丘之觀身如身。

7.又次,比丘應觀身如身。當一位比丘的,由於禪定而生的喜樂(二禪,定生喜樂地)。來漬其身,潤澤其身,普遍而充滿。在於此身中,由定而生的喜樂,無處不周遍,有如山泉,清淨而不濁,充滿流溢,四方之水之流來,也無緣得入其中,因為那泉底,水會自湧出,而流溢於外面,漬山而潤澤,普遍充滿,沒有一處不周圓的。像如是的,一位比丘,由禪定而生的喜樂,漬身而潤澤,普遍而充滿於此身中,由禪定所生的喜樂,沒有一個地方不周遍。像如是的,比丘應觀察內身如身,觀察外身如身,立念在於身,而有知、有見,有明、有達,這叫做比丘之觀身如身。

8.又次,比丘應觀身如身。當一位比丘的,由於無喜(離開喜)而生之樂(離喜妙樂地,第三禪),來漬其身,而潤澤其身,普遍而充滿於此身中。無喜而生之樂,乃沒有一處不周遍的。有如青蓮華,或紅、赤、白蓮華,在水裡而生,在水中而長,在於水底裡,其根、莖與葉,悉皆被水所漬而潤澤,普遍充滿,沒有一個地方不周遍。像如是的,一位比丘,由於無喜(離喜)而生的樂,來漬其身,潤澤其身,普遍而充滿於此身中,無喜(離喜)而為樂,無處不周遍。像如是的,比丘觀察內身如身,觀察外身如身,立念在於身,有知而有見,有明有達,這叫做比丘之觀身如身。

9.又次,比丘應觀身如身。當一位比丘的,在於此身中,以清淨心,而成就意解,而遍滿。而游止於其中(舍念清淨地,第四禪)。而在於此身中,以清淨心而沒有一處不周遍。有如一個人,被七肘長的衣,或者八肘長的衣,從頭至於足,在於其身體中,沒有一處不覆的。像如是的,比丘,在於此身中,都以清淨心,沒有一處不周遍。像如是的比丘,觀察內身如身,觀察外身如身,立念在於身,有知而有見,有明而有達,這叫做比丘之觀身如身。

10.又次,比丘應觀身如身。當一位比丘的,應念光明之想,應善受而善持,善憶其所念。如前念那樣,後念也同樣,如後念那樣,前念也一樣,如晝時那樣,夜間也一樣,如夜間那樣,白晝也同樣,如下面那樣,上面也一樣,如上面那樣,下面也同樣。像如是的不顛倒,心裡沒有纏,而修光明之心,其心終究不會被黑闇之所覆。像如是的比丘,觀察內身如身,觀察外身如身,立念在於身,有知而有見,有明而有達,這叫做比丘之觀身如身。

11.又次,比丘應觀身如身。當一位比丘的,應善受其觀相,應善憶其所念。有如一個人,坐在那裡,而觀察倒臥的人;臥在那裡,而觀察坐下的人那樣。像如是的,比丘應善受其觀相,善憶其所念。像如是的,比丘!觀察內身如身,觀察外身如身,立念在於身,有知而有見,有明而有達,這叫做比丘之觀身如身。

2023年2月6日 星期一

2023-2-6 原始點教學

 




















阿含經-440

 

 九十八、念處經第二(第二小土城誦)

  大意:本經敘述佛陀告訴諸比丘:三世諸佛都皆斷五蓋,而住於四念處,而修習七覺支,而得無上的正盡覺,並廣明四念處。  

結集者的我們,都像如是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遊行在於拘樓瘦,住在於名叫劍磨瑟曇的枸樓國的一都邑。

那時,世尊告訴諸比丘們說:「有一種道,能淨化眾生,能度憂畏,能滅苦惱,能斷啼哭,而得正法。所謂四念處是。如果有過去的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指成佛的人)的話,都是悉斷五蓋(貪、瞋、調戲、睡眠、疑),都斷心穢、慧羸,立心而正住於四念處,而修習七覺支,而得以覺悟無上正盡之覺的(成佛道)。如果有未來的諸如來、無所著、等正覺的話,也是悉斷五蓋,滅除心穢、慧羸,立心而正住於四念處,而修習七覺支,而得以覺悟無上正盡之覺。我今現在,為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我也是斷除五蓋,滅除心穢、慧羸,立心而正住於四念處,修習七覺支,而得以覺悟,無上正盡之覺的。

為甚麼叫做四念處呢?所謂(1)觀身如身念處。(2)觀覺(受)如覺(受)念處。(3)觀心如心念處。(4)觀法如法念處是。

(1)甚麼叫做觀身如身念處?1.當比丘的,如行時,就知其為行,住時,則知其為住,坐時則知其為坐,臥時,則知其為臥,眠時,則知其為眠,寤時,則知其為寤,眠寤時,則知其為眠寤。像如是的,一位比丘,觀察內身如身,觀察外身如身,立念在於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這叫做比丘之觀身如身。

2.又次,比丘,觀察其身,如身。當比丘的,應正知其出入,要善觀,要分別,所謂屈、伸,低、仰,有儀容,有庠序(有次序),要善著僧伽梨(大衣、袈裟),以及諸衣鉢,對於行住坐臥,眠寤語默,都應正確知道。像如是的,一位比丘,觀察內身,如身,觀察外身,如身,立念在於其身,而有知有見,有明有達,這叫做比丘之觀身如身。

3.又次,一位比丘,觀察其身,如身。當比丘的,如果生惡不善之念時,就以善法念,去治斷,去滅止它。有如木工師、木工的弟子,他們拿墨繩,用來絣於木材的上面,就以利斧,去斫治,使其能正直。像如是的,一位比丘,如果生惡不善之念時,就以善法念,去治斷滅止。像如是的,比丘應觀察其內身如身,觀察外身如身,立念在於身,而有知有見,有明有達,這叫做比丘之觀身如身。

4.又次,一位比丘,應觀身如身。當比丘的,應齒與齒相著(合口嚴肅),舌頭逼在於上齶,以心而治心,而治斷,而滅止。有如二位力士之捉執一羸弱之人,處處可以旋捉(捉起迴旋,自由捉弄),可以自在的打鍛那樣。像如是的,一位比丘,應齒與齒相著,舌頭逼在於上齶,以心去治心,而治斷,而滅止。像如是的,比丘乃觀察內身如身,觀察外身如身,立念在於身,有知而有見,有明而有達,這叫做比丘之觀身如身。

5.又次,比丘應觀身如身。當一位比丘的,當念入息(吸)時,則知念入息,念出息(呼)時,即知念出息,入息長,則知為入息長,出息長,即知為出息長,入息短,即知為入息短,出息短,即知為出息短,學習一切之身息入,學習一切之身息出,學止身而行息入(學習一方面停止身行,一方面我將入息-吸氣),學止口而行息出(學習一方面停止口行,一方面將出息-呼氣)。像如是的,比丘乃觀察內身如身,觀察外身如身,立念在於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這叫做比丘之觀身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