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30日 星期六

臉書分享:善與禪


當你自然而然地從本性純淨心理出發去做你想做的事情,
不是刻意為了功德目的,不知道正在做好事,無為而為,
全心全意去做該做的事,不為因果善報,沒有目的的善,即為「無」,這是善的本身,禪的本性。

真實的信仰沒有教條,「本來初心」這等事,在禪宗故事集中無處不在,不妨直接地說:「禪悟就是通過本來初心獲得性靈的啟蒙。」
真的就是基於本來初心,三言兩語醍醐灌頂的開示,讓純淨本性自然而然流露,習以為常,沒有負擔和阻礙, 生根為自然的性格,就是修養成就。

舉個有趣的例子:在日本,曾有二十名和尚和一個叫慧春的尼姑,一起在某位禪師會下習禪,慧春生得非常漂亮,雖然剃了頭髮,穿上了樸素的法衣,然而仍有無法形容的嫵媚, 透過純淨的素顏,熠熠生輝。有幾名和尚暗戀著她,其中一個寫了一封情書給她, 要求來一次私下的約會,慧春沒有理會。
第二天,禪師上堂對眾說法,說罷之後,慧春起立,對著寫信給她的和尚說道: 「如果你真的那樣愛我,現在就來擁抱我嘛!」
這一則故事叫做《公開的愛》,可敬佩的是慧春的天性:
在佛的世界裡,並不滅絕了人性愛和愛美的慾望;
日本的禪師和寺院並不對此如臨大敵,承認人性的本性,可以結婚
,就是實事求是,尊重常識,慧春更可愛的還在於:
「沒有遮蔽,大大方方地公開,直指心性,獨立率真坦蕩純淨的天性。」說明自由也是嫵媚的。

這個故事又說明:在任何地方都可能會有壓制人性和個性的存在,在所有事情上都有佛性與禪悟,習禪和所有的愛智活動都是共通的,目的在於啟蒙,啟蒙需要三種品質:真誠;勇氣;本來初心;直接面向事情的本質和自己的本性。

在禪的生活裡,洋溢著許多基於本來初心的智慧故事,令人省思。

在《不吝指教》一則裡,是這樣敘述的:

東京有位年輕醫生楠田,一天遇到了一位學禪的朋友,醫生問他禪是什麼,朋友說,我也說不出禪是什麼,但是一旦會了禪以後,你就不用怕死了!

於是楠田請教到哪兒去找老師學禪,朋友指示他去找南隱大師。
於是楠田就去拜訪南隱大師,不過他帶了一把九吋匕首, 想要試試大師是否怕死。可是南隱大師一見到他,就叫道:「啊,朋友,久違了,近來可好?」
楠田因此大惑不解,說:「我們素昧平生,怎麼說久違了呢?」

大師說:「抱歉,我把你當成另一位在此學禪的大夫了。」

有了這樣一個出乎意外的開頭,楠田無法考驗大師是否怕死了。於是他勉為其難地請求得到開示。

南隱大師說:「禪不難學。如果你是一位醫生,好好對待你的病人,那就是禪。」

楠田三顧茅廬,可是大師總是叫他回去:
「一位醫生不該把時間浪費在這裡,快回家照顧你的病患去!」但是楠田還是執著於怎樣祛除怕死的心理。
第四次參見時,他就抱怨說:

「我的朋友曾經表示,人一旦學了禪就不再怕死, 每次我到這裡,你總是要我照顧我的病患,對於這點我很明白,但假如這就是你們所謂的禪,我以後就不必再來了。」

南隱微笑著拍拍醫生的肩膀說:
「我對你太嚴格了,讓我給你一個公案試試吧。」

他給楠田介紹了一則叫做「趙州無」的話頭,教他用功去參,
那是《無門關》一書的第一則,開示悟入的古則。

楠田苦參了兩年,以為終於達到某種境界了。
可是南隱大師評論說:「尚未入作。」

楠田又專心致志參了一年有餘,他的心地澄明了,難題也消失了,『無』字已經成了他心中的真理。

他善待他的病人而不知其為善待;他已脫離了生死的掛慮, 最後,他去叩見南隱時,他的老師只是對他微笑而已。

我覺得禪的故事基於常識最好的地方在於:
「真理都是自悟自度的,師父耳提面命地教導訓誡只是助緣。」

這個《不吝指教》故事的關鍵就在於:
「他善待他的病人而不知其為善待;他已脫離了生死的掛慮。」這就是「佛法不離人間法」的具體案例。

當你刻意去追求某物的時候,你肯定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你刻意追求不怕死的時候,你就是怕死的;你刻意成為革命家的時候,你就是想革當權者的命, 來取代他成為新的權貴統治人類,帶著其他目的、功利打算的慈善,是偽善;即使是為了下一世因果報答的慈善,也不是善。

 當你自然而然地從本性純淨心理出發去做你想做的事情, 不是刻意為了功德目的,不知道正在做好事,無為而為,全心全意去做該做的事,不為因果善報,沒有目的的善,即為『無』,這是善的本身,禪的本性,『無』就是本來初心。

2016年1月29日 星期五

財團法人雲長文教基金會收支財務表

105年01月28日經第六屆第五次董事會通過

財團法人雲長文教基金會

一0四年度收支決算表         表一
一0四年一月一日起至一0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
項      目 收入金額 支出金額 備     註
一、收入 
會址長期基金 500,000  (吳麗好10萬元,蔡幸娟10萬元,高美紗31萬元)

利息收入 71,555
一般捐贈 893,400
收入合計 964,955

二、支出 
長期救濟   512,470  
獎學金   120,060  
行政費    19,384
其他活動    0 
支出合計  651,914

三、結餘  312,641                 支出佔 67.5%


財團法人 雲長文教 基金會
      財 產 清 冊
                      填報日期:104年12月31日
種類 名稱          單位   數量    金額(新台幣) 備註

經法院
登記 動產 定存   元        1          5,000,000
 不動產   
 小計    5,000,000

未經法院登記 動產       812,641
 不動產 購買會址土地 176.87平方公尺     13,314,774
 小計    14,127,415
總計     19,127,415

附:1.動產附銀行存款證明
        2.未買會址土地尚有47.00平方公尺

2016年1月28日 星期四

臉書分享:人,過客,隨緣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

有些人,似荷,只能遠觀;有些人,如茶,可以細品;

有些人,像風,不必在意;有些人,是樹,安心依靠。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心柔順了,一切就安定了;心清淨了,生活就美好了;心快樂了,幸福就來到了。


一切隨緣,人生,不過一杯茶,滿也好,少也好,爭個什麼;

濃也好,淡也好,自有味道;急也好,緩也好,那又如何;

暖也好,冷也好,相視一笑。


人生,因為在乎,所以痛苦;因為懷疑,所以傷害;因為看輕,所以快樂;因為看淡,所以幸福。我們都是天地過客,很多人事,我們都做不了主,一切隨緣吧。


渡己,亦是渡人:

當我們被誤解時,會花很多時間去辯白。

每個人其實都很固執,與其努力且痛苦地試圖扭轉別人的評判,不如默默承受,多給大家一點時間和空間去了解。

其實,渡人如渡己;渡己,亦是渡人。


愛:

有時需要等待,一位小朋友拿著兩個蘋果,媽媽問:「給媽媽一個好不好?」小朋友看著媽媽,把兩個蘋果各咬了一口。

此刻,母親的內心有種莫名的失落,孩子慢慢地嚼完後,對媽媽說:「這個最甜的,給媽媽。」愛,有時需要等待,因為愛心在路上。


讀懂自己:

有些事情,當我們年輕的時候無法懂得,當我們懂得的時候已不再年輕。有些人相互讀了一輩子也沒有讀懂,有些人只是在茫茫人海中偶遇,卻篤定了一生。了解一個人就像買書,我們往往只注意華麗的封面,總是忽略了書的內容,只注重名人名言,而忽略了人與人之間的不同。想讀懂他人,要先讀懂自己。


哭與笑:

如果你哭,只能一個人哭,沒有人在意你的懦弱,你只有慢慢地選擇堅強。

如果你笑,全世界都會陪著你笑,你給世界一縷陽光,世界還你一個春天。

很多時候,我們都是在寂寞中行走,不要期望他人來解讀你的心靈,認同你的思想,要知道,你只是行走在世界的路上,

而世界卻給了你全部天空。


淡:

淡字,一半是水,一半是火;人生,一半是披荊斬棘,一半是急流勇退。水火本不相融,造字者巧妙地將二者融會貫通在一起,揭示了「淡」的真味:剛柔相濟。月虧則圓,月圓則虧,人生的至境,不是一味的「進」,不是一味的「退」。


別人無法替代:

我們有一種天生的惰性,總想著吃最少的苦,走最短的彎路,獲得最大的收益。有些事情,別人可以替你做,但無法替你感受,缺少了這一段心路歷程,你即使再成功,精神的田地裡依然是一片荒蕪。成功的快樂,收穫的滿足,不在奮鬥的終點,而在拼搏的過程,該你走的路,要自己去走,別人無法替代。


走好選擇的路:

我們曾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我們曾計較付出的回報,到最後才懂得,一切得到終將失去,只能空留一抹浮名。走好選擇的路,你才能擁有真正的自己。


2016年1月27日 星期三

網路分享:有緣相遇


寓言一隻豬一隻綿羊和一頭乳牛同住在一畜欄裡

有一天主人來捉豬豬大聲嚎猛烈地掙扎主人就放手回去

綿羊和乳牛討厭小豬的叫聲指責的說你也太誇張了吧主人捉你一次就嚎叫那麼大聲他常來捉我們我們從不大呼大叫的。」

小豬回答捉你們和捉我是兩碼事他捉你們是只要你們的毛和乳汁而捉我是要我的命。」

結果綿羊和乳牛聽了都默默無語了

 生活中很多人喜歡站在自己的視角自以為是批判別人以為世界上自己最對其實不知別人的酸甜苦辣也不知道別人智愚深淺也許你自認比別人智慧高一點而你不在他生活中也無法了解他的思維故不能站自己角度來看問題

 孟子云:「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這只是理想,你想那些為政者,是用盡心血而拿到權力,真能為百性安和樂利而放棄自己的利益嗎?而其發費的錢會干心不拿回嗎

有一實例

一位小孩甩車送醫須馬上開刀醫院立即打電話召外科醫師醫師馬上開車回醫院換衣服後要入手術室

門外小孩父親失控指責說你怎麼這麼慢來你難道不知我小孩正處危險中嗎。」

醫師回說我一接電話馬上回來請你冷靜一點。」

限小孩父親更火的說冷靜若是你兒子因遲了而死了你會怎麼樣

醫師說我會默默念禱告文從塵土中來現歸塵土去》,請你祈禱吧。」就進入手術室

數小時後醫師出門來向小孩父親說謝天謝地你兒子得救了有事問護士。」忽忽走了

小孩父親對護士說他怎麼這麼傲慢

護士說昨天他兒子車禍死了今天要出殯現在要趕去參加葬禮。」

小孩父親一聽啞口無言而眼睛茫然望門外


佛語云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這是何等的境界

所以不管你現處境如何?一定要用「慈悲心和包容心」去成就與你相遇的人。今生能相遇是前世的因緣




2016年1月26日 星期二

好書分享:用人適才


有人講勇力蓋世的人則是上將之材廣聞治理亂世的人則有三公九卿之才能」。

抱朴子說然而張飛關羽具有萬夫不當之勇仍都喪失性命且使主子受辱將自己的腦袋丟在了不該丟的地方

孔融邊讓兩人文才過人卻不精通政務所以在其任職的地方並沒取得政績

反之鄧禹馬援則出身田間卻善於用兵蕭何曹參並沒有涉足過經誥卻在宰相的位置取得優異的業績由此可知知人果真不容易

如果打算試用可行與否之後而停則恐怕同於折斷鼎足而使食物傾覆如果想通過面試看外貌對話了解人則有些人卻是看起來可以而實際上卻不行真是良莠難分

然而世卻以為知人十分容易經過耳聞目睹就可以精選殆盡了我對此十分懷疑不敢苟同

區別善惡通過觀看外貌而能明白其精神要能真確是不能勉強得到的若自認開悟而未達聖明如日月能夠聽到無聲的人在選用人才時更應加注意澄清以逐漸提升任用不能立即委以重任。」

現代有許多政務官就是因主官親信或裙帶關係而任用發生貪瀆及圖利他人或使單位損失而運氣差的就得入獄


2016年1月24日 星期日

臉書分享:從當下發現生命


無常和無我不是生命的消極方面,而恰好是生命的基礎。無常是事物的持續變化,沒有無常就不可能有生命。沒有無常和無我,生命就不可能存在。覺悟到無常和無我,並不會把活著的快樂帶走,相反,它使我們變得更健康、更肯定、更自在。人們之所以痛苦,就是因為他們看不到事物無常無我的本性,他們把無常當作有常,把無我當作有我。活在當下,我們就能夠發現生命中美好的、令人振奮的和使人健康的現象,而它們將能治好我們心中的創傷。每一天我們都在變得更美麗、更清新、更健康。

回歸當下就是與生命相接觸。生命只能從當下發現,因為「過去事已滅」,「未來尚未到」。佛性、解脫、覺悟、安寧、快樂和幸福只能在當下發現 。我們與生命的約會就在當下。我們約會的地點就是在此地。

根據《華嚴經》,時空是不可分割的,時間是由空間構成的,空間是由時間構成的。當我們談到春天的時候,我們常常會想到時間,但是春天也是空間。當歐洲處於春天的時候,澳洲卻是冬天。參加茶禪的人舉起茶杯,呼吸,背誦下面這首偈子:「茶杯在手中,正念直提起,吾心與吾身,安住此時地。」

當我們提起正念喝茶的時候,我們就是在練習回歸當下,以便活在此時此地。當我們的身心完全安住當下時,熱氣騰騰的茶杯便會清晰地顯現在我們面前,我們知道,這是一種美妙的存在,這時我們便真正地與這杯茶的存在溝通了。

只有在這種情形下,生命才真正地現前;寧靜、快樂、自在、覺悟、幸福、佛性我們所尋找的這一切,只能在當下發現。為了在未來尋找這些東西而放棄當下,就是放棄了實物而去捕捉影子。



在佛教裡,「無為(Apranihita)」是一個法門,它可以幫助修行者停止追逐未來,全體回歸當下。有時候,「無為」也叫做「無願」。它是三解脫門之一(另兩個解脫門是空和無相)。能夠停止追逐未來,給了我們時間和空間,使我們能夠認識到,我們所追尋的所有這些美好的事物,就存在於我們的心中,存在於當下。

生命不是一個特殊的地方或者終點,生命是一條路。行禪就是毋需到達目標的走,每一步都能為我們帶來安寧,快樂和解脫。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以無為的精神來行走的原因。沒有通向安寧和解脫的路,安寧和快樂本身就是路。

我們與佛、與解脫、與幸福的約會,就是此時此地,我們不應該失約。佛教教給我們呼吸的方法,它能夠賦予我們身心合一的能力,這樣我們就能夠直面生命,這種方法叫做身心不二,這就是為什麼每個禪者開始的時候都修習《安般守意經》(AnapanasatiSutta)的原因。

但是回到當下並不意味被現在正在發生的事情所約束。這部經教我們深入地觀察生活,與當下相聯繫,並能夠看到現在所有的痛苦和奇蹟。然而我們必須提起正念,保持高度的警覺,以使我們不被現在正在發生的事情所左右或束縛,乃至對它產生貪愛或厭惡之情。

如實觀生活,此時與此地,修行者安住,不動與自在。

與當下的生命相接觸,深入地觀察存在的事物,這時我們就能夠看到所有這些事物無常和無我的本性。無常和無我不是生命的消極方面,而恰好是生命的基礎。無常是事物的持續變化,沒有無常就不可能有生命。無我是一切事物互攝互入的本性,沒有互攝互入,就不可能有任何事物存在 。沒有太陽、雲、地球,鬱金香就不可能存在。我們常常對生命之無常和無我感到悲哀,就因為我們忘記了這一點。沒有無常和無我,生命就不可能存在。覺悟到無常和無我,並不會把活著的快樂帶走,相反,它使我們變得更健康、更肯定、更自在 。人們之所以痛苦,就是因為他們看不到事物無常無我的本性,他們把無常當作有常,把無我當作有我。

深入地觀察一朵玫瑰,我們可以相當清楚地看到她的無常的本性,同時我們仍然能夠看到她的美和珍貴的價值,因為我們覺察到她脆弱和無常的本性,我們看她可能比以前更美、更珍貴了。一件事物越脆弱,它就越美、越珍貴,比如一彎彩虹,一次落日,一株在夜間開花的仙影拳,一顆流星。注視著靈鷲峰冉冉升起的太陽,遙望著舍衛城,俯視著成熟的稻田,金黃的稻穀,佛陀看到了它們的美,並把這些告訴了阿難陀。真切地看到了那些美好事物的無常的本性,它們的變化和消失,佛陀沒有痛苦,也沒有失望。通過深入地觀察所有存在著的事物的無常和無我,我們也能夠超越失望和痛苦,體驗到日常生活中奇蹟的可貴一杯清澈的水,一陣清涼的微風,一個輕鬆自在的步履,所有這些都是很美好的,儘管它們是無常和無我的。

生命是苦,但是它也是美好的。老、病、死、意外、飢餓、失業和天災,都是生命中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我們擁有深刻的智慧和自由的心靈,我們就能平靜地接受這些東西,而痛苦就已經被大大地減少了。這不是說我們應該在苦難面前閉上眼睛,通過接受苦難,我們提升和滋養了我們天性中的慈悲,苦難成了滋養我們慈悲的因素,所以我們不害怕它了。當我們的心充滿慈悲的時候,我們就會以減輕他人痛苦的方式來做事。如果人類已經取得了某些進步的話,那是因為我們慈悲的心。我們需要向那些具有慈悲心的人學習,學習他們怎樣為了他人而提升自己的修行。這樣,別人也將會從我們這裡學習活在當下的方法,觀察所有存在著的事物無常和無我的本性。這種做法將會幫助我們減輕痛苦。害怕意外使很多人過著一種枯萎和焦慮的生活。沒有人能提前知道我們或我們所愛的人會發生什麼不幸。但是如果我們學會用一種覺悟的方式來生活,踏踏實實地過好我們生命中的每一刻,以溫和、理解的方式來善待那些與我們親密的人,那麼,即便我們或他們發生了什麼事情,我們也不會有什麼可遺憾的。活在當下,我們就能夠發現生命中美好的、令人振奮的和使人健康的現象,而它們將能治好我們心中的創傷。每一天我們都在變得更美麗、更清新、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