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31日 星期五

第九篇萬章句上第五章


萬章曰:「堯以天下與舜,有諸?」
孟子曰:「否。天子不能以天下與人。」
「然則舜有天下也,孰與之?」
曰:「天與之。」
「天與之者,諄諄然命之乎?」
曰:「否。天不言,以行與事示之而已矣。」
曰:「以行與事示之者如之何?」
曰:「天子能薦人於天,不能使天與之天下;諸侯能薦人於天子,不            能使天子與之諸侯;大夫能薦人於諸侯,不能使諸侯與之大                夫。昔者堯薦舜於天而天受之,暴之於民而民受之,故曰:天            不言,以行與事示之而已矣。」
曰:「敢問薦之於天而天受之,暴之於民而民受之,如何?」
曰:「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                 之,是民受之也。天與之,人與之,故曰:天子不能以天下與             人。舜相堯二十有八載,非人之所能為也,天也。堯崩,三年             之喪畢,舜避堯之子於南河之南。天下諸侯朝覲者,不之堯之             子而之舜;訟獄者,不之堯之子而之舜;謳歌者,不謳歌堯之             子而謳歌舜,故曰天也。夫然後之中國,踐天子位焉。而居堯             之宮,逼堯之子,是篡也,非天與也。太誓曰:『天視自我民             視,天聽自我民聽』,此之謂也。」
註:
諸:「之乎」二字合音,義亦同。
不能以天下與人:朱注:「天下者,天下之天下,非一人之私有故也。」
諄諄然:誠懇詳語之貌。
命 :告也。
以行與事:朱注:「行之於身謂之行,措諸天下謂之事。言但因舜之行事,而示以與之之意耳。」
暴 :顯也。
相 :輔佐也。
崩 :天子死曰崩。
南河之南:在冀州之南,其南即豫州。
朝覲:北面而見天子曰覲。朝覲,謂北面而朝見天子也。
之 :往也。下之「而之舜」、「不之堯」、「之中國」皆同往意。
謳歌:歌詠以誦功德也。
中國:帝都居國之中,故曰中國。
踐天子位:言登天子之位也。踐,登也。
而 :王引之經傳釋詞云:「而,猶如也。」
泰誓:尚書篇名。
大意:萬章問孟子說:「帝堯將天下給與舜,有這件事嗎?」
孟子說:「沒有,天子不能將天下給與人。」
萬章又說:「照這樣說來,那麼舜有天下,是誰給與他的呢?」
孟子說:「是天給與他的。」
萬章再問:「天給與他的時候,是不是很誠懇而詳細地告訴他呢?」
孟子說:「不,天不說話,只是就舜的德行和行事暗示着將天下給與他罷了。」
萬章說:「就舜的德行和事業來暗示他,這是怎麼說呢?」
孟子說:「天子可以推薦賢人給上天,但不能使上天給與他天下;正像諸侯可以推薦賢人給天子,但不能讓天子給諸侯做;大夫可以推薦賢人給諸侯,但是不能讓諸侯給他大夫做。從前帝堯推薦舜給上天,而上天接受他;將他顯示在人民面前,而人民也接用他。所以說:『天不說話,只是就舜的德行和行事,暗示着將天下給與他罷了。』」
萬章說:「請問『推薦給上天,而上天接受了;將他顯示在人民面前,而人民也接及他。』這又是怎麼說的?」
孟子說:「讓他主持祭祀,而所有鬼神都來享用,這就是上天接受他;讓他主理天下事,而所有的事都很妥善,百姓也都安心信服,這就是人民接受他。天給他,人民給他,所以說:『天子不能將天下給與人。』舜輔佐帝堯,二十八年,這不是人力所能做得到的,而是上天啊。帝堯死了,三年的喪禮完畢後,後就避開帝堯的兒子到南河的南邊去。而天下諸侯來朝見的,不到堯的兒子那裏,而隨舜這裏來;打官司的,不到堯的兒子那兒,而到舜這裏來;歌頌功德的,不歌頌堯的兒子,而歌頌舜。所以說:『這是天意啊。』這樣以後,舜才回到帝都,登上天子的位置。如果帝堯死後,舜就住在堯的宮裏,逼走堯的兒子,這便是篡奪了,便不是上天給與他天下了。書經泰誓上說:『天沒有眼睛,他的視寮能力都從百姓的視察為定;天沒有耳朵,他的聽聞能力都從百姓的聽聞為定。』這就是天和人與的講法。」
說明:孟子的講法與現代的民主相同,想當總統的人先登記,經過一段時間再讓選民選舉,這段時間就是上天考察,評判台灣全體人民共業是善與不善,天沒有眼睛也沒有耳朵,最後借用百姓的心性,選出四年與百姓共享福或共受難的總統。其行政的好壞,百姓不用怨恨政府,那是自己共業選出來的,跟自己的孩子一樣,無法脫離關係的。

2014年10月30日 星期四

臉書分享:心念四

從前有座山,山裏有座廟,廟裏有一個小和尚。這個小和尚對自己的頭腦、學問、智慧還算比較自信,聰明人當然願意和聰明人交流,那確實是一件很快樂的事。
而遇到學識淺薄、思維混亂、說話纏夾不清的師兄師弟,每每會氣急敗壞,大發脾氣,常常把一句:「你怎麼還不明白?你豬腦袋啊」掛在嘴邊。師父為此批評了他很多次,他嘴上承認錯誤,但一遇到類似情況,仍然忍不住要發脾氣。
可是有一天,一次上山打柴的經歷讓他改變了看法。這一天柴打得特別多,他的心情也很好。回去的路上他累了,就放下柴擔到溪水邊喝點水,洗一把臉。
這時「小強」來了(小強是山裏的一隻小猴)經常來這邊玩,也經常碰到上山打柴的小和尚。日子久了,他們就成了好朋友。
小和尚洗完想拿汗巾擦臉,卻發現汗巾還掛在那邊的柴擔上,他確實很累了,於是就指著柴擔,示意讓小強替他去拿汗巾。小強跑過去,從柴擔上抽了一支木柴,給小和尚拿了過來。小和尚覺得很有趣,又讓小強去拿,並用手比劃呈方形,嘴裏說著:「汗巾、汗巾」。
小強又去,拿回來的還是木柴。小和尚笑得更開心了,這次他拿一塊石頭丟過去,正好丟到汗巾上,然後指給小強「看到了吧?拿那個汗巾」。小強再去,拿回來的還是木柴,而且還是一副得意得意洋洋的表情,好像在說「你看,我多能幹!」看著小強一副志得意滿的樣子,小和尚笑得前仰合。
回來以後,小和尚把這件有趣的事告訴了方丈。於是方丈問他:「你跟師弟們講道理,他們聽不明白,你就會發脾氣。可是小強聽不明白,你為什麼反而覺得有趣?」
小和尚一愣,回答說:「小強聽不懂是很正常的,因為他是猴。可師弟他們是人,他們不應該聽不懂我說的道理。」
方丈說:「應該?什麼又叫做應該呢?首先每個人天生的悟性不同,悟性好的人,並不是他的功勞;悟性差的人,也不是他的過錯。就算是悟性相同的,後天所處的環境又不一樣。出生在書香門第的人,並不是他的功勞;出生在走卒屠戶的人,也不是他的過錯。就算是環境一樣的,能遇到的師父又不一樣,遇到一等和尚的,未必是他的功勞;遇到酒肉和尚的,未必是他的過錯。人與人有這樣大差異,你憑什麼說誰『應該能』怎麼樣呢?」
小和尚聽到這裏,低頭不說話了。
方丈接著說:「更何況,天道無常,人世無常,今天他比你差,你可以看不起他,明天他若比你強了呢?那時候他再來看不起你,你心裏感受卻又如何?」聽到這小和尚感到慚愧。
方丈說:「錯在你沒有學著用佛的眼睛去看,用佛的心去想。」小和尚忽然覺得,自己似乎就要領會到一些什麼東西了。
方丈微笑道:「你仔細想一想,同樣是不能理解你的意思,為什麼你對師弟就會發怒,對小強就會開懷大笑?他們是相同的,而變化的是你自己。所以問題並不出在他們身上,而出在你身上。你不對小強發怒,是因為你是人,他是猴,你比他的智慧高得多,因此你就可以包容他的錯誤。而你師弟他們是人,你也是人,你的智慧跟他們是同檔次,因此就包容不了他們的錯誤。如果是佛呢?佛看到你師弟們的錯誤,他會發怒嗎?他當然不會,因為佛的智慧可以包容一切。」「人最大的錯誤就在於,沒有試著用佛的眼光去觀察世人,用佛的慈悲去憐憫世人,用佛的智慧去包容世人。」


2014年10月29日 星期三

第九篇萬章句上第四章


咸丘蒙問曰:「語云:『盛德之士,君不得而臣,父不得而子。』舜南面而立,堯帥諸侯北面而朝之,瞽瞍亦北面而朝之。舜見瞽瞍,其容有蹙。孔子曰:『於斯時也,天下殆哉,岌岌乎!』不識此語誠然乎哉?」
孟子曰:「否。此非君子之言,齊東野人之語也。堯老而舜攝也。堯典曰:『二十有八載,放勳乃徂落,百姓如喪考妣,三年,四海遏密八音。』孔子曰:『天無二日,民無二王。』舜既為天子矣,又帥天下諸侯以為堯三年喪,是二天子矣。」
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堯,則吾既得聞命矣。詩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而舜既為天子矣,敢問瞽瞍之非臣,如何?」曰:「是詩也,非是之謂也;勞於王事,而不得養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我獨賢勞也。』故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如以辭而已矣,雲漢之詩曰:『周餘黎民,靡有孑遺。』信斯言也,是周無遺民也。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尊親之至,莫大乎以天下養。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養,養之至也。詩曰:『永言孝思,孝思維則。』此之謂也。書曰:『祗載見瞽瞍,夔夔齊栗,瞽瞍亦允若。』是為父不得而子也。」
註:
咸丘蒙:齊人,孟子弟子。姓咸丘,名蒙。
語 :古語也。
盛德:謂德榮茂也。
有 :語助詞,無義。
蹙 :顰蹙,不自安也。
殆 :危也。
岌岌:高而危也。
齊東野人之語:言齊國東鄙,野人傳述之言也。
舜攝:舜代其事,攝,代也。
堯典:朱注:「堯典,虞書篇名,今此文乃見於舜典,蓋古書二篇,或合為一耳。」
二十有八載:即舜攝位二十八年。有,又也。載,年也。
放勳乃徂落:放勳,堯帝之號。徂,同「殂」。徂落,謂死也。
考妣:父母死後稱考妣。
遏密八音:遏,止也。密,靜也。八音,金、石、絲、竹、匏、土、革、木,等八種樂器之音也。
不臣堯:不以堯為臣,使北面而朝也。
詩 :詩經小雅北山之篇。
普 :徧也。
率土之濱:率,循也。濱,水邊也。猶言四海之內也。
勞於王事,而不得養父母也:朱注:「此詩今毛氏序云:『使役不均,己勞於王事,而不得養其父母焉。』」
此莫非王事,我獨賢勞也:言此皆王事,我獨以賢才而勞苦也。
文 :字也。
辭 :語也。
志 :作者之意也。
以意逆志:言以己意迎取作者之志也。逆,迎也。
雲漢:詩經大雅之一篇。
黎民:庶民也。
靡 :無也。
孑 :孤獨也。
遺 :留在也。
至 :極也。
詩 :詩經大雅下武之篇。
則 :法則也。
書 :朱注:「書,大禹謨纂。焦循孟子正義:「此引書不見二十八篇中,故為逸書,蓋亦舜典文也。」」
祇 :敬也。
載 :事也。
夔夔齊栗:敬謹恐懼貌。齊,同「齋」,戒也。粟,同「慄」,懼也。
允 :信也。
若 :順也。
是為父不得而子也:朱注:「瞽瞍不能以不善及其子,而反見化於其子,即是所謂父不得而子也。」
大意:咸丘蒙問孟子說:「古語說:『德行高的人,君不能以他為臣子,父親不能當他的兒子。當舜面各南為天子的時候,堯率領着天下諸侯面各北朝見他,舜的父親瞽瞍也面向北來朝見他。舜看到趨瞍,皺眉蹙額,顯出不安的樣子,孔子說:「在這時候啊,好像天下危險得就要傾覆下來的樣子」』不知道這話是確實的嗎?」
孟子說:「不,這不是君子所說的話,是齊國東邊鄉野的人所說的啊。」堯老了而讓舜來代理政事。
           書經堯典上說:『舜代理政事二十八年,堯帝才死,它百姓像死了父母一樣,整整三年,天下停止一切娛樂和音樂。』孔子說:『天下沒有兩個太陽,民間沒有兩個天子。』舜已經做天子了,又率領天下諸侯為堯服三年喪,這樣就是兩個天子了。」
           (最後這句孟子之說,是有檢討之。史記:帝堯年紀大了,便讓舜代行天子之政,到四方去巡視。舜被舉用掌管政事二十年,堯讓他代行天子的政務。代行政務八年,堯逝世了。服喪三年完畢,舜將帝位讓給丹朱,可是天下人都來歸服舜。舜只得重新繼承帝位。由此可知民間沒有二位天子。)
咸丘蒙說:「舜不敢以堯為臣,我已經聽到夫子的明教了。詩經上說:『遍佈在天底下的,沒有一處不是天子的土地;四海之內,沒有一個人不是天子的臣子。』而舜既然做了天子,請問瞽瞍為什麼又不算是臣子呢?」
孟子說:「這詩的原意,並不是這麼說的,做這詩的人,因為勤勞地替天子做事,不能奉養父母,而埋怨說:『這些沒有一件不是天子的事,大家都應該做的,為什麼只有我為了有賢才而辛勞呢?』
           所以解詩的人,不可以拘於文字而誤解辭句的意思,不可以拘於辭句的意思而誤解了作者的本意,要以自已的意思去迎合推度作者的本意,這才能算是真正了解詩的意旨。如果只是照着辭句的表面解釋,那像雲漢這篇詩所說:『同朝賸餘的人民,沒有一個留下來。』要是真相這句詩表面所說的話,那周朝便連一遺民也沒有了。孝子的最極點,莫過於尊敬父母,尊敬父母的極點,莫過於拿天下來奉養他們。舜使瞽瞍成為天子的父親,可說是尊敬到極點了;拿天下來奉養,可說是奉養到極點了。
            詩經上說:『永久想着孝思而不忘記,這種孝思就可以做為天下的法則。』就是這種說法啊!
           書經上又說:『舜見到瞽瞍,很恭敬地去奉事他,露出謹慎恐懼的樣子,瞽瞍也就相信舜是真孝順,而事事順從他的意思。』這就是前面說的父親不能把他當的兒子看啊。」
說明:此章孟子告訴我們,研讀古經典不能看文字表面,正和釋迦牟尼佛所講「大般涅槃經」一樣,依文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現化有許多經師自己都不了義,而演說宗教之經典。
如論語上:子曰:「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
(就批評孔子藐視女人,不明說此之原意,可見本會出版《論語淺釋》。)
如阿彌陀經:善男子,念十念,乃至念七念、六念、臨終一念,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此念「阿彌陀佛」之十、一,皆是人之本性體,非一般數字,以自性佛念阿彌陀佛,才能佛佛相應,並要具大善知識才能往生該處。)
一般經師都勸人念佛號就會有佛來接引,那是有誤;佛是斷盡了一切無明,不能度人,若能度人,佛陀之長子善星在地獄,何不度出來;佛母在忉利天,何不度她到極樂世界,而為她到忉利天講地藏經。
如基督教:耶穌說:「信我者永生。」這個「我」和釋迦牟尼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的「我」相同。都是代表有情生物的自性。自性是能量,能永生獨大的。
有一故事:有修行者拜見觀音菩薩,請教問題,要離開時說:「我們每天念觀音菩薩聖號,不知祢念什麼?」
觀音菩薩說:「我也念觀音菩薩。」
修行者問:「為什麼?」
觀音菩薩說:「求人不如求己。」
這就是我。人人皆俱有佛性。
又如佛經中之「橫、豎」:橫表空間,橫遍虛空。
豎表時間,豎超三際。過去、現在、未來。
禪定:行住坐臥逢子午    鬧中取靜可坐禪
居塵不染勝枯坐    對境忘情是上仙

(一般講師都說子時、午時宜坐禪,這是不合科學生理,佛陀時子時是睡覺,午時是吃飯。不適靜坐。子午當「主悟」之意,就是自己能使用時間,不受別人干擾,坐時能明明白白。
坐禪能自己控制六根,故在熱鬧吵雜處亦可靜坐,無時間與空間的限制。
良好環境坐禪,此前五根可管制,意根可以運行真意增能量,才能勝枯禪。
靜坐之時,意識如明鏡,境來像顯,境去像逝,不動心性,久之成仙佛。)



臉書分享:心念三

一個人在下雨天搭乘公車,車上的乘客擠得像沙丁魚。在不耐中,他突然覺得某個人的雨傘尖碰到了他的腳踝。
他本想轉頭對那不知輕重的人還以顏色。但車裡實在太擠了,他根本無法轉身。
當車子搖晃時,那雨傘尖就刺得更重,他心中的怒火逐漸升高,心想等一下非好好訓斥對方一陣不可。
好不容易到了一個大站,下去了一些乘客,他終於有了回轉的餘地,憤怒地以皮鞋頂開那刺人的雨傘尖,然後轉身以最嚴厲的表情怒視那個「不長眼」的乘客。
結果他發現對方竟是一個盲人,刺到他腳踝的並非他想像的雨傘尖,而是她的拐杖!
他心中原本難以扼抑的一股怒火突然消失無蹤,而腳踝似乎也不再那麼疼痛。
為什麼整個感覺會突然轉變呢?沒錯,是想法變了。
表面看來,這個人的憤怒是起因於刺痛他腳踝的「那個人」和「那件事」,但其實是來自「這個人真魯莽又無禮」的想法。
所以,當他發現對方是個盲人時,他的「想法」變了,隨之「感覺」也就轉變。
在《莊子》裡也有一則故事,大意是這樣:
「在一個煙霧彌漫的早晨,有一個人划著船逆流而上。
突然間,他看見一隻小船順流直沖向他。眼看小船就要撞上他的船,他高聲大叫:「小心!小心!」
但是,船還是直接撞上來,他的船幾乎就要沉了。
於是他暴跳如雷,開始向對方怒吼,口無遮攔地謾駡著。但是,當他仔細一瞧,才發現原來是條空船,因此氣也就消了。」
如果你被樓上的人灑了一身水,你很可能會對他大聲叫喊、甚至大罵。如果天空忽然下雨把你淋濕,即便你是一個脾氣不好的人,也不會大發雷霆。
很多時候,事情本身不會傷害你,傷害你的是你對事情的想法!事情發生大小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想法。,
念頭不變,命運就無法改變,念頭一變,你的世界就開始變!
《戰國策卷五‧秦三》梁人有東門昊者,其子死而不懮。其相室(夫人隨嫁婢女)曰:「公之愛子也,天下無有:今子死不懮何也?東門昊曰:「吾嘗(過去)無子,無子之時無懮,今子死,乃即與無子同也,臣(我)奚(何)懮焉?」



2014年10月28日 星期二

第九篇萬章句上第三章


萬章問曰:「象日以殺舜為事,立為天子,則放之,何也?」孟子曰:「封之也,或曰放焉。」
萬章曰:「舜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殺三苗于三危,殛鯀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誅不仁也。象至不仁,封之有庳。有庳之人奚罪焉?仁人固如是乎?在他人則誅之,在弟則封之。」
曰:「仁人之於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親愛之而已矣。親之欲其貴也,愛之欲其富也。封之有庳,富貴之也。身為天子,弟為匹夫,可謂親愛之乎?」
「敢問或曰放者,何謂也?」
曰:「象不得有為於其國,天子使吏治其國,而納其貢稅焉,故謂之放,豈得暴彼民哉?雖然,欲常常而見之,故源源而來。『不及貢,以政接于有庳』,此之謂也。」
註:
放 :放逐也。朱注:「放,猶置也,置之於此,使不得去也。」
封 :天子以土地與人,立為諸侯曰封。
流 :五刑之一,安置遠方,終身不返也。
共工:水官名,以官為氏。
幽州:古十二州之一,今河北及遼寧等省之地。
放驩兜于崇山:驩兜,堯之臣,以與共工朋比為惡,舜即位,放之于崇山。崇山,山名,今湖南大庸縣西南。
殺 :流放也。朱注:「殺其君也。」
三苗:古國名,今南方山洞之苗人。
工危:山名,今甘肅敦煌縣南。
殛鯀于羽山:殛,朱注:「誅也。」焦循孟子正義謂「殛」為「極」,放也。鯀,禹父名,帝堯昤為崇伯,治水無功,舜為天子,放之於羽山地。羽山,山名,今山東蓬萊東南。
有庳:地名,朱注:「或曰今道州鼻亭,即有庳之地,未知是否?」
藏怒:謂藏匿其怒。
宿怨:謂留蓄其怨。
象不得有為於其國,天子使吏治其國,而納其貢稅焉,
故謂之放:朱注:「孟子言象雖封為有庳之君,然不得治其國,天子使吏代之治,而納其所收之稅於象,有似於放,故或者以為放也。蓋象至不仁,處之如此,則既不失吾親愛之心,而彼亦不得虐有庳之民也。」
源源:若水之相繼也。
來 :來朝覲也。
不及貢,以政接於有庳:不及貢,不待及諸侯朝貢之期也。以政接於有庳,以政事接見有庳之君。朱注:「蓋古書之辭,而孟子引之,以證源源而來之意,見其親愛之無已如此也。」
大意:大意:萬章問孟子說:「象每天總是拿殺害舜的事情作為他的工作,等舜立為天子後,卻僅僅把他放逐到遠方去,這是什麼道理呢?」
孟子說:「其實是舜封象為諸侯,而有的人卻以為象是被放逐了。」
萬章說:「舜流徒共工到幽州,放逐驩兜到崇山,放逐三苗的君長到三厄山,流放鯀到羽山,辦了這四大罪犯,天下便都順服了,這是因為誅罰不仁的人的緣故。象是最不仁的人,反封他在有庳,有庳的人有什麼罪要遭到象的暴虐呢?有仁心的人難道就是這樣的嗎?別人不好就誅罰他,自己弟弟不好反而封他,這在情理上恐怕說不過去吧!」
孟子說:「有仁心的人,對於弟弟,不會老藏着怒氣,不會老記着過去的怨恨,有的只是親他愛他罷了。親他,就要使他尊貴;愛他,就要使他富有。把象封在有庳,就是要使他富貴的啊。自己做了天子,弟弟還是平民,這可以算是親他愛他嗎?」
萬章說:「請問:『有人以為被放逐』,這話怎麼說的?」
孟子說:「象雖封在有庳,但對於他的國家也不能有所作為,天子派遣官史替他治理國家,而將收來的貢物和賦稅給象,所以有人以為他是被放逐。他又怎麼能夠去暴虐他的人民呢?雖然高樣,舜因為要想常常和象見面,所以使象源源不絕地來朝見。古書上說:『等不及諸侯朝貢的時期,就以政事接見有庳君。』就是指這件事啊!」
說明:舜對四罪犯的誅逐流放是公事,而對象的行為是私事,故使用方法不同。讓象在有庳國有名有吃,可以享受榮華富貴,時常接見,使其無法朋比營私,於公於私,舜外表都做到完美兄弟情誼,內部防範象的野心。史記有一段舜用人的能力而治國,真是適才適用。
如下:而禹、皋陶、契、后稷、伯夷、夔、龍、倕、益、彭祖自堯時而皆舉用,未有分職。於是舜乃至於文祖,謀於四嶽,闢四門,明通四方耳目,命十二牧論帝德,行厚德,遠佞人,則蠻夷率服。
舜謂四嶽曰:「有能奮庸美堯之事者,使居官相事?」皆曰:「伯禹為司空,可美帝功。」
舜曰:「嗟,然!禹,汝平水土,維是勉哉。」禹拜稽首,讓於稷、契與皋陶。
舜曰:「然,往矣。」
舜曰:「棄,黎民始饑,汝后稷播時百穀。」
舜曰:「契,百姓不親,五品不馴,汝為司徒,而敬敷五教,在寬。」
舜曰:「皋陶,蠻夷猾夏,寇賊姦軌,汝作士,五刑有服,五服三就;五流有度,五度三居:維明能信。」
舜曰:「誰能馴予工?」皆曰垂可。於是以垂為共工。
舜曰:「誰能馴予上下草木鳥獸?」皆曰益可。於是以益為朕虞。益拜稽首,讓於諸臣硃虎、熊羆。
舜曰:「往矣,汝諧。」遂以硃虎、熊羆為佐。
舜曰:「嗟!四嶽,有能典朕三禮?」皆曰伯夷可。
舜曰:「嗟!伯夷,以汝為秩宗,夙夜維敬,直哉維靜絜。」伯夷讓夔、龍。
舜曰:「然。以夔為典樂,教穉子,直而溫,寬而慄,剛而毋虐,簡而毋傲;詩言意,歌長言,聲依永,律和聲,八音能諧,毋相奪倫,神人以和。」夔曰:「於!予擊石拊石,百獸率舞。」舜曰:「龍,朕畏忌讒說殄偽,振驚朕眾,命汝為納言,夙夜出入朕命,惟信。」舜曰:「嗟!女二十有二人,敬哉,惟時相天事。」三歲一考功,三考絀陟,遠近眾功鹹興。分北三苗。此二十二人鹹成厥功:皋陶爲大理,平,民各伏得其實;伯夷主禮,上下鹹讓;垂主工師,百工致功;益主虞,山澤辟;棄主稷,百穀時茂;契主司徒,百姓親和;龍主賓客,遠人至;十二牧行而九州莫敢辟違;唯禹之功爲大,披九山,通九澤,決九河,定九州,各以其職來貢,不失厥宜。方五千里,至於荒服。南撫交阯、北發,西戎、析枝、渠廋、氐、羌,北山戎、發、息慎,東長、鳥夷,四海之內鹹戴帝舜之功。於是禹乃興九招之樂,致異物,鳳皇來翔。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
此即合乎前日之臉書分享:心念二,買鸚鵡之結論。


臉書分享:人生最大的資本是品德。二

30年前,美國華盛頓一個商人的妻子,在一個冬天的晚上,不慎把一個皮包丟在一家醫院裡。商人焦急萬分,連夜去找。因為皮包內不僅有10萬美金,還有一份十分機密的市場信息。
當商人趕到那家醫院時,他一眼就看到,清冷的醫院走廊裡,靠牆蹲著一個凍得瑟瑟發抖的瘦弱女孩,在她懷中緊緊抱著的正是妻子丟的那個皮包。
這個叫希亞達的女孩,是來這家醫院陪病重的媽媽治病的。
相依為命的娘兒倆家裡很窮,賣了所有能賣的東西,湊來的錢還是僅夠一個晚上的醫療費。沒有錢明天就得被趕出醫院。晚上,無能為力的希亞達在醫院走廊裡徘徊,她天真地想求上帝保佑,能碰上一個好心的人救救她的媽媽。
突然,一個從樓上下來的婦人經過走廊時,腋下的一個皮包掉在地上,可能是她腋下還有別的東西,皮包掉了竟毫無知覺。當時走廊裡只有希亞達一個人。她走過去撿起皮包,急忙追出門外,但那位女士卻上了一輛轎車揚長而去。
希亞達回到病房,當她打開那個皮包時,娘倆都被裡面成疊的鈔票驚呆了。那一刻,她們心裡明白,用這些錢可能治好媽媽的病。媽媽卻讓希亞達把皮包送回走廊去,等丟皮包的人回來領取。
後來,雖然商人盡了最大的努力,希亞達的媽媽還是拋下了孤苦伶仃的女兒。於是商人就領養這個失怙的女孩。
她們母女不僅幫商人挽回了10萬美元的損失,更主要的是那份失而復得的市場信息,使商人的生意如日中天,不久就成了大富翁。被商人領養的希亞達,讀完大學就協助富翁料理商務。
雖然富翁一直沒委任她任何實際職務,但在長期的歷練中,富翁的智慧和經驗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她,使她成了一個成熟的商業人才,到富翁晚年時,他的很多想法都要徵求希亞達的意見。
富翁臨危之際,留下這樣的一份遺囑:「在我認識希亞達母女之前我就已經很有錢了。可是當我站在貧病交加卻拾巨款而不昧的母女面前時,我發現她們最富有,因為她們恪守著至高無上的人生準則,這正是我作為商人最缺少的。
我的錢幾乎都是爾虞我詐、明爭暗鬥得來的,是她們使我領悟到人生最大的資本是品行。我收養希亞達既不為知恩圖報,也不是出於同情,而是請了一個做人的楷模。
有她在我的身邊,生意場上我會時刻銘記,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什麼錢該賺,什麼錢不該賺。這就是我後來的業績興旺發達的根本原因,我成了億萬富翁。我死後,我的億萬資產全部留給希亞達繼承。這不是饋贈,而是為了我的事業能更加輝煌昌盛。我深信,我聰明的兒子能夠理解爸爸的良苦用心。」
富翁在國外的兒子回來,仔細看完父親的遺囑後,立刻毫不猶豫地在財產繼承協議書上簽了字:「我同意希亞達繼承父親的全部資產,只請求希亞達能做我的夫人。」
希亞達看完富翁兒子的簽字,略一沉思,也提筆簽了字:「我願接受先輩留下的全部財產──包括他的兒子。」

種什麼因,得什麼果,是這篇故事的最大啟示,故事中的母女因為做人不貪的品德而得到商人相助,而商人因為感念這對母女的善心收留了女孩,而使自己的事業愈做愈大,更讓自己的兒子娶到如此賢慧淑德的妻子。

2014年10月27日 星期一

第九篇萬章句上第二章


萬章問曰:「詩云:『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信斯言也,宜莫如                        舜。舜之不告而娶,何也?」
孟子曰:「告則不得娶。男女居室,人之大倫也。如告,則廢人之大                       倫,以懟父母,是以不告也。」
萬章曰:「舜之不告而娶,則吾既得聞命矣;帝之妻舜而不告,何                          也?」
曰:「帝亦知告焉則不得妻也。」
萬章曰:「父母使舜完廩,捐階,瞽瞍焚廩。使浚井,出,從而揜                            之。象曰:『謨蓋君,咸我績。牛羊父母,倉廩父                          母;干戈朕,琴朕,弤朕;二嫂使治朕棲。』
                象往入舜宮,舜在床琴。象曰:『鬱陶思君爾。』忸怩。
                舜曰:『惟茲臣庶,汝其于予治。』不識舜不知象之將殺己                與?」
曰:「奚而不知也?象憂亦憂,象喜亦喜。」
曰:「然則舜偽喜者與?」
曰:「否。昔者有饋生魚於鄭子產,子產使校人畜之池。校人烹之,             反命曰:『始舍之圉圉焉,少則洋洋焉,攸然而逝。』子產曰            『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校人出,曰:『孰謂子產智?予既             烹而食之,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故君子可欺以其方,             難罔以非其道。彼以愛兄之道來,故誠信而喜之,奚偽焉?」
註:
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見詩經齊風南山之篇。詩經為周後之書,舜時自然無此詩句。而萬章自以為舜當時應該有此禮。
信斯言也,宜莫如舜:謂此詩之言,舜宜最信之矣。
對 :怨也。
妻 :動詞。以女為人妻也。
完廩:修法食廩也。廩,藏米之屋。
捐階:言除去階梯也。
瞽瞍:舜父也。舜父有目,不能分別好惡,故時人稱其瞽。瞽,瞎眼也。瞍,眼無珠。故稱瞽瞍。
浚 :通濬,深治水井也。
揜 :蓋也。
象 :舜同父異母之弟也。
謨 :謀也。
蓋 :蓋井口也。
君:朱注:「舜所居處三年成都,故謂君。」
咸 :皆也。
績 :功也。
干戈朕,琴朕,弤朕:干,盾也。戈,戟也。琴,舜所製五弦琴也。弤,雕弓也。朕,古人自稱曰朕。言干戈、琴、弤,此數物皆舜所有,象欲自取之也。
二嫂:謂舜之妻娥皇、女英也。
治朕棲:言象欲使二嫂為己妻也。棲,牀也。
琴 :動詞,彈琴也。
鬱陶:鬱悶思念也。
爾 :語尾助詞。
忸怩:慚色也。
惟茲臣庶,汝其于予治:趙注:「惟念此臣庶,汝故助我治事。」臣庶,謂百官也。于,為也,助也。
與 :同「歟」。
奚 :何也。
校人:主池沼小吏也。
反命:回報也。
圉圉:困而未舒之貌。
洋洋:舒緩搖尾之貌。
攸然而逝:自得而遠去也。
可欺以其方:謂可以情理之所常有者欺之也。方,道也,法也。
難罔以非其道:言不可以情理之所必無者欺之也。罔,欺也。

大意:萬章問孟子說:「詩經上說:『一個人娶妻要怎麼樣呢?一定要稟告父母。』最相信這句話的,應該沒有人趕得上舜了;可是舜卻不稟告父母而娶妻,這是什麼緣故呢?」
孟子說:「因為舜的父母頑固,稟告父母就不能娶妻。男女成室,這是做人最大的倫理。如果因為稟告而娶妻不成,就廢了做人的大倫,而又怨恨父母;所以舜不去稟告。」
萬章說:「舜不稟告父母而娶妻,我已經得到夫子的明教了;但是帝堯將女兒嫁舜而不稟告降的父母,這又是什麼緣故呢?」
孟子說:「帝堯也曉得假使稟告了就不能將女兒嫁給舜啊。」
萬章說:「舜的父母叫舜去修理米倉,等舜上了倉頂,就把梯子拿走,舜的父親瞽瞍還放火燒倉;叫舜去把井挖深,降下井,他們卻從上面用泥土填塞下去,幸好舜事先出來了。
象對父母說:『策劃填井活埋舜的,都是我的功勞;配在將舜的牛羊歸給父母,米倉也歸父母;舜的盾戟歸我,五絃琴歸我,雕弓歸我,兩位嫂子也叫她們來服侍我。』象分派定了,就到舜住的屋裏去,看到舜正坐在牀上彈琴,象見舜未死,一時說不出別話,只得說:『我心裏很煩悶,好想念你啊!』說了這話,不覺臉上顯出難為情的樣子。舜說:『我正想着這些臣民,你來幫着我治理好了。』我不知道舜是不是不曉得象將要殺他呢?」
孟子說:「怎麼會不知道呢!但是兄弟手足之情,使他看到象憂愁,他也憂愁,象高興,他也高興。」
萬章說:「這麼說來,舜是假裝喜歡的嗎?」
孟子說:「不是的,從前有人送條活魚給鄭國大夫子產,子產就叫管池塘的人把牠養到池塘裏;可是管池塘的人把牠煮了吃,然後回報說:『剛放牠入水時,還很遲板,過會兒就慢慢地搖着尾巴,攸然自得游到水深的地方去了。』子產說:『這魚得到安逸的處所了!得到了安逸的處所啊!』管池塘的人出來說:『誰說子產聰明?我都已經把魚煮熟吃了,他還說:「得到了安逸的處所啊!得到了安逸的處所啊!」』所以君子可以拿合乎情理的事去欺騙他,卻不可以拿把不合乎情理的事去欺騙他。那象是拿着敬愛兄長的道理來的,所以舜誠心地相信他的話,心裏非常地喜歡他,怎麼會是假裝的呢?」

說明:古文因後人傳述而筆錄者,以現代之想法一定有不同的見解。今引用過去史記一段文:
舜父瞽叟盲,而舜母死,瞽叟更娶妻而生象,象傲。瞽叟愛後妻子,常欲殺舜,舜避逃;及有小過,則受罪。顺事父及後母與弟,日以篤謹,匪有解。

舜,冀州之人也。舜耕曆山,漁雷澤,陶河濱,作什器於壽丘,就時於負夏。舜父瞽叟頑,母嚚,弟象傲,皆欲殺舜。舜顺適不失子道,兄弟孝慈。欲殺,不可得;即求,嚐在側。

舜年二十以孝聞。
三十而帝堯問可用者,四嶽鹹薦虞舜,曰可。於是堯乃以二女妻舜以觀其內,使九男與處以觀其外。舜居媯汭,內行彌謹。堯二女不敢以貴驕事舜親戚,甚有婦道。堯九男皆益篤。舜耕曆山,曆山之人皆讓畔;漁雷澤,雷澤上人皆讓居;陶河濱,河濱器皆不苦窳。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堯乃賜舜絺衣,與琴,爲築倉廩,予牛羊。

瞽叟尚複欲殺之,使舜上塗廩,瞽叟從下縱火焚廩。舜乃以兩笠自扞而下,去,得不死。後瞽叟又使舜穿井,舜穿井爲匿空旁出。舜既入深,瞽叟與象共下土實井,舜從匿空出,去。瞽叟、象喜,以舜爲已死。象曰本謀者象。象與其父母分,於是曰:舜妻堯二女,與琴,象取之。牛羊倉廩予父母。象乃止舜宮居,鼓其琴。舜往見之。象鄂不懌,曰:我思舜正鬱陶!舜曰:然,爾其庶矣!舜複事瞽叟愛弟彌謹。於是堯乃試舜五典百官,皆治。

由上二文可知,古之文有重復,亦有不同,引用之前人因需要而自修改,但不失大意可也。
第一段:
瞽叟非盲,是因眼明而心盲,故稱為瞽瞍。而後代亦常解釋為瞎盲。
第二段:
舜在三十歲前,像有神通力,沒有記錄其學,而記其雜技與才能,當然孝是天性。
第三段:
三十歲後,帝堯已二女為其妻,九子輔其事,舜已行政事,那有可能親自修屋挖井,而讓其父、弟陷害,此後段過於失真。

2014年10月26日 星期日

臉書分享:心念二


一、
一個人去買鸚鵡,看到一隻鸚鵡前標:此鸚鵡會兩門語言,售價二百元。
另一隻鸚鵡前則標道:此鸚鵡會四門語言,售價四百元。
該買哪只呢?兩隻都毛色光鮮,非常靈活可愛。這人轉啊轉,拿不定主意。
結果突然發現一隻老掉了牙的鸚鵡,毛色暗淡散亂,標價八百元。
這人趕緊將老闆叫來:「這隻鸚鵡是不是會說八門語言?」
店主說:「不。」
這人奇怪了:「那為什麼又老又醜,又沒有能力,會值這個數呢?」
店主回答:「因為另外兩隻鸚鵡叫這隻鸚鵡老闆。」
這故事告訴我們:真正的領導人,不一定自己能力有多強,只要懂信任,懂授權,懂珍惜,就能團結比自己更強的力量,進而提升自己的身價。
相反許多能力非常強的人卻因為過於完美主義,事必躬親,什麼人都不如自己,最後只能做最好的公關人員、銷售代表,成不了優秀的領導人。
二、
看看十年前的種種計較,今覺可笑,若十年後反觀今日的爭執,應會莞爾;由此可知對於時間每個動點上的執著,只會徒增我們生命讓磚頭來砸你。
一位年輕的總裁,以有點快的車速,開著他的新Jaguar抄小路,趕著一個約會。就在他的車經過一列小樹叢時,一個小女孩在樹叢旁突然丟出了一塊磚頭,接著一聲巨響,他的車門明顯給打中了,他很生氣的踩了煞車並後退到磚頭丟出來的地方。
他跳出車外,抓到了那個小女孩,把他頂在車門上說:「你為什麼這樣做,你知道你剛剛做了什麼嗎?」
接著又吼道:「你知不知道你要賠多少錢來修理這台新車,你知道我每分鐘值多少錢呀?」他的指頭已深嵌入小孩的手臂裡。
小女孩子求著說:「先生,對不起,我不知道我還能怎麼辦?我丟磚塊是因為沒有人停下來」,小朋友一邊說一邊眼淚從臉頰落到車門上。
那女孩啜泣著說:「因為我哥哥從輪椅上掉下來,我沒辦法把他抬回去。你可以幫我把他抬回去嗎?他受傷了,而且他太重了我抱不動。」
年輕的總裁心中一震,這時他才發現她的哥哥橫躺在樹根旁,腳流著血,他抱起受傷的哥哥,幫他坐回輪椅上。並回車上取出急救用品,給他整治好傷口,並確定他哥哥沒有什麼大問題。
那個小女孩感激地說:「謝謝你,先生,上天保佑你」,然後他看著女孩推著他哥哥回去。
年輕的總裁望著剛嵌入小女孩手臂的指頭,慢慢地、慢慢地走回車上,他決定不去修車門的凹洞了。
他要讓它時時提醒自己。「不要等周遭的人丟磚塊過來,自己才注意到生命的腳步已走的過快」。
當生命想與你的心靈竊竊私語時,若你沒有時間,你有兩種選擇:傾聽你心靈的聲音或讓磚頭來砸你!
你是否曾因為生活太快、太忙碌而忽略了,生活以外,生命還有愛存在?不是只有煩惱而已。
三、
撒種是一項辛勞的工作,因為每天都撒,撒了,就要澆水、灌溉,等待某天收成。
為人父母的,撒下愛心信念的種子,教養孩子走在正道,就是到老也不偏離。並深深明白,教養之道是讓孩子能逐漸獨立自主,直到有天,他不需要我們了。
為人師表的,撒下欣賞授業解惑的種子,讓學生能看到自己的潛能所長,自覺發奮用功,有天能成人成材。
教導的,撒下真理的種子。
愛心的,撒下關懷的種子。
傳福音的,撒下好消息的種子等等。
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召命角色,在自己的崗位上,殷勤撒種。撒種的人,只能默默為種子禱告,祈求恩光照耀,主恩伴隨。
不要撤下不好種子,將來遺害眾人。
種子有否長大茁壯,有否結成果實。我們有時知道,有時不知道,靠人力與神力各半。有時甚至無心插柳柳成蔭,順口開河的話變成別人終生的激勵。有心好,無意也好,原來都在掌管萬有的主手中。
只要我們不怕日曬雨淋,毋懼譏威嚇,知道這就是祂所託付的。初念能有恆,終有一天,祂讓我們看見收成,並知道在主裡的勞苦並非徒然。

臉書分享:人生最大的資本是品德。一


之前在一本雜誌上看到幾句話:
『沒人,無法做事;沒有人才,無法做大事;而沒有人品,做什麼都是錯事。』

品格,確實是很重要的做人處世的根本。最近,教育部也再次提倡品格教育。

不過,在上位者都不知道什麼叫做品格與操守的情況下,再多的口號也不過是作秀罷了。

現今台灣的教育,有幾人真正強調品格的教化,升學才是各個學校的首要之務吧!想想,真是悲哀呀!

「孵不出綠豆芽的男子」一個美好的故事,與工作道德操守有關,也曾深深感動我。

那是義大利一個電信公司招考部時所發生的一段小插曲。
據說,招考部的筆試結束後,這家公司發給所有甄選通過的人一袋綠豆種子,並且要求他們在指定時間,帶著發芽的綠豆回來,誰的綠豆種得最好,誰就能獲得那份競爭激烈、待遇優渥的工作。

果然,當指定時間來臨,每個人都帶著一大盆生意盎然、欣欣向榮的綠豆芽回來,只有一個人缺席。

總經理親自打電話問這人為何不現身?

這人以混合著抱歉、懊惱與不解的語氣說他感到抱歉:因為他的種子還沒發芽,雖然在過去那段時間,他已費盡心血全力照顧,可種子依然全無動靜!
「我想,我工作機會了。」

據說,這是那唯一的缺席者,在準備放下電話前所說的一句話。
但經理卻告訴這孵不出綠豆芽的男子說:「你,才是唯一被我們錄用的新人!」

原來,那些種子都是被處理過的,不可能發芽。
種不出綠豆芽,正證明了男子是一個不做假的人,公司高層認為,這樣的人必也是一個有道德操守的人。

「而這」,總經理說:「就是我們用人的唯一準則!」

有一句西方諺語說:「如果表現卓越是魚的話,那麼操守就是保鮮劑!」

這話的意思是,工作追求卓越固然重要,但不講道德操守,一切都可能落空。就像一條魚,再怎麼美味,沒有保鮮劑,最後還是會腐爛。

同樣,那些志在必得的應徵者,所捧出的綠豆芽雖無比美麗茂盛,但不曾以誠實做為人格的保鮮劑,最後,他們終還是失去了那努力爭取、夢寐以求的工作。

人品、人格、操守。在如今以利為前提、以虛華為目的的社會觀念中真是一種諷剌,但想像「人品操守是做人的基礎,而才能是樓層的高低」唯有穩定的地基才有可能建築出偉大的建築物,若只以才能為用人第一優先,那當這人不為已用或做出對公司有所傷害的事時,帶給公司的傷害必定也是最嚴重。

能力再好的人若沒將才能發揮在助人利已上,就算擁有再好的能力也只是對這個社會帶來更大的傷害,就如台灣現在最壞的食用油,是台灣最高學府「台灣大學畢業」的博士們調配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