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9日 星期六

第十一篇告子章句上第六章


公都子曰:「告子曰:『性無善無不善也。』或曰:『性可以為善,可以為不善;是故文武興,則民好善;幽厲興,則民好暴。』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堯為君而有象,以瞽瞍為父而有舜;以紂為兄之子且以為君,而有微子啟、王子比干。』今曰『性善』,然則彼皆非與?」
孟子曰:「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矣,乃所謂善也。若夫為不善,非才之罪也。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或相倍蓰而無算者,不能盡其才者也。詩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夷,好是懿德。』孔子曰:『為此詩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則,民之秉夷也,故好是懿德。』」
註:
幽、厲:周之二君。厲王名胡,夷王子,以弭謗,國人版之,王出奔。幽王名宮涅,宣王子,寵褒似,廢后及太子,為申人及犬戎所殺。
象 :舜異母弟。性傲,嘗與父瞽瞍謀殺舜。及舜為天子,封之有庳(ㄆㄧˋ),在湖南通縣北接東安縣界。
瞽瞍:謂盲也。舜父性頑,愛其後妻子象,而數欲殺舜,故為心盲。
以紂為兄之子且以為君,而有微子啟、王子比干:
紂,商帝之子,名受辛。微子啟、比干與紂之關係,有三說:
1.   孟子此文謂二人俱紂諸父。
2.   謂微子啟為紂之庶兄,比干為紂之諸父。
3.   謂二人為紂之兄弟。
乃若其情:1.趙注:「若,順也。能順其情使之善者,真所謂善也。」言性本善,能順其性而養之,勿戕賊之,即成善人矣。若夫為不善,非性本質之罪,但由後天摧殘,善質日消,終至為惡耳。
2.朱注:「乃若,發語辭,情者,性之動也,人之性本可以為善,而不可以為惡,則性之本善可知矣。」
才 :古通「材」。指木之本,此言人之質可作「材質」、「體質」及「本質」解。
惻隱之心:不忍人之心也。朱注:「惻,傷之切也。隱,痛之深也。」
非由外鑠我:言非由外力美化我也。鑠,有銷鎔、美化之意。孔廣森經學扈言:「仁義禮智,得之則美,失之則醜。然美在其,非由外飾成我美者也。所以不願人之文繡也。」
耳矣:「而已矣」也。
或相倍蓗而無算:言有人相差一倍,五倍乃至無數倍。或,口語「有人」、「有時」。蓗,五倍。而,猶「與」也。
不能盡其才:朱注:「所以善惡相去之遠,由不思之求而不能擴充以盡其才也。」
詩 :指詩經大雅蒸民篇。
天生蒸民:謂天生眾民。蒸,眾也。
有物有則:凡有名物,必有法則。如人有耳目,則有聰明之德;有父子,則有慈孝之心。
民之秉夷:民所秉執之常性也。秉,執。夷,常也。
好是懿德:人之情無不愛好懿美之德也。懿,美也。
大意:公都子問孟子說:「告子說:『人性沒有善,也沒有惡。(如第二章之論)』又有人說:『性可以變為善,也可以變為惡。(三字經云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所以有周文王、武王起來,施行仁政,人民就都喜好為善;有周幽王、厲王起來,施行虐政,人民就都喜好暴亂。』還有人說:『有的人性善,有的人性惡(性具善惡,含善多則成善人,含惡多則成惡人。)所以那樣善的堯做君,卻有象這樣惡的臣子;以那樣惡的瞽瞍做父親,卻有舜這樣善的的兒子;以殷紂那樣惡的侄子做君,卻有微子啟和比干這樣善的叔父做臣子。』現在夫子說:『人性本是善的。』那麼,他們三種說法都不對嗎?」
孟子說:「只要順著本性所發動的情,便可以為善,這就是我所睿人性本善的道理。至於人所以做出不善的事,乃後天物欲陷溺了本性,因而歸於不善的境地,這並不是性的本質的罪過啊!
何以見得呢?試看
憐憫傷痛的心,是人人都有的;
羞恥厭惡的心,是人人都有的;
恭謹尊敬的心,是人人都有的;
是善非惡的心,是人人都有的。
憐憫傷痛的心,是仁;
羞恥厭惡的心,是義;
恭謹尊敬的心,是禮;
是善非惡的心,是智。
仁、義、禮、智,不是從外面來美化我的;是我本來就有的;不過不去思索罷了。所以說:『要是尋求,就會得到它;要是放棄,就會失掉它。』所以人們的善與不善,往往相差一倍、五倍,甚而至於無數倍,這都是由於他不思不求,未能儘量擴充性的本質的緣故。詩經大雅燕民篇上說:『天生燕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彝,好是懿德。』意思就是說(天生下眾多的人民,他們所秉賦的仁、義、禮、智、信五性,五有著天的木、金、水、火、土五行的物象。他們所發動的好、惡、怒、哀、樂六情,正有著天的陽、陰、風、雨、晦、明六氣的法則。人既然承及這天的靈氣而生,所以秉執著一定而不移的常道,那就是沒有一個不愛好這懿美的德行)。孔子讀到這幾句詩,便讚美說『作這詩的人,是很懂得性情的道理啊!』由此可知,人的性既稟有天的物象,人的情就必具有天的法則,人們既是秉執這常道,所以愛好這懿美的德性。」
說明:孟子之主張與大乘佛教主張一樣,一切萬物皆由心所造,只要能修心之清淨,仁義具在其中,顯之於外則達四維。故現在社會上,一般尚具知識者,都能體會心是善惡的主宰,而非表現於外的行為,故孟子主張為善之財必要清淨心所賺來,其行善則為善;若是不清淨心所得,其行為亦為不善。
有一故事:清末民初之間,有一江南巡撫,政府撥錢賑
災,他一看滿清將亡,將其賑災金收藏自家。民國成立
後,他以大善人出現,助國民政府、協助災民,以博得大
善人之名,其家眷也不明白,死後由法國通靈人,受其姨
太委託到陰間找他來會面,結果幾次作法都無法找到。
後法人建議找其死去不久親戚,經同議後,真找來其表
弟,兩面會談,表弟告訴其表姨嫂,他表哥生前之事,已
入無間地獄,無法出來。
此故事告訴我們,陽間再怎麼隱密,到了陰間,業鏡之明,勝於現代的監視器,它是無死角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