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0日 星期一

第十篇萬章下第一章之2


孔子之去齊,接淅而行,去魯,曰:『遲遲吾行也,去父母國之道也。』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處而處,可以仕而仕,孔子也。」
孟子曰:「伯夷,聖之清者也;伊尹,聖之任者也;柳下惠,聖之和者也;孔子,聖之時者也。孔子之謂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金聲也者,始條理也;玉振之也者,終條理也。始條理者,智之事也;終條理者,聖之事也。智,譬則巧也;聖,譬則力也。由射於百步之外也,其至,爾力也;其中,非爾力也。」
註:
接浙:謂漉乾漬米也。趙注:「浙,漬米也。不及炊,避惡亟也。」朱注:「漬米將炊,而欲去之速,故以手承汝水,取米而行,不及炊也。」
清、任、和、時:朱注:「張子曰:『無所雜者清之極;無所異者和之極。勉而清,非聖人之清;勉而和,非聖人之和。所謂聖者,不勉不思而至焉者。』孔氏曰:『任者,以天下為己責也。』愚謂孔子仕止久速,各當其可,蓋兼三子之所以聖者而時出之,非如三子可以一德名也。」
孔子之謂集大成:朱注:「言孔子集三聖之事而為一大聖之事,猶作樂者集眾音之小成而為一大成也。成者,樂之一終,書所謂『簫韶九成』是也。」
金聲而玉接之:敲金鐘以發其聲,擊玉磬以所其音也。趙注:「振,揚也,故如金音之有殺(ㄕㄞˋ),振揚玉音,如終如一也。」朱注:「金,鐘屬,聲,宣也。玉,磬也。振,收也。」焦疏:「近時通解,謂:金,鎛(ㄅㄛ)鐘也。聲以宣之於先;玉,特磬也,振以收之於後。」
金聲也者,始條理也;玉振之也者,終條理也。始條
理者,智之事也;終條理者,聖之事也:始,樂之起始。終,樂之將終。條理,猶言脈絡,指眾音之節奏而言。智,知之所及。聖,德之所就。
朱注:「蓋樂有八音,金可絲竹匏土革木。若獨奏一音,則其一音自為始終,而為一小成,猶三子之所知偏於一,而其所就亦偏於一也。八音之中,金可為重,故特為眾音之綱紀。又金始震而玉終詘然也。故並奏八音,則於其未作,而先擊鎛鐘以宣其聲;俟其既闋,而後擊特磬,以收其韻。宣以始之,收以終之;二者之間,脈絡貫通,無所不備,則合眾小成而為一大成。猶孔子之知無不盡,而德無不全也。」
智,譬則巧也;聖,譬則力也。由射於百步之外也,其至,爾力也?其中,非爾力也:由,同猶。中,讀去聲。
      趙注:「以智譬,由人之有技巧也,可學而益之。
以聖譬,由力之有多少,自有極限,不可強
增。聖人受天命,可庶縛而不可及也。」
     朱注:「此復以射之巧力,發明智聖二字之義,見孔子巧力俱全,而智聖兼備。三子則力有餘而巧不足,是以一節難至於聖,而智不足以及乎時中。」
      宋翔鳳趙注補正:「孔子之謂大成,以用其大智,變化隨時,不拘一道,是能合三德以成孔子之聖。故言音,則智始而聖終;言射,則聖至而智中,聖智者一人之所兼,惟大智而後為王聖也。」
     焦疏:「近時通解:智巧,即靈明不測,妙乎神也。聖力,即造詣獨到,因乎應也。聖知兼備,而惟智乃神;巧力並用,則惟巧乃中。此孔子所以獨為聖之時。」

大意:「至於孔子卻又不同了,當他離開齊國時候,來不及等飯燒好,就把淘洗好的米撈出來,急急忙忙的就動身了。離開魯國的時候,子路催著趕快走,孔子說:『我們慢一點走吧!這是離開祖國的道理啊!』就這兩件事看來,可以快去就快去,可以久住就久住,可以退隱就退隱,可以出仕就出仕,這就是孔子的為人。」

孟子又總括的評論說:「伯夷是聖人中最清高的人,伊尹是聖人中最負責任的人,柳下惠是聖人中最和氣的人,只有孔子是聖人中最合時合宜的人。因此可以說孔子是集了三聖的大成的人。
    這『集大成』的意思,好比奏樂,先要敲起金鐘來發聲,最後再擊起玉磬來收音一樣。金鐘發聲,是啟發眾音的脈絡,玉磬收音,是結束眾音的脈絡。這啟發脈絡,就是知無不及的『智』的工夫;這結束脈絡,就是德無不全的『聖』的工夫。
    智,好比技巧,聖,好比氣力。猶如在百步以外的地方射箭,能射到百步之遠,是你天生的氣力;要是能射中規定的目標,卻不是靠你的氣力,而是靠你的技巧了。
    孔子能夠巧力俱全,聖智兼備,不像那三聖只有一長,所以說是集了三聖的大成哩!」

說明:現在一般學佛者,因不了解古文經典,而無法依了義來明白經意,故常曲解儒家教意,而說儒家是入世法,而佛家是出世法,因錯再錯。

釋迦牟尼在印度傳佛法,悟道後上兜率天講華嚴經,大菩薩都不明義;回到紅塵,就因人施教,先教五比丘講四聖諦(苦集滅道);印度文盲佔人口比例大,故先說小乘法,也是由入世法開始,後人因經的文長、短、類別不同,會集為增一、長、中、雜等四部阿含經,尚有法句經、義足經、本事經及本生經等十五部;經過多年,信徒由婆羅門、帝王族而來皈依,才說中乘的方等;再進而講上乘般若;最後是總歸一乘(最上乘)法華涅槃,共歸五楷梯。另一派別是拈花微笑,傳給大迦葉之禪宗。

由上而知,佛教也是由入世間法到出世間法,而台灣佛教不重視阿含經是因我們具有儒家之學。
儒之四書,論語、大學、孟子都是具有入世、出世之學,而中庸一章就是出世之心法,一般修學者都沒深入探究,以文解意。
看過去佛教成名的大法師,大部分都是先學儒後學佛而成就。所以教無宗派,真理其一。

楞嚴經:淨極光通達    寂照含虛空
卻來觀世間    猶如夢中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