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8日 星期二

第十篇萬章句下第六章


萬章曰:「士之不託諸侯,何也?」
孟子曰:「不敢也。諸侯失國,而後託於諸侯,禮也;士之託於諸侯,非禮也。」
萬章曰:「君餽之粟,則受之乎?」
曰:「受之。」
「受之何義也?」
曰:「君之於氓也,固周之。」
曰:「周之則受,賜之則不受,何也?」
曰:「不敢也。」
曰:「敢問其不敢何也?」
曰:「抱關擊柝者,皆有常職以食於上。無常職而賜於上者,以為不恭也。」
曰:「君餽之,則受之,不識可常繼乎?」
曰:「繆公之於子思也,亟問,亟餽鼎肉。子思不悅。於卒也,摽使者出諸大門之外,北面稽首再拜而不受。曰:『今而後知君之犬馬畜伋。』蓋自是臺無餽也。悅賢不能舉,又不能養也,可謂悅賢乎?」
曰:「敢問君欲君子,如何斯可謂養矣?」
曰:「以君命將之,再拜稽首而受。其後廩人繼粟,庖人繼肉,不以君命將之。子思以為鼎肉,使己僕僕爾亟拜也,非君子之道也。堯之於舜也,使其子九男事之,二女女焉,百官牛羊倉廩備,以養舜於畎畝之中,後舉而加諸上位。故曰:王公之尊賢者也。」
註:
士 :指讀書明道而未入仕之人,乃無位之士也。
託 :朱注:「託,寄也。謂不仕而食其祿也。」
諸侯失國,而後託於諸侯,禮也;士之託於諸侯,非禮也:朱注:「古者諸侯出奔他國,食
其廩餼,謂之寄公;士無爵土,不得比諸侯,不仕而食祿,則非禮也。」
氓 :民也。
周 :救濟也。
賜 :謂與之祿,有常數,君所以待臣之禮也。
繆公:即戰國時之魯穆公也。悼公孫,名顯。
亟 :屢次也。
鼎肉:熟肉也。
卒 :末也,及後之意。
摽 :麾也。
稽首:叩頭也。
犬馬畜伋:言不以人禮待己也。伋,子思名。
臺 :主使令之賤吏。
舉 :用也。
將 :送也。
廩人:官名,掌出納米穀。
庖人:掌饈膳之官也。
僕僕爾:僕僕,煩猥貌。爾,猶「然」。
女 :嫁女也。
大意:萬章問孟子說:「士人不能寄食於諸侯,這是什麼緣故呢?」
孟子說:「因為不敢啊。假如是諸侯失國而寄食在他國諸侯,那是合禮的;但是士人寄食於諸侯,那就不合禮的。」
萬章說:「如果君送他米粟,他可以接受嗎?」
孟子說:「可以接用的。」
萬章說:「接受他的贈粟,是什麼道理呢?」
孟子說:「君對於人民,本來就要周濟的。」
萬章說:「周濟他的就可以接受,賜給他的就不能接受,這是什麼原因?」
孟子說:「因為不敢啊。」
萬章說:「請問他不敢,又是為什麼呢?」
孟子說:「看管城門和敲更守夜的人,都有一定的職務,可以食君的俸祿;沒有一定的職務而受君的賞賜,這是不恭的。」
萬章又問:「君送的就可以接受,不知道是不是可以經常這樣呢?」
孟子說:「從前魯國繆公對待子思,一再地來問候,一再地送熟肉來,子思就不高興;後來繆公又差人送來時,就把差來的人,揮出大門外去,然後面向北再拜叩頭而不接受,說:『從現在開始,才知道君是以養犬馬的態度來對待我。』從此以後繆公的差官就不再送東西來了。敬愛賢人而不能重用他,又不能奉養他,這可以說是敬愛賢人嗎?」
萬章說:「請問君要奉君子,怎麼樣才算是奉養呢?」
孟子說:「第一次以君的命令送禮物來,再拜叩頭而接受;以後管食廩的人送米穀來,管膳食的人送肉來,就不必再用君的命令了。子思認為送熟肉來,屢之用君的命令,敷自已一再叩頭拜謝,這不是奉君子的道理。堯對於舜,派他九個兒子去事奉舜,將他兩女兒嫁給舜,又命百官具備牛羊倉廩,事奉舜在田野之中,後來又推舉他登上高位。像這樣,才可以說是王公的尊敬賢人啊。」

說明:此章說明上位者應該如何培養接班人,使政策能順利的接原定計劃完成,百姓不會受到朝令夕改的困擾。大陸雖是共產專制的國家,有百分之七十是符合古代聖賢所遺留下來的政策,所以這二十年來,國家富強,百姓有錢。
而台灣實行選舉制度,在上位者為自己八年而努力,管他後來之人是誰,一點也不關心,更不用說會培養人才,更不會管法令被更改,更不管人民的死活,反正負責之官員代表是你們自己選出,自己承擔。像上次政黨輪春,貪污是宿習,代代皆有,不去論它,但工程改為環保美化,河堤不用鋼筋,而用油筒或保麗龍,致使颱風來,大水衝破河堤處處有,皆影響人民生命財產,最後還是百姓納稅之錢,使用在前,修繕在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