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30日 星期日

第十一篇告子章句上第七章


孟子曰:「富歲子弟多賴;凶歲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爾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今夫麰麥,播種而耰之,其地同,樹之時又同,浡然而生,至於日至之時,皆熟矣。雖有不同,則地有肥磽,雨露之養,人事之不齊也。
故凡同類者,舉相似也,何獨至於人而疑之?聖人與我同類者。故龍子曰:『不知足而為屨,我知其不為蕢也。』屨之相似,天下之足同也。
口之於味,有同耆也。易牙先得我口之所耆者也。如使口之於味也,其性與人殊,若犬馬之與我不同類也,則天下何耆皆從易牙之於味也?
至於味,天下期於易牙,是天下之口相似也,惟耳亦然。
至於聲,天下期於師曠,是天下之耳相似也,惟目亦然。
至於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無目者也。故曰:『口之於味也,有同耆焉;耳之於聲也,有同聽焉;目之於色也,有同美焉。』至於心,獨無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謂理也,義也。聖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義之悅我心,猶芻豢之悅我口。」
註:
富歲:豐年。
懶 :懶惰。焦疏:「阮氏元云:『富歲子分多賴。賴,即懶。』按說文女部:『懶,懈也。從女,賴聲。』子弟多賴,即子弟多懈。賴與暴俱是陷溺其心,若謂豐年多善,凶年多惡,未聞溫飽之家皆有禮也。阮氏說是也。」
凶歲:即荒年。
暴 :鋌而走險,為劫掠暴亂之行。
非天之降才爾殊:言惡由環境造成,非天所賦本質如此其異也。才,本質。爾,猶「如此」。殊,異也。
陷溺:陷沒沉溺也。有迷害、趨迫之意。
然 :猶如此也。
麰麥:大麥也。
耰 :壅苗根也;覆種也。
浡然:興起茂盛貌。
日至:謂夏至。
磽 :地之堅硬瘠薄者。
舉 :皆也。
龍子:古賢人。
屨 :草鞋。麻作之草鞋。
蕢 :草器也。
耆 :同「嗜」。
易牙:春秋齊人,亦作狄牙,名巫,以滋味說(ㄩㄝˋ)齊桓公,桓公用為饔人,甚見觀幸。戰國策齊策:「齊桓公夜半不嗛,易牙乃煎熬燔炙,和調五味而進之。桓公食而飽,至日不覺。曰:『後世必有以味亡其國者。』桓公卒,易牙與其黨豎刁、開方等亂國。」
期 :希望也。
師曠:春秋樂師,字子野,善知音律。(說苑中有一「師曠勸學」可參考。)
子都:趙注:「古之姣好者也。詩:『不見子都,乃見狂且。』」左傳魯隱公十一年杜注:「子都,鄭大夫公孫閼。」美男子。(鄭莊公連魯隱公及齊僖公聯合攻許國,大夫穎考叔先登城,公孫閼即子都混入士兵中冷箭射死穎考叔,無人知,回國後鄭莊公召巫咒詛三日,君臣同觀,穎考叔附身於子都自言經過,後子都吐血而死。)
姣 :美也。
心之所同然:戴震孟子義疏證:「凡一人以為然,天下萬世皆曰是不可易也。此之謂同然。」
芻豢:朱注:「草食曰芻,牛羊是也;穀食曰豢,犬豕是也。」
大意:孟子說:「在豐年的時候,年青子弟們因為衣食充足,有恃無恐,大都變我懶惰。在荒年的時候,年青子弟們由於飢寒逼迫,謀生不易,大多變得殘暴。這並不是天生人的本性有如此的不同,而是因為環境迷害了他的本性,所以才會這樣的啊!
                    現在且拿大麥來做比方:撒下種子以後,再用土把它覆蓋起來,要是它所種的種的土地相同,種的時間相同,於是那麥很快的發芽抽苗而旺盛的生長起來。待等到夏至的時候都一齊成熟了。可見大麥的本質是相同的。並不是大麥的本性有甚麼差異。」

「由此推來,所以凡是同類的東西,其本性都是相似的;為甚麼獨講到人卻要懷疑那本性不一樣呢?雖說人類中有聖人,而聖人也是人,一同得到天地的氣以成形,就一同得到天地的理以成性,聖人和我是同類的啊!

所以龍子說:『做麻鞋的人,不知道人足的尺寸,就隨意做成了麻鞋,雖然大小未必能適合,我卻曉得它必定像足的形狀,不至做成盛土的畚箕。』麻鞋的樣子其所以都相似,是因為天下人的足都相似的緣故。

不但足是如此,口對於滋味,悖有共同的嗜好。善於調味的是易牙,而易牙就是先得到我們口中所愛吃的滋味的人。假始易牙的口對於滋味,他愛吃的本性和人家兩樣,就像犬馬和我們不同類。所以天下人愛吃的滋味,怎麼能依著易牙的調味呢?講到口味,天下人都期望能吃到易牙的調味,足見天下人的口味都相似了。

再則,耳也是如此,善於審音的,沒有人比得上師曠,所以講到聲音,天下人都期望能聽到師曠的奏樂,足見天下人的耳都相似了。

還有目亦復如此,講到鄭大夫子都,天下人是沒有一個不知道他的容貌姣美,假使有人不知道子都容貌姣美的,那是沒有眼睛的人。」
「所以說:口對於滋味,有共同愛吃的;
耳對於聲音,有共同愛聽的;
目對於顏色,有共同愛看的:
口、耳、目尚且俱各有同以為然的地方;

至於人的心,是口耳目的主宰,難道獨沒有以一人的心,合眾人的心而同以為然的地方嗎?心同以為然的地方是甚麼呢?就是說那合於天道的自然之『理』和當於人事的宜然之『義』。

因為心沒有定體,以這個理為體;心沒有定用,以這個義為用。試看天下的行事,凡是合於理、當於義的,從沒有不愜於我們的心的。

聖人的心是這理義,我們的心也是這理義;不過聖人是先知先覺,能先得到我們心裏同以為然的理義罷了。所以我們心裏喜歡理義,就如同我們的嘴巴喜歡吃牛羊狗猪的肉一樣的。」

說明:本章孟子主張人之性本善,正如釋迦牟尼佛在印度傳法主張一樣,一個修行人若無法心清淨無染,則無法達明心見性。而能達明心見性,自成佛道,在於內心之寂靜而生般若智慧。
           
           而與外境無關,如出家、拜神佛、拜師父、念經懺、灌頂、加持、茹素等身外的行為是為六賊也。

孟子所言之理正如佛之自性,孟子所講之義,正如佛所講之事,故淨土宗修事無礙、理無礙、理事無礙,則能往生西方極樂。就就是內外雙修。

故此章講到外三根(舌、耳、眼)之喜愛,及內心識之喜愛,是人的俗性,聖凡同一,若有區別,則在理義。
俗語:「廣東人挑眼鏡,隨各人喜歡。」
  韓非子:
「楊子過宋東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惡()者貴,美者賤。楊子問其故。逆旅之父(主人)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惡者自惡,吾不知其惡也。』

楊子謂其弟子曰:『行賢而去自賢之心,焉往而不美?』」
(做了賢德的事,而能去掉自以為賢德的心理,不管到那裏,都能受到讚美的。)

古代祭祀之祭品有牛羊豕狗雞為牲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