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4日 星期一

第十一篇告子章句上第一、二章


一、
告子曰:「性,猶杞柳也;義,猶桮棬也。以人性為仁義,猶以杞柳為桮棬。」
孟子曰:「子能順杞柳之性而以為桮棬乎?將戕賊杞柳而後以為桮棬也?如將戕賊杞柳而以為桮棬,則亦將戕賊人以為仁義與?率天下之人而禍仁義者,必子之言夫!」
註:
告子:趙注:「姓告,名不害,兼治儒墨之道者。嘗學於孔子,而不能純徹性命之理。」焦疏謂趙氏誤告子與浩生不害為一人。閻若璩云:「浩子複姓,與告子各自一人。文選注引墨學有告子勝,勝為告子之名。」
按古文記戴:告子曾與墨子論政,與孟子論本性、仁義。墨子約生於公元前470年卒於公元前381年。孟子約生於公元前372年卒於公元前289年。故告子應該是二人同名。
性 :朱注:「人生所稟之天理也。」
杞柳:落葉灌木,可以為札棬。
桮棬:桮,同杯。棬,屈木盂也。
戕賊:猶言殘害也。
夫 :語詞。無義。
大意:告子說:「人的本性,如同柔軟的杞柳一樣;仁義,如同彎曲木材做成的杯盤一樣;以人的本性去行仁義,就像拿杞柳來做杯盂一樣的不相稱。」
孟子說:「你能順着杞柳柔軟的本性來做杯盤嗎還是要殘害刀削杞柳而後才能做成杯盤呢?如果要殘害刀削杞柳而後才能做成杯盤,那麼豈不等於說也要刀削人的本性才能去行仁義嗎?率領天下的人去禍害仁義的,一定是你這種言論了!」
說明:告子主張人性柔軟,而仁義是曲就人性而實行;孟子主張人性柔軟,自發性的去實行仁義。
            按現在與佛教經典共論,人之本性是柔軟而周遍沙界,無所不在,仁就是理,正是如來本性,以仁之行為就是義,二者相面一體。

二、
告子曰:「性,猶湍水也。決諸東方則東流,袂諸西方則西流。人性                  之無分於善不善也,猶水之無分於東西也。」
孟子曰:「水信無分於東西。無分於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                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躍之,可使                過顙;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豈水之性哉?其勢則然也。                人之可使為不善,其性亦猶是也。」
註:
湍水:波流瀠洄之水也。
決 :猶疏導也。
信 :誠也。
搏 :以手拍擊也。
躍 :跳也。
顙 :額也。
激 :阻遏水勢使之奮躍也。
大意:告子說:「人的本性,如同瀠瀠的流水一樣;引導它向東,就往東流;引導它向西,就往西流。人性的不分善和不善,就像水性的不分東西一樣。」
孟子說:「水性的確沒有東西的分別,可是難道也沒有上下的分別嗎?人性的善,就像水性是往低處流一樣;人的本性是沒有不善的,水性也沒有不往低處流的。現在以水為例來說明,若搏擊它,而使它跳起來,可以高過人的額頭;阻塞它,使它逆流,可以往山上流;這難道是水的本性嗎?是外在的力量使它這樣的。一個人可以使他變成不善,他的情形也是像這樣子的。」
說明:告子主張人的善像水一樣,一定向低處流而不變。但孟子是主張人的本性是善如水性,但會因外在因素而改變,外在的因素才可怕的。故「三字經」文中: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就是雖本善,亦會因外境而改變的。
現在社會的不寧靜就是教育的問題,而管教育的單位及官員,蔑視中國古老文化,缺乏品德教育,一味功利,致使大學、研究所畢業的學士、碩士、博士等也會流落街頭,更甚者為盜、為娼、販毒、貪污,真是斯文掃地,誰之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