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8日 星期日

第十二篇告子章句下第八章


魯欲使慎子為將軍。孟子曰:「不教民而用之,謂之殃民。殃民者,不容於堯舜之世。一戰勝齊,遂有南陽,然且不可。」
慎子勃然不悅曰:「此則滑釐所不識也。」
曰:「吾明告子。天子之地方千里;不千里,不足以待諸侯。諸侯之地方百里;不百里,不足以守宗廟之典籍。周公之封於魯,為方百里也;地非不足,而儉於百里。太公之封於齊也,亦為方百里也;地非不足也,而儉於百里。今魯方百里者五,子以為有王者作,則魯在所損乎?在所益乎?徒取諸彼以與此,然且仁者不為,況於殺人以求之乎?君子之事君也,務引其君以當道,志於仁而已。」
註:
慎子:魯臣,名滑釐,善於用兵者。
不教民而用之:朱注:「教民者,教之禮義,使知人事父兄,出事長上也。用之,使之戰也。」
南陽:齊地。全祖望曰:「即汶陽。」今在山東省泰山之西南,汶水之北,本屬魯,後為齊奪之。
待諸侯:朱注:「謂待其朝覲聘問之禮。」,宗廟曲籍,朱注:「祭祀會同常制也。」
儉 :止而不過之意。
太公:姜尚也。姜子牙。
損 :減之也。
徒 :空也,謂不殺人而取之也。
當道:朱注:「謂事合於理。」
志於仁:心在於仁。

大意:魯國要任命慎子做將軍。
孟子說:「不教人民禮義,就用他們去作戰,這叫做禍害人民。禍害人民的人,是不能存在於堯舜的時代的。所以即使一戰就能打敗了齊國,取得了南陽,也還是不可以的。」

慎子變了臉色,不高興地說:「這話真是我所不能了解的。」

孟子說:「我明白地告訴你:周初定制,天子的地方為一千方里,沒有一千方里就不足以接待諸侯;諸侯的地方是一百方里,沒有一百方里就不足以保宗廟祭祀的曲制冊籍。周公封在魯國的土地,是一百方里;並不是周朝的土地不夠,而如而只給他一百里;姜太公封在齊國的土地,也是一百方里,並不是周朝的土地不夠,而如而只給他一百里。現在魯國的土地已經是一百里的五倍,你認為如果有聖王出來,那麼魯國的土地,應該要減少呢?裹是應該要加多呢?就是不殺人去把南陽從齊國取來給魯國,有仁心的人尚且不肯做;何況要殺人去求取呢?君子的事奉君,務必要引導他的君去做合理的事,使他的心永遠存着仁道才好。」

說明:中華民族一向愛好敦親睦鄰,不各外侵略周邊國家,在各朝代盛世之時,也是外國進貢少,賞賜多;但是內鬥內行,爭權奪利,各朝各代皆如此,故孟子提出同公及姜太公聖人治世,以仁道為治,一百方里的土地已夠大了。

現在的新加坡的領導人就是中華民族的後裔,深究中華文化,土地沒有台北市,他們能成為亞洲金融中心,現在成為亞洲四小龍之首,就是仁義治國,人民生治無缺,認真工作者薪資很高。

台灣也是中華民族的後裔,故蔣公要維護固有文化,接堯舜禹湯孔子孫文之正統,用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現在放棄中華文化,崇尚美國,它是由戰爭起家,是霸道治國,是棄善從惡。

台灣國土雖小,但比新加坡大了十倍多,但人民為爭權奪利,常在選舉,天天有爭鬥,使百姓認真工作者,薪資是新加坡的一半,而失業者多,故現在排名已在亞洲四小龍之外。

當然這是自然定律的考驗,台灣宗教人口比例應有九成,寺廟庵堂比超商還多,故上天必降神魔下凡也多,以歷史觀念統計,魔勝神的機會大,所以台灣就會越亂。


孔子說:亂邦不居。所以台灣有錢人能移民的移民,不能移民的,在世界各地設工廠,把台灣錢分散到外國,將來債留台灣,人留外國享福。

台灣百姓百分之七、八十都是小康之下,羨慕那些有錢人,就聽一些有智識並奸巧之人,擁護他們取得權勢,會改變現況,結果惡果一再循要,把一隻瘦鵝養肥,牠已吃不下了,結果放牠走,再養一隻瘦鴨,再經幾年又養肥了再換,百姓之財就只好當牠們飼料而已,只好一直窮下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