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9日 星期五

臉書分享:智慧五


一、人做最好的自己,才能碰見最好的別人
有一個年輕人去買碗,來到店裏他順手拿起一隻碗,然後依次與其它碗輕輕碰擊,碗與碗之間相碰時立即發出沉悶、渾濁的聲響,他失望地搖搖頭。然後去試下一隻碗,他幾乎挑遍了店裏所有的碗,竟然沒有一隻滿意的,就連老板捧出的自認為是店裏碗中精品也被他搖著頭失望地放回去了。
老板很是納悶,問他老是拿手中的這隻碗去碰別的碗是什麼意思?他得意地告訴老板,這是一位長者告訴他的挑碗的訣竅,當一隻碗與另一隻碗輕輕碰撞時,發出清脆、悅耳聲響的,一定是隻好碗。老板恍然大悟,拿起一隻碗遞給他,笑著說:「小夥子,你拿這隻碗去試試,保管你能挑中自己心儀的碗」。
他半信半疑地依言行事。奇怪!他手裏拿著的每一隻碗都在輕輕地碰撞下發出清脆的聲響,他不明白這是怎麼回事,驚問其詳。老板笑著說:「道理很簡單,你剛才拿來試碗的那隻碗本身就是一隻次品,你用它試碗那聲音必然渾濁,你想得到一隻好碗,首先要保證自己拿的那隻也是隻好碗。」
就像一隻碗與另一隻碗的碰撞一樣,一顆心與另一顆心的碰撞需要付出真誠才能發出清脆悅耳的響聲。自己帶著猜忌、懷疑甚至戒備之心與人相處,就難免得到別人的猜忌與懷疑。其實每個人都可能成為自己生命中的「貴人」,前提條件是你應該與人為善。你付出了真誠就會得到相應的信任,你獻出愛心就會得到尊重。反之,你對別人虛偽、猜忌甚至嫉恨,別人給你的也隻能是一堵厚厚的牆和一顆冷漠的心。
每個人的生命裏都有一隻碗,碗裏盛著善良、信任、寬容、真誠,也盛著虛偽、狹隘、猜忌、自私。請剔除碗裏的雜質,然後微笑著迎接另一隻碗的碰撞,並發出你們清脆、爽朗的笑聲吧!
二、求人不如求己
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抱繩頭做一場;
不是一番寒徹骨,爭得梅花撲鼻香。  ~黃辟希運~

1
求人不如求己,萬事皆靠自己;企圖不勞而獲,或者一勞永逸,那是不現實的事。
在永平寺裡,有一位八十多歲駝著背的老禪師,在大太陽下曬香菇,住持和尚道元禪師看到以後,忍不住說:
「長老!您年紀這麼大了,為什麼還要吃力勞苦做這種事呢?請老人家不必這麼辛苦!我可以找個人為您老人家代勞呀!」
老禪師毫不猶豫地說:「別人並不是我啊!」
道元禪師說:「這話是不錯!可是要工作也不必挑這種大太陽的時候呀!」
老禪師說:「大太陽天不曬香菇,難道要等陰天或雨天再來曬嗎?」
道元禪師是一寺之主,指導萬方,可是遇到這位老禪師,終於認了輸。
禪者的生活,無論什麼,都不假手他人,也不等到明天。
「別人並不是我」,「現在不做,要待何時?」這是現代人應該深刻思考的問題,因為我們都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2
佛印禪師與蘇東坡一起在郊外散步。
正走著,看到一座觀音石像,佛印立即合掌禮拜觀音。蘇東坡突然不解地問佛印禪師:「觀音本來是我們要禮拜、要祈求的對象,為何他的手上與我們同樣掛著念珠而合掌念佛,觀音到底是在祈求誰呢?」
佛印禪師意味深長地說道:「這要問你自己。」
蘇東坡說:「我怎麼能知道觀音手持念珠祈求誰?」
佛印開示道:「求人不如求己。」
禪啟示眾生要保持自由和主動的生活態度,而佛印所說的「求人不如求己」正是這種生活態度的生動詮釋。
3
道謙禪師與好友宗圓結伴參訪行腳禪師。
路上,宗圓因為不能忍受跋山涉水的疲勞困頓,所以幾次三番地鬧著要回去。
道謙禪師於是安慰他說:
「我們已經決心出來參學,而且也已經走出了這麼遠的路,現在半途放棄回去,實在是可惜啊。這樣吧,從現在起,路上如果有我可以替你做的事,我一定為你代勞,但只有五件事我幫不上你的忙。」
宗圓問:「哪五件事呢?」
道謙禪師泰然自若地說:「穿衣、吃飯、屙屎、撒尿、走路。」
道謙禪師的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宗圓終於有所領悟,從此再也不提行路辛苦之事了。
世界上沒有不勞而獲的成就,即使天上掉餡餅,也要張開嘴巴去接啊。
萬丈高樓從地起,萬里路程一步始,個人的事情,別人絲毫不能代替,這一切都只能靠自己去做啊!

4
有一位信徒在屋簷下避雨,看見一位禪師正撐傘走過,於是就喊道:「禪師!普度一下眾生吧!帶我一程可以嗎?」
禪師卻說:「我在雨裡,你在簷下,而簷下無雨,你不需要我度。」
信徒立刻走出簷下,站在雨中,說道:「我現在也在雨中,您該度我了吧!」
禪師說:「我也在雨中,你也在雨中,我不被雨淋,因為有傘;你被雨淋,因為沒有傘。所以不是我度你,而是傘度我,你要被度,不必找我,請自己找傘啊!」
禪師說完頭也不回就走了。
自已有傘就可以不被雨淋,自己有真正的禪性,就可以不被魔迷惑。雨天不帶傘想讓別人幫助,平時不認識真正的自我本性,卻想讓別人度。
這如同自家的寶藏不用,卻專門想別人家的,怎麼能稱心如意呢?
自傘自度,凡事應該反求自己。那位禪師不肯借傘,其實是禪師的大慈大悲。
我們總會遭遇各種各樣的困難,而在很多時候,我們總是習慣於求助他人,卻忘卻了自己——其實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很多尚未開發的潛力,並擁有把難題變成機會的能力,為什麼我們不去主動地主宰自己的命運,卻要祈求他人的憐憫和幫助呢?
「求人不如求己」,很簡單的一條小禪理,參悟起來很容易,但做起來卻並不容易。
在生活中,無論做什麼事,我們都應該靠自己去解決一切難題,靠自己去成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