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7日 星期五

阿含經-645

 

 

比丘!所謂我者,就是自舉(自抬舉、妄想),我當會有,這也是自舉,我當為非有非無,這也是自舉,我當為色有;這也是自舉,我當為無色有,這也是自舉,我當為非有色非無色,這也是自舉,我當為有想,這也是自舉,我當為無想,這也是自舉,我當為非有想非無想,這也是自舉,是貢高,是憍傲,是放逸。比丘!如果沒有這一切自舉、貢高、憍傲、放逸的話,其意就叫做息(息止、寂靜)。比丘!如果為意息的話,便不會有憎、不會憂、不會勞,不會怖畏。為甚麼呢?因為那位比丘成就法之故,不再會有可說憎的。如果不憎的話,就會不憂,不憂的話,就不愍,不愍就不勞,不勞就不會有怖。由於不恐怖之故,便當會般涅槃,所謂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後有,知如真。」(如實而知真理。)

說此法後,尊者弗迦羅娑利,乃遠離塵垢,諸法之法眼,由之而生。於是,尊者弗迦羅娑利,見法而得法,而覺白淨之法,所疑度惑,更沒有餘尊,已不再由於他人,已沒有猶豫,已住於果證,對於世尊之法,已得無所畏。就從其座位站起,稽首佛足,而白佛說:「世尊!我悔過,善逝!我自首(髮露懺悔其過失)。我乃如愚如癡,如不定,如不善解,不識良田,而不能自知。為甚麼呢?因為我稱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您,為『君』啊!唯願世尊您,聽許我的悔過!我悔過後,此後不會更作如此之咎!」

世尊告訴他說:「比丘!你實在是愚癡,你實在是不定,你實在是不善解,而稱如來、無所著、等正覺為君。比丘!你如果能自悔過,發見後髮露,護持而不再更作的話,則,比丘!像如是的,就對於聖法與律當中,有益而不損,所謂能自悔過,見後髮露,護持而不再更作如是之事是。」

佛陀所說的為如是,尊者弗迦羅娑利,聽佛所說,乃歡喜奉行!

  

一六三、分別六處經第二(第四分別誦)

  大意:本經敘述六內處、六更樂(六觸),一一都配合六塵,而分別有喜住、憂住、舍住等十八意行。依此六喜、六憂、六舍,而又有執著與無欲之別,就遂成為三十六刀(有情的足跡。)如能斷滅,就成就無量的說法。又謂三意止(三念住)為聖人之所習,聖人所習後,則可教大眾。最後,說無上的調御士,乃調御士夫,趣於一切方。  

結集者的我們,都像如是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遊行在於舍衛國,住在於勝林給孤獨園。

那時,世尊告訴諸比丘們說:「我現在當為你們說法,所說之法,乃初也妙,中也妙,竟也妙,有義而有文,為具足清淨,顯現梵行的。所謂分別六處經是。你們要諦聽!要注意的聽!聽後要善思念它。」這時,諸比丘們白佛說:「世尊!唯!當會受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