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3日 星期五

阿含經-632

 

所謂有障礙其食,就是說:苦惱時,就不能食,瞋恚時,就不能食,疾病時,就不能食,有事時,就不能食,行來時,就不能食,至於王間(政府)時,就不能得食,齋日時,也不能食,不得之時,也不能食。這叫做比丘一百歲之存命,其所講百歲數、時數、歲時數、月數、半月數、月半月數、晝數、夜數、晝夜數、食數、障礙數、食障礙數。

比丘!如果有尊師,所為都為其弟子,而發起大慈哀,憐念愍傷,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的話,則我現在已經作到這種事,你也應當又要去作,要到無事之處,在於山林樹下,空寂安靜之處,在那裡燕坐思惟,不可以有些放逸!應該要勤加精進,不可使有後悔之事!這就是我的教敕,就是我的訓誨。」

佛陀所說的就是如是,那些諸比丘們,聽佛所說,都歡喜奉行!

中阿含經卷第四十完 

中阿含經卷第四十一

 

一六一、梵摩經第十(第四分別誦)

 大意:本經敘述彌薩羅國有一梵志,名梵摩,年老壽高,而極大的富樂,頗受人的尊敬。他遣其弟子優多羅去觀察佛陀的三十二相。優多羅最初僅見三十相,而心起疑惑,世尊乃以神力示其陰馬藏,以及廣長舌之二相。優多羅見後,一一回稟其師,並請求要就佛陀學道,梵摩乃允許他。其後,梵摩自己也皈依三寶,命終時,佛陀曾記說為證阿那含果。 

結集者的我們都像如是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遊行在於鞞陀提國(毘提訶),和大比丘們俱在於一處。

那時,彌薩羅(鞞陀提國的首都,為跋耆族)城內有一位梵志,名叫梵摩(一百二十歲的外道長者),是一位極大的富樂,資財為無量,畜牧產業乃不可稱計,封戶食邑(被國王封地賜爵),種種都非常的具足而豐饒。在彌薩羅城的財物,乃至於水草木的一一,均為是所謂摩竭陀王-未生怨(阿闍世王,未出生就被相師占卜會有大逆不道的行為),為鞞陀提(韋提希夫人)之子,所特與其梵封的(國王的封賜)。梵志梵摩有一位摩納(婆羅門青年),名叫優多羅,為父母所舉(身世良好),受生為清淨,乃至七世的父母都不絕其良好的種族,生生都沒有惡,為博聞總持,誦過四典經,深達於因、緣、正、文、戲,以及五句說(故事譚)。

梵志梵摩曾聽聞沙門瞿曇,為釋迦的種子,而捨棄其釋迦的宗族,而剃除鬚髮,著袈裟衣,由於至信而舍家,而為無家庭牽累的出家人,而去學道。現在遊行在於鞞陀提國,和其大比丘的弟子眾俱在。那位沙門瞿曇有大名稱,周聞於十方,那位沙門瞿曇,為如來、無所著(應供)、等正覺、明行成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調御丈夫)、天人師,號為佛,為眾佑(世尊)。他在於此世間當中,所有天,及魔,和梵天、沙門、梵志,從人至於天,為自知自覺,自作證而成就游止於其中。他所說的法,初也妙,中也妙,竟也妙,有義而有文,為具足清淨,顯現梵行。

又次,曾經聽到那位沙門瞿曇,已成就三十二大人之相。如果成就大人相的話,必定會有二處的真諦,為不虛的。第一就是:如果在家的話,必定會為轉輪王,會聰明而有智慧。有四種的軍隊,去整御天下,都由於自己而自在,如法的法王,而成就七寶。所謂七寶,就是:輪寶、象寶、馬寶、珠寶、女寶、居士寶、主兵臣寶等,謂之七寶的。會有千子具足,顏貌很端正,勇猛而無畏,而能降伏其他的眾生。他必定能統領此一切之地,乃至於大海,都不用刀杖,都以法去教令,使得安隱的。第二就是:如果剃除鬚髮,著袈裟衣,由於至信而舍家,而為無家庭牽累的出家人,去學道的話,必定會證得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名稱為流布,會周聞於十方。

梵志梵摩聽此消息後,告訴他的弟子說:「優多羅!我所聽到的就是如是:那位沙門瞿曇,為釋迦的種子,乃捨棄其釋迦的宗族,而剃除鬚髮,而著袈裟衣,由於至信而舍家,而為無家庭牽累的出家人,而去學道,現在遊行在於鞞陀提國,和大比丘眾俱在。優多羅!那位沙門瞿曇有大的名稱,周聞於十方。那位沙門瞿曇為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為佛,為眾佑。他在於此世間的天,以及魔,和梵天、沙門、梵志,從人至於天,乃自知自覺,自作證而成就游止於其中。他所說的法,初也妙,中也妙,竟也妙,有義而有文,為具足清淨,顯現梵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