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6日 星期四

第十四篇盡心章句下第九、十章


孟子曰:「身不行道,不行於妻子;使人不以道,不能行於妻子。」
註:
身不行道:就德行言。
使人不以道:就事由言。
不能行於妻子:朱注;「不能行者,令不行也。」言使人不以其道,即雖妻子亦不能奉命也。趙注:「身不自履行道德,而欲使人行道德,雖妻子不肯行之,言無所則效也,使人不順其道理,不能使妻子順之,而況他人乎?」

大意:孟子說:「自身不能行道,這道也就不能施行到了妻子的身上,更不要說對別人了;使喚人不以正道,那命令在妻子身上也會行不通,更不要說使喚別人了。」

說明:孟子說自身不行道,如何勸人行道。我們就台灣宗教界來論述;
佛教:本以勸人修心,去三毒,修身守五戒;看看各寺院的的負責人,他的行住坐臥是否節儉樸實,就知道該宗門所傳之道法是否合乎正道。

道教:修心立命,延年益壽,行功布德,以利眾生,濟貧救苦,每一道觀負責人皆是貧道。
再看台灣各道場的負責人,注重道場美化,成觀光區,好收入,出入講究排場。

道教又分:文乩鸞堂、武乩道廟、一貫道、張天師派、教化道派等。

文乩鸞堂:以神靈降於乩童扶筆,寫出詩詞歌賦及勸世文,一切信眾入堂為鸞友,一年後可為信徒,科期有一四七、二五八、三六九,以扶出文章教育鸞友。
           按一般道理來說,文章是乩生扶筆而出,第一信服者應是乩生,但綜觀各道場,乩生最不信文章者,第二不信者是負責人及幹部。
           會信者是老人,不識字的女眾。故鸞堂入鸞不用交香油錢,又有飯吃,怎能教出脫離六道之人。

武乩道廟:以武乩濟世解厄為主,一般沒有教育功能,乩童本身無戒律,生活行為非一般修行人。負責之人並以金錢為紅包誘惑信眾到廟求發財金,讓信眾誘發累世惡習之貪欲,此罪非小。

一貫道:入門先交錢為自己開布施之門,教學為先,雖亦有扶筆開砂,但道親一定要聆聽講師之解說。
           負責之人是付開銷之大宗,講道之時坐在前排聽講,執行神佛文章之開示,到廟堂穿同一之制服。

張天師派:畫符念咒,消災解厄,一般法事。

教化道派:是以三清道祖為主神,教育道眾為主旨,開班授課,期其信眾能自開智慧。到廟堂穿同一之制服。
   
         由上大概簡單介紹,只有教化道派與一貫道比較合乎大道。其他教派負責之幹部,身不行道,而使人不以道。

孟子曰:「周于利者,凶年不能殺;周于德者,邪世不能亂。」
註:
周:朱注:「足也,言積之厚則用有餘。」
殺:缺乏,有窘困之意。
邪世不能亂:言雖處邪世,不能亂其志也。

大意:孟子說:「財利豐足的人,雖是凶荒年歲,也不受窘困;道德豐厚的人,鞋是處在亂世,也不會迷亂他的心志。」

說明:此章重點在節儉與蓄德。像台灣在民國7880年代,錢多得可淹肚臍,若政府能興大工業,蓄積十、二十年後的生產,國庫必豐,怎會落到現在高築債務。

同樣的,百姓能將其錢財投資土地或黃金,現在雖在全國高唱貧窮時也不會影響到你。


修行養志,行為收支守中道,也能處於混亂的現世,心還是如如不動,對窮奢無所牽涉到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