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14日 星期六

第十三篇盡心章句上第四十二、四十三章


四十二
孟子曰:「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無道,以身殉道。未聞以道殉乎人者也。」
註:
殉:從也。朱注:「如殉葬之殉,以死隨物之名也。」

大意:孟子說:「天下有道的時候,人就能從隨正道去行事;天下無道的時候,若正道無法推行,人也只好隨着正道退隱;我沒有聽說過拿正道來遷就人的。」

說明:孟子主張正道是自然大道,天道人道應隨其運行,不會殉私於人欲的。譬如廟堂是運行正道,欲改化人心向善減少欲望,若是神明能指導信徒如此,就應全力配合,順正道行事。若神明指導違背正道,依信徒之人欲而行事,此廟堂就非正道,修行人就要退隱,不能殉人之私欲了。


四十三
公都子曰:「滕更之在門也,若在所禮。而不答,何也?」
孟子曰:「挾貴而問,挾賢而問,挾長而問,挾有勳勞而問,挾故而問,皆所不答也。滕更有二焉。」
註:
滕更:趙注:「君之弟,來學於孟子者也。」
在門:謂在門下為弟子。
若在所禮:言似亦在所禮待之列。
挾 :恃而自雒也。
二 :趙注:「謂挾貴挾賢也。」

大意:公都子說:「滕更在夫子門下,似乎也應該拿趙弟的禮節去待他;然而夫子卻不回答他的問題,這是甚麼不因呢?」
孟子說:「凡是自恃尊貴來問的,自恃賢能來問的,自恃年長來問的,自恃功勳來問的,自恃舊交來問的,按理都不必回答的。
現在滕更有自恃尊貴、自恃賢能的兩種意思在,所以我不回答。」

說明:孟主主張學生的背景及自身職業如何,一但受教於人,一定要拗棄自身外的外相,才能顯出誠心學習;教師才能無私的教學。

現在的學生自恃家長的職業權勢,來校不受管教,老師不能明顯對待,但可以保留不教,吃虧的還是學生。尤其技藝科有密招,老師留一手學生永遠學不全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