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19日 星期四

第十四篇盡心章句下第二、三章


孟子曰:「春秋無義戰。彼善於此,則有之矣。征者上伐下也,敵國不相征也。」
註:
春秋無義戰:朱注:「春秋每書諸侯戰伐之事,必加譏眨,以著其擅興之罪,無有以為合於義而許之者。」
彼善於此:朱注:「為召陵之師之類是也。」無疏:「召陵之役,雖以兵事,而不傷一卒,不折一矢,無異衣裳之會,故春秋善之。」
征 :朱注:「征,所以正人也,諸侯有罪,則天子討而正之,此春秋所以無義踐也。」

大意:孟子說:「春秋時代,沒有合於義理的戰爭;不過一方比另一方稍好些,那是有的。所謂征,原是天子討伐有罪的諸侯;敵對的諸侯國家,是不可以互相討伐的啊!」


說明:春秋戰國是沒有一天無戰爭,人民受此受難,孟子此章為警戒好戰諸侯。
召陵之役,又稱召陵之會,是春秋時期齊國
首的中原諸侯國與楚國的會盟。
春秋初期,楚國向中原挺進。公元656齊桓公借自己的妾室蔡姬被蔡國嫁到楚國的事,率領中原諸侯齊及八國,討伐蔡國。楚成王援救蔡國,齊楚兩國在召陵(今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區)會盟。楚國屈完說齊楚風馬牛不相及,齊國為什麼進犯楚國。管仲責備楚國不能按時向周王室進貢苞茅,最後雙方達成妥協。齊桓公並沒有以武力壓服楚國,但是抑制了楚國的北擴,使齊桓公的霸主地位更加穩固。(苞茅即茅草,春秋大祭使用,表敬大地養萬物,即三獻禮之灌茅砂,現其三獻禮儀記於大陸天壇。)

孟子曰:「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於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無敵於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註:
武成:朱注;「周書篇名,武王伐紂,歸而紀事之書也。」
取二三策:言取二三竹簡之言,餘不盡信也。
血之流杵:朱注:「杵,舂杵民。武成言武王伐紂,紂之前徒倒戈,攻於後以敗,血流漂杵。」

大意:孟子說:「如果完全相信書上所記載的話,那倒不如沒有書來得好。我對於周書武成篇的文字,只取信於二三片竹簡罷了。
仁愛百姓的人,是全天下沒有敵手的;像武王這樣最仁愛的人去征伐那最不仁愛的紂王,怎麼會殺得血流漂杵呢?」

說明:盡信書不如無書,這句話是至理銘言。
孟子在此也是有矛盾,以自己的想法看世界,那一場戰爭不是血流成河,江山都是踏千萬屍骨而得,那能血流舂杵而已。

讀書要明其真意,而非文字之表面;所以佛陀說:「依了義,不依不了義。」況且大部分的書是後代人編撰出來,似是而非。
例如三國時代,無赤壁之戰。三國演義是一本故事書,杜撰出來,後代戲劇為討好票房,添油加醋,久而久之好像真有此事。

六祖就是知道「盡信書不如無書」,所以他不讀經書,是向悉達多太子學習的,故兩人都成佛。

讀書能明真意者最高成就為菩薩或賢人,大部分都是尊者、上人、和尚、君子而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