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2日 星期三

第八篇離婁章句下第三十一章


曾子居武城,有越寇。或曰:「寇至,盍去諸?」
曰:「無寓人於我室,毀傷其薪木。」
寇退,則曰:「修我牆屋,我將反。」寇退,曾子反。
左右曰:「待先生如此其忠且敬也。寇至,則先去以為民望,寇退,                      則反。殆於不可。」
沈猶行曰:「是,非汝所知也。昔沈猶有負芻之禍,先生者七十                             人,未有與焉。」
子思居於衛,有齊寇。或曰:「寇至,盍去諸?」
子思曰:「如伋去,君誰與守?」
孟子曰:「曾子、子思同道。曾子,師也,父兄也;子思,臣也,微也。曾子、子思易地則皆然。」
註:
武城:魯邑名,在今山東費縣西南九十里。
越寇:越兵。時越滅武而有其地,與魯接壤,將發兵攻武城。
盍 :何不也。
寓 :趙注:「寓,寄也。曾子欲去,戒其守人曰:『無寄人於我室,恐其傷我薪草樹木也。』」
曰 :語辭也,無義。
左右:曾子之門人也。
待先生如此其忠且敬:朱注:「言武城之大夫事曾子忠誠恭敬也。」
為民望:朱注:「言使民望而效之。」
於 :猶為也。
沈猶行:曾子弟子,姓沈猶,名行。
負芻:人名。趙注:「行謂左右之人曰:『先生之行,非汝所能知。往者先生嘗從門徒七十人舍吾沈猶行,時有作亂者曰負芻,來攻沈猶氏,先生率弟子去了,不與其難。』言師賓不與臣同。」
與 :參與也。
伋 :子思名。
君誰與守:君與誰守社稷也。
微 :朱注:「微,猶賤也。」趙注:「孟子以為二人同道:曾子為武城人作師,則其父兄,故去留無毀;子思微小也,又為臣,委質為臣當死難,故不去也。子思與曾子易處同然。」

大意:當曾子住在魯國武城的時候,沒有做官,有越國的軍隊來侵犯。有人就對曾子說:「越兵快到了,何不離開這裏呢?」曾子便決定離開。他臨時吩咐留守的人說:「不要讓外人借住在我的房子裏,免得毀壞了那些花木。敵兵退了,就把我的院牆房屋趕快修好,我還要回來的。」後來越國的軍隊退了,曾子就回到武城。他的學生們私下議論說:「武城邑宰對待先生是這樣的忠誠和恭敬;可是敵兵一來,就領先逃開,使人民看了學樣;敵兵一退,就回來了。這麼做,恐怕是不可以吧!」
有個叫做沈猶行的學生說:「先生的行為,不是你們能了解的,從前我家有作亂的負芻領人來攻打,當時隨征生住在我家的一共七十個人,先生全都帶走,沒有一個參與這事的。」
當子思住在衛國的時候,在寓裏做官,有齊國的軍隊要來攻城。有人對子思說:「敵兵快到了,何不離開這裏呢?」
子思說:「如果我離開,君還和誰一同守國呢?」
孟子評論這兩件事,說:「曾子和子思走的是同一條道路。不過曾子是師長,處在父兄的地位,可以走開;子思是臣子,處在微賤的地位,不可走開。曾子和子思,假使把所處的地位交換一下,他們的行為也都會這樣依照自己的地位行事的。」

說明:孟子主君為輕、民為重,所以曾子為老師要當父兄保護學生的安全;而子思當衛國的臣子,其地位比老師賤,應該與其君共守其位,是為臣之道。兩人所處位子不同,但他們所守的都是自然大道,是一樣的。不像現代的官員自以為高高在上,不想他的俸祿全是百姓所給,百姓才是他們的主人,故孟子說他們是微賤的,他們應為百姓着想才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