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日 星期二

第七篇離婁上第十七章


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親,禮與?」
孟子曰:「禮也。」
曰:「嫂溺,援之以手乎?」
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權也。」
曰:「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
曰:「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子欲手援天下乎?」

註:
  淳于髡:複姓,齊人,曾仕於齊威王,齊宣王和梁惠王之朝,事蹟散見戰國稀、齊策、史記孟荀列傳。
男女授受不親:言男女不能直接以手傳遞物品也。朱注:「授,與也。受,取也。古禮,男女不親授受,以遠別也。
援 :救之也。
權 :趙注:「反經而善也。」經,常法也。變通常法而合宜,是謂之權也。
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朱注:「言今天下大亂,民遭陷溺,亦當從權以援之,不可守先王之正道也。」
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子欲手援天下乎:朱注:「言天下溺,惟道可以捄之,非若嫂溺可手援也。今子欲援天下,乃欲使我枉道求合,則先失其所以援之之具矣,是欲使我以手援天下乎?」(捄:古書同救。)

大意:齊國辯士淳于髠問孟子說:「男女不能直接用手授受物品,是合理的行為嗎?」
孟子說:「是合理的行為。」
淳于髠說:「假如嫂嫂掉入水裏,那該不該用手去援救她呢?」
孟子說:「嫂嫂掉入水裏不去援救,簡直就是殘忍的豺狼了,男女不能直接用手授受物品,是經常的禮度;嫂嫂掉入水中,用手去援救她,卻是權宜的辦法啊。」
淳于髠這才轉入正題,問孟子說:「現在天下的人民已經沉陷於水淹似的暴政裏了,夫子卻拘守常道,不肯屈節求見諸侯,出身援救他們,是甚麼緣故呢?」
孟子說:「天下的人民沉陷在暴政中,就用仁義的大道去援救他們;嫂嫂掉入水裏,只用雙手援救她就行了。您難道想放棄大道,用雙手去援救天下的人民嗎?」

說明:處理事情,要分正道與權宜,像颱風安排受災戶,可以用臨時收容所,但遇到地震的受災戶,就得建簡易房屋讓他們安身生活。
            台灣的人民,智慧不開,眼見淺近,不分問題大小長短,常常要求政府權宜處理自家的方便,若有不合己意,就是抗爭,而不求正道,故二十幾年來,越抗爭台灣經濟越衰退,吃苦的還是中產階級以下的人,而帶頭大哥還是辣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