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4日 星期一

阿含經-494

 

大目犍連!猶如居士有良好的稻田,或者有麥田。然而曾生草而名叫穢麥那樣。其根都相似,其莖與節,和葉及花,均和麥相似。到了後來,生實之後,居士看見,便作如是之念:這是麥之污辱,這是麥之憎刺。他知道其真象後,便拔除,而擲棄於田外。為甚麼呢?因為不使污穢其餘的真正好麥之故。像如是的,大目犍連!或者有愚癡的人,正知出入,也善觀分別,其屈伸低仰,都具有威儀容貌而有秩序。也善著僧伽梨(大衣),以及諸衣鉢。其行住坐臥,眠寤語默,都正確知道,好像一位真正修持梵行的人。此人到了諸位真正修持梵行之人之處,也們或者都不知其真象。大目犍連!如果諸修梵行的人知道其底細的話,便會作如是之念:此人是沙門之汙,是沙門之辱,是沙門之憎,是沙門之剌。知道後,便當共同把他擯棄。為甚麼呢?因為不可使他污染諸修梵行之人之故。

大目犍連!猶如居士,在秋季時揚穀那樣,在穀聚之中,如果有成實的穀實的話,其一揚,便會停止下來。假如沒有成實,以及粃糠的話,便會隨風而被吹去。居士看見後,就持掃箒,掃治,而使其乾淨。為甚麼呢?因為不可使汙物雜在於其餘的乾淨之好稻之故。像如是的,大目犍連!或者有愚癡的人,正知出入,也善觀分別,其屈伸低仰,都有儀容庠序。也善著僧伽梨(大衣),以及諸衣鉢。

其行住坐臥,眠寐語默,都能正確的知道,好像真正的梵行者,而到了諸真修梵行者之處,他們或者都不知其底細。大目犍連!如果諸修梵行之人知道的話,便會作如是之念:這是沙門之汙,是沙門之辱,是沙門之憎,是沙門之刺。大眾察知後,便當會共同把他擯棄。為甚麼呢?因為不使他污染諸修梵行之人之故。

大目犍連!猶如居士,為了過泉水之故(引泉水),就欲去作通水之槽。他手持斧頭而入林中,而扣打諸樹。如果樹為堅實的話,其聲音便會小,假如空心的話,其聲音就會大。居士測知後,便斫而治節,擬作通水之槽。像如是的,大目犍連!或者有愚癡的人,正知出入,善觀分別,其屈伸低仰,都有儀容而有庠序。也善著僧伽梨(大衣),以及諸衣鉢,行住坐臥,眠寐語默,都正確知道,好像真正的修習梵行的人。此人到了諸真正的梵行者之處,他們或者都不知其底細。大目犍連!如果諸修習梵行的人知道其詳情的話,便會作如是之念:這是沙門之汙,是沙門之辱,是沙門之憎,是沙門之刺。大眾察知後,便會共同把他擯棄。為甚麼呢?因為不使他污染諸梵行者之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