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9日 星期五

阿含經-195

 不正念不正智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甚麼為之不正念不正智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不正思惟為食(因)的。』不正思惟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甚麼為不正思惟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不信為食(因)的。」不信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甚麼為不信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聞惡法為食(因)的 。』聞惡法也有食(困),並不是沒有食(因)。甚麼為之聞惡法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親近惡知識為食(因)的。』親近惡知識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甚麼為之親近惡知識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惡人為食(因)的。」

大海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甚麼為之大海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雨為食(因)的。』有時天降大雨,大雨降下後,則山岩溪澗、平澤之水都盈滿;山岩溪澗、平澤之水盈滿後,則小川會滿;小川滿後,則大川會盈滿;大川滿後,則小河會滿;小河滿後,則大河也會滿;大河滿後,則大海會滿。像如是的,那大海就是這樣的輾轉而成滿的。


像如是,如果具有了惡人後,便會具有了親近惡知識;具有了親近惡知識後,便會具有了聞惡法;具有了聞惡法後,便會具有了生不信;具有了生不信後,便會具有了不正思惟;具有了不正思惟後,便會具有了不正念、不正智;具有了不正念、不正智後,便會具有了不護諸根;具有了不護諸根後,便會具有了三惡行;具有了三惡行後,便會具有了五蓋;具有了五蓋後,便會具有了無明;具有了無明後,便會具有了愛。像如是的,這有愛,乃是這樣的輾轉而具成的。

2021年10月28日 星期四

阿含經-194

 這叫做具有了善人後,便會具有了親近善知識;具有了親近善知識之後,便會具有了聞善法;具有了聞善法後,便會具有了生信;具有了生信後,便會具有了正思惟;具有了正思惟後,便會具有了正念正智;具有正念、正智之後,便會具有了護諸根;具有了護諸根後,便會具有了三妙行;具有了三妙行後,便會具有了四念處;具有了四念處後,便會具有了七覺支;具有了七覺支後,便會具有了明解脫。像如是的,此明解脫,乃輾轉而具成的。

佛陀所說的就是如是,那些諸位比丘們,聽佛所說,都歡喜奉行!

  

五十三、食經(下)第十二(初一日誦)

  

大意:本經所敘述的內容,大概都和食經(上)同。

  

結集者的我們,都像如是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遊行在於舍衛國,住在於勝林給孤獨園。

那時,世尊告訴諸比丘們說:「所謂『有愛』,其本際(最初的邊際)乃為不可知的:本來並沒有『有愛』,然而現今卻生『有愛』。由此,便可以得知:所因為『有愛』(對生命存在的渴愛)。有愛的話,則為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甚麼為之有愛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無明為食(因)的。』無明也是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甚麼為之無明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五蓋為食(因)的。』五蓋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甚麼為五蓋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三惡行為食(因)的。』三惡行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甚麼為之三惡行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不護諸根為食(因)的。』不護諸根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甚麼為之不護諸根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不正念不正智為食(因)的。』

 

2021年10月27日 星期三

阿含經-193

 像如是的,明解脫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而能成就的。甚麼叫做明解脫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七覺支為食(因)的。』七覺支也有食(困),並不是沒有食(因)。

甚麼叫做七覺支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四念處為食(因)的。』四念處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甚麼叫做四念處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三妙行為食(因)的。』三妙行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

甚麼叫做三妙行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護諸根為食(因)的。』護諸根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甚麼叫做護諸根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正念正智為食(因)的。』正念正智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

甚麼叫做正念正智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正思惟為食(因)的。』正思惟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甚麼叫做正思惟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信為食(因)的。』信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

甚麼叫做信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聞善法為食(因)的。』聞善法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的。甚麼叫做聞善法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善人為食(因)的。』

 

2021年10月26日 星期二

阿含經-192

 這叫做具有了善人後,便會具有了親近善知識;具有了親近善知識後,便會具有了聞善法;具有了聞善法後,便會具有了生信;具有了生信後,便會具有了正思惟;具有了正思惟後,便會具有了正念、正智;具有了正念、正智後,便會具有了護諸根;具有了護諸根後,便會具有了三妙行;具有了三妙行後,便會具有了四念處;具有了四念處後,便會具有了七覺支,具有了七覺支後,便會具有了明解脫。像如是的,此明解脫乃輾轉而具成的。

大海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的。甚麼叫做大海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大河為食(因)的。』大河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的。甚麼叫做大河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小河為食(因)的。』小河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甚麼叫做小河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大川為食(因)的。』大川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的。甚麼叫做大川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小川為食(因)的。』小川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的。甚麼叫做小川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山岩溪澗、平澤為食(因)的。』山岩溪澗。平澤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甚麼叫做山岩溪澗、平澤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雨為食(因)的。』

有時天降大雨,降下大雨後,則山岩溪澗、平澤都會因雨而水滿;山岩溪澗、平澤之水滿後,則小川會滿;小川滿後,則大川會滿,大川滿後,則小河會滿;小河滿後,則大河會滿;大河滿後,則大海會滿。像如是的,大海乃由之而輾轉而成滿。

2021年10月25日 星期一

阿含經-191

 比丘他既有此五種習法後,又要修習四法。那四法呢?(1)要修惡露(不淨想),而使其能斷欲;(2)要修慈,使其斷除恚心;(3)修習息出息入(要那般那念,數息觀),使其斷除亂念;(4)修習無常觀,使其斷除我慢。彌醯!如果比丘自為善知識,而和善知識俱,與善知識共為和合的話,當知必須修習禁戒,要守護從解脫(別解脫,由戒而各別解脫)。又要善攝威儀禮節,看見纖芥(微小)之罪業,也應常懷畏怖(不敢去作),而受持學戒。彌醯!如果比丘自為善知識,和善知識俱,與善知識共為和合的話,當知必得所可說的為聖,而有義的,而使心柔軟,使心無蓋(無被煩惱蓋覆)。所謂說戒、說定、說慧、說解脫、說解脫知見、說漸損、說不樂聚會、說少欲、說知足、說斷、說無欲、說滅、說燕坐(禪坐)、說緣起,而得像如是之比類的沙門所說,其得而易,而不難得!

彌醯!如比丘自為善知識,和善知識俱,與善知識共為和合的話,當知!必須行精進,須斷惡不善,而修諸善法。要恒自起意(發心),專一堅固,為諸善之本而不捨方便(努力用功)。彌醯!如比丘自為善知識,而與善知識俱,與善知識共為和合的話,當知必行智慧,應觀察興衰之法。得如此之智,而聖慧明達,而分別曉了,以為正盡一切苦惱。彌醯!如比丘自為善知識,而與善知識俱,而與善知識共為和合的話,當知必修惡露(不淨想),使其斷欲。應修慈,而使其斷恚。應修息出息入(數息觀),而使其斷亂念。應修無常想,而使其斷我慢,彌醯!如果比丘得無常想的話,必定會得無我想。彌醯!如比丘得無我想的話,便能在於現法當中斷除一切我慢,而能得息(輕安)、滅(寂靜)、盡(盡漏)、無為(所作已完)、涅槃(寂滅)。」


佛陀所說的就是如是,尊者彌醯,以及諸比丘們,聽佛所說,都歡喜奉行!

2021年10月22日 星期五

阿含經-190

 有時天空降下大雨,大雨降下後,則山岩溪澗、平澤等處都會水滿;山岩溪澗、平澤之水滿後,則小川會滿;小川滿後,則大川會滿;大川滿後,則小河會滿;小河滿後,則大河會滿;大河滿後,則大海會滿。像如是的,那大海乃輾轉而成滿的。

像如是的,有愛也是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而會有的。甚麼為之有愛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無明為食(因)的。』無明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的。甚麼為之無明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五蓋為食(因)的。』五蓋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甚麼叫做五蓋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三惡行為食(因)的。』三惡行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甚麼為之三惡行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不護諸根為食(因)。』不護諸根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甚麼叫做不護諸根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不正念不正智為食(因)的。』不正念不正智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


甚麼叫做不正念不正智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不正思惟為食(因)的。』不正思惟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困)。甚麼叫做不正思惟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不信為食(因)的。』不信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甚麼叫做不信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聞惡法為食(因)的。』聞惡法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甚麼叫做聞惡法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親近惡知識為食(因)的。』親近惡知識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甚麼叫做親近惡知識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惡人為食(因)的。』

 

2021年10月21日 星期四

阿含經-189

 這叫做具有了惡人後,便會具有了親近惡知識;具有了親近惡知識後,便會具有了聞惡法;具有了聞惡法後,便會具有了生不信;具有了生不信後,便會具有了不正思惟;具有了不正思惟後,便會具有了不正念不正智;具有了不正念不正智後,便會具有了不護諸根;具有了不護諸根後, 便會具有了三惡行;具有了三惡行後,便會具有了五蓋;具有了五蓋後,便會具有了無明,具有了無明後,便會具有了有愛。像如是的這有愛,便會輾轉其成。

以譬喻來說:大海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而能形成的。甚麼叫做大海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大河為食(因)的。』大河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的。甚麼叫做大河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小河為食(因)的。』小河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的。甚麼叫做小河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大川為食(因)的。」大川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甚麼叫做大川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小川為食(因)的』。小川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甚麼叫做小川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山岩溪澗,以及平澤為食(因)的。』山岩溪澗、平澤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甚麼叫做山岩溪澗、平澤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雨為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