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4日 星期二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之8


 

經文:

 

世尊!大富長者則是如來,我等皆似佛子,如來常說我等為子。

世尊!我等以三苦故,於生死中受諸熱惱,迷惑無知,樂著小法。今日世尊令我等思惟,蠲除諸法戲論之糞,我等於中勤加精進,得至涅槃一日之價。

既得此已,心大歡喜,自以為足,而便自謂:於佛法中勤精進故,所得弘多。

然世尊先知我等,心著弊欲,樂於小法,便見縱舍,不為分別:汝等當有如來知見寶藏之分。

世尊以方便力,說如來智慧。我等從佛,得涅槃一日之價,以為大得;於此大乘,無有志求。

我等又因如來智慧,為諸菩薩開示演說,而自於此無有志願。
 
所以者何?佛知我等心樂小法,以方便力、隨我等說;而我等不知真是佛子。今我等方知世尊,於佛智慧無所吝惜。
 
所以者何?我等昔來真是佛子,而但樂小法,若我等有樂大之心,佛則為我說大乘法。
 
於此經中唯說一乘,而昔於菩薩前,毀呰聲聞樂小法者,然佛實以大乘教化。是故我等,說本無心有所悕求。
 
今法王大寶自然而至,如佛子所應得者皆已得之。

 

譯文:

須菩提等人講完這個譬喻故事後對釋迦牟尼佛說道:世尊,那位大富長者就是如來世尊,我們這些人都像是佛的兒子。如來世尊也不是常說我等為子嗎。
世尊,由於我們擺脫不了身體故有的種種苦即苦苦、身體漸漸衰殘的壞苦以及業運遷流的行苦這三苦,所以在生生死死之中,常受五蘊火的熱惱壓迫。

我們迷惑無知,熱衷於小乘之法。
今天,世尊令我們體察並捐除昔日所習的諸法謬論之糞。
過去,我們在此小乘法中勤勉精進,只為獲得涅槃一日之價。

得到這種偏空涅槃之後,便滿心歡喜,自以為足,自我相謂道:我們精勤修行佛法,獲得的可真不少啊!可是,世尊早已知道我們內心執著於低俗的欲望,熱衷於小乘之法,所以,便放縱我們舍大乘而習小乘,也不為我們分別演說無上的大乘妙法,也不宣布我們皆有如來的智慧之法,我們從佛聞法修行,終於得到證入涅槃的一日之價。

對於小乘低級果位,我們還以為得到了巨大的果報,所以,對大乘佛法便沒有任何志求。
另外,我們因為受如來世尊智慧加被,為諸菩薩開示演說佛道之法,可是我們自己卻對此佛道沒有志願。

為什麼呢?佛知道我們心裡喜歡小法,所以通過方便之力,隨順我們的品性為我們演說權宜之教。

我們還自以為是,始終不知道自己也是如來世尊真正的兒子。
 
今天,我們聽了世尊的說法,才知道世尊對於自己無上佛智是毫不吝惜的。

為什麼呢?我們這些人往昔以來本是佛真正的兒子,本身具有成佛的種子,可我們不知不覺,一心熱衷於小法。
 
如果我們有喜愛大乘之心,如來世尊就會為我們說大乘法。
 
今天,佛見時機成熟,便為我們宣示深奧、唯一的佛乘。
 
昔日佛於諸菩薩前訶責聲聞小乘熱衷小法,乃是開闡無遮,欲度懷疑、誹謗大法之輩,究其實質,佛還是以大乘之法施行教化。
所以說,我們原本無心仰慕求取佛道,可今日法會之上,法王如來世尊的無上妙法之寶不求自至。
作為佛的兒子,我們應該從佛那裡得到的,如今皆已得到了。

2019年5月12日 星期日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之7


 
經文:




世尊,爾時長者有疾,自知將死不久。

語窮子言:我今多有金銀珍寶,倉庫盈溢,

其中多少、所應取與,汝悉知之。我心如是,當體此意。所以者何?今我與汝,便為不異,宜加用心,無令漏失。爾時窮子,即受教敕,領知眾物,金銀珍寶及諸庫藏,而無悕取一

餐之意。然其所止故在本處,下劣之心亦未

能舍。復經少時,父知子意漸已通泰,成就

大志,自鄙先心。

臨欲終時,而命其子並會親族、國王、大臣、剎利、居士,皆悉已集,即自宣言:諸君當知!此是我子,我之所生。於某城中、舍吾逃走,伶俜辛苦五十餘年,其本字某。我名某甲,

昔在本城懷憂推覓,忽於此間遇會得之。

此實我子,我實其父。今我所有一切財物,

皆是子有,先所出內,是子所知。

 

世尊!是時窮子聞父此言,即大歡喜,得未

曾有,而作是念:我本無心有所希求,今

此寶藏自然而至。

 

譯文:

 

須菩提等人接著又說:世尊,有一天,那位長者忽然病倒,他自知死期不遠,便對窮子說:我如今擁有大量的金銀珍寶,各個倉庫也都裝行滿滿的。到底有多少財物,哪要拿出支付開銷,這些你都知道。我的這種心情,你應當明白。為什麼呢?今天,我與你已沒有區分,你應更加用心,不斷提高自己,不要再鬆懈後退了。聽罷此言,窮子立即接受教敕,直接管理各種財物以及金銀珍寶和各個倉庫,但他並沒有謀求一餐的意思。雖然他已掌握了所有財物,但他所達到的內在層次仍然與掃糞便沒有多少分別,他的下劣之心也並沒有捨去。又經過一段時間,父親知道兒子的意境已泰然自若,可以成就遠大的志向,而對於原來下劣之心業已反省認識,自我擯棄。

這位長者臨終時,將自己的兒子以及親族、國王、大臣、剎帝利、居士等全都召集來,向他們宣布說:諸位仁君應當知道,這位男子是我的兒子,我親生的兒子。當年曾在某城中離我出逃,五十餘年,孤身一人,受盡辛苦。他原叫某某,我名叫某甲。過去,我曾在本城滿懷憂傷,四下尋找,沒想到忽然在此相遇。他確實是我兒子,我確實是他父親。

如今,我所有的一切財物都歸這位兒子所有。此前家中的各項收支,這位兒子也都知道。

世尊,此時,窮子一聽其父此言,頓時大喜,嘆為三生難得之事。他心中激動地想:我本來並無仰慕追求之心,如今這豐富的寶藏竟自然而得。

:
1.命中有時終會有。

2019年5月10日 星期五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之6

 
經文: 爾時長者將欲誘引其子而設方便,密遣二人,形色憔悴無威德者:汝可詣彼,徐語窮子:此有作處,倍與汝直。窮子若許,將來使作。若言:欲何所作?便可語之:雇汝除糞。我等二人亦共汝作。時二使人即求窮子,既已得之,具陳上事。

爾時窮子先取其價,尋與除糞。其父見子,愍而怪之。又以他日,於窗牖中遙見子身,羸瘦憔悴,糞土塵坌,污穢不淨。即脫瓔珞、細軟上服、嚴飾之具,更著粗弊垢膩之衣,塵土坌身,右手執持除糞之器,狀有所畏。語諸作人:汝等勤作,勿得懈息。
以方便故,得近其子。後復告言:咄,男子!汝常此作,勿復余去,當加汝價。諸有所須?器米麵鹽醋之屬,莫自疑難,亦有老弊使人須者相給,好自安意。我如汝父,勿復憂慮。所以者何?我年老大,而汝少壯,汝常作時,無有欺怠嗔恨怨言,都不見汝有此諸惡,如余作人。自今已後,如所生子。即時長者、更與作字,名之為兒。爾時窮子雖欣此遇,猶故自謂客作賤人。由是之故,於二十年中常令除糞。過是已後,心相體信,入出無難,然其所止猶在本處。
 







譯文: 
須菩提等上首弟子接著講道:那時,長者為了誘引其兒子而設計了一套權宜方便之法,他密遣兩個形色憔悴又無威德氣勢的人,臨行時囑咐二人說:你們去了之後可以語氣緩和地告知窮子,就說這裡有活可乾,並加倍付給報酬。窮子如果同意,就可將其帶來,讓他在這裡幹活。如果人問乾什麼活,就說雇他打掃糞便,我們二人也同你一起幹活。

這兩人聽罷,立即去尋找那位窮子,找見之後,便按照長者的吩咐,一五一十地向窮子敘說了一遍。窮子聽後,表示同意,於是先拿了工錢,接著便與二人一同掃除糞便。其父看見兒子後,既憐憫,又責怪。
一天,父親從窗戶之中遠遠看見兒子的身軀,只見兒子一副消瘦憔悴的模樣,滿身糞漬塵土,污穢不淨。這位父親便脫去瓔珞點綴的上等衣服和其他珍貴器具,換上破舊的衣服,手裡拿著掃糞便的器具,裝出畏畏縮縮的樣子,來到掃糞便人中間,對他們說,你們都幹活勤快點,不要懈怠。父親便通過這種辦法接近其子。
過了好長時間,父親又找到兒子,對他說:嗨!小伙子,你常在此幹活,哪裡也不去,當增加你的工錢。以後,你所需要的盆器、米麵、鹽醋等東西都無須擔心,我會叫人隨時送給你的,需要多少就給多少,你可放心下來。你可以把我當成你的父親,請不要再有什麼憂慮了。為什麼呢?我年紀已經很大了,而你還年輕力壯。你平常幹活時,從未有過欺騙、懈怠、惱恨和怨言等各種劣跡惡行,與其他作活的人是大不一樣的。從今以後,你就如同我親生兒子。這時,窮子雖然非常欣喜自己能遇到這等美事,但心中仍自認為是受僱勞作於他家的賤人。所以,在二十年當中,他一直幹著清除糞便的工作。經過這麼長時間之後,窮子的內心與外表都體現出信心,出進自在大方。不過,他所幹的仍是原來的工作,地位也未發生根本的變化。
 



:

1.眾生如窮子,經過許多苦難,而慢慢使自心明白真理。

2019年5月8日 星期三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之5

 


經文:

時富長者於師子座,見子便識,心大歡喜,

即作是念:我財物庫藏,今有所付。我常思念此子,無由見之,而忽自來,甚適我願。

我雖年朽,猶故貪惜。即遣傍人,急追將還。爾時使者,疾走往捉。

窮子驚愕,稱怨大喚:我不相犯,何為見捉?使者執之愈急,強牽將還。於時窮子,自念無罪,而被囚執,此必定死;轉更惶怖,悶絕躄地。

父遙見之,而語使言:不須此人,勿強將來。以冷水灑面,令得醒悟,莫復與語。

所以者何?父知其子志意下劣,自知豪貴為子所難,審知是子而以方便,不語他人云是我子。使者語之:我今放汝,隨意所趣。

窮子歡喜,得未曾有,從地而起,往至貧里、以求衣食。

 

譯文:

此時那位富貴的長者坐在師子座上,一眼便認出了自己的兒子。心裡十分高興,心想,這下我的家產可有了付託的人了!過去我日思夜想盼望兒子,一直未能見上。今天,他忽然自己來了,這簡直是天遂人願!

我雖然已經年紀老邁,但依然貪愛憐惜自己的兒子和財產。於是這位父親急忙派人將兒子追回。那位使者一路急跑,拉住了窮子。

窮子感到十分驚愕,大喊大叫,抱怨道:我並沒有惹你,為何要抓我呢?越是這樣,那使者越是強拉硬拖,死活不放。這位窮子暗想,自己無罪而遭捕囚,看來凶多吉少。想到這兒,他就更加惶恐,嚇得喘不過氣來,一會兒便跌倒在地。

父親在遠處看到這種情形,便對使者說:不需要此人了,請勿強行拉來他。後來,使者用冷水灑在窮子的面部,使其清醒過來。

其父也不再與他說任何話,為什麼呢?父親知道自己的兒子志向低劣,性格自卑,自己的豪強富貴,兒子一下子很難適應。經過審慎分析後,他決定用方便權宜之法引導自己的兒子,並不告訴別人這是他的兒子。

使者見窮子甦醒過來,便對他說:我現在放你走,你願意去哪兒就去哪兒吧。窮子聽,自然十分高興,也深感意外,急忙到貧窮的地方自求衣食度日去了。

:

1.富父遇見窮子也不敢直接認親,讓他自己決定。猶如佛陀也讓眾生自選適合自己能接受的經論。

2019年5月6日 星期一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之4


 

經文:

世尊!爾時窮子傭賃展轉遇到父舍,住立

門側。遙見其父、踞師子床,寶機承足,

諸婆羅門、剎利、居士皆恭敬圍繞,以真

珠瓔珞,價直千萬,莊嚴其身;吏民、僮僕,
手執白拂,侍立左右。

覆以寶帳,垂諸華幡,香水灑地,散眾名華,
羅列寶物,出內取與,有如是等種種嚴飾,
  威德特尊。窮子見父有大力勢,即懷恐怖,
悔來至此。

竊作是念:此或是王,或是王等,非我傭力得物之處。不如往至貧里,肆力有地,衣食易得。若久住此,或見逼迫,強使我作。作是念已,疾走而去。

 

譯文:

世尊,就在老父日夜思念兒子的時候,這位窮子作勞工為傭人,在外輾轉流離,剛好來到其父的宅院。他站在院門旁邊,遠遠看見父親坐在師子床上,雙腳放在寶几上面。一些婆羅門、剎帝利、居士等都畢恭畢敬地站立周圍。其父身上裝點著價值千萬的珍珠、瓔珞。僕人手持白拂,侍立左右。

床上蓋著寶帳,屋裡懸掛著花幡,地上灑著香水,到處都擺放著奇花奇草,還羅列著其他許多寶物,出出進進,隨時取而予之。如此種種表明這位主人的尊貴和威嚴。那位窮子看到這種景象,覺得其父氣勢太大,於是心生恐怖,後悔來到這裡。

他暗想:這家主人可能是國王,或者是與國王地位相當的人,這不是我受僱作工獲得食物的場所,不如到貧窮的地方去,那裡出力之活好找,衣食也容易得到。我如果久留此地,有可能受到壓迫威逼。想到這兒,窮子便快步走開了。

:

1.    可憐的眾生,不知其父富有,以為是國王,不敢親近。

猶如眾生不知其父就是佛陀而遠離。

 

 

2019年5月4日 星期六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之3


 

經文:

時貧窮子游諸聚落,經歷國邑,遂到其父

所止之城。

父母念子,與子離別五十餘年,而未曾向

人說如此事,但自思惟。

心懷悔恨,自念老朽,多有財物,金銀珍寶,倉庫盈溢;無有子息,一旦終沒,財物散失,無所委付。

是以殷勤每憶其子,復作是念:我若得子,

委付財物,坦然快樂,無復憂慮。

 

譯文:

就在其父家業大振之時,那位貧困潦倒的兒子走鄉過村,沿門乞討,經歷許多國家、城鎮,剛好來到其父當初所落戶的那座城市。

多少年來,父親常常想起自己的兒子,與兒子離別五十餘年,但從未向別人提說過這件事。

如今,他念子之心更切,經常一個人獨自沉思,心中充滿無限的悔恨。

他自感身體日益老朽,家中雖有大量的金銀財寶,倉庫甚至都要溢出來了,可沒有兒子,一旦命終,所有的財物都將散失,無人可以委付繼承。

所以,他日夜都在想念自己的兒子。

他想,如果自己能夠得到兒子,將所有的家產都委託於他,那該是多麼坦然快活、無憂無慮啊!

:

1.    比喻佛法應傳遞下來,猶如老父把財物遺留其子。

2019年5月2日 星期四

法華經信解品第四之2


  經文:
世尊!我等今者樂說譬喻以明斯義。
 
譬若有人,年既幼稚,舍父逃逝,久住他國,或十、二十,至五十歲,年既長大,加復窮困,馳騁四方
以求衣食。漸漸遊行,遇向本國。






其父先來,求子不得,中止一城。其家大富,財寶
無量,金、銀、琉璃、珊瑚、虎珀、頗梨珠等,
其諸倉庫,悉皆盈溢;多有僮僕、臣佐、吏民;
馬車乘,牛羊無數,出入息利,乃遍他國,商估
賈客亦甚眾多。

 

譯文:

接著,須菩提等上首弟子們又對釋迦牟尼佛說道:
世尊啊!我們現在想通過一個譬喻來說明我們心中的感想。

譬如有一位男子,年少無知時離開父親,長期住在

其他國家。如此一直到十歲、二十歲以至五十歲。

由於年紀已大,加之又很窮因,所以便走南闖北,

四處求食乞討,這樣輾轉漂流,來到了自己的國家。

他的父親自從失去兒子後,也一直在四下尋找,

後來由於怎麼也找不見兒子,便在某一城中停了下來,

由此就在這裡安家落戶。慢慢地,家業興盛,成為遠近聞名的富豪,家中擁有無量的財寶,黃金、白銀、琉璃、珊瑚、琥珀、玻璃珍珠等寶物取之不盡。家中的幾個倉庫個個盈滿欲溢。許多童僕、臣佐、吏民都受僱執事,令其使喚。他家擁有的象馬、車乘、牛羊等更是數不清、出入的利息遍布其他國家,專門為他跑生意的商客也十分眾多。

:

1.    法華經佛陀以比喻來說法,讓眾生能聽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