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1日 星期日

阿含經-679

 

甚麼叫做沙門呢?所謂息止諸惡不善之法,息滅諸漏穢汙,息滅為當來之有之本,息滅煩熱苦報,息滅生老病死之因,就叫做沙門。甚麼叫做梵志呢?所謂遠離諸惡不善之法,遠離諸漏穢汙,遠離為當來之有之本,遠離煩熱苦報,遠離生老病死之因,這叫做梵志。甚麼叫做聖者呢?所謂遠離諸惡不善之法,遠離諸漏穢汙,遠離為當來之有之本,遠離煩熱苦報,遠離生老病死之因,這叫做聖者。甚麼叫做淨浴呢?所謂淨浴諸惡不善之法,淨浴諸漏穢汙,淨浴當來之有之本,淨浴煩熱苦報,淨浴生老病死之因,這叫做淨浴(洗浴者、淨行者)。這就是所謂的沙門,就是所謂的梵志,就是所謂的聖者,就是所謂的淨浴(淨行者)。」

佛陀所說的就是如是,那些諸比丘們,聽佛所說,都歡喜奉行!

  

一八三、馬邑經(下)第二(第四分別誦)

  

大意:本經敘述佛說:沙門當學沙門的道跡。所謂如不止息貪、恚、瞋、不語、結、慳、嫉、諛諂、無慚、無愧、惡欲,以及邪見的話,則倘使如法而持僧伽梨衣,或無衣,乃至持水的苦行的人,也都不能稱為是沙門。而如果息滅貪,乃至邪見的話,就為之沙門道跡。所謂只要修行沙門道跡,則統統可說為是沙門。

  

結集者的我們,都像如是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遊行在於鴦騎國,和大比丘俱在,都往至於馬邑,而住在於馬林寺,以及比丘眾也一樣的住在那裡。

那時,世尊告訴諸比丘們說:「人們看見你們這些沙門,就認為是沙門。人們如問你們為沙門與否,你們就自稱是沙門嗎?」諸比丘們說:「是的!世尊!」

佛陀又告訴他們說:「是以汝等要以此,要以此沙門,當學沙門的道跡,不可以不是沙門(因此之故,也就是人既稱你們為沙門,你們也自認為是沙門的話,就要由於此事而徹底的學習稱得起沙門之法)。學習沙門的道跡後,就必要成就為真諦的沙門,不是虛妄的沙門。如果這樣的話,則假如受衣被、飲食、床榻、湯藥,以及若干種的諸生活之具時,那些所供給你們的人,定會得大福,得大果,得大功德,得大廣報的。你們應當要學如是。

甚麼叫做非沙門道跡,為非沙門呢?如果有貪伺,而不息貪伺,有恚,而不息恚,有瞋,而不息瞋,有不語,而不息不語(覆藏其惡),有結,而不息其結,有慳,而不息其慳,有嫉,而不息其嫉,有諛諂,而不息其諛諂,有欺誑,而不息其欺誑,有無慚,而不息其無慚,有無愧,而不息其無愧,有惡欲,而不息其惡欲,有邪見,而不息其邪見,這就是沙門之垢,就是沙門之諛諂,沙門之詐偽,沙門之曲,為趣至於惡處而未盡已息之學,這就是所謂的非沙門道跡,就是非沙門。

有如鐵斧,新製作之物,乃極為銳利,有頭而有刃,而被裹在於僧伽梨那樣。我會說他為愚癡,其學習沙門之道,也是如是,所謂有貪伺,而不息止其貪伺,有恚,而不息止其恚,有瞋,而不息止其瞋,有不語,而不息止其不語,有結,而不息止其結,有慳,而不息止其慳,有嫉,而不息止其嫉,有諛諂,而不息止其諛諂,有無慚,而不息止其無慚,有無愧,而不息止其無愧,有惡欲,而不息止其惡欲,有邪見,而不息止其邪見,雖然是持僧伽梨(穿法服),我也不會說他是沙門。如果那些穿持僧伽梨(穿大衣、法服)的人,如有貪伺時,就會息止其貪伺,有恚,會息止其恚,有瞋,會息止其瞋,有不語,會息止其不語,有結,會息止其結,有慳,會息止其慳,有嫉,會息止其嫉,有諛諂,會息止其諛諂,有無慚,會息止其無慚,有無愧,會息止其無愧,有惡欲,會息止其惡欲,有邪見,會息止其邪見的話,則他的諸親親朋友,會往詣其人之處,而作如是之語:『賢人!你當學習持僧伽梨。賢者!你學持僧伽梨,如有貪伺時,則息止貪伺,有恚,則息止恚,有瞋,則息止瞋,有不語,則息止不語,有結,則息止結,有慳,則息止慳,有嫉,則息止嫉,有諛諂,則息止諛諂,有無慚,則息止無慚,有無愧,則息止無愧,有惡欲,則息止惡欲,有邪見,則息止邪見。』如果我看見有人穿持僧伽梨,然而卻有貪伺,有恚,有瞋,有不語,有結,有慳,有嫉,有諛諂,有無慚,有無愧,有惡欲,有邪見的話,則因此之故,我見其穿持僧伽梨,我也會說他並不是沙門。

2024年1月20日 星期六

阿含經-678

 

如果你們作如是之念:我的身、口、意、命,已行清淨,我所作為都已辦完,不再更學,已成就德義,不再向上去作的話,比丘們!我就會為你們說:不可使求沙門之義,而失去了沙門之義。如果欲求上學的話,則比丘之身、口、意、命都行清淨時,當應再作何等之事呢?比丘當學習守護諸根,常念閉塞(不奔放外流),要念欲明達,守護其念心,而得以成就。要恒欲起如下之意:如眼根看見色境時,然而不納受其相,也不味於色境(不執著其好壞),所謂恐生忿諍(恐任眼根之所趣向而生事)之故,而守護眼根,心中不生起貪伺(貪欲)、憂戚,以及惡不善之法,為了趣向於此律儀之故,而守護眼根。像如是的,那些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也同樣之理。而如果意根知道法境時,然而也不納受其相,也不味於其法(不執迷於法境),所謂恐生忿諍之故,而守護意根,心中不生貪伺、憂戚,以及惡不善之法。為了趣向於此境界之故,而守護意根。如果你們作如是之念:我的身、口、意、命,都行清淨,也已守護諸根,我所作的都已成辦,不再更學,已成就德義,無再向上去作的話,則比丘們!我就會為你們說:不可使求沙門之義,而失去了沙門之義。如果欲求上學的話,則比丘的身、口、意、命都已清淨,也已守護諸根時,當應再作何等之事呢?比丘當應學習正知出入(應當具足正念正知),善觀分別,屈伸低仰,儀容庠序(日常生活都有威儀,所謂舉止動行,都應莊嚴而有秩序)。應善於穿著僧伽梨(大衣),以及其他之衣與鉢。行住坐臥,眠寤語默,都能正知而正念。

如果你們作如是之念:我的身、口、意、命之行已清淨,已守護諸根,正知其出入,我所作的都已辦完,不再更學,已成就德義,又沒有再上之作的話,比丘們!我就會為你們說:不可使求沙門義,而失去了沙門之義。如果欲求向上之學的話,則比丘之身、口、意、命之行清淨,已守護諸根,已正知其出入,當應又要作甚麼呢?比丘應當學習獨住在於遠離處,在於無事之處,或者在於樹下,空安靜之處,或者在於山岩石室、露地穰積之處,或者至於林中,或者在於塚間。他已在於無事處,或者至於樹下空安靜之處,在那裡敷一尼師檀(坐具),而結跏趺之坐,正身正願,反念而不向(反念而念向於內收攝之,不念向於外去奔流),斷除貪伺(貪欲),心無有諍,看見他人的財物,諸生活所用之具,都不起貪伺,都不欲使其為我所得,他就這樣的淨除其貪伺之心。

像如是的,其瞋恚、睡眠、掉悔也和貪伺那樣的已淨除其瞋、睡、掉悔之心。同時斷除疑,而度諸惑,對於諸善法,並沒有半點的猶豫,他對於疑惑,已淨除其心。他斷除此五蓋、心穢、慧羸,而離欲,離惡不善之法,乃至得第四禪成就而游止於其中。他已得如是的定心清淨,無穢而無煩,柔軟而善住,而得不動心,趣向於漏盡智通作證(向於漏盡通),他便知道此苦如真,知道此苦集如真,知道此苦滅如真,知道此苦滅道如真(如實而知道四諦的真理)。也知道此漏如真,知道此漏集如真,知道此漏滅如真,知道此漏滅道如真(如實而知道漏-煩惱的四諦)。他如是而知,如是而見後,則欲漏心解脫,有漏、無明漏心解脫(欲漏、有漏、無明漏之三漏都解脫)。他解脫後,便知解脫,所謂: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後有,而知如真。這叫做沙門,叫做梵志,叫做聖者,叫做淨浴(淨行者)

 

2024年1月18日 星期四

阿含經-677

 

 中阿含經卷第四十八

 

雙品第十五

有十經,前五經屬於第四誦,後五經屬於第五誦,故曰雙品)

(第四分別誦)

 

 

馬邑及馬邑 牛角娑羅林 牛角娑羅林 求解最在後

(馬邑經,以及馬邑經,牛角娑羅林經、牛角娑羅林經,求解經在於最後面)

  

一八二、馬邑經(上)第一

  

大意:本經敘述佛陀說:沙門既自稱沙門,就自當學如沙門法、梵志法,故為說沙門梵志法。所謂可自身行清淨,依次而上學,以求行口清淨,行意清淨,行命清淨。如成就後,就應更進而守護諸根,正知出入,獨住於遠離,而除去五蓋,成就四禪,乃至解脫。

 

 

結集者的我們,都像如是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遊行在於鴦騎國(十六大國之一,鴦伽國),和大比丘眾俱在,而往至於馬邑(鴦伽國的都城),住錫在於馬林寺,以及比丘眾都在那裡。

那時,世尊告訴諸比丘們說:「他人看見你們這些沙門,會認為這些人是沙門。而如果有人問你們是否為沙門?你們就自稱為是沙門嗎?」諸比丘們白佛說:「是的!世尊!」

佛陀又告訴他們說:「因此之故,你們就以此,而要以此沙門,當應去學習如沙門之法,以及如梵志之法。學習如沙門之法,以及如梵志之法後,要是真諦沙門(必定要完成為一位沙門),不要虛為沙門(不要只名沙門,而不是實在的沙門)。如果受人供養的衣被、飲食、床榻、湯藥,以及若干種的諸生活之具的話,則那些供給你們的人,必定能得大福,能得大果,能得大功德,能得大廣報。你們應當學習如是。

甚麼叫做如沙門法,以及如梵志法呢?應行身業的清淨(身行清淨),要仰向髮露,要護持而至沒有缺點。由於此清淨,也不自舉(不自誇),不下他(不輕蔑他人),無穢而無濁,能成為諸有智慧的梵行者所共稱譽。如果你作如是之念:我乃身行清淨,我的所作的已辦完,不必再更學,已經成就德義,已沒有再上的事可作的話,比丘啊!我就會為你們說:不可使求沙門之義而失去了沙門之義。如果欲求向上而學的話,則比丘其身如已清淨時,當應再作何等之事呢?應當要學習口行清淨(修行口業之清淨),要仰向髮露,要善護而無缺。由於此口行清淨時,也不自舉(不自誇讚),不下他(不看輕他人),無穢而無濁,而為諸有智慧的梵行者所共稱譽。

如果你們作如是之念:我的身與口之行,都清淨,我所作的都已辦完,不再更學,已成就德義,已沒有再有更上之工作的話,比丘們!我就會為你們說:不可使求沙門之義,而失去了沙門之義。如果欲求上學的話,則比丘的身與口之行已清淨時,再作何等的事呢?應當要學意行之清淨,而仰向髮露,善護而無缺。由於此,而意行清淨時,也不自舉,不下他(不自贊毀他),無穢而無濁,為諸有智慧的梵行者所共稱譽。如果你們作如是之念:我的身、口、意之行已清淨,我所作的都甩辦完,不再更學,已成就德義,已無須再向上去作的話,則比丘們!我就會為你們說:不可使求沙門之義,失去了沙門之義。如果欲求上學的話,則比丘之身、口、意如行清淨時,就應當再作甚麼事呢?就應當要學習命行清淨(生活方式要符合戒律),應仰向髮露,善護而無缺。因此而得命行清淨時,也不自舉,也不下他,都無穢而無濁,為諸位有智慧的梵行者所共稱譽。

2024-01--19瑜珈教學

 

















2024年1月17日 星期三

阿含經-676

 

阿難!如果不斷除五蓋(貪、瞋、睡、掉舉、疑),而心穢、慧羸(慧弱)的話,而說其心正而能立四念處(身受心法),終無是處(不斷根本等煩惱,則慧不顯,就不能了知四念處)。如果能斷除五蓋、心穢、慧羸的話,則其心正而立四念處,必定會有是處(有此道理)。阿難!如不斷除五蓋、心穢、慧羸,則其心不能立正四念處,而欲修七覺意,就沒有這道理的(終無是處)。假如斷除五蓋、心穢、慧羸,其心正立四念處,而修七覺意,必定有是處。阿難!如不斷五蓋、心穢、慧羸,心不正立四念處,不修習七覺意,而欲得無上的正盡覺的話,終究無有是處(不會有這道理)。如果斷除五蓋、心穢、慧羸,其心正立四念處,而修習七覺意,而得無上的正盡覺的話,必有是處。阿難!如不斷五蓋、心穢、慧羸,心不正立四念處,不修習七覺意,而說他能得無上的正盡覺,能盡苦邊的話,終無是處。如斷五蓋、心穢、慧羸,其心正立四念處,而修習七覺意,而得無上的正盡覺,而盡苦邊的話,必定有如是之處。阿難!像如是的比丘,就叫做知是處、非處。」

尊者阿難白佛說:「世尊!像如是的比丘,為之知是處、非處。」於是,尊者阿難,又叉手向佛而問說:「世尊!此經叫做甚麼名?應如何奉持呢?」

世尊告訴他說:「阿難!應當要受持此多界、法界、甘露界、多鼓、法鼓、甘露鼓、法鏡,以及四品(以界、處、緣起、處非處為內容者)。,因此之故,稱此經名叫多界。」

佛陀所說的為如是,尊者阿難,以及諸比丘們,聽佛所說,都歡喜奉行!

中阿含經卷第四十七完

2024--01-17 肌力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