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9日 星期四

第十三篇盡心章句上第二十五章


孟子曰:「雞鳴而起,孳孳為善者,舜之徒也。雞鳴而起,孳孳為利者,蹠之徒也。欲知舜與蹠之分,無他,利與善之間也。」
註:
雞鳴而起:比喻早起也。
孳孳:猶孜孜。說文:「孜孜,汲汲也。」朱注:「孳孳,勤勉之意。」
舜之徒:朱注:「雖未至於聖人,亦為聖人之徒也。」
蹠 :盜蹠。蹠與跖同,音宜。古之大盜。
間 :謂相去不遠所爭毫末耳。

大意:孟子說:「在天還沒亮,雞叫的時候就起身,急急忙忙去行善,這是大舜一類的人;如在天還沒亮,雞叫的時候就起身,卻急急忙忙去謀利的,那是盜蹠一類的人。
                 要知道大舜和盜蹠的區別,沒有其他原因,就在這行善和謀利之間去分辨罷了。」

說明:春秋.隱公八年》有:「冬,無骸卒,羽父請諡與族。」這引出一段關於姓氏起源的討論,司空無骸被賜姓展,也就是魯國展姓的始祖,柳下惠,又名展季,是司空無骸的兒子,而盜蹠則是和孔子同一時代的人物,應該是在昭公到哀公之間,和柳下惠相差11魯國君主。也就是說柳下惠是公元前700多年的人物,而盜蹠最多是公元前500年左右,相差一百多年,所以盜蹠最多是柳下惠的後代而不會是他的兄弟。

盜蹠據說是盜贼的祖先,但許多史學家說盜蹠根本是虛構人物,歷史上根本沒有,只是在《莊子》中提過。(莊子一書喜歡寫批評孔子之寓言)

盜蹠可說是盜贼中的英雄人物,唱響中國盜贼界數千年的宣傳口號——「盜亦有道」。還有就是盜蹠把聖人孔子給罵的啞口無言,也算給盜贼長了臉。(有書記在黃帝時就出現)

然而孔子卒於公元前479年,顏回卒於公元前482年,不可能與他見面。
東晉時期葛洪所著的抱朴子一書稱他為盜聖。(因葛洪認為事之專則為聖之故。)


2015年1月28日 星期三

臉書分享:聊聊二


1、選擇
有三個人要被關進監獄三年,監獄長給他們三個一人一個要求。美國人愛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
法國人最浪漫,要一個美麗的女子相伴。
而猶太人說,他要一部與外界溝通的電話。

三年過後,第一個衝出來的是美國人,嘴裡鼻孔里塞滿了雪茄,大喊道:「給我火,給我火!」原來他忘了要火了。

接着出來的是法國人。只見他手裡抱着一個小孩子,美麗女子手裡牽着一個小孩子,肚子里還懷着第三個。

最後出來的是猶太人,他緊緊握住監獄長的手說:「這三年來我每天與外界聯繫,我的生意不但沒有停頓,反而增長了200%,為了表示感謝,我送你一輛勞施萊斯!」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樣的選擇決定什麼樣的生活。今天的生活是由三年前我們的選擇決定的,而今天我們的抉擇將決定我們三年後的生活。我們要選擇接觸最新的信息,了解最新的趨勢,從而更好的創造自己的將來。

2、趕考
有位秀才第三次進京趕考,住在一個經常住的店裡。考試前兩天他做了三個夢,第一個夢是夢到自己在牆上種白菜,第二個夢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還打傘,第三個夢是夢到跟心愛的表妹脫光了衣服躺在一起,但是背靠着背。這三個夢似乎有些深意,秀才第二天就趕緊去找算命的解夢。
算命的一聽,連拍大腿說:「你還是回家吧。你想想,高牆上種菜不是白費勁嗎?戴斗笠打雨傘不是多此一舉嗎?跟表妹都脫光了躺在一張床上了,卻背靠背,不是沒戲嗎?」
秀才一聽,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準備回家。
店老闆非常奇怪,問:「不是明天才考試嗎,今天你怎麼就回鄉了?」秀才如此這般說了一番。
店老闆樂了說:「喲!我也會解夢的。我倒覺得,你這次一定要留下來考。你想想,牆上種菜不是高種嗎?戴斗笠打傘不是說明你這次有備無患嗎?跟你表妹脫光了背靠靠躺在床上,不是說明你翻身的時候就得到了嗎?」
秀才一 聽,更有道理,於是精神振奮地參加考試,居然中了個探花。

積極的人,像太陽,照到哪裡哪裡亮,消極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想法決定我們的生活,有什麼樣的想法,就有什麼樣的未來。

3、駱駝
在動物園裡的小駱駝問媽媽:「媽媽、媽媽,為什麼我們的睫毛那麼地長?」
駱駝媽媽說:「當風沙來的時候,長長的睫毛可以讓我們在風暴中都能看得到方向。」
小駱駝又問:「媽媽、媽媽,為什麼我們的背那麼駝,醜死了!」駱駝媽媽說:「這個叫駝峰,可以幫我們儲存大量的水和養分,讓我們能在沙漠里耐受十幾天的無水無食條件。」
小駱駝又問:「媽媽、媽媽,為什麼我們的腳掌那麼厚?」
駱駝媽媽說:「那可以讓我們重重的身子不至於陷在軟軟的沙子里,便於長途跋涉啊。」
小駱駝高興壞了:「嘩!原來我們這麼有用啊!可是媽媽,為什麼我們還在動物園裡,不去沙漠遠足呢?」

天生我才必有用,可惜現在沒人用。一個好的心態;一本成功的教材;一個無限的舞台才能成功。每人的潛能是無限的,關鍵是要找到一個能充分發揮潛能的舞台。

4、分粥
有七個人曾經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夠的。一開始,他們抓鬮決定誰來分粥,每天輪一個。於是乎每周下來,他們只有一天是飽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
後來他們開始推選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出來分粥。強權就會產生腐敗,大家開始挖空心思去討好他,賄賂他,搞得整個小團體烏煙障氣。然後大家開始組成三人的分粥委員會及四人的評選委員會,但他們常常互相攻擊,扯皮下來,粥吃到嘴裡全是涼的。
最後想出來一個方法:輪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最後一碗。為了不讓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盡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認了。大家快快樂樂,和和氣氣,日子越過越好。

同樣是七個人,不同的分配製度,就會有不同的風氣。所以一個單位如果有不好的工作習氣,一定是機制問題,一定是沒有完全公平、公正、公開,沒有嚴格的獎勤罰懶。如何制訂這樣一個制度,是每個領導需要考慮的問題。

5、鴿子搬家
一隻鴿子老是不斷地搬家,想去掉自己身上的氣味!它覺得,每次新窩住了沒多久,就有一種濃烈的怪味,讓它喘不上氣來,不得已只好一直搬家。它覺得很困擾,就把煩惱跟一隻經驗豐富的老鴿子訴苦。
老鴿子說:「你搬了這麼多次家根本沒有用啊!因為那種讓你困擾的怪味並不是從窩裡面發出來的,而是你自己身上的味道。」

寓言啟示錄:與團隊格格不入,問題來自於自己!
有些人會不斷埋怨別人的過錯,指責別人的缺點,他們覺得周圍的環境和人處處跟自己作對;或者是認為自己「曲高和寡」,一般人無法理解自己豐富而深刻的思想。實際上,他們沒有意識到真正的問題不是來自於周圍,而是來自於他們自己。
像這樣的人,必須試着認清自己,試着認真而深刻地反省自己。而一個組織也沒必要為了失掉這樣一隻「鴿子」而遺憾。

愈來愈多的研究顯示,領導能力不是天生的,人們完全可以透過後天的努力獲得這種能力。因此,領導者要想成功地改變員工,首先就必須改變自己的領導特質。對領導者而言,出色的管理能力仍然是必需的。領導者擁有這種管理能力,不是為了控制和命令員工,而是為了支持、幫助員工的發展與成長。

在這變幻莫測的全球競爭時代,公司高層與其苦苦追尋「先進」的管理方法與手段,不如將眼光放遠,鎖定員工的才智與熱情,這是公司取之不盡的寶藏,公司必須找到適當的途徑將他們釋放出來。實現這個目標的唯一途徑,就是讓管理從控制員工,轉向為相信員工潛力、鼓舞員工熱情。
 
6、跳下懸崖找活路
一樵夫,上山砍柴,不慎跌下山崖,危急之際,他拉住了半山腰處一根橫出樹幹,人吊在半空,但崖壁光禿且高,爬不回去,而下面是崖谷。樵夫正不知何是好,一老僧路過,給了他一個指點,說:「放!」
既然不能上,惟一能夠想像活命的可能途徑已經證實沒可能,半天吊著肯定只能等死。那就只有往下跳了,不一定活,但也不一定死
也許可以順著山勢而下,緩和一點衝下去的重力。也許半途能夠有另一棵樹,那麼就可以再減掉一次沖力。也許沒有,也許真的得死,但還有一個可能性,也許不會死。
這故事最大啟發,是人們對未知的態度。做人常有進退兩難的場面,與其夾在中間等死,倒不如別浪費支撐的精力,將全副精神付諸一博,跌下去會死,但已經無法爬上去了,就算博個萬分之一希望,畢竟還是一線生機。
很多時候,猶豫不決真要比墮落還要消極。我親眼見過不少人就在猶豫不決的邊緣,唉聲嘆氣,半死不活,人格恆常處於分裂狀態之下耕牛了一生。這些「慣於凌空」的人,最熟悉的恐怕就是自己一臉無奈的表情,和那些多餘的自我解釋,但生命總有個期限,誰能跟生命玩角力?
教人跳下懸崖找活路,是不是瘋了?
假如每一回你都當那一次決定的行動是你最後的一線生機,那你可以做到許多他人無法做也無法想像的事。你的生命有自己一套專屬的價值觀,你會有另一個思維足以自由闖蕩的空間。你有自己的精神認知。這也許不能改善你飯菜的味道,但對生命來說,這個精神認知,至為重要。
凌空擺盪,浪費時間而仍然不會有結果。最後誰都不能在半空中撐上多久,既然使勁保持半天吊,倒不如趁自己頭腦還清醒,體力還能賭多一次的時候,好好控制自己的命運。
跳下去,不一定就活不了。


2015年1月27日 星期二

第十三篇盡心章句上第二十四章


孟子曰:「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太山而小天下。故觀於海者難為水,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觀水有術,必觀其瀾。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於道也,不成章不達。」
註:
東山:即蒙山,在今山東省蒙陰縣南。
太山:即泰山。
難為水:猶言百川之水,已難稱為水矣。
遊 :謂遊學也。
難為言:猶言百定之言,已難稱為言矣。
術 :猶言方法。
觀其瀾:趙注:「瀾,水中大波也。」朱注:「觀水之瀾,則知其源之有本矣。」
日月有明:朱注:「明者,光之體。」謂日月為有光明之本體。
容光必照:朱注:「光者,明之用。」謂凡可容納光線之處,必然照明也。
盈料:趙注:「盈,滿也。科,坎也,流水滿坎乃行,以君子學必成章,乃仕進也。」
成章:朱注:「所積者厚,而文章外見也。」
達 :朱注:「達者,足於此而通於彼也。」

大意:孟子說:「孔子是聖人當中的最高無上的人,古今沒有人能趕得上他。以他所處的地位來說:他在魯國,便是魯國獨一無二的人,猶如登到魯國蒙山頂上去看魯國,就覺得魯國太小了。

他在天下,便是天下絕無僅有的人,猶如登到泰山頂上去看天下,就覺得天下變小了。

孔子聖道的博大高深就是如此。所以從人見聖道來說,猶如觀看過海的人,看百川的水就不能算大水;同樣的,遊學於聖人門下的人,百家的言論就不能算言論。

要觀看水是有方法的,一定要觀看那急流的地方,才曉得水的來源。譬如日月運行在天上一樣,因有明亮的實體,所以凡是容得下光線的空隙,一定都照得到。

試看流水這種東西,不先流滿低窪的地方,就不再向前流;所以君子有志於聖人之道,也必須積厚工夫,因為如果不積厚工夫,使文彩威儀表現在外,就不能向上達到聖人的境地。」

說明:孟子說明大道是多麼博大深遠,只有孔子能自修自悟而達,而是一步一步往大道修行,而非一蹴而成。並以水流為例,基礎未滿不向前行。


佛陀對於大道的修煉,更是有階梯式的方法,衪自己走過而能因人說法,由五乘歸一乘,說了四十多年。

並在大佛頂首楞嚴經中把層次分明說出,如何修習心正,把宗教界所說十法界明明白白的描述,修佛果要五十二層次,心不正而有邪念者必着魔,也有五十魔與魔眷利用修行人至死尚不知。

臉書分享:聊聊一


1、講通

一個男人在他妻子洗完澡后準備進浴室洗澡。這時,門鈴響了。妻子迅速用浴巾裹住自己衝到門口。當她打開門時,鄰居鮑伯站在那兒。
在她開口前,鮑伯說:「你如果把浴巾拿掉,我給你800美元。」想了一會兒,這個女人拿掉浴巾赤裸地站在鮑伯面前。幾秒鐘后,鮑伯遞給她800美元然後離開了。
女人重新裹好浴巾回到屋裡。當她踏進浴室時,丈夫問她:「是誰呀?」「是鄰居鮑伯。」她回答。
「哦!」丈夫說:「他有沒有提到還欠我800美元?」

故事寓意:及時與同舟共濟的股東分享重要信息,將會避免不必要的曝光。

2、願望
一個銷售員、一個辦事員和他們的經理步行去午餐時發現了一盞古代油燈。他們摩擦油燈,一個精靈跳了出來。
精靈說:「我能滿足你們每人一個願望。」
辦事員說:「我先!我先!我想去巴哈馬群島,開着快艇,與世隔絕。」咻!他飛走了。
銷售員說:「該我了!該我了!,我想去夏威夷,躺在沙灘上,有私人女按摩師,免費續杯的冰鎮果汁萊姆酒,還有一生中的最愛。」咻!他飛走了。
精靈對經理說:「OK!該你了。」
經理回答:「我要那兩個蠢貨午飯後馬上回來工作!」

故事寓意:永遠讓你的老闆先開口。

3、烏鴉與兔子
一隻烏鴉坐在高高的樹上休息,無所事事。
一隻小兔子看見烏鴉並且問它:「我能像你一樣坐着什麼都不幹嗎?」
烏鴉回答:「行啊!為啥不行!」
於是,兔子坐在烏鴉下面的地上休息。突然,一隻狐狸出現了,它撲到兔子身上把它吃掉了。

故事寓意:要想坐在那裡什麼也不幹,你必須坐在非常高的位置。

4、敵人與朋友
一隻小鳥飛去南方過冬。天實在太冷了。它凍僵了,掉在一片田野上。它躺在那兒時,一頭母牛走過來在它身上拉了一堆屎。
凍僵的小鳥躺在糞堆里,開始感覺到了溫暖。牛糞確實使它暖和過來了。
它躺在溫暖的牛糞中,異常高興,並開始唱起歌來。一隻過路的貓聽到鳥叫趕過來看個究竟。順着聲音,它發現了牛糞中的小鳥,並迅速把它拖出來吃掉了。

故事寓意:
(1) 並不是每個在你身上拉屎的都是你的敵人。
(2)
並不是每個把你拖出糞堆的都是你的朋友。
(3)
當你身陷糞堆(困境)的時候,最好閉上你的鳥嘴!

5、金人
曾經有個小國的人到中國來,進貢了三個一模一樣的金人,金壁輝煌,把皇帝高興壞了。可是這小國的人不厚道,同時出一道題目:這三個金人哪個最有價值?
皇帝想了許多的辦法,請來珠寶匠檢查,稱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樣的。
怎麼辦?使者還等着回去彙報呢。泱泱大國,不會連這個小事都不懂吧?
最後,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說他有辦法。
皇帝將使者請到大殿,老臣胸有成足地拿着三根稻草,插入第一個金人的耳朵里,這稻草從另一邊耳朵出來了。
第二個金人的稻草從嘴巴里直接掉出來;
而第三個金人,稻草進去后掉進了肚子,什麼動靜也沒有。
老臣說:第三個金人最有價值!
使者默默無語,答案正確。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最有價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說的人。
老天給我們兩隻耳朵一個嘴巴,本來就是讓我們多聽少說的。善於傾聽,肚量要大,才是成熟的人最基本的素質。

6、辭職
AB說:「我要離開這個公司,我恨這個公司!」
B建議道:「我舉雙手贊成你報復!破公司一定要給它點顏色看看。不過你現在離開,還不是最好的時機。」
A問:「為什麼?」
B說:「如果你現在走,公司的損失並不大。你應該趁着在公司的機會,拚命去為自己拉一些客戶,成為公司獨擋一面的人物,然後帶着這些 客戶突然離開公司,公司才會受到重大損失。」
A覺得B說的非常有道理,於是努力工作,事遂所願,半年多的努力工作后,他有了許多的忠實客戶。
再見面時BA:「現在是時機了,要跳趕快行動哦!」
A淡然笑道:「老總跟我長談過,準備升我做總經理助理,我暫時沒有離開的打算了。」
其實這也正是B的初衷。一個人的工作,永遠只是為自己的簡歷。只有付出大於得到,讓老闆真正看到你的能力大於位置,才會給你更多的機會替他創造更多利潤。


2015年1月26日 星期一

第十三篇盡心章句上第二十三章


孟子曰:「易其田疇,薄其稅斂,民可使富也。食之以時,用之以禮,財不可勝用也。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門戶,求水火,無弗與者,至足矣。聖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
註:
易 :趙注:「治也。」
疇 :朱注:「耕治之田也。」
稅斂:稅收也。
勝 :音升,盡也。
至足:謂水火之為物至多,無不足之患。
菽 :豆之總名。

大意:孟子說:「讓人民治理他們的田地,再減輕他們的稅捐,便可以使人民富足。教人民飲食有定時,費用合於禮,財物就可以用不盡了。
               
                人民沒有水火便不能生治,但是在傍晚時敲人的門戶,求乞水火,卻沒有人不願意給的,因為水火多的緣故。
               
               聖人治理天下,要使人民有豆米都能像水火一樣多;豆米都能像水火一樣多,人民那會有不仁德的呢?」

說明:治理國家,古代的諸侯國就像台灣一樣小,其君是賢能的話,一定先使百姓富足。論語顏淵第十二,十七章、季康子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十八章、季康子患盜,問於孔子。孔子對曰:「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
由此可知,在上位的人若能節儉,言行一致而端正不阿,百姓效仿,那就不會大事舖張。

如故蔣總統經國時,規定公務人員宴客梅花餐,不可超過十桌。並在經濟危機中提出十大建設,救勞工失業,奠定了台灣奇蹟,成為亞洲四小龍之首,國家經濟富裕,百姓富裕,俗話說:「錢多到淹肚臍。」


經過三位總統領導之後,國內自亂,官員上不正下樑歪,黨爭民亂,經濟一潟千里,社會產生盜拐搶騙,槍毒犯濫。國家負債已使每人背22萬元,變成國窮民苦,成為亞洲十幾國倒數第二名。各級主管不應自我檢孰嗎?

2015年1月25日 星期日

臉書分享:怕什麼,去經歷再說


當你背向太陽的時候,你只會看到自己的陰影, 有些話像一記悶棍,不經意地敲了你的腦袋一下;有些話像突來的陣雨,洗清了生活中久積的泥垢;有些話輕輕一敷,治療你心靈裡又癢又痛的皮膚病;被忘記的理性或感性忽然間甦醒了,你的人生腳步因而微微地調整了方向。簡單的一句話,使我們忽然懂得成長。


現代人面臨著人心徬徨、生命無常,為事業擔心、為家庭煩憂的種種困境,不知該如何面對未來,也不懂如何讓自己活得聰明,挫折與壓力讓我們過得一點都不輕鬆自在。 其實你也有問題,樂觀者的座右銘.當你背向太陽的時候,你只會看到自己的陰影。

紀伯倫有一則小故事是這樣的:
有個太太多年來不斷抱怨對面鄰居的太太很懶惰,「那個女人的衣服,永遠洗不乾淨,看,她晾在院子裡的衣服,總是有斑點,我真的不知道,她怎麼會洗衣服都洗成那個樣子。」

直到有一天,有個明察秋毫的朋友到她家,才發現不是對面的太太衣服洗不乾淨。細心的朋友拿了一塊抹布,把這個太太家窗戶上的汙漬抹掉,說:「看,這不就乾淨了嗎?」
原來,是自己家裡的窗戶髒了。

每一個人都曾經遇過不少憤世嫉俗的人,或者,你也有過一些看什麼都不順眼,永遠覺得命運對自己比較壞的朋友,但在傾聽他們的怨言之後,總會發現有句老話說得很妙:「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看到外面的問題,總比看到自己內在的問題容易些;而把錯誤歸咎給別人,也比檢討自己來得容易(檢討自己和責怪自己,又是兩回事了)。於是,憤世嫉俗的人常從年輕憤怒到老,遇上有人過得比他好,都想咬對方一口,斜視久了的眼睛看什麼都不順眼。

最近,我看到一則新辦公室守則,應該也是一位憤世嫉俗的上班族寫的,韻腳還押得真不錯全文如下:

苦幹實幹,做給天看;東混西混,一帆風順。
任勞任怨,永難如願;會捧會現,傑出貢獻。
負責盡職,必遭指難;推托栽贓,鴻圖大展。
全力以赴,升遷耽誤;會鑽會溜,考績特優。
頻頻建功,打入冷宮;互踢皮球,前途加油。
奉公守法,做牛做馬;逢迎拍馬,升官發達。

他的寫法可能讓不少人覺得「大快人心」。沒錯,上班難免會受點委屈,看老闆臉色也是必然的事情。但除了洩點恨之外,他所寫的未必是實情。在過去的某些公家機關,也許真的有「少做少錯,多做多錯」的現象,但是在這個連公家機關都必須講究效率、公營單位也要自負盈虧的時代,能夠只靠推託拍馬升官的人,畢竟有限。

發洩一下沒關係,但如果你一味認為這個世界上會出頭的都是混蛋,只拿憤世嫉俗來替代反省自己的機會,對自己的成長是一種最大的耽誤。新辦公室守則,寫得這麼酸,自己一定也有很不受歡迎的偏激性格。換個角度想想,如果你是老闆,你會想要付薪水給這樣的屬下嗎?

一個背向太陽的人,只會看見自己的陰影,連別人看你,也只會看見你臉上陰黑一片。人的眼睛彷彿傻瓜相機,最怕背光照人相了;你的臉龐再美,只要背著光,一定是件失敗的作品啊!

「我最大的恥辱,不是恐懼死亡,而是恐懼生命。」 麥克英泰爾(Mike McIntyre

一個平凡的上班族麥克英泰爾,三十七歲那年下了一個瘋狂的決定,放棄他薪水優渥的記者工作,把身上僅有的三塊多美元捐給街角的流浪漢,只帶了乾淨的內衣褲,決定由陽光明媚的加州,靠搭便車與陌生人的仁慈,橫越美國。
他的目的地是美國東岸北卡羅萊納州的「恐怖角」(Cape Fear)。

只是他精神快崩潰時做的一個倉卒決定,某個午後他「忽然」哭了,因為他問了自己一個問題:「如果有人通知我今天死期到了,我會後悔嗎?」答案竟是那麼的肯定。雖然他有好工作、美麗的同居女友、親友和樂,他發現自己這輩子從來沒有下過什麼賭注,平順的人生從沒有高峰或谷底。
他為了自己懦弱的上半生而哭。

一念之間,他選擇北卡羅萊納的恐怖角做為最終目的,藉以象徵他征服生命中所有恐懼的決心。

他檢討自己,很誠實的為他的「恐懼」開出一張清單:打從小時候他就怕保母、怕郵差、怕鳥、怕貓(我想如果他活在台灣,一定怕蟑螂)、怕蛇、怕蝙蝠、怕黑暗、怕大海、怕飛、怕城市、怕荒野、怕熱鬧又怕孤獨、怕失敗又怕成功、怕精神崩潰;他無所不怕,卻似乎「英勇」地當了記者。

這個懦弱的三十七歲男人上路前竟還接到老奶奶的紙條:「你一定會在路上被人強暴。」但他成功了,四千多哩路,七十八頓餐,仰賴八十二個陌生人的仁慈。

沒有接受過任何金錢的饋贈,在雷雨交加中睡在潮溼的睡袋裡,也有幾個像公路分屍案殺手或搶匪的傢夥使他心驚膽戰、在遊民之家靠打工換取住宿、住過幾個破碎家庭、碰到不少患有精神疾病的好心人,他終於來到恐怖角,接到女友寄給他的提款卡(他看見那個包裹時恨不得跳上櫃台擁抱郵局職員)。他不是為了證明金錢無用,只是用這種正常人會覺得「無聊」的艱辛旅程來使自己面對所有恐懼。

恐怖角到了,但恐怖角並不恐怖,原來「恐怖角」這個名稱,是由一位十六世紀的探險家取的,本來叫「 Cape Faire」,被訛寫為「Cape Fear」,只是一個失誤。
麥克英泰爾終於明白:「這名字的不當,就像我自己的恐懼一樣。我現在明白自己一直害怕做錯事,我最大的恥辱不是恐懼死亡,而是恐懼生命。」

花了六個星期的時間,到了一個和自己想像無關的地方,他得到了什麼?
得到的不是目的,而是過程。雖然苦、雖然絕不會想要再來一次,但在回憶中是甜美的信心之旅,彷如人生。
也許我們會發現,努力了半天到達的目的地,只是一個「失誤」。
但只要那是我們自己願意走的路,就不算白走。

看完了麥克的書《不帶錢去旅行》(The Kindness of Stranger),在我恐懼著未知、不知道自己有沒有能力完成一件想做的事,一趟想去的旅程時,我總是想起他的故事。

「怕什麼,去經歷再說。」我對自己說:「這總比叫我在路上搭便車容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