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2日 星期五

阿含經-752

 

世尊稱歎說:「善哉!善哉!如你們如是而知,如是而見,說我此見乃如是的清淨,而不著它,不惜於它,不守於它,而欲使其捨棄的話,則你們知我長夜說栰之喻之法,知道後,所塞的,能流開嗎?」比丘回答說:「唯然!世尊!」

世尊稱歎說:「善哉!善哉!如果有異學之人來問你們而說:『賢者!你們如有如是的清淨之見,則彼為有何義、有何為、有何功德?』你們聽後,會作如何之回答呢?」比丘回答說:「世尊!如果有異學來問我們:『賢者!你們如有如是的清淨之見,那麼,這是有甚麼義?有甚麼作為?有甚麼功德?』的話,我們當會作如是之回答的:『諸位賢者!這是為厭離之義,為無欲之義,為了正見正知如真之義之故。』世尊!如有異學來問我們的話,我們當會作如是之回答。」

世尊稱歎而說:「善哉!善哉!如果有異學來問你們時,你們應作如是的回答。為甚麼呢?因為此所說之觀,第一為摶食粗細(段食),第二叫做更樂(觸食),第三為之意念(思食),第四叫做識(識食)。此四種食,到底是由於甚麼因?由甚麼而習(集)?從何而生?由於何而有的呢?此四種食,乃由於愛,習於愛(愛而集),從愛而生,由於愛而有的。愛乃由於何因、何習?從何而生?由於甚麼而有的呢?愛乃由於覺(受),習於覺,從覺而生,從覺而有的(覺為受,也就是感情)。覺乃由於何因?以何為習?從何而生?由於何而有的呢?覺乃由於更樂(觸),習於更樂,從更樂而生,由於更樂而有的。更樂乃由於何因?由何而習?從何而生,由何而有的呢?更樂乃由於六處,習於六處(六入),從六處而生,由於六處而有的。六處乃由於何因?何習?從何而生?由何而有的呢?六處乃由於名色(名為心,色為物質) 

,習於名色,從名色而生,由於名色而有的。名色為何因?何習?從何而生?由何而有的呢?名色乃由於識,習於識,從識而生,由於識而有的。識乃由於何因?習於甚麼?從甚麼而生?由於甚麼而有的呢?識乃由於行(業行),習於行,從行而生,由於行而有的。行乃由於甚麼因?以何為習?從何而生?由何而有的呢?行乃由於無明,習於無明,從無明而生,由於無明而有的。

這叫做緣於無明,而有了行,緣於行,而有了識,緣於識,而有了名色,緣於名色,而有了六處,緣於六處,而有了更樂(觸),緣於更樂,而有了覺(受),緣於覺,而有了愛,緣於愛,而有了受(取),緣於受(取),而有了有,緣於有,而有了生,緣於生,而有了老死、愁戚、啼哭、憂苦、懊惱,像如是的,有了此淳(純)大的苦陰之生,緣於生,而有了老死。此為說:緣於生,而有了老死,在你們的意見如何呢?」

比丘們回答說:「世尊!緣生,而有了老死,我們的意見也是如是。為甚麼呢?因為緣於生,確實有老死之故。」

佛陀說:「緣於有,而有了生,此說乃為緣於有,而有了生,在你們的意見如何呢?」比丘回答說:「世尊!緣於有,而有了生,我們的意見就是如是。為甚麼呢?因為緣於有,確實為有生之故。」

佛陀說:「緣於受(取),而有了有,此說乃為緣於受(取),而有了有,在你們的意見如何呢?」比丘回答說:「世尊!緣於受(取),而有了有,我們的意見也是如是。為甚麼呢?因為緣於受(取),確實為有了有之故。」

佛陀說:「緣於愛,而有了受(取),此說緣於愛,而有了受(取),在你們的意見為如何呢?」比丘回答說:「世尊!緣於愛,而有了受(取),我們的意見也是如是。為甚麼呢?因為緣於愛,確實為有受(取)之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