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5日 星期二

阿含經-661

 

大意:本經敘述佛陀遊行在婆奇瘦(婆奇國)的瑟曇拘樓都邑時,為諸比丘分別解說諍與無諍之法。

結集者的我們,都像如是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遊行在於婆奇瘦(婆奇國中)的劍磨瑟曇(雜色的牧牛)拘樓都邑。

那時,世尊告訴諸比丘們說:「我當為你們說法,所要說之法,乃初也妙,中也妙,竟也妙,有義而有文,而具足清淨,顯現梵行,名叫分別無諍經。你們要諦聽!要注意的聽!聽後要善思念其義。」這時,諸比丘們乃受教而聽。

佛陀說:「不可以求欲樂於極為下賤之業,而為凡夫之行。也不可以求自身的苦行,是至苦並非聖人之行,因為不符於真義,不相應於真理之故。如果離開此二邊的話,則為有中道(也就是中道)。此中道,乃成就眼,成就智,自在而成就於定,是趣於智,趣於覺,趣於涅槃。應知道有稱譽,有譏毀,有無稱譽,有無譏毀,而為說法。應決定於齊(安樂),決定於知此後,所有的內樂,當求於如此(應追求內樂)。莫相道說(不可背後造謠),也莫面前稱譽(也不可當面說稱讚對方語)。應齊限而說(以徐緩之語而說),莫不齊(不可以不齊限,也就是不可以急言)。應隨國俗之法,莫是莫非(應護該國的語言,勿執方言,不可過度的使用俗稱)。這就是所謂分別無諍經之事。

(1)莫求欲樂,不作那些極為下賤之業,不為這些凡夫之行。也不可求自身之苦行,那些苦行為至苦,而不是聖者之行,為不與義相應的,這是由於甚麼原因而說的呢?(為甚麼這麼說呢?其理由為何呢?)莫求欲樂,那些為極下賤之業,為凡夫之行,這是說一邊。亦不可求自身的苦行,苦行為至苦而已,並不是趣於聖者之行,不和真義相應,這是說二邊(為另一邊,為第二邊)。所以說,不可求那安樂而為那些極為下賤之業,因為是凡夫之行;也不可求自身之苦行(不可行苦行),因為至苦的苦行,並不是趣於聖者之行,是不相應於真義的,就是由於此因由而說。(樂與苦,均為是邊)。

(2)離開此二邊(苦與樂),就會有中道可說,而成就眼,成就智,自在而成定,而趣於智,趣於覺,趣於涅槃,這是由於甚麼因由而說的呢?所謂聖道有八支,正見,乃至正定,就是其八。而離開此苦樂二邊,則為有中道可說,而成就眼,成就智,自在而成定,而趣於智,趣於覺,趣於涅槃,就是因此之故而說的。

(3)有稱、有譏,有無稱、無譏,而為說法,這是由於何因而說的呢?甚麼為稱?甚麼為譏?而不說法呢?

1.如有與欲相應,與喜樂同俱,而以極為下賤之業,為凡夫之行的話,此法乃為有苦、有煩、有熱、有憂戚的邪行。他知道此事後,就便會自譏其非。為甚麼呢?因為欲樂為無常,為苦,為磨滅(會變易)之法。他知道欲樂為無常後,因此之故,而知一切為苦、有煩、有熱、有憂戚的邪行。他知道此事後,是故便會自譏其非。

2.自身的苦行,為至苦,而不是趣於聖者之行,並不和真義相應,即此法為有苦、有煩、有熱、有憂戚的邪行。他知道此事後,就便會自譏其非。為甚麼呢?因為那些沙門、梵志,乃所可畏苦(為了解脫苦),而剃除鬚髮,著袈裟衣,由於至信而舍家,而為無家庭牽累的出家去學道的。然而那些沙門、梵志卻又抱這些苦(指苦行。為畏苦,而又行苦)。因此之故,那些一切為有苦、有煩、有熱、有憂戚之邪行。他知道此事後,因此之故,便會自譏其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