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8日 星期三

阿含經-443

 

(2)甚麼叫做觀覺如覺念處(覺為受,故為受念處)呢?當一位比丘的,當覺樂覺時(受樂受之時),便知道為正在覺樂覺(受樂受);覺苦覺(受苦受)之時,便知道為正在覺苦覺(受苦受);覺不苦不樂覺(受不苦不樂受-接受)之時,便知道正在覺不苦不樂覺(受不苦不樂受)。其他如覺樂身(受樂身)、苦身、不苦不樂身、樂心、苦心、不苦不樂心,以及樂食、苦食、不苦不樂食,樂無食、苦無食、不苦不樂無食,樂欲、苦欲、不苦不樂欲,樂無欲覺、苦無欲覺等。也是同樣之理。而正在覺不苦不樂無欲覺(受不苦不樂無欲受)時,便知為覺不苦不樂無欲覺(受不苦不樂無欲受)。像如是的,比丘,觀察內覺如覺(內受如受),觀察外覺如覺(外受如受),立念在於覺(受),而有知有見,有明有達,這叫做比丘之觀覺如覺(觀受如受)。如果比丘、比丘尼,像如是的少少觀察覺如覺(觀受如受)的話,就叫做觀覺如覺念處(受念處)。

(3)甚麼叫做觀心如心念處呢?(心念處)。當一位比丘的,如有欲心時,知道為有欲心如真(如實而知道),沒有欲心時,知道為無欲心如真(如實而知道為無欲心),那些有恚無恚、有癡無癡、有穢汙無穢汙、有合有散、有下有高、有小有大、修不修、定不定等,也是同樣之理。如果有不解脫心的話,就知道為不解脫心如真(如實而知道為不解脫之心),有解脫心時,就知道為解脫心如真(如實而知道為解脫心)。像如是的,比丘觀察內心如心,觀察外心如心,立念在於心,而有知有見,有明有達,這叫做比丘之觀心如心。如果有比丘、比丘尼,像如是的少少觀心如心的話,就叫做觀心如心念處(心念處)。

(4)甚麼叫做觀法如法念處呢?(法念處)。1.眼緣於觀色,而生內結。當一位比丘的,如果內實在有結的話,就知內有結如真(如實而知道內有結),內實在沒有結的話,就知道內無結如真(如實而知道內無結)。如果未生的內結,已生起的話,就知如真(如實而知道),如果已生的內結,已滅除而不再生的話,也知如真(如實而知道)。

像如是的,那些耳、鼻、舌、身等,也是如是。而意乃緣於法,而生內結(都同於眼緣色的一樣)。當一位比丘的,如內實有結,而知道內有結如真(如實而知),內實在沒有結的話,就知道內無結如真(如實而知),如果未生的內結,已生起的話,就知如真(如實而知),如果已生的內結,已滅而不再會生的話,也知如真(如實而知)。像如是的,一位比丘,觀察內法如法,觀察外法如法,立念在於法,有知有見,有明有達,這叫做比丘之觀法如法,叫做內六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