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3日 星期四

第三篇公孫丑章句上第二章之4

(若是看網誌集在一起很難閱讀,請在每篇,下方的符號打M格會看到原稿) 「何謂知言?」 曰:「詖辭,知其所蔽;淫辭,知其所陷;邪辭,知其所離;遁辭,知其所窮。生於其心,害於其政,發於其政,害於其事;聖人復起,必從吾言矣。」 「宰我、子貢,善於說辭。冉牛、閔子、顏淵,善於德行。孔子兼之,曰:『我於辭命,則不能也。』然則夫子既聖矣乎?」 曰:「惡!是何言也!昔者子貢問孔子曰:『夫子聖矣乎?』孔子曰:『聖,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子貢曰:『學不厭,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 夫子既聖矣!』夫聖,孔子不居。是何言也!」 曰:「昔者竊聞之:子夏、子游、子張,皆有聖人之一體;冉牛、閔子、顏淵,則具體而微。敢問所安?」 曰:「姑舍是。」 註: 詖辭:偏曲一邊之言辭。詖,音ㄅㄧˋ。 蔽 :蒙蔽、遮隔也。 淫辭:放蕩無禮之言辭。 陷 :沈溺也。 邪辭:邪僻不正之言辭。 離 :叛去也。 遁辭:支吾閃避之言辭。 窮 :屈窮也。 生於其心,害於其政,發於其政,害於其事;聖人復起必從吾言矣:焦疏:「詖淫邪遁,生於心之蔽陷離窮,是生於其心也。此詖淫邪遁之言,造之日下,大有礙乎聖人治天下之法, 故害於政也。若將此詖淫邪遁之言見於政,則天下效之,三綱由是淪,百行由是壞,故害於事。告子義外之言, 不免詖邪,聖人復起,必從吾配義集義之言也。」 具體而微:謂備聖之體,惟未能廣大耳。 所安:所處也。 姑舍是:謂姑且置是不論。 大意: 公孫丑問;「怎麼叫做能知道別人言誥的是非得失呢?」 孟子說:「聽那偏曲一邊的話,就知道他的心蒙蔽於甚麼;聽那放蕩無禮的話,就知道他的心陷溺於甚麼;聽那邪僻不正的話,就知道他的心背離於甚麼;聽那支吾閔避的話, 就知道他的心屈窮於甚麼;這四種言語上的毛病,都是從心裏生出來的,如果他做官的,就會妨害到他的行政法令;若是發表在行政法令上,就要妨害到國計民生的事務。 假如聖人再興的話,也一定會相信我這話的。」 公孫丑聽夫子既能養氣、知言,又問:「孔子的弟子宰我、子貢善於言語,冉牛、閔子騫、顏回善講德行;孔子兼有兩種長處,但猶因而提出來說:『我對辭令卻不能呢!』 現在夫子既能養氣,又能知言,這樣夫子已經是聖人了吧!」 孟子說:「哦!這是什麼,從前子貢問孔子說:『夫子是聖人吧』。孔子說:『聖人我是不能夠,我不過求學不厭,教人不倦怠罷了。』子貢說:『求學不厭煩,就是智; 教人不倦怠,就是仁。仁而且智,夫子已是聖人了。』這聖人之名,孔子尚且不敢居,而你卻說我是聖人了,這是甚麼話呢?」 公孫丑又問:「從前我私下聽說過:子夏、子游、子張這三人,都學得聖人的一部份;冉牛、閔子騫、顏回這三人,雖具備聖人之全體,不過規模較小。請問夫子願安處於那一等呢?」 孟子說:「暫時不說這些吧。」 說明: 公孫丑不明修習學問是來調適自己,而非拿來與人比較,修學到一定程度,其能量多少,自己知道,並不能說。 如佛陀說:「不可言。」 故有些人多無法放下猜疑,常常會不自住的問別人有沒有證果,就如同公孫丑。 證果之人不敢說自己證果,若是說了,就得離開人間,無法再度眾生。故社會上有人說自己證果者,必是騙子,騙取眾生的供養,這是[未得說得,未證說證], 是大妄語,將來下無間地獄的。 故孔子、孟子是過來人,明白真理,絕不敢妄言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