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4日 星期日

阿含經-694

 

一八八、阿夷那經第二(第五後誦)

  

大意:本經敘述佛陀由於異學阿夷那之故,而為諸比丘略說知法、非法、義、非義,使後學能如法如義。諸比丘往詣阿難,請其廣釋。阿難乃說邪見,乃至邪智為非法,因此而生不善的惡法為非義。正見等為法,由之而生之善法為義。

  

結集者的我們,都像如是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遊行在於舍衛國,住在於東園的鹿子母堂,(位於城之東,為東園。長者彌伽羅,本信外道,後來被其媳毘舍佉所化,而皈依佛。他嘗言:「毘舍佉雖然是我的媳,然而實為我之母。時人就稱譽毘舍佉為彌伽羅之母。彌伽羅譯為鹿,故為鹿母。此精舍為毘舍佉所捐獻的,故名鹿子母堂)。

那時,世尊則在於晡時(申時,夕時),從其燕坐起,由堂上而下來。在堂影中,露地而經行,也為諸比丘廣說甚深微妙之法。那時,有一位異學,名叫阿夷那,為沙門蠻頭(賢人)的弟子。他遙見世尊,從燕坐起,由堂上下來,而在於堂影中的露地經行,而為諸比丘廣說甚深微妙的法。異學阿夷那,這位沙門蠻頭的弟子,乃往詣佛所,到後,共相問訊,隨在佛後而經行。世尊顧而問說:「阿夷那!沙門蠻頭是否實在思五百人之思(心處):如果有異沙門、梵志,為一切知、一切見的話,他就自稱為我有無餘,而知道無餘,見其有過咎時,會自稱為有過咎嗎?」

異學的阿夷那,這位沙門蠻頭的弟子,回答而說:「瞿曇!沙門蠻頭實在思五百人之思(心處):如果有異沙門、梵志為一切知,為一切見的話,就會自稱為我有無餘,我知無餘,見其有過咎時,也會自稱有過咎的。」世尊又問而說:「阿夷那!怎樣的沙門蠻頭,甚思念五百人的思(心念):如有異沙門、梵志為一切知,為一切見的話,他就會自稱為我有無餘,我知無餘;見其有過咎,就自稱為有過咎呢?」

異學阿夷那,這位沙門蠻頭的弟子回答說:「瞿曇!沙門蠻頭曾作如是之說:或者是行,或者是住,或者是坐,或者是臥,或者是眠,或者是寤,或者是晝,或者是夜,都常為無礙而知見。有時遇逢奔象、逸馬、奔車、叛兵、走男、走女;或者行如是之道,而遇惡象、惡馬、惡牛、惡狗:或者值遇蛇聚,或者得擲塊,或者得杖打,或者墮溝瀆,或者墮廁中,或者乘臥牛,或者墮深坑,或者入刺中,或者見村邑而問名問道,見男見女而問姓問名,或者觀空舍,或者如是而入於族中,他既入後,而問我說:『尊(賢者)!要從何而行?』(要到甚麼地方去?)我回答他而說:『諸位賢者!我乃趣於惡道的。』瞿曇!沙門蠻頭,乃作如是之比類的五百思而思,如有異沙門、梵志為一切知,為一切見的話,他就自稱為我有無餘,我乃知無餘,而見其有過咎的。」

於是,世尊乃離開經行處,而至於經行的道頭,在那裡敷尼師檀(坐具),而結跏趺而坐,而問諸比丘們說:「我所說的智慧之事,你們是否受持嗎?」那些諸比丘們,都默然而不回答。世尊又至於再三的問而說:「諸比丘們!我所說的智慧之事,你們是否受持嗎?」諸比丘們也至於再三的默然不回答。

那個時候,有一位比丘,就從其座位站起,偏袒而著衣,叉手向佛,白佛而說:「世尊!現在正是時候,善逝!現在正是時候。如世尊為諸比丘們說智慧之事的話,則諸比丘們,從世尊而聞後,當會善予受持的。」

世尊告訴他們說:「比丘!你們要諦聽!.聽後要善思念其義,我當會為你們圓具的分別而說。」這時,諸比丘們白佛說:「唯然!當會受教而聽。」

(配合春節休息)


2024年2月3日 星期六

2024-02-04pm2:00-3:30心經導讀

 


經文: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得故。








阿含經-693

 

諸位賢者!我已經成就此聖戒之身,又行知足之行,對於衣,乃取以覆在形體之需,食乃取以充此身軀而已。我所往的地方,都將衣鉢自隨於身,並沒有甚麼顧戀,猶如鴈鳥之和牠的兩翅都俱飛翔於空中那樣,我也是同樣的。諸位賢者!我已成就此聖戒身,以及極為知足,又能守護諸根,常念於閉塞,念欲於明達,守護念心,而得成就,恒欲起意。如果眼根看見色相時,然而並不納受其相,也不會味著其色。所謂可能有忿諍之流入之故,而守護眼根,心中並不生貪伺、憂戚、惡不善之法。由於趣向於其道之故,而守護眼根。像如是的,耳、鼻、舌、身,也是同樣的道理。而如果意根知道法境時,然而也不納受其相,也不會味著於法。所謂可能有忿諍之流入之故,而守護意根,心中並不生貪伺、憂戚、惡不善之法。為了趣向於此道之故,而守護意根。諸位賢者!我已成就此聖戒身,以及極為知足,而聖護諸根,正知其出入,善觀而分別。在屈伸低仰,都保持儀容庠序,而善著僧伽梨(大衣),以及諸衣鉢。平時的行住坐臥、眠寤語默,都能正知其一切。

諸位賢者!我已經成就此聖戒身,以及極為知足,也成就聖戒而護諸根,而得正知出入。都獨住於遠離處,在於無事處,或者至於樹下空安靜之處,在山岩石室,或露地穰積之處,或至於林中,或者在於塚間。諸位賢者!我已在於無事處,或者至於樹下空安靜之處,敷一尼師檀,而結跏趺之坐,而正身正願,反念而不向外奔流,所除貪伺,內心並沒有諍。看見他人的財物,以及諸生活之具,都不起貪伺,都不欲令我得,我對於貪伺,已淨除其心。像如是的,那些瞋恚、睡眠、掉悔,也是同樣的道理。已斷疑度惑,對於諸善法,已沒有半點的猶豫,我對於疑惑,已淨除其心。諸位賢者!我已經斷除此五蓋,斷除心穢、慧羸,而離欲,離惡不善之法,乃至得證第四禪成就而游止於其中。諸位賢者!我已得如是的定心清淨,無穢無煩,柔軟而善住,而得不動心,而趣向於漏盡通智作證(向於漏盡通)

諸位賢者!我知此苦如真(如實而知道一切都是苦),知道此苦之集(如實而知道苦的來源,煩惱之集匯),知道此苦之滅(如實而知道苦滅即寂靜,則為寂滅而解脫),知道此苦之滅之道如真(如實而知道向於消滅苦之道,也就是入正道)。知道此為漏,知道此漏之集,知道此漏之滅,知道此漏之滅之道如真(如實而知道漏的四聖諦)。他如是而知,如是而見,而欲漏心解脫,有漏、無明漏心解脫(欲、有、無明之三漏都解脫),解脫後,便知解脫,所謂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後有,知如真。

諸位賢者!我如是而知,如是而見,我的內身之有識,以及外境之種種諸相,一切之我、我所行,和慢使都斷知,都拔絕根本,終不再復生。』漏盡的比丘,得知梵行,已建立法的人,就應作如是之回答!你們聽後,應當為善,為然,而可,而歡喜奉行。為善而然可他,歡喜而奉行後,應當又要如是的對那位比丘說:『賢者!你初說時,我們都已為可,而意歡喜了。然而我們乃欲從賢者之上又上,而求智慧應答之辯才,由於此之故,我們乃從賢者請問,而一再的請問的。』」

佛陀所說的就是如是,那些諸比丘們,聽佛所說,都歡喜奉行!

  

2024-02-03pm2:00-3:30心經導讀

 



經文: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

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身香味觸法。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2024年2月2日 星期五

阿含經-692

 

 

你們聽後,就當為善而然可,而歡喜奉行。為善而然可他,歡喜而奉行後,當又作如是的問那位比丘而說:『賢者!到底要如何而知,如何而見此內身共有之識,以及外之諸相,一切之我、我所作,和慢使之斷知,而拔絕根本,終究不會再予復生呢?』

漏盡的比丘,得知梵行,已建立法的話,就應作如是的回答而說:「諸位賢者!我本來還未出家學道之時,乃厭生老病死、啼泣困苦、愁戚憂悲,而欲斷除此大苦陰。諸位賢者!我厭患之後,曾作如是之觀:在家乃為極為狹窄,為塵勞之處;出家學道,則為髮露曠大。我現在乃為在家,都被鎖所鎖,不得盡形壽去淨修梵行,我寧可捨棄少財物,以及多財物,捨棄少親族,以及多親族,而剃除鬚髮,著袈裟衣,由於至信而舍家,而為無家庭牽累的去出家學道。諸位賢者!我就在於後來之時,捨棄少財物,以及多財物,捨棄了少親族,以及多親族,而剃除鬚髮,著袈裟衣,由於至信而舍家,而為無家庭牽累的出家去學道。諸位賢者!我出家學道,捨棄在家的族相之後,受比丘之要(規約),修習禁戒,守護從解脫.,又一再的善攝威儀禮節,看見纖芥之罪,也常懷怖畏之心,而受持學要.

『諸位賢者!我乃離殺生、斷殺生,棄舍刀杖,有慚有愧,有慈悲心,饒益一切,乃至毘蟲,我對於殺生一事,已淨除其心。其次,我乃離開不與取(離偷盜),斯除不與取,人與,然後乃敢取,樂於人與而取,而常好佈施,歡喜無悋,不望其回報,我對於不與而取之事,已淨除其心。諸位賢者!我也離開非梵行,斯除非梵行,勤修梵行,精勤妙行,清淨而無穢,離欲而斷淫,我對於非梵行之事,已淨除其心。諸位賢者!我也離開妄言,斷除妄言,都說真諦之言,樂於真諦,住於真諦,而不移動,一切都可信用,不會欺誑世間,我對妄言之事,已淨除其心。諸位賢者!我乃離開兩舌,斷除兩舌,行不用兩舌之語,不破壞他人。不會在此聞,而去對於其對造說,不會欲破壞於此;不會聽彼之語,而對於此人而說,而欲破壞彼。我乃對於欲離的人,就欲他們之和合,和合的人,則使其歡喜,而不作群黨,不樂於群黨,不稱讚群黨,我對於兩舌之事,已淨除其心。

諸位賢者!我乃離開粗言,斷除粗言。如有所言之辭氣粗獷、惡聲逆耳、眾人所不喜、眾人所不愛、使他人會苦惱,令人不能得到安定其心的,我乃斷除像如是之言。如果有所說的,都是清和柔潤,都是順耳而入於人心的令人可喜可愛,使他人能安樂,言聲具了,而不使人怖畏,令他人得到安定的,我都是說如是之語,我對於粗言,已淨除其心。諸位賢者!我已離開綺語,斷除綺語,所說的都是適時之說,真實之說,依法而說,依義而說,止息之說,樂止息諍之事,順時而得宜,善教而善於呵責,我對於綺語之事,已淨除其心。

諸位賢者!我已離開治生(俗家的生意),斷除治生,棄舍那些稱量,以及鬥斛,也不接受貨物,不縛束他人,不望折鬥量,不為了小利而去侵欺他人,我對於治生之事,已淨除其心。

諸位賢者!我已離開接受寡婦、童女,已經斷除納受寡婦、童女,我對於納受寡婦、童女之事,已淨除其心。諸位賢者!我已離開納受奴婢,斷除納受奴婢,我對於納受奴婢之事,已淨除其心。諸位賢者!我已離開納受象、馬、牛、羊,已斷除受象馬牛羊,我對於受象馬牛羊之事,已經淨除其心。諸位賢者!我已離開受雞、豬,已斷受雞豬,我對於受雞豬之事,已淨除其心。諸位賢者!我已離開受田業、店肆,已斷受田業、店肆,我對於受田業、店肆之事,已淨除其心。諸位賢者!我已離開受生稻、麥、豆,已斷受生稻、麥、豆,我對於受生稻、麥、豆之事,已淨除其心。

諸位賢者!我已離開飲酒,已斷除飲酒,我對於飲酒之事,已淨除其心。諸位賢者!我已離開高廣的大床,已斷除高廣的大床,我對於高廣的大床,已淨除其心。諸位賢者!我已離開華鬘、瓔珞、塗香、脂粉,已斷除華鬘、瓔珞、塗香、脂粉,我對於華鬘、瓔珞、塗香、脂粉之事,已淨除其心。諸位賢者!我已離開歌舞倡伎,以及前往觀聽,已經斷除歌舞倡伎,以及前往觀聽,我對於歌舞倡伎,以及前往觀聽之事,已淨除其心。諸位賢者!我已經離開納受生色像寶,已斷除納受生色像寶,我對於受生色像寶之事,已淨除其心。諸位賢者!我已離開過中午之食,已經斷除過中午之食,每日只一食,不吃夜食,而不時食(不非時食),我對於過中午之食,已淨除其心。

2024年2月1日 星期四

阿含經-691

 

你們聽後,當為之善,而然而可,都應歡喜奉行。讚歎為善,為然而可他,而歡喜奉行後,就應當要如是而問那位比丘而說:『賢者!世尊曾說四說。那四說呢?第一叫做見見說,第二為聞聞說,第三為識識說,第四為知知說。賢者!到底要怎樣去知,怎樣去見此四種說,而得知為無所受,而漏盡,而心解脫呢?』

漏盡的比丘得知梵行,已建立法的話,就應作如是的回答:『諸位賢者!我對於見見之說(於所見,說所見),己經不高、不下,不倚、不縛、不染、不著,而得解、得脫,而盡得解脫,心已離開顛倒,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後有,知如真。像如是的,對於聞聞(於所聞,說所聞)、識識(於所識,說所識),知知說(於所知,說所知),都已不高、不下,不倚、不縛,不染、不著,而得解、得脫,盡得解脫,心已離顛倒,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後有,知如真。諸位賢者!我乃如是而知,如是而見此四種說,而得知無所受,而漏盡,而心解脫。』漏盡的比丘,得知梵行,已建立法的話,就應作如是的回答!

你們聽後,應當要為善,而然可,而歡喜奉行。為之善而然可,而歡喜奉行後,就應該要再作如是的問那位比丘:『賢者!世尊曾說內六處,所謂眼處、耳處、鼻處、舌處、身處、意處是。賢者!到底要如何而知,如何而見此內六處,而得知無所受,而漏盡,而心解脫呢?』

漏盡的比丘,得知梵行,已建立法的話,就應該要作如是的回答:『諸位賢者!我對於眼根,以及眼識,和被眼識所知之法,都已俱知,此二法都已完全知道。諸位賢者!如果眼根,以及眼識,和被眼識所知之法之樂,都已盡,他對於此,已盡為無欲、消滅、息止,而得知無所受,而漏盡,而心解脫。像如是的,那些耳根、鼻根、舌根、身根等,也是同樣的道理。而意根,以及意識,和被意識所知之法,都已俱知,此二法都已完全知道。諸位賢者!如果意根,以及意識,和被意識所知之法之樂都已盡,他對於此,已盡而無欲,而消滅,而息止,而得知無所受,而漏盡,而心解脫。諸位賢者!我乃如是而知,如是而見此內六處,而得知而無所受,而漏盡,而心解脫。』漏盡比丘得知梵行,而已建立法的話,就應該要作如是的回答!

你們聽後,應當要以為善,而然可,而歡喜奉行。善然而可他,而歡喜奉行後,就應該再作如是的問那位比丘而說:『賢者!世尊曾說六界,所謂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是。賢者!到底要怎樣知,怎樣見此六界,而得知無所受,漏盡,而心解脫呢?』

漏盡的比丘,得知梵行、已建立法的話,就應作如是的回答:『諸位賢者!我不以此地界見做是我所有,我也不是地界所有,地界並不是神我(指心靈)。然而謂三受(苦、樂、舍)乃依地界而住,為識使之所著(被心之住著、執持)的,他都已盡而無欲,而消滅,而息止,而得知無所受,漏盡而心解脫。像如是的,那些水界、火界、風界、空界,也是同樣的道理。而識界,乃不是我所有,我也不是識界之所有,識界也不是神我(心靈),然而謂三受(苦、樂、舍)乃依識界而住,而識使所著的他都已盡,已無欲,已消滅,已息止,而得知無所受,漏盡而心解脫。諸位賢者!我乃如是而知,如是而見此六界,而得知無所受,漏盡而心解脫。』漏盡的比丘,得知梵行,已立法的話,就應作如是的回答!

2024-02--01瑜珈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