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7日 星期六

臉書分享:心領

合適的鞋,只有腳知道;合適的人,只有心知道。最好的時光,是彼此都在,卻可以不見面;最好的感情,是雙方都懂,卻不用說出來。陪伴不一定時刻,只要心裏有;感情不一定表白,只要感覺到。語言不是全部,用心感受;誓言不是永遠,以心相守。兩心靠近是情緣,更是吸引;兩情相悅是喜歡,更是眷戀。
一份好的感情,是兩心相依的溫暖,是相濡以沫的陪伴。想起來是不自覺的微笑,念起來是暖暖的味道。不曾邀約,自有一份心安;不說誓言,永遠不會再見。眷戀,因懂得而生;相伴,因思念而聚。習慣著彼此的語言,重複萬遍也不覺厭倦;等待著彼此的晚安,只因為心裏那份惦念。

走千條路,只一條適合;遇萬般人,得一人足夠。無論何種感情,不要成為一種負累。若形成壓力,總要逃離;若造就牽絆,總會失去。在意,卻不刻意;珍惜,卻不癡迷。若有若無的聯繫,是一份隨意;或深或淺的交集,是一份默契。可肆意暢談,也可默然相對;可緊密相連,也可疏於不見。
心若相知,無言也默契;情若相眷,不語也憐惜。很多時候,我們都是在尋找可以傾訴的人。有些話憋在心裏會崩潰,需要出口;有些事扛在肩上是壓力,需要分擔。找一個暢所欲言的伴,讓精神舒緩;守一份不離不棄的情,讓心靈靠岸。所有的苦樂有人懂;一切的努力有人知。一杯熱茶,暖的是身;一句懂得,暖的是心。

最真的擁有,是我在;最美的感情,是我懂。有一種陪伴雖不見身影,卻很真誠;有一種守候雖悄然無聲,卻很深情。心靈深處,是默默的支撐;靈魂之間,是靜靜的聆聽。從不會表明心聲,只是遠遠的欣賞;從不求任何回應,只是無怨的隨行。彼岸的守望,是此岸的感動;千里的陪同,是心中的豐盈。

最深沉的愛,總是風雨兼程;最濃厚的情,總是冷暖與共。感情不是人生的全部,卻是心靈最好的歸宿。再黑的夜有人陪,也不覺困苦;再冷的冬有人想,也不會孤獨。心靈的夥伴,是溫暖的源泉;貼心的情感,是生命的春天。四季交替,有人惦念冷暖;心情多變,有人一直包容。我們一生所尋求的,不外乎就是有人疼,有人懂。眼中有笑,心中有暖,于人生就是簡單的幸福!

2015年3月6日 星期五

第十四篇盡心章句下第十五章


孟子曰:「聖人,百世之師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故聞伯夷之風者,頑夫廉,懦夫有立志;聞柳下惠之風者,薄夫敦,鄙夫寬。奮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聞者莫不興起也。非聖人而能若是乎,而況於親炙之者乎?」
註:
興起:謂感動奮發也。
親炙:親愛聖人之教化,若薰炙之也。

大意:孟子說:「聖人的風範,真可以做百姓的老師;像伯夷、柳下惠便是這樣的人。
           
             所以凡是受到伯夷風範影響的人,就是頑鈍貪污的人,也會變成廉潔,膽小懦弱的人也會立定志向而有節操;
            
             凡是受到柳下惠風範影響的人,就是天性刻薄的人也會變成天性敦厚,氣量狹小的人也會變成度量寬大。
             
             在百代以前發揚清和的美德,而百代後的人,聽到的沒有不感動奮發起來的。要不是聖人,能夠像這樣嗎?何況親身受到聖人薰炙教化的人呢!」

說明:孟子這是他的理想,歷經二千年,能受聖人教育而學習效法者是少數,大部分的士子還是忘不了名利享福。
          
             況且現在世界已變成地球村,一百八十語言民族,文化背景都不同,而互相學習,學壞的多,學好的少,故聖人的德行感化也變弱了。


  現代宗教如春筍般林立,表面上是教人去貪節欲,實際行動上是即貪名又貪利;
  表現一副大慈大悲的樣子,殺掠擄獲,無所不用其極。
  各教聖主再臨也難教化了。

2015年3月5日 星期四

臉書分享:口業

某位新科首長自高自大,老是出言不遜,輒用粗鄙語言羞辱他人。
這讓我想起淨空法師寫的一篇短文「語言的力量」,寓意深遠,請他過來看看。
內容如下:
在一個村子裏有一個年輕人,這個年輕人極其優秀,可是他有一個致命的缺點:經常對別人出言不遜。
他的父母和朋友總是勸他,他總是說:「這有什麼大不了的,不就是幾句話麼,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然後依然我行我素。

一次村子裏來了一位僧人,年輕人對僧人說了一句很不尊敬的話,別人批評這個年輕人,年輕人振振有詞地說道:「不就是幾句話麼,我向他道歉不就可以了嗎?」
僧人聽了微笑著對年輕人說:「我給你講個故事吧!」
好多人包括這個年輕人都圍在了這個僧人的旁邊,準備聽僧人講故事。僧人頓了一下開始講故事:
有一個人養著一隻從小就從深山裏撿回來的狗熊,他一直養著這個狗熊,可是有一天這個狗熊把鄰居家的一片玉米糟蹋了,鄰居找上門來。他很生氣,拿起棍子對著狗熊就是亂打,而且邊打邊罵:「畜牲始終就是畜牲,我白養你了。」打完後,他把狗熊趕出了家門。

第二天的時候,他又後悔了,可是狗熊已經走進了後山。
他很後悔,可是再也找不到狗熊了。在一次上山打獵的時候,他碰到了一隻老虎,手無寸鐵的他閉上了眼睛。突然他聽到了搏鬥的聲音,他睜開眼睛一看,原來是那只狗熊回來了。狗熊把老虎趕跑了,他高興地上去愛撫著狗熊說道:「太好了,上次我打了你還疼嗎?你跟我回去吧!」
狗熊說:「早就不疼了,可是你說過的那些話卻還在讓我心疼,而且很疼很疼。」狗熊說完頭也不回就又回到了後山中。

僧人的故事講完了,大家都在感歎說過的話竟然會有這樣大的傷害,惟獨這個年輕人卻是一副不屑的樣子,僧人又從口袋裏取出了幾顆釘子對年輕說:「你去把這幾顆釘子釘在樹上。年輕人按僧人的話去做,把釘子釘在了樹上。
年輕人剛回去,僧人又說道:「你去把釘子取下來。」
年輕人沒有說什麼,又回到了樹下準備把釘子取下來。可是年輕人費了半天的勁,用各種工具折騰了半天才取下了一顆釘子。

僧人來到了年輕人身邊,用手指著那個釘子留下的痕跡說:「就是拔出來,那又能怎麼樣呢?樹幹上不是還留下了深深的傷痕嗎?就像那個故事裏的狗熊一樣,雖然棍子留下的疼早已消失了,可是那個人說過的話對它的傷害卻是終身難忘的。」
僧人又看了一眼年輕人,接著說:「對別人有所傷害的話,就像釘子一樣,儘管你能取回來,可是你留給別人的傷害就像釘子留在樹上的疤痕一樣是永遠消除不了的。」

年輕人聽了,頓然大悟,他說:「我現在終於明白出言不遜對別人會是多麼深的一種傷害,謝謝大師的指教。」
僧人聽了點頭稱是,然後飄然而去。

世界上對別人最深的傷害永遠是語言,當我們對別人出言不遜的時候,也就是把釘子釘進了別人的心中,而且這樣的傷害是永遠無法彌補的。
永遠珍惜自己的每一句話,因為語言對別人造成的傷害永遠無法彌補。


2015年3月4日 星期三

第十四篇盡心章句下第十四章

  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為諸侯,得乎諸侯為大夫。諸侯危社稷,則變置。犧牲既成,粢盛既潔,祭祀以時,然而旱乾水溢,則變置社稷。」
註:
社稷:社,土地神。稷,五穀神。引申有國家之義。
丘民:猶言眾民也。丘,今作邱。廣雅釋詁:「邱,眾也。」
變置:謂更立賢君也。朱注:「諸侯無道,將使社稷為人所滅,則當              更立賢君。是君輕於社稷也。」
犧牲:牛羊豕之屬以祀神者。
成 :謂飼畜之期足而肥碩也。
粢盛:音朱乘,供奉祭祀之穀類。公羊傳桓十四年何注:「黍稷曰                   粢,在器曰盛。」

大意:孟子說:「人民是最貴重的,社稷在其次,君是最輕的。所                 以能得到廣大民眾的擁護,便可以做天子;能得到天子的賞                 識的,便可做諸侯;能得到諸侯賞識的,便可以做大夫。

               假如諸侯無道,秉做所為危害社稷的存在,便可以廢棄那個                諸侯,重立一位賢能的國君;假使牛羊豕三牲都已肥大,黍                稷盛在祭器裏的都已精潔,又能按時祭祀,然而社稷之神,                卻不能保佑人民,還有旱乾水淹的災害,便可以廢棄那個社                稷,重立新的社稷。」

說明:這是孟子早有民主的思想,是一種理想而已。古代無法實行,               現代也無法實行。一個國家耍有人民、土地、法律、武力,                 君才能確保他的國家。
               
               孟子時代天子已衰微無力,各諸侯國都是靠武力爭戰而得,                 百姓只供兵力、賦稅,跑到那一諸侯國都是一樣。所以諸侯                  國君非天子賞識的,但諸侯國的大夫確實是君所賞識                        的。

                秦始皇統一後,各朝代若遇天然大災害,人民就會起義推                      翻,另立一個新朝代。

    現代是民主時代,領導人稱總統或總理,是由人民選舉出來,其內心之善惡只有他自己知道,在選舉前大家都是表現為人民幸福而出來,選後大權在握,為誰幸福而做,就不得而知?因有任期制,也無法廢立。

     觀看世界各國,人心險惡,上天頻降大災大難,聰明的人,都歸罪於人類濫用資源及破壞自然生態,而不會想到領導人的無德,上天示警。


    現代人民最大只有一天,就是投票選舉那天,第二天就變成待宰的羔羊了。

2015年3月3日 星期二

臉書分享:「印錯」


有一天,美國第16任總統林肯來到華盛頓的大街上,身後跟隨著幾個著便裝的衛兵。 
當時還沒有電視等媒體的傳播,他只要稍加裝扮就不會被人認出來,於是,他在街上很舒心地逛了好一陣子。 
忽然,他看到在一家名為《智慧》的雜誌社門前圍了一大 群人,不知道在幹什麼。 
他耐不住好奇,馬上湊了過去。 
結果發現,在華麗的牆壁上竟鑽了一個小洞, 
洞旁寫著幾個醒目的大字:不許向裡看!但好奇心還是驅使人們爭先恐後地向裡觀望。 
林肯也順著小洞向裡看,原來裏面是用五彩繽紛的霓虹燈組成的《智慧》雜誌的廣告。 

林肯大笑起來。他覺得這家雜誌的廣告很有創意,於是就吩咐秘書為自己訂了 一份。 
《智慧》雜誌果然很獨特,不論內容、版式、裝幀、封面設計,還是印刷質量都稱得上一流。 
於是,林肯總是抽出時間來閱讀。 
有一天,林肯處理完當天的公務,又拿起一份新到的《智慧》雜誌翻閱起來。 

翻著翻著,他突然發現,在這份雜誌中間有幾頁沒有被裁開。 
林肯頓時很掃興,順手就將雜誌放到了一邊。 
晚上,林肯躺在床上時,突然不經意地想起這本雜誌的事情, 
這本雜誌既然是一本風靡各地的雜誌,在管理方面應該是十分嚴格的,怎麼會出現這種連頁現象呢? 
他由此聯想到雜誌社曾在牆壁上鑽小洞做廣告的事,難道這回又有什麼新花樣? 
他翻身下床,找到這本雜誌小心翼翼地用小刀裁開了書的連頁。 
裁開之後,發現連頁中的一節內容被紙糊住了。 

林肯想,被糊住的地方大概是印錯了。但印錯的內容又是什麼呢? 
好奇心驅使林肯又用小刀一點點地撬起了糊著的紙。 
最後,他發現下面竟寫著這樣幾行字: 

恭喜您!您用您的好奇心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獲得了本刊1萬美元的獎金, 
請將雜誌退還本刊,我們將負責調換並給您寄去獎金。~《智慧》編輯部 

林肯對編輯部這種啟發讀者智慧和好奇心的做法極其欣賞,便提筆寫了一封信,附上了自己的一些建議。 
不久,林肯便接到了新調換的雜誌和編輯部的一封回信:總統先生,在我們這次故意印錯的300本雜誌中,只有8個人從中獲得了獎金, 
絕大多數人則只是採取了將雜誌寄回雜誌社重新調換的做法,看來您的確是真正的智者。 

根據您來信的建議,我們決定將雜誌改名。 
這本改名後的雜誌,就是至今風靡世界的《讀者文摘》。

由此可見,該智慧雜誌的創辦人是一位智者。


2015年3月2日 星期一

第十四篇盡心章句下第十三章


孟子曰:「不仁而得國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未之有也。」
註:
得 :誦歸諸己也。

大意:孟子說:「不仁的人卻能取得國家做國君的,倒是有這種事;不仁的人卻能取得天下,做天子的,那是從沒有的啊!」

說明:孟子意思是不仁的人,能佔有一諸侯國是有的,因古時諸侯國小,只要有武力就可以,而人民是純樸,比較樂天由命。若是天下,那就群雄並齊,沒有仁心者,無賢能人協助,故無法取得。當時是東周,由春秋到戰國,無能人統一,而至秦始皇才一統天下。

現代地球上有一百多個國家,也是爭戰無停,各小國也是爭奪不休,而民主國家以選舉推總統或總理,也是常常換黨執政,要有仁者是很稀有,大部分都是武力強者說話有力。

佛教有轉輪聖王可統一治理,是一種理想而已。



2015年3月1日 星期日

臉書分享:你要相信自己擁有無限可能


愛因斯坦小的時候發展非常遲緩。據說他到了五歲還幾乎不會講話。學校的老師對他父母說:「很遺憾,我想您的孩子無法從事與智能有關的工作。為了將來著想,建議您現在開始培養他的手工技能吧。」他的母親帶回家自己教他

他後來雖然進了高中,但因成績太差而退學。接著,他參加了瑞士聯邦理工學院蘇黎世分校的入學考,這裡不需要高中學歷便可入學。第一年他沒考上,第二年總算考上了。到了找工作的時候,他原本希望能夠留在學校當助手,卻不順利。暫時過了一段以打工維生的生活。

後來他進了瑞士專利局擔任審查官,卻因為處理申請文件手法不俐落,完全無法獲得周圍的好評。

為什麼這樣的愛因斯坦會成為世界知名的偉人呢?
這是因為他無論身處在何種環境,都一直相信自己的能力。
「人類是被上帝遴選出來的,每一個人都被賦予重要的職責而生你總有一天會成為了不起的人。」
愛因斯坦在成長過程中父親總是如此告訴他。
因此他無論怎麼失敗,也不要失去自信,不斷努力一九0五年,他發表了關於《狹義相對論》的論文。

起初,這位沒沒無名的專利局職員寫的論文並未受到好評但長年累月下來,他的論文一再的發表,漸漸備受矚目,之後他成為了獲得諾貝爾獎的大學者。

「無論做什麼都不順利。」就算遭遇挫折,也不能失去相信自己的心。愛因斯坦從前的發展非常遲緩但他卻相信自己的未來有著無限可能,因此總是能夠積極向前。

一般來說,人們是依照自我意象來行動的因此「現今處於什麼樣的狀態」,其實和行動有關聯。人們是被「我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思維所影響。世界上有人以負面的角度看待自我意象,並且深信「我就是差勁的人」。
這樣的人,就算遇上了好不容易到來的機會也沒有用例如,就算受到邀約也會心想「我是不受歡迎的」而拒絕了邀約。
就算面對目標,也會心想「反正一定會失敗的」,因此無法拚了命去做。

若有機會在人前發言,心中卻想著「反正我就是不擅言詞」而逃避,這麼一來,無論如何都不會進步就算受到讚美,也無法坦率地接受,而心想「真是不舒服哪」。

如果心中想著「自己是差勁的人」,那麼面對事物時就會消極,並且無法脫離這種狀態。

若是心中存暮「我擁有自己特有的、了不起的才能。」「美好的將來正在等著我。」「我絕對能夠成功。」這些想法都是不需要任何根據的。

請一定要如此堅信若能夠擁有正面的自我意象,想法及行動都會因此更為積極「相信自己」的心是帶來能量的泉源,並能夠喚來成功。

經常認為「做得到」。

時值江戶時代,有兩名青年抱著想要「創業」的心情從鄉下來到江戶(譯註:現今的東京)。他們經過了漫長的旅程,總算抵達江戶近郊,此時兩人見到了不可思議的事。「水喔!有沒有人要買水呢!」此時路邊有人正在販賣飲用水。

看到了這個場景,其中一名青年心想「只要到河川或池塘,想要多少水就有多少,為什麼他拿來賣錢呢?江戶真是可怕的地方啊這樣的地方,我想是不能住人的。」他立刻下定決心返回鄉下了。

但另一名青年卻是這麼想的「只要到河川或池塘,明明想要多少水就有多少,但他卻拿來賣。江戶真是有趣的地方啊。這麼說來,我在這兒似乎做什麼生意,都能夠成功呢。」這名青年在江戶市街內開始經商,不久後果然獲得了成功。

上述例子當中,兩人抱持著相同的目標,見到了同樣的事實,卻產生了相反的看法重要的不在於事實在於解釋。
就像是硬幣有正反兩面,事實也擁有正、負兩面若只見正面,便看得到可能;若只見負面,則會看到阻礙。

「覺得『做得到』和『做不到』都是對的只是帶來的結果不同罷了。」這是福特汽車創辦者亨利.福特(Henry Ford,西元一八六三年一九四七年)所說過的話。

雖然是簡單的一句話,卻切中了問題核心。
若相信「做得到」,那麼看起來不可能的事也會成為可能了因為就算遇上了阻礙,也會堅信未來能夠成功而不放棄。
若想著「做不到」,那麼就算多麼簡單的事情也會成為不可能了因為會立刻放棄,並且無法持續努力。

這裡試舉業務員的例子說明:業務員心中若想著要讓客戶簽下契約,那麼就算被拒絕一次也不會放棄並且堅信「某天我一定會得到契約」,持續造訪客戶雖然在獲得成果之前可能會花上許多時間,但最後他總算如心中所想的,取得了契約。

另一方面,若業務員一開始就想著一定簽不到契約,結果會如何呢?他會一邊想著「反正是不可能的」,心不甘情不願地造訪客戶若被拒絕一次,他便心想「反正是不行的」而輕易放棄了結果當然就正如他所想的了

也就是說,我們就像一塊磁鐵會招來與自己想法相同的結果。一般來說,人們之所以擁有朝向目標前進的能量,是從「我一定做得到」的自信中產生出來的。
請對自己抱有自信,認為自己擁有了不起的能力經常想著自己「做得到」,並且以此開拓人生,世界就是這麼有趣。

有人信宗教,學他們宗教的前聖賢,日月累積,最後不聖也賢;
有的信了宗教,發現宗教是一個很容易賺大錢的地方,也決心努力於教務,利用機會也賺了錢;
有的信宗教,是好朋友或親戚介紹,也來充數,浪費了自己寶貴時間;
還有一種人,認為騙人迷信,一生都不碰宗教,也過得好好。

這就是愛因斯坦在成長過程中父親總是如此告訴他的話:

「人類是被上帝遴選出來的,每一個人都被賦予重要的職責而生你總有一天會成為了不起的人。」因果論中所說:「因緣際會,了結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