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9日 星期日

阿含經-810

 

世尊問他說:「梵志!為甚麼現在你的諸根,不似住於自心呢?」(心不在於意根的樣子)。梵志回答說:「現在我的諸根,怎能得以住於自心呢?所以的緣故為何呢?因為我乃唯有一孩兒,我的心極為愛念他,對他都非常的忍意溫潤(照顧得無微不至),怎樣看,也不會厭煩。然而忽然之間,便告命終(死亡)。他命終之後,我便生起愁憂,不能飲食(飯食不能入口,無心於飲食),不著衣裳(不顧穿衣不穿衣),亦不塗香(不知塗香於身,以資莊嚴,以防諸害),唯知到了兒子的墳塚去啼哭,都憶念孩兒所臥的地方。」

世尊告訴他說:「如是!梵志!如是!梵志!如愛生時,便會生憂戚、啼哭、憂苦、煩惋、懊惱的。」梵志聽後說:「瞿曇!為甚麼說如愛生時,便會生憂戚、啼哭、憂苦、煩惋、懊惱呢?瞿曇!當知!如愛生起時,便會生喜心而快樂的。」

世尊如是而至於再三的告訴他說:「如是!梵志!如是!梵志!如愛生起時,便會生愁戚、啼哭、憂苦、煩惋、懊悔的。」梵志也至於再三的說:「瞿曇!為甚麼說愛心生時,便會生愁戚、啼哭、憂苦、煩惋、懊悔呢?瞿曇!當知!如愛心生起時,便會生喜心之快樂啊!」

這時,那位梵志,聽佛所說,不說為是(不認為佛所說的為是),唯說為不是後,就從其座位站起,奮頭(振動其頭,搖頭)而去。

那時,在於勝林的門前不遠處,有好多的市郭兒(市的住民),正在共相博戲,梵志遙見後,便作如是之念:世間裡,如有聰明智慧的人,不能越過於博戲之人,我現在寧可到他們之處,如和瞿曇所共論的事,盡向他們說。於是,梵志就往至於眾多的市郭兒(市民),正在共博戲之處,如和世尊所共論的,都盡向他們說。

眾多的市郭博戲兒們聽後,對他說:「梵志!為甚麼說如愛念生起時,便會生憂戚、啼哭、憂苦、煩惋、懊惱呢?梵志!當知!如愛念生起時,便會生喜之心而快樂的。」梵志聽後,便作如是之念:博戲兒所說的,正與我所說的相同。就頷頭(微微點頭)而去。

於是,此論乃輾轉而廣布,而傳入於王宮。拘薩羅王波斯匿,聽聞沙門瞿曇曾作如是之說:「如愛念生起時,便會生愁戚、啼哭、憂苦、煩惋、懊惱。」便對末利皇后(勝鬘皇后。其女同名為勝鬘夫人,故有佛為勝受夫人所說之『勝鬘經』)說:「我聽說瞿曇作如是之說:「如愛念生起時,便會生憂戚、啼哭、憂苦、煩惋、懊悔。」末利皇后聽後,白王說:「如是!大王!如是!大王!如愛念生起時,便會生憂戚、啼哭、憂苦、煩惋、懊悔的。」

拘薩羅王波斯匿對末利皇后說:「聽師宗之說後,其弟子必定會同於其主義。沙門瞿曇是妳的師父,因此之故,妳也會作如是之說,妳是他的弟子,因此之故,會作如是之說:『如果愛念生起時,便會生憂戚、啼哭、憂苦、煩惋、懊惱。』末利皇后白王說:「大王!如果不相信的話,可以自己去問他,也可以遣使去問他。」

於是,拘薩羅王波斯匿,就告訴那利鴦伽(竹膊)梵志說:「你到沙門瞿曇之處,代我問訊沙門瞿曇的聖體康強,安快無病,起居輕便,氣力如常與否?而作如是之說:『拘薩羅王波斯匿問訊(問候)您的聖體康強,安快無病,起居輕便,氣力如常嗎?沙門瞿曇實在作如是之說:如果愛念生起時,便會生憂戚、啼哭、憂苦、煩惋、懊惱嗎?』那利鴦伽!如沙門瞿曇有所說的話,你就應當善受持誦。為甚麼呢?因為像如是之人,終究不會打妄語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