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3日 星期五

阿含經-65

 佛陀又釋其由而說:「為甚麼呢?因為那人已對於那位女人不再有愛念、染著之情之故。如果那位女人因故而與別人共語、共相問訊,往來止宿時,如還會使那人因此而其身心會再生苦惱憂思,那是沒有道理的。像如是的,比丘便作此念:隨所為、隨所行的話,則不善之法會生起,而善法會消滅。如果自斷其苦的話,則不善之法會滅,而善法會生起來。我現在寧可自斷其苦為是。因此,便自斷苦,自斷苦後,不善之法滅,而善法生,就不再斷苦的了。為甚麼呢?因為本所為的,其義理已成就,如果再斷苦,那是沒有這道理的。

他又作此念:如果有所因,而斷其苦,我便已斷。然而我對於欲,仍然如故,未曾斷滅,我現在寧可求斷於欲為是。因此,便求斷欲。他為了斷欲之故,乃獨住,乃遠離,而在於無雜事煩擾之處。或者到了樹下空無一人的安靜之處,或者山岩石室、露地、穰積(槁積)之處,或者到了林中,或者在於塚間。他已在於無事打擾之處,或者到樹下空無一人的安靜之處,而敷尼師檀(坐具),而結跏趺之坐,正身正願,反念而不向,而斷除貪伺(貪欲),心內己沒有諍,看見他人的財物,以及諸生活之具,已不起貪伺,已不欲使我得為己有,他對於貪伺之事,已淨除其心。


像如是的,也除去了瞋恚、睡眠、掉悔,也斷除疑惑,而度脫疑惑,對於諸善法已經沒有猶豫,他對於疑惑,已淨除其心(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惑等五蓋,均已除滅)。


他既斷除此五蓋的心穢(心的污穢)、慧羸(使慧微弱的行為),而離開欲貪,離開不善之法(為初禪的境界),而至於得達第四禪成就而游止於其境界(初禪後,二禪、三禪等文句都省略。請參閱卷一晝度樹經)。他得到如是的禪定,而心清淨,而無穢無煩,柔軟而善住,而得不動心,而趣向於漏盡智通,而作證悟。他便知此苦如真(如實而知道此是苦),如實而知道此為苦習(苦之集),知此苦滅(如實而知道苦之滅),知此苦滅道如真(如實而知道苦滅之道)。如實而知道此為漏,如實而知道此為漏之集,如實而知道此為漏之滅,如實而知道此為漏之滅之道。他如是而知,如是而見後,則其欲漏心解,有漏、無明漏心解脫。解脫後,便知解脫。所謂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後有,知道如真(如實而知道)。


如來乃如是的正心解脫,而得五種的稱譽,而如法無諍,可愛可敬。那五種呢?那些眾生所受的苦與樂,都是由於本作(宿業),如果是這樣的話,如來本有1.妙業,由於本有之妙業之故,如來在於現 在為聖無漏之樂,寂靜止息而得樂覺(樂受),這叫做如來得第一種的稱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