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3日 星期一

第六篇滕文公章句下第三章

周霄問曰:「古之君子仕乎?」
孟子曰:「仕。傳曰:『孔子三月無君,則皇皇如也,出疆必載質。』公明儀曰:『古之人三月無君則弔。』」
「三月無君則弔,不以急乎?」
曰:「士之失位也,猶諸侯之失國家也。禮曰:『諸侯耕助,以供粢盛;夫人蠶繅,以為衣服。犧牲不成,粢盛不潔,衣服不備,不敢以祭。惟士無田,則亦不祭。』牲殺器皿衣服不備,不敢以祭,則不敢以宴,亦不足弔乎?」
「出疆必載質,何也?」
曰:「士之仕也,猶農夫之耕也,農夫豈為出疆舍其耒耜哉?」
曰:「晉國亦仕國也,未嘗聞仕如此其急。仕如此其急也,君子之難仕,何也?」
曰:「丈失生而願為之有室,女子生而願為之有家。父母之心,人皆有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鑽穴隙相窺,踰牆相從,則父母國人皆賤之。古之人未嘗不欲仕也,又惡不由其道。不由其道而往者,與鑽穴隙之類也。」
註:
周霄:趙注:「魏人也。」依戰國魏策,考其年代,當在梁惠王與襄王之時。
三月:趙注:「三月,一時也。物變而不佐君化,故皇皇如有求而不得。」
無君:朱注:「誦不得仕而事君也。」
皇皇如:猶皇皇然,心有求而不得之貌。
出疆:朱注:「謂失位而去國也。」
質 :朱注:「所執以見人者,如士則執雉也。出疆載之者,將以見所適國之君而事之也。」
弔 :哀傷也。               以 :與已通,太也。
諸侯耕助,以供粢盛:助,藉田也,天子諸侯所耕者。藉,借也。天子諸侯雖秉丰躬耕,不過數推而已,餘借民力而為之,故名。趙注:「躬耕勸率其民,收其藉助以供粢盛。」朱注:「黍稷曰粢,在器曰盛。」
夫人蠶繅,以為衣服:趙注:「夫人親執蠶繅之事,以率女功。衣服,祭服。」
不成:趙注:「不實肥腯也。」
惟士無田,則亦不祭:田,圭田也。趙注:「惟,辭也。言惟绌祿之士無圭田者不祭。」
牲殺:祭祀昤所殺之三牲也。趙注:「牲必特殺,故曰殺。」
皿 :所以覆器者也。
士之仕也,猶農夫之耕也:趙注:「孟子言仕之為急,若農夫之不可不耕。」
晉國:蔣伯潛曰:「周霄魏人,魏為三晉之一,故據晉為問。」
仕國:朱注:「謂君子遊宦之國。」
難仕:難於出仕。
室 :夫謂婦曰室,婦謂夫曰家。
媒妁:即婚姻之介紹人。妁,亦媒也。
隙 :牆縫。              與 :與舉通,皆也。

大意:魏國人周霄問孟子說:「古時候的君子,也出來做官嗎?」
孟子說:「出來做官的。古書上說:『孔子如果三個月不做官,沒有君主事奉,就要現出渴求不得的樣子。他失去官位到別國去,車上一定帶着晉見主上的見面禮,希望在別國得到官位。』魯國賢人公明儀也說:『古時候的人,如果三個月沒有君主事奉,就要感到哀傷了。』」
周霄說:「三個月沒有君主事奉,就要感到哀傷,不是太急切了嗎?」
孟子說:「士人失去官位,就和諸侯失去國家一樣。禮經上說:『諸侯親自耕種「藉田」,拿來供作祭祀用的米穀;諸侯的夫人親自養蠶紡絲,拿來做祭祀穿的禮服。假如祭祀用的牛羊豕不夠肥壯,盛在祭器裏的米穀不夠清潔,應該穿的禮瞄不夠完備,就不敢舉行祭祀。士人失去祿位,就沒有了祭祀神明用的田地,也就不能舉行祭祀。』殺死的三牲、祭祀的器皿、該穿的禮服不能齊備,便不敢舉行祭祀,也就不敢安樂;這樣還不足以令人哀傷嗎?」
周霄說:「失掉官位到別國去,車上一定帶着晉見主上的見面禮,是甚麼緣故呢?」
孟子說:「士人出外做官,就和農夫耕田一樣;農夫難道會為了出國,就拋棄他的耒耜嗎?」
周霄說:「我們魏國前身,本是強大的晉國,也是君子願意前來做官的國家,却沒聽說做官竟是這樣急切。既然士人要做官是這樣急切,那麼有道德學問的君子卻又不輕易出來做官,又是為了甚麼呢?」
孟子說:「男子生下來,父母就希望替他找個好妻子;女子生下來,父母就希望替她找個好丈夫;這種做父母的心,人人都有的。假如不等待父母的命令,媒人的說合,在壁上挖出孔穴互相偷看,爬過牆頭隨人私奔;那麼父母和全國的人,都要輕視他們了。古時候的君子,並非不想作官;只是想做官,又憎惡不依正道。不依正道去做官的,全都是挖壁爬牆一類的賤人啊!」

說明:儒家行事依禮而為,有好的才智都願意為百姓謀利,而不為一位君王的野心而出來做官,但內心還是很想幫助有德的國君做事,若有不符合禮制則不願出來做官。
現代的政府官員、公司主管、社團領導等都是不按法規,盡量走後門、強行奪取,只為自己謀利益,不為他人之利益着想,雖有法律約束,但司法不彰,互為苟且,故無所忌憚。若以宗教來講,陽律可逃,陰律就難逃法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