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1日 星期三

阿含經-620

 

那時,世尊用偈回答而說:

所謂昔時有 自調御熱行 舍五欲功德 行清淨梵行

(所謂往昔之時,有仙人,能自調御,而熱心於修習。都捨棄五欲的功德

〔棄除向五欲之本能〕,而行持清淨的梵行。)

梵行及戒行 率至柔軟性 恕亮無害心 忍辱護其意

(行持梵行,以及戒行,而率至於柔軟之性,都是寬恕明亮,而沒有傷害人

之心,而以忍辱去護持其意念。)

昔時有此法 梵志不護此 梵志不守護 所有錢財穀

(往昔之時,有了如此之法,然而梵志們卻不把此法守護。當梵志的,

都不守護所有的錢財穀物〔梵志唯修為務,並不儲積財物〕。

 

誦習錢財穀 梵志守此藏 衣色若干種 屋舍及床榻

(梵志唯有誦習的錢財穀物〔以誦習聖典梵行為他的財寶〕,梵志唯有守護此

庫藏。那些將衣服染成若干種之色,具有了華麗的屋舍,以及床榻的富翁)

豐城及諸國 梵志學如是 此梵志莫害 率守護諸法

(和擁有豐城的國王,以及諸國的人們,都向於梵志,去學習如是之法。

這些梵志們,並沒有害心,都是守護諸法。)

往到於他門 無有拘制彼 發家乞求法 隨其食時到

(因此,往詣他人之門時,並沒有人會拘制他們,都會發家〔開大門〕,請

他們進入,而乞求其法,隨其食時之到來,都非常的歡迎他們來赴食。) 

梵志住在家 見者欲為施 滿四十八年 行清淨梵行

(梵志如不去乞食,而住在於家裡時,人們看到的話,都欲去佈施於他們。

修滿四十八年,行持清淨的梵行。)

求索明行成 昔時梵志行 彼不偷財物 亦無有恐怖

(都在求索明行之完成〔明行足,證悟成道〕,  這就是昔時的梵志之行。

他們不會偷盜人家的財物,也已沒有恐怖之心。)

愛受攝相應 當以共和合 不為煩惱故 怨淫相應法

(喜愛攝受而相應,當以共相和合,不被煩惱所擾之故,那些怨淫相應之

法。) 

諸有梵志者 無能行如是 若有第一行 梵志極堅求

(諸位梵志們,都已不行如是之法了,如果說,有第一行的話,梵志們都極

為堅求。道他們的一切。)

彼諸淫欲法 不行乃至夢 彼因此梵行 自稱梵我梵

(那些諸淫欲之法,已不去行它,乃至作夢也不作到其事情。他們由於此梵行,

而自稱為梵。說:我就是梵。) 

知彼有此行 慧者當知彼 床薄衣極單 食酥乳命存

(知道他們有此行的有智慧的人,當會知他們的床很薄,衣服也非常的單

純,都食酥乳,以保存其生命。)

乞求皆如法 立齋行佈施 齋時無異乞 自於己乞求

(乞求都依法而行,建立齊會(祭天大會)而行佈施時,則齋會時並不異己

而乞,都是自己去乞求的。)

 

2023年10月10日 星期二

阿含經-619

 

居士!(9)如梵志隨藍,行如是的大施,以及佈施滿閻浮場的凡夫的人之食,和佈施百名須陀洹、百名斯陀含、百名阿那含、百名阿羅訶、百名辟支佛之食,而作房舍去佈施於四方的比丘眾,如果有人以歡喜心去皈命於三尊的佛、法、比丘眾,以及受戒的話,則此施對於前施來說,乃為最勝的。居士!(10)如梵志隨藍,行如是的大施,以及佈施滿於閻浮場的凡夫之人之食,佈施百名的須陀洹、百名的斯陀含、百名的阿那含、百名的阿羅訶、百名的辟支佛之食、作房舍佈施於四方的比丘眾、以歡喜心皈命於三尊的佛、法、比丘眾,以及受戒,如果有人為了那一切眾生,而行於慈心,乃至如轂牛之頃(最短的時間)去行慈心的話,則此施對於前施來說,為之最勝的。

居士!(11)如梵志隨藍,行如是之大施,以及佈施於滿閻浮場的凡夫之人之食,佈施於一百名的須陀洹、一百名的斯陀含、一百名的阿那含、一百名的阿羅訶,一百名的辟支佛之食,和作房舍施與四方的比丘眾,以歡喜心而皈命於三尊-佛、法、比丘眾,以及受戒,同時為一切眾生行於慈心,乃至如轂牛的短時間去行慈心,如果有人能觀察一切諸法為無常、苦、空,以及非神(非我)的話,則此施,乃比前施來說,還是此施為最勝的。在於居士你的意見為如何呢?往昔之時的梵志大長者,名叫隨藍的,是異人嗎?你不可作此念!為甚麼呢?因為當知!即是我啊!我往昔之時,曾為梵志大長者,名叫隨藍。居士!我在於那個時候,為自饒益,也饒益他人,饒益很多的人,愍傷世間,而為天、為人而求義,以及饒益,和求安隱快樂。在那個時候所說之法,乃不至於究竟,不究竟白淨,不究竟梵行,不究竟梵行後,在於那時,則不離生老病死,不離啼哭憂戚,也未能得脫一切之苦。

居士!我現在出生於世間,為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調御丈夫)、天人師,號為佛,為眾佑,我現在自饒益,饒益他人,愍傷世間,為天、人求義,以及饒益,也求安隱快樂,我現在所說之法,已得至於究竟,已究竟白淨、究竟梵行,究竟梵行後,我現在就已經離開生老病死、啼哭憂戚,我現在已經得脫一切的苦惱了。」

佛陀所說的就是如是。須達哆居士,以及諸比丘們,聽佛所說,都歡喜奉行!

  

一五六、梵波羅延經第五(第四分別誦)

  

大意:本經敘述佛陀回答梵志所問之事。所謂現在已經沒有梵志在學『故梵志法』(本來的梵志之法。)梵志們久已越過『故梵志之法』。佛陀乃用偈頌誦述其如是之說的理由。

  

結集者的我門,都像如是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遊行在於舍衛國,住在於勝林給孤獨園。

那時,拘娑羅國的眾多的梵志,在於中午之後,彷徉(徘徊)而往詣於佛所,到後,共相問訊,然後退坐在一邊。他們白佛而說:「瞿曇!欲有所問之事,是否聽允我們之問嗎?」世尊告訴他們說:「隨你們之問好了。」

這時,諸梵志們問而說:「瞿曇!現在是否有那些梵志,正在學習古來所留下來的『故梵志之法』嗎?或者都為越過『故梵志之法』嗎?」世尊回答說:「現在已經沒有梵志正在學習『故梵志之法』,梵志們久已越過『故梵志之法』了。」

這時,諸梵志們問而說:「瞿曇!為甚麼現在已經沒有梵志在學習『故梵志之法』?諸位梵志們超越過『故梵志之法』以來,到底已經好久了呢?」

 


2023年10月9日 星期一

阿含經-618

 

居士!如果行妙的佈施時(以好的飲食物去佈施),不是信而施,不故而施(不隨時去施),不自親手去佈施,不自親往去佈施,不思惟而施,不由於信而施,不觀察業的果報而佈施的話,當應觀察會受如是的果報:心不欲得好的家,不欲得好的乘,不欲得好的衣服,不欲得好的飲食,不欲得好的五欲的功德。為甚麼呢?因為以不至心去行施之故。居士!當知!所受的果報就是如是。居士!如果行妙施,而信施,而故施,自手去施,自往去施,思惟而施,由於信而施,觀察業的果報而施的話,應當觀察會有如是的受報:心欲得好的家,欲得好的乘,欲得好的衣服,欲得好的飲食,欲得好的五欲功德。為甚麼呢?因為以其至心而行佈施之故。居士!當知!所受的果報就是如是。

居士!往昔過去之時,有一位梵志大長者,其名叫做隨藍,極大的富樂,資財為無量,有封戶食邑,多諸珍寶,其畜牧產業,不能稱計之多。他所行的佈施,其行像就是如是:以八萬四千的金鉢,盛滿著碎銀,而行如是的大施;以八萬四千的銀鉢,盛滿著碎金,去行如是的大施;以八萬四千的金鉢,盛滿著碎金,去行如是的大施;以八萬四千的銀鉢,盛滿著碎銀,去行如是的大施;以八萬四千的象,將其莊校嚴飾,以白絡覆在其上面,去行如是的大施;以八萬四千之馬,將其莊校嚴飾,以白絡(馬的寵頭)而金合的霏那(福德行,意為:以種種的合金的白絡),去行如是的大施;以八萬四千的牛,以衣繩衣覆去鞭牠,每匹牛都能得一斛的乳汁,去行如是的大施;以八萬四千之女,其姿容都端正,令覩者都能歡悅,都以眾寶瓔珞,去嚴飾得具足,去行如是的大施,何況其餘的食噉含消(飲食物)呢?

居士!如梵志隨藍,行這樣的大施,如果又有(1)佈施充滿於閻浮場(閻浮洲中)的凡夫之飲食的話,此施對於前的佈施來說,此施乃為最勝的。居士!(2)如梵志隨藍之行如是的大施,以及佈施於滿閻浮場的凡夫之人之食,如果又有佈施於一位須陀洹(預流,初果羅漢)之食的話,此施對於前面的佈施來說,此施乃最為優勝的。居士!(3)如梵志隨藍,行如是的大施,以及滿於閻浮場的凡夫之人之食,和佈施於百名的須陀洹之食,如果或有佈施於一位斯陀含(一來,二果羅漢)之食的話,此施比前之施,還要為最勝的。居士!(4)如梵志隨藍之行如是之大施,以及佈施滿於閻浮場之凡夫之人之食,和佈施於一百名須陀洹,一百名斯陀含之食,如果又有佈施於一位阿那含(不還,三果羅漢)之食的話,此施對於前施來說,此施乃最為優勝的。居士!(5)如梵志隨藍之行如是的大施,以及佈施滿於閻浮場的凡夫之人之食,和佈施一百名須陀洹,一百名斯陀含,一百名阿那含之食,如果又有佈施於一位阿羅訶(四果阿羅漢,已解脫生死的聖者)之食的話,則此佈施對於前的佈施來說,此佈施乃為最勝的。

居士!(6)如梵志隨藍行如是的大施,以及佈施滿於閻浮場的凡夫之人之食,和佈施百名須陀洹、百名斯陀含、百名阿那含、百名阿羅訶之食,如果又有佈施於一位辟支佛(緣覺、獨覺)之食的話,則此佈施,對於前施來說,此施乃為最勝的。居士!(7)如梵志隨藍之行如是的大施,以及佈施滿於閻浮場的凡夫之人之食,佈施於百名的須陀洹、百名的斯陀含、百名的阿那含、百名的阿羅訶、百名的辟支佛之食,如果又有佈施於一位如來、無所著、等正覺的食的話,則此佈施乃比前施為最勝的。居士!(8)如梵志隨藍之行如是的大施,以及施滿閻浮場的凡夫之人之食,佈施百名的須陀洹、百名的斯陀含、百名的阿那含、百名的阿羅訶、百名的辟支佛之食,如果有人作房舍,佈施於四方的比丘眾的話,則此施對於前施來說,乃為最勝的。

2023年10月8日 星期日

阿含經-617

 

婆私吒!剎帝利種族的族姓的子弟,如果修習七覺法(擇法、精進、喜、輕安、念、定、舍),善思而善於觀察的話,他就能如是而知,如是而見,其欲漏心會解脫,有漏、無明漏等心也會解脫。欲漏、有漏、無明漏之三漏都解脫後,便知他已解脫,所謂: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後有之身,知如真(如實而知已解脫生死)。像如是的,梵志的種族、鞞舍的種族等族姓的子弟,如果修習七覺法,善思而善於觀察的話,則他們也能如是而知,如是而見,欲漏心會解脫,有漏、無明漏心也會解脫,解脫後,便自知解脫,所謂: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後有,知如真(如實而知道已解脫生死)。婆私吒!像如是的,此三種,都已廣分別了。這時,梵天帝主說此偈而說:

剎利二足尊 謂有種族姓 求學明及行 彼為天人稱

(這位剎帝利出身的為二足之尊,所謂有種族之姓,而求學明〔天眼、宿命、漏盡之三明〕,以及行〔身口意業,正真清淨,自願力行一切之行〕,他乃為天人所稱讚的。)

婆私吒!梵天帝主,乃善說此偈,並不是不善;善歌諷誦,並不是不善;善詠語言,並不是不善。所謂如是之說:

剎利二足尊 謂有種族姓 求學明及行 彼為天人稱

(語譯如前)

為甚麼呢?因為我也是同樣的會有如是之說:

剎利二足尊 謂有種族姓 求學明及行 彼為天人稱

佛陀所說的就是如是,尊者婆私吒、婆羅婆等比丘,以及諸比丘們,聽佛所說,都歡喜奉行!

  

一五五、須達哆經第十四(第四分別誦)  大意:本經敘述佛陀為須達哆長者說施心差別,並不是有關於粗妙之物的問題。其次為比較福田,並以過去曾為梵志的大長者隨藍作喻,所謂佈施凡夫、四果、辟支佛,乃至如來,不若佈施四方的僧舍。又不若受皈依、行慈心,更不若修無常觀!  

結集者的我們,都像如是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遊行在於舍衛國,住在於勝林給孤獨園。

那時,須達哆居士,曾往詣佛所,到後,稽首作禮,然後退坐在一邊。

世尊問他說:「居士之家,是否實行佈施嗎?」須達哆居士回答說:「唯然!世尊!我家乃實行佈施的工作。不過唯以至粗之物,不能說為是好的飲食。都是糠飯、麻羹,和薑菜一片而已。」

世尊告訴他說:「居士!如果佈施粗食,以及佈施妙食,都是同樣的得到果報而已!居士!如果行粗施時,而行不信之施,不依事故而施(也就是不隨時佈施),不自親手去佈施,不自親往去佈施,不思惟而施,不由信而施,不觀察業的果報而佈施的話,當應觀察會受如是之報的:心不欲得好的家,不欲得好的乘,不欲得好的衣被,不欲得好的飲食,不欲得好的五欲功德。為甚麼呢?因為以不至心去行佈施之故。居士!當知!所受的果報就是如是。居士!如果行粗的佈施,而以信施、故施(隨時施)、自手去施,自往去施,思惟而施,由於信而施,觀察業的果報而佈施的話,當應觀察會受如是的果報的:心欲得好的家,欲得好的乘,欲得好的衣被,欲得好的飲食,欲得好的五欲功德。為甚麼呢?因為以其至心之行佈施之故。居士!當知!所受的果報就是如是。

2023年10月3日 星期二

阿含經-616

 

於是,那些異眾生,則以守為病,以守為癰,以守為箭剌,便捨棄其守,而依於無事處(閑林處),在那些地方築作草葉屋,而學禪定。他們依在無事處,而朝朝平旦(每天的朝晨),進入於村邑王域去行乞食。那些眾多的眾生,看見了,便佈施給與,恭敬尊重,而作如是之言:『這位異眾生(不同於他人),乃以守為病,以守為癰,以守為箭刺,便捨棄其守,而依於無事處,而築作草葉屋,而學禪定,這些諸位尊賢們,乃捨棄有害的惡不善之法,就是梵志(清淨的行者),這梵志,就是所謂的梵志。』

那些眾生,雖然在學禪,然而不得禪定,學苦行又不得苦行的好處,學遠離,也不得遠離,學一心卻不得一心,學精進也不得精進,因此,便捨棄無事處,而還回村邑王城,而建造四柱之屋,而造立經書。那些眾多的眾生,看見如此的情形之後,便不再佈施給與,不再恭敬、尊重,而作如是之語:『這些異眾生,乃以守為病(守住於家庭乃是煩雜,故為厭病之處),以守為癰,以守為箭刺,便捨棄其守,而依於無事處,去作草葉屋。在那裡學禪而不能得禪定,學苦行而不得苦行,學遠離而不得遠離,學一心而不得一心,學精進而不得精進,便捨棄無事處,而還回村邑王城,而造作四柱之屋,而造立經書。這些諸位尊賢們,就這樣的更學博聞,而不再學禪,是為博聞,這博聞就謂之博聞。』婆私吒!這叫做初因初緣的世間中有梵志之種,舊宿的第一智,是如法而不是不如法,是如法而為人所尊重的。

於是,那些異眾生,各各都詣諸方,去作田業,是為各各在於諸方而作田業,這各各在於諸方,去作諸田業,就謂之鞞舍(毘舍,農工商之主)。婆私吒!這叫做初因初緣,在世間中有鞞舍之種,為舊宿的第一智,是如法,而不是不如法,如法為人之所尊重的。

婆私吒!在世間中,起此三種姓後,便知有第四之沙門之種的了。為甚麼在世間中有此三種姓後,便知道有第四之沙門種呢?如在於剎帝利族姓之子,能自訶責那惡不善之法,自己討厭憎惡那些惡不善之法,而剃除鬚髮,著袈裟衣,由於至信而舍家,而為無家庭牽累的去學道,而作如是之言:我當作沙門,而行梵行。就這樣的便作沙門,而行諸梵行。像如是的,有梵志種族、鞞舍種族等族姓的子弟,也自訶責那些惡不善之法,自己厭惡那些惡不善之法,而剃除鬚髮,著袈裟衣,由於至信而舍家,而為無家庭牽累的出家去學道,也作如是之念:我當作沙門,去行諸梵行。就這樣的便作沙門,而行諸梵行。婆私吒!像如是的,在此世間中,起此三種姓後,便知有了第四之沙門之種的。

婆私吒!我現在要廣說此三種姓。為甚麼要廣說有此三種姓呢?如果剎帝利種族的族姓的子弟,其身行不善之法,其口與意,也行不善之法的話,則他的身壞命終之後,一向都是會受苦的。像如是的,如果梵志的種族、鞞舍的種族,這些族姓的子弟,其身行不善之法,其口與意也行不善之法的話,則他們的身壞命終之後,一向都會受苦的。婆私吒!如果剎帝利種族的族姓的子弟,其身行善之法,其皿與意也行善的法的話,則他的身壞命終之後,一向都會受安樂的。

像如是的,那些梵志種族、鞞舍種族的族姓之子弟,如果身行善法,口與意也行善法的話,則他們的身壞命終之後,一向都會受樂的。婆私吒!剎帝利種族的族姓的子弟,其身如果行二行(善惡二行),以及護行,其口與意也行善惡之二行,以及護行的話,則他的身壞命終之後,當會受苦與樂之果報。像如是的,那些梵志的種族、鞞舍的種族的族姓的子弟,其身如行善惡二行,以及護行,其口與意,也行善惡二行以及護行的話,則他們的身壞命終之後,都會受苦與樂的果報的。

暫停數日再PO 

2023年10月2日 星期一

阿含經-615

 

於是,那些眾生便聚集,都極為悲傷而啼泣,而作如是之語:『我們都生惡不善之法,所謂我曹大家,都競相儲畜食米。為甚麼呢?因為我們本有的妙色意生,一切支節諸根都具足,而以喜為食,自身都有光明,能升於虛空,久住於淨色(已不再有此現象)。我們乃生地味,有色香味。甚麼為色呢?猶如生酥,以及熟酥之色是。甚麼為味呢?有如蜜丸之味是。我們食地味,而久遠住於世。我們如食地味多的話,便會生惡色,食地味少的話,便會有妙色。從此而知道色,乃有勝有如(劣),由於色有勝如之故,我們各各都相互輕慢而說:我之色為優勝,你之色乃不如。由於色有勝如而生輕慢,以及惡法之故,地味便消滅。地味滅後,我們便生地肥,而有色香味。甚麼色呢?猶如生酥,以及熟酥之色。甚麼味呢?有如蜜丸之味。我們因食地肥,而久遠住於世。我們如食地肥多的話,便會生惡色,食地肥少的話,便會有妙色。從此而知道色乃有勝有如,由於色乃有勝如之故,我們就各各相互輕慢而說:我的色為勝,你的色為不如。由於色之勝如而生輕慢及惡法之故,地肥便會滅。地肥滅後,我們就生婆羅(蔓草、林藤),而有色香味。甚麼色呢?猶如曇華之色是。甚麼味呢?有如淖蜜丸(黏蜜丸)之味。我們食婆羅,而久遠住於世。

我們如食婆羅多的話,便會生惡色,食婆羅少的話,便會有妙色。從此,而知道色乃有勝有如,由於色有勝如之故,我們各各便會共相輕慢而說:我的色為勝,你的色為不如。由於色之勝如而生輕慢,以及惡法之故,婆羅便消滅。婆羅消滅後,我們便生自然的粳米。為白淨而沒有皮,也沒有面槁,長為四寸,朝刈而至於暮就又生出來,暮刈則翌朝便又生,熟時有鹽味,而沒有生之氣,我們就這樣的食那自然的粳米。像如是的,我們將自然的粳米,極取而積聚,則那些宿儲的粳米便生皮面,刈而至於七日,也會生皮面,隨所刈之處,就不再復生了。我們就寧可造作田種,建立標榜吧?』(分配給各人耕種粳米的境界)。

於是,眾生們就造作田種,而竪立標榜。在於其中,有一位眾生,自己有自己的稻穀,卻入他人的田裡,去竊取他人之稻。其稻主看見後,便作如是之語:『咄!咄!弊惡的眾生,為甚麼這樣做呢?

你自己自有自己之稻,而卻入他人的田裡去竊取他人之稻呢?你現在可以回去,以後千萬不可以再作如是!』然而那位眾生,卻又至而再三的竊取他人之稻,其稻主也至再三的看見後,便用拳扠牽詣至於眾人聚會之處,而對那些大眾說:『這一位眾生,自己有自己的稻穀,卻入於我之田內,竊取我的稻穀。』然而那位眾生,也對大眾而說:『這位眾生,乃用其拳來扠我,而牽我來詣大眾的。』

於是,那些諸眾生們,就共聚集會,極為悲傷而啼泣,而作如是之語:『我們乃生惡不善之法,所謂守田而來的。為甚麼呢?因為守田之故,便會共相諍訟,有失去的,有盡的,有互相道說的,有用拳相扠的。我們寧可在於其大眾當中舉薦一位端正的形色,極為微妙,而最為第一的眾生,擁立他為田主(地主、國王)。如果遇到有眾生應該要訶責的話,當使他去訶責那位眾生。假如應該要把他擯棄的眾生的話,當令他把那位眾生擯棄。如果我們所得的稻穀,當以如法輸送給他(繳納給田主)。』

於是,那些眾生當中,如有端正的形色,極妙而最為第一的眾生,大眾便共舉薦他,而立為田主。如遇有應訶責的眾生的話,他便隨意訶責。如遇有應該擯棄的眾生的話,他便把那位眾生擯棄。如果各人有稻穀的話,便以如法輸送給與那位,就是所謂田主的眾生。這位田主就是所謂的剎帝利。請他如法而使諸眾生能得安樂,守護眾生,而行律戒,就是王。這位王,就叫做王。婆私吒!這叫做初因初綠的世間中之剎帝利種(王族,田主),舊宿第一的智慧,是如法,而不是不如法,是如法而為人之所尊重的。

 

2023年10月1日 星期日

阿含經-614

 

婆私吒!如有眾生食地肥多的話,便會生惡色;食地肥少的人,便會有妙色。從是而知色有勝有如(劣),由於色有勝如之故,眾生與眾生就會共相輕慢而說:『我的色為優勝,你的色為不如(卑劣)。』由於色之勝如而生輕慢,及惡法之故,地肥便消滅。地肥滅後,那些眾生們便會共相聚集,而極為悲傷啼泣,而作如是之語:『捺何地肥!捺何地肥!』(已沒有地肥之捺何,地肥已滅了。)猶如現在的人,被他人所責訶那樣,並不說本來之用字之義,雖然受持而不知其中之義,對於此說,而觀察其義,也是如是。婆私吒!地肥滅後,那些眾生,乃生婆羅(林藤),而有色香味。甚麼色呢?猶如曇華(靈瑞華)之色。甚麼味呢?如淖蜜丸(黎蜜九)之味。他們食此婆羅後,住世久遠(已久住於世間)。

婆私吒!如果有眾生食婆羅,食很多的話,便會生惡色;如食婆羅少的話,便會有妙色。從是而知色有勝有如,由於色有勝如之故,眾生與眾生便會共相輕慢而說:『我的色為勝,你的色為不如。』由於色之勝如而生輕慢,及惡法之故,婆羅便消滅。婆羅滅後,那些眾生們便會共相聚集,而極為悲傷啼泣,而作如是之言:『捺何婆羅!捺何婆羅!』(義同前)。猶如現在的人,被苦法所觸,而不說本來之字義,雖受持而不知其義,對於此說,而觀察其義,也是如是的道理。

婆私吒!婆羅滅後,那些眾生就生自然的粳米,(不必耕而熟之米)白淨而無皮,也沒有面槁(無糠、無谷皮),長有四寸,朝晨刈後,其暮又生,其暮刈後,翌朝又生。熟而有鹽味,沒有生氣,眾生都食此自然的粳米。像如是的,那些眾生食此自然的粳米後,那些眾生們便生若干之形,或有眾生,而生為男形,或有眾生而生為女形。如那些眾生,生為男女之形的話,則他們相互看見,便作如是之語:『惡眾生已生了!惡眾生已生了!』

婆私吒!所謂惡眾生之生,乃為說婦人之義。如那些眾生,已生男形及女形的話,則那些眾生們便會更相伺看。更相伺看後,眼睛就會更為相視,更為相視後,就會更為相染,更為相染之後,便會有煩熱,有煩熱後,便會相愛著,相愛著後,便會行於欲。如果看見行欲的話,便會用木石,或者會用杖塊去打擲他,便作如是之語而說:『咄!(愚哉!)弊惡的眾生,作非法之事!』為甚麼眾生會共作如是的事呢?猶如現在的人,迎新婦之時,就用襆華去散佈,或者用華鬘去垂掛在其身上,而作如是之言:『新婦安隱!新婦安隱!』本來所可憎的,現在乃為所可愛的。婆私吒!如果有眾生,乃厭惡不淨之法,憎惡而羞恥,而懷慚愧的話,他便會離開大眾,經過一日、二日,乃至六、七日,或者為半月、一月,乃至一歲。婆私吒!如果有眾生欲得行此不淨行的話,他便會作家(造屋舍),而作如是之說:『在此中作惡!在此中作惡!』婆私吒!這叫做初因初緣之世間,起家之法,為舊的第一智,為如法,而不是不如法,為如法,而被人尊重。

在於其中,有一位懶惰的眾生,便作如是之說:我現在為甚麼要日日(每日)常去取自然的粳米呢?我現在寧可並取一日所食之直嗎?(應該將一天所食之量,把它取儲起來為妙!)他便並取一日的食米。於是,有一位眾生對那位眾生說:『眾生!你來共行取米好嗎?』他就回答而說:『我已經並取過了,你自己去取吧!』那位眾生聽後,便作如是之念:此實為善(好極了!)此實在是令人爽快之事啊!我也寧可並取明天所應食之米嗎?他便並取明日的食米來。又有一位眾生對那位眾生說:『眾生!你來共行取米嗎?』他就回答而說:『我已並取明天所須的食米了,你自己去取吧!』那位眾生聽後,便作如是念:此實為善!此實為快!我現在寧可並取七日的食米來嗎?這時,那位眾生就便去取七日所須之米來。像如是的,那些眾生,將自然的粳米極取而積聚,則那些宿聚的粳米,便會生皮面,刈至於七天,也生皮面,隨所刈之處,就不再生米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