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0日 星期五

臉書分享:心寬路廣

水到絕境是飛瀑,人到絕境是重生。
人與人之間,可以近,也可以遠;情與情之間,可以濃,也可以淡;事與事之間,可以繁,也可以簡;不要苛求别人都對自己好,不要苛求别人都對自己不計較。

生活中,總會有人對你說三道四,總會有人對你指手劃脚。學會不在意,約束好自己, 把該做的事做好,把該走的路走好,保持善良,做到真誠,寬容待别人,嚴以律自己, 其他一切隨意就好。

佛說:「與你無緣的人,你與他說話再多也是廢話。與你有緣的人,                 你的存在就能驚醒他所有的感覺」。

一份好的感情或友誼,不是追逐,而是相吸;不是糾纏,而是隨意;不是遊戲,而是珍惜。濃淡相宜間,是靈魂的默契;遠近相安間,是自由的呼吸,是距離的美麗。可以肆意暢談,也可以沉默不語,因為心懂;可以朝夕相處,也可以久而不見。

走過的路,脚會記得;愛過的人,心會記得。貓喜歡吃魚,可貓不會游泳。魚喜歡吃蚯蚓,可魚又不能上岸。上帝給了你很多誘惑,却不讓你輕易得到。

但是,總不能流血就喊痛。怕黑就開燈,想念就聯繫,疲憊就放空,孤立脆弱就想家。
路,不通時,選擇遶行;心,不快時,選擇看淡;情,漸遠行,選擇隨意。

有些事,挺一挺,就過去了;有些人,狠一狠,就忘記了;有些苦,笑一笑,就冰釋了;有顆心,傷一傷,就堅强了。今天再大的事,到了明天就是小事;今年再大的事,到了明年就是故事;今生再大的事,到了來世就是傳說。

我們最多也就是個有故事的人,所以,當生活中、工作中遇到不順的事,對自己說一聲:今天會過去,明天會到來,新的一天開始,放下所有一切。人生就像蒲公英,看似自由,却身不由己。
有些事,不是不在意,而是在意了又能怎樣。人生没有如果,只有後果和結果。命運只有自己掌握,别人掌控不了。成熟了,就是用微笑來面對一切事情。水到絕境是飛瀑,人到絕境是重來。慢慢才知道,有您這朋友是福氣!

昨天我看到這樣的一句話:「成功路上並不擁擠,因為堅持的人不                     多。」非常感謝,傳播這句話的人。
我感覺我真的是和您一樣,太幸運了。我們都覺得做一份事業,為什麼都那麼難呢,為什麼競爭那麼激烈呢。曾經也非常埋怨,成功路上為什麼那麼難。今天能遇到這句話,一句不用感悟就能看懂的話,真的是太幸運了,成功路上並不擁擠,這句話道破了天機。

一、成功路上需要選擇,但會選擇的人不多。
太多人是因為別人和他說了,這個行業不錯,這個行業,挺賺錢的,很多人因此而進入了一個行業,或者叫進入了某家公司,開始運作屬於他的事業,孰不知,這個是你本人的選擇嗎,你知道如何選擇嗎?成功路上,很大一部分跟風者,因此被淘汰,成為行業過客。成功路上,這部分人直接被刷掉了。

二、成功需要貴人指引,但有導師的人不多。
很多人只所以沒有成功,不知道如何去做,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因為他的生命中還沒有出現這樣的一位貴人,這樣的一位成功的導師。很多人之所以沒有成功,那是因為他的生命中沒有出現一位引路人。他並不是不努力,而是他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

三、成功需要不斷學習,但會學習的人不多。
成功路上需要不斷的學習。我們都知道一句話,大成功者是終身學習者,大成功者是大磨難者。這裏都體現了學習的重要性,社會上80%的人都是被動學習者,被逼無奈才會進入學習期。我們也聽說過這樣的與句話,學校裏學到的知識僅僅是整個人生的5%還不到,而更多來自於社會上的學習。但是會學習的人不多,主動學習,緊跟時代步伐的人更是少之又少,知道為什麼成功者是少數人的道理了吧。

四、成功路上需要準備,但是有準備的不多。
成功路上需要準備,另一個意思是,你要知道自己幾斤幾兩,很多人因為別人的成功而動容,認為自己他可以成功,自己一定行,當然有這樣的信心很好,但是你分析過沒?那些成功人士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起步的。成功是人事,他們腳踏實地的一步一步的前行,不斷的為自己創造各種條件,自身能力的提升,時間的管理,基礎資金的累積。但太多人,看到別人成功了,自己還沒搞清楚,就拼命的追著跑,摔跤的可是他自己。

五、成功路上需要付出,但懂得付出的不多。
成功路上需要正確的付出,我相信知道付出就有回報的道理的人比比皆是,但是懂得正確付出的人不多。一個非常簡單的例子可以闡明,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很多人熱衷於給予,做慈善,但是這種給予沒有能讓需要幫助的人得到本質的幫助。窮人之所以窮,不是你給他幾千元錢可以解決的,您應該教會他,如何通過努力去改變的他的現狀。窮人之所以窮,是因為他沒有:成為富人的野心。
錯誤的付出,錯誤的給予,你將為此得到相應懲罰。

六、成功路上需要目標,但知道方向的不多。
有一種東西,有的人一輩子都沒有,有了這種東西的人,都有大成就,都是大能量的人。這種東西一旦擁有,說什麼你都不會退縮,勇往直前,有了他,眼前的困難簡直就是微乎其微。這個社會上有80%~90%都沒有這個。這個到底是什麼呢。有的人說那是夢想,有的人說,不就是人生目標嗎!不是,不是,是比這個更高的東西,你可以叫他信仰,你可以叫他使命。也就是這一輩子不管發生任何事情,你都會堅持,為之奮鬥的東西。

七、成功路上全命以赴,他全力以赴都不行。
成功路上需要全命以赴,成功需要矢志不渝的努力。飛人喬丹,這樣講他的籃球事業,籃球那種東西我叫它生命。我們找到我們的人生的使命的時候,我們定位我們的人生的時候,我們就應該用生命來完成它!這個社會懂道理的人到處都是,但是去行動的人太少了。任何事業的成功不是想出來的,一定是去行動,行動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犯錯誤,我必然會修正路線與方法。僅僅想一想,是產生不了任何結果的。一句話,一心向著目標行動的人,整個世界都會為他讓路。

八、成功路上並不擁擠,因為堅持的人不多。
成功路上並不擁擠,因為堅持的人不多。不是嗎,放棄等於100%的失敗。堅持你才知道,這一路上有多少事情是要去做的,堅持你才知道,這一路上有多少需要去學習的。任何一條成功路上隨著時間的推移,同行者會越來越少。或許我可以把一個詞做一點點修改,勝者為王,改成「剩著為王」這個詞來表達。成功路上,過五關斬六將,不斷堅持與升級,最終能和你走到成功終點的人不多。譬如念佛者眾多,能到西方極樂世界者少。


2015年2月19日 星期四

第十四篇盡心章句下第二、三章


孟子曰:「春秋無義戰。彼善於此,則有之矣。征者上伐下也,敵國不相征也。」
註:
春秋無義戰:朱注:「春秋每書諸侯戰伐之事,必加譏眨,以著其擅興之罪,無有以為合於義而許之者。」
彼善於此:朱注:「為召陵之師之類是也。」無疏:「召陵之役,雖以兵事,而不傷一卒,不折一矢,無異衣裳之會,故春秋善之。」
征 :朱注:「征,所以正人也,諸侯有罪,則天子討而正之,此春秋所以無義踐也。」

大意:孟子說:「春秋時代,沒有合於義理的戰爭;不過一方比另一方稍好些,那是有的。所謂征,原是天子討伐有罪的諸侯;敵對的諸侯國家,是不可以互相討伐的啊!」


說明:春秋戰國是沒有一天無戰爭,人民受此受難,孟子此章為警戒好戰諸侯。
召陵之役,又稱召陵之會,是春秋時期齊國
首的中原諸侯國與楚國的會盟。
春秋初期,楚國向中原挺進。公元656齊桓公借自己的妾室蔡姬被蔡國嫁到楚國的事,率領中原諸侯齊及八國,討伐蔡國。楚成王援救蔡國,齊楚兩國在召陵(今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區)會盟。楚國屈完說齊楚風馬牛不相及,齊國為什麼進犯楚國。管仲責備楚國不能按時向周王室進貢苞茅,最後雙方達成妥協。齊桓公並沒有以武力壓服楚國,但是抑制了楚國的北擴,使齊桓公的霸主地位更加穩固。(苞茅即茅草,春秋大祭使用,表敬大地養萬物,即三獻禮之灌茅砂,現其三獻禮儀記於大陸天壇。)

孟子曰:「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於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無敵於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註:
武成:朱注;「周書篇名,武王伐紂,歸而紀事之書也。」
取二三策:言取二三竹簡之言,餘不盡信也。
血之流杵:朱注:「杵,舂杵民。武成言武王伐紂,紂之前徒倒戈,攻於後以敗,血流漂杵。」

大意:孟子說:「如果完全相信書上所記載的話,那倒不如沒有書來得好。我對於周書武成篇的文字,只取信於二三片竹簡罷了。
仁愛百姓的人,是全天下沒有敵手的;像武王這樣最仁愛的人去征伐那最不仁愛的紂王,怎麼會殺得血流漂杵呢?」

說明:盡信書不如無書,這句話是至理銘言。
孟子在此也是有矛盾,以自己的想法看世界,那一場戰爭不是血流成河,江山都是踏千萬屍骨而得,那能血流舂杵而已。

讀書要明其真意,而非文字之表面;所以佛陀說:「依了義,不依不了義。」況且大部分的書是後代人編撰出來,似是而非。
例如三國時代,無赤壁之戰。三國演義是一本故事書,杜撰出來,後代戲劇為討好票房,添油加醋,久而久之好像真有此事。

六祖就是知道「盡信書不如無書」,所以他不讀經書,是向悉達多太子學習的,故兩人都成佛。

讀書能明真意者最高成就為菩薩或賢人,大部分都是尊者、上人、和尚、君子而已。

2015年2月18日 星期三

臉書分享:泥路中覺悟


要想實現目標,就得經歷一定的考驗。
玄真大師剛剛遁入空門時,寺裏的住持讓他做個誰都不願做的行腳僧。每天,他都很勤奮地做著住持交給他的工作,已經兩年了,他每天如此,從來沒有一次讓住持對他的工作感到不滿。
可是他一直想不明白,為什麼別人都在做著很輕鬆的活,而自己卻一直在做寺裏最苦最累的工作。他認為自己很委屈,覺得住持分配得一點兒都不公平。有一天,已經日上三竿了,玄真依舊大睡不起。住持很奇怪,推開玄真的房門,只見床邊堆了一大堆破破爛爛的僧鞋。
住持很奇怪,於是叫醒玄真問:「你今天不外出化緣,堆這麼一堆破僧鞋幹什麼?」
玄真打了一個哈欠說:「別人一年都穿不破一雙僧鞋,我剛剃度一年多,就穿爛了這麼多的鞋子。」
住持一聽就明白了,微微一笑說:「昨天夜裏剛落了一場雨,你隨我到寺前的路上走走吧。」寺前是一座黃土坡,由於剛下過雨,路面泥濘不堪。
住持拍著玄真的肩膀說:「你是願意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還是想做一個能光大佛法的名僧?」
玄真回答說:「當然想做光大佛法的名僧了。」
住持撚須一笑接著問:「你昨天是否在這條路上走過?」
玄真說:「當然。」
住持問:「你能找到自己的腳印嗎?」
玄真不解地說:「我每天走的路都是又乾又硬,那裡能找到自己的腳印?」
住持又笑笑說:「今天再在這條路上走一趟,你能找到你的腳印嗎?」
玄真說:「當然能了。」
住持笑著沒有再說話,只是看著玄真。
玄真愣了一下,然後馬上明白了住持的教誨,開悟了。
要想實現目標,就得經歷一定的考驗。不經歷一定的磨煉,就像行走在又乾又硬的地面,是不會留下痕跡的。

畢竟,雨後的花朵才更嬌豔。(修行是在心行,而非在讀經、念佛;讀經要你明白經意而自己做到,念佛是要你念出自己的自性佛,拜佛是要你低下頭而學謙謙君子,故能弘揚佛法的大名師,將來要到那裏都不知道?只博得供養而已。)

2015年2月17日 星期二

臉書分享:做真誠的自己

愛因斯坦證明了物質即是能量,能量即是物質,二者之間可以互相轉化。人體是物質也是能量,而人的情緒是身體對思想的反應,也是能量的體現。
這個世界上的人只分兩種,一種是能量流動順暢的,一種是能量流動不流暢的。一個人看到路邊有個蒼蠅館,想都沒想就進去,暢快的吃了一碗麵,這是能量流動順暢的。而另一個人站在門口,聞著味道流口水,但看到飛舞的蒼蠅又厭惡,欲行又止,這就是能量流動不順暢的。
能量就是能量,能量並不分正能量和負能量。能量需要流動,不論是正能量還是負能量。若能量流動不暢,就會被阻塞在身體某處。比如孩子哭的時候,正是宣洩負面情緒的時候,家長會這樣教育孩子,男孩子要堅強,有淚不輕彈。結果如何呢,孩子不哭了,能量阻塞了,淤積在身體裡,並沒有消失。男人被堅強,為了符合要求,掩蓋住自己軟弱的地方,壓制自己負面情緒的流動,展現出所謂男人的堅強。時間長了,積成了心理疾病。
能量流動不順暢的人是糾結的,他內在的能量都在和自我做鬥爭。而自我是一堆概念,觀點和思維定式,這是從家庭,社會及個人經歷中學來的。我們整個的人生都在維護自我,強化自我的生存,沒有這些所謂的概念,我們好像就沒法活了。
你有疲憊的時候嗎?你有心力憔悴的時候嗎?在這個分裂的世界,能量被大量無謂的消耗了。無夢的深度睡眠會讓我們經歷和體力恢復很快,為什麼呢?因為,那是一個沒有分裂的世界,你不會在此去維護你的那些大道理,大概念,大理念等。維護我們身體的正常運轉並不需要太多的能量。
而白天,我們的能量被大量的消耗掉了;聽到某地官員腐敗,氣的渾身發抖,為什麼會有這麼多蛀蟲?看到有人當眾隨地吐痰,氣的恨不得上去踢一腳,怎麼如此沒有公共道德?發現老公出門不擦皮鞋,氣的大聲呵斥,為什麼不知道做人的禮儀?孩子考試不是第一,氣的怒斥孩子,為什麼貪玩沒有努力?我們的能量就這樣被消耗了。但事情並沒有改變。
能量流動暢通的人,身體是柔軟的,笑容是柔軟的,別人在的他的身邊感覺很舒服;而能量流動不暢的人,身體是硬的,給別人的感覺也是硬的。
我們無法改變自己,無法改變別人,無法改變世界,我們只能接納。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允許自己負面情緒的流動,讓自己的內心和諧,讓自己的能量順暢的流動起來!無分別心的看這個世界,你會平和許多,能量會流動的更加順暢!
(宗教家講自性就是能量,肉體就是物質,兩者可以分離。一者死亡分離,一者修煉到家時活著也能分離,而能離合自如;宇宙間有物質世界,有能量世界,活著的人能量分離去能量世界,可以和同階之能量體互動,一般人是不信,但現已被量子力學證明是有可能的。)


第十四篇盡心章句下第一章


孟子曰:「不仁哉,梁惠王也!仁者以其所愛及其所不愛,不仁者以其所不愛及其所愛。」
公孫丑曰:「何謂也?」
「梁惠王以土地之故,糜爛其民而戰之,大敗,將復之,恐不能勝,故驅其所愛子弟以殉之,是之謂以其所不愛及其所愛也。」

註:
不仁哉:趙注:「惠王好戰殺人,故孟子曰:不仁哉!」
以其所愛及其所不愛:趙注:「以,用也。」朱注:「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所謂以其所愛及其所不愛也。」即謂仁者用其所親近者之心,推而愛其所不愛之疏遠的人也。(案:所不愛指人民,所愛指其子。)
土地之故:趙注:「惠王貪利鄰國之土地而戰。」
糜爛其民而戰之:謂使民戰死,粉身碎骨,血肉成漿也。
復之:再戰也。
驅其所愛子弟以殉之:指「東敗於齊長子死焉」之事。史記魏世家:「惠王三十年,魏伐趙,趙告急於齊,魏敗於馬陵,齊虜魏太子申,殺將軍龐涓。」

大意:孟子說:「梁惠王真是沒有仁心啊!有仁德的人,是用那愛惜親近的人的心,推到他所不愛的關係疏遠的人身上。不仁的人,卻是用那不愛惜疏遠的人的心,加到所愛惜的關係親近的人身上。」
公孫丑便問:「這是什麼意思呢?」
孟子回答說:「梁惠王為了爭奪土地的緣故,不惜犧牲人民,強迫他們去打仗,結果打了大敗仗;還要再打下去,又恐怕不能得勝,於是驅使他所愛的子弟去拚著命戰死在沙場上。這就叫做『用那不愛惜疏遠的人的心,加到所愛惜的關係親近的人身上啊!』」

說明:這章應是武將的野心致使君王的貪婪,龐涓是當時名將,魏國大將軍,陷害師兄孫臏,常建議君王向外爭戰,可得更多賞賜,而與太子申連同一氣,沒想到孫臏未死而到齊國,獻計於馬陵火箭射死龐涓虜太子申,迫魏遷都於梁,故稱梁惠王。

現在台灣小國無力於軍事,而各縣市首長為能揚名發財,就向中央要經費或借貨來建設,故各種建設不是無用就是偷工減料。古今一樣,為了做官就是要發財,什麼人民公僕,為百姓服務,那是騙人的。

現在看起來台灣是民主國家,不容易產生有形的戰亂,但無形的禍亂早存在社會中,值此末世時期,各各有識之士皆爭名奪利,各宗各派,結黨營私,想奪權謀利;而無識之人,被牽入其中,爭地盤,經營色、毒之行業,當第一線將為炮灰而不知,真是可憐憫者。


2015年2月16日 星期一

臉書分享:現代的教化╱洪蘭


一個朋友的孩子大學畢業半年了,沒有去找事,窩在家裡,白天睡覺,晚上上網。
最近跟他父母要錢,想去美國遊學,朋友來問我該不該讓他去,我望著他蒼蒼的白髮說:
「你如果真的要為孩子好,讓他去,但是不要給他錢。」

我想到了我妹婿的故事。
我妹婿是美國人,從小就想作水手,嚮往外面的世界,想先環遊世界再回學校念書。
雖然他父親是醫生,家庭經濟環境許可,但是父母並不給他錢,他也沒向家裡要,高中一畢業就先去阿拉斯加伐木存錢,
因為阿拉斯加夏天日照很長,太陽到午夜才落下,三點多又升上來了,他一天如果工作十六小時,伐一季木的工資可以讓他環遊世界三季。他在走遍世界兩年之後才回大學去念書。
因為他是在自己深思熟慮之下才決定念的科系,所以三年就把四年的學分修完,出來就業。
他工作得很順利,可以說平步青雲,一直做到總工程師。

有一次,他告訴我一個小故事,說這件事影響了他一生。
他在阿拉斯加打工時,曾與一個朋友在山上聽到狼的嗥叫聲,他們很緊張的四處搜尋,結果發現是一隻母狼腳被捕獸器夾住,正在號嚎,他一看到那個奇特的捕獸器,就知道是名老工人的,他業餘捕獸,賣毛皮補貼家用,但是這名老人因心臟病已被直升機送到安克瑞契醫院去急救了,這隻母狼會因為沒有人處理而餓死。

他想釋放母狼,但母狼很凶,他無法靠近,他又發現母狼在滴乳,表示狼穴中還有小狼,所以他與同伴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找到狼穴,
將四隻小狼抱來母狼處吃奶,以免餓死。他把自己的食物分給母狼吃,以維持母狼的生命,晚上還得在母狼附近露營,
保護這個狼家庭,因為母狼被夾住了,無法自衛。

一直到第五天,他去餵食時,發現母狼的尾巴有稍微搖一搖,他知道他已開始獲得母狼的信任了,
又過了三天,母狼才讓他靠近到可以把獸夾鬆開,把母狼釋放出來。
母狼自由後,舐了他的手,讓他替牠的腳上藥後,才帶著小狼走開,一路還頻頻回頭望他。

他坐在大石頭上想,如果人類可以讓凶猛的野狼來舐他的手,成為朋友,難道人類不能讓另一個人放下武器成為朋友嗎?
他決定以後先對別人表現誠意,因為從這件事中看到,先釋放出誠意,對方一定會以誠相報。
(他開玩笑說,如果不是這樣,那就是禽獸不如。)

因此,他在公司中以誠待人,先假設別人都是善意,再解釋他的行為,常常幫助別人,不計較小事。
所以他每年都升一級,爬得很快。最重要的是,他每天過得很愉快,助人的人是比被助的人快樂得多,

雖然他並不知道中國有「施比受更有福」這句話,但是他的生活證明了這一點。
他對我說,他一直很感謝阿拉斯加的經驗,因為這使他一生受用不盡。
的確,只有自己想要的東西才會珍惜,下過霜的柿子才會甜, 人也是經過磨鍊了才會成熟。

如果一個人大學畢業了還不知道自己要什麼,那麼應該要讓他去外面磨鍊一下,不要給他錢,讓他自食其力,給他一個機會去證明自己、體驗人生,相信他也能從中得到一個對他一生受用不盡的經驗。




第十三篇盡心章句上第四十六章


 孟子曰:「知者無不知也,當務之為急;仁者無不愛也,急親賢之                       為務。堯舜之知而不遍物,急先務也;堯舜之仁不遍愛                         人,急親賢也。不能三年之喪,而緦小功之察;放飯流                        歠,而問無齒決,是之謂不知務。」
註:
知 :同「智」。
徧物:言徧知百工之事也。物,事也。
緦 :麻布之細者,喪服之最輕者用之,三月之喪也。
小功:喪服,用稍粗熟布為之,五月之喪也。
察 :致詳也。
放飯流歠:放飯,大吃而飯粒狼藉也。流歠,大喝而湯水從口角流溢也。朱注:「放飯流歠,不敬之大者也。」
問 :講求之意。
齒決:牙齒咬斷乾肉也。朱注:「齧斷肉乾,不敬之小者也。」

大意:孟子說:「明智的人,沒有不知道的,但總以當前應做的
                 事務為重要;仁愛的人沒有不愛人的,但總以先親近賢
                 能的人為要務。以堯舜的明智,也不能徧曉事事物物,
                 因為要急於先辦重要的事務;以堯舜的仁愛,也不能徧
                 愛所有的人,因為要急於先親近賢能的人。所以不能守
                 三年的喪服的人,卻在細察那三個月的緦服,和五個月
                 的小功服;飲食時大吃大喝,飯粒狼藉,湯水流溢,放
                 肆不拘,卻在講究不要用牙齒咬斷乾肉的小禮節;這真
                叫做不知輕重緩急了。」

說明:孟子主張物有本末,事有終始。三年之喪不重視,而計較三月之喪服或五月之小功喪;聖賢如堯舜,也是徧國事圍繞,但還是先找尋賢能輔政,政分輕重,必先重後輕處理。像那些喪事吃喝是微小之事,大臣不用參管,不會影響國家人民之福祉的。

20150204遠航墜機是大事,一個有經驗指揮人員都沒有,而讓那些消防弟兄負責,若有一位主揮官在場,立即下令國防部聯勤單位就戰鬥位置,架浮橋、大吊車齊動,把飛機拉上地面,中研院海洋所探測器,海軍蛙人,分水、陸急救,24小時搞定,就不用枉死那麼多人。

行政院各相關部會首長、台北市長都不到位,那責任算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