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1日 星期一

中阿含經

 悟慈和尚譯述:中阿含經

一、善法經第一
大意:本經敘述佛陀告訴諸比丘:假如一位比丘成就知法、知義、知時、知節、知己、知眾、知人勝如的七法的話,便能在於賢聖得歡樂處,而正趣於漏盡。
結集者的我們,都像這樣的聽過:有一個時候,佛陀遊化在於舍衛國,住在於勝林給孤獨園(祇樹給孤獨園,祇園精舍,在舍衛城南門外)。
那時,世尊告訴諸比丘們說:「如果有比丘,能成就七法的話,便對於賢聖之道,能得歡喜安樂,而正趣於漏盡(煩惱滅盡)。甚麼叫做七法呢?所謂比丘,能知法、知義、知時、知節、知己、知眾,以及知道人之勝如(知道眾人的根元,也就是知道不同種類之人性的勝劣)是。
(1)甚麼叫做比丘之知道法呢?所謂比丘。
知道1.正經(十二部經之契經,指散文體之經)
知道2.歌詠(祇夜,重頌。混有散文、韻文之偈)
知道3.記說(受記。如對於來問之回答解說,或佛陀預言弟子之命終後等事之因緣)
知道4.偈咃(伽陀,頌,孤起頌,不重頌,唯以偈文而成的)
知道5.因緣(佛陀之諸教化之緣起、因緣)
知道6.撰錄(佛陀說法教化時所引用的各種譬喻之集成)
知道7.本起(以「此實在是由於世尊所說」之語為始等,也是佛陀 敘說弟子宿世之事)
知道8.此說(自說,應感興而唱之頌。是佛陀隨意歡喜所說之句),知道9.生處(本生經。集有關於世尊之前生的因緣)
知道10.廣解(方廣,得智與滿足而問之經。所謂由淺入深,廣說菩薩道的真理)
知道11.未曾有法(如「阿難有四未曾有之法」等,為關連於未曾有之經。或以未曾有之法來稱歎佛德之奇特)
以及知道12.說義(論議,經之批註。或布衍其意義而說之法。
以上為十二部經,就中,除了5.6.12.之外之九,為之九分教)。
這叫做比丘之知法,如果當為比丘的,不知道法的話。
他就謂之不知正經,不知歌詠、記說、偈咃、因緣、撰錄、本起、此說、生處、廣解、未曾有法,以及說義。像如是的話,為之比丘之不知法。
如果有比丘,善知法的話,他就謂之知道正經、歌詠、記說、偈咃、因緣、撰錄、本起、此說、生處、廣解、未曾有法,以及說義,這叫做比丘之善知法。
(2)甚麼叫做比丘之知義呢?所謂比丘能知彼彼(各各)之說之義。如這事就是那樣的義理,這事就是這樣的義理等,都能了知,這叫做比丘之知義。如果有比丘,不知道義的話,就叫做不知彼彼(各各)之說之義。如這為那樣,這就是這樣等,都不能了知。像如是的話,就叫做比丘之不知義。如果有比丘,善知義的話,就叫做能知彼彼(各各)之說之義,這就是那樣之義,這就是這樣之義,這叫做比丘之善知義。
(3)甚麼叫做比丘之知時呢?所謂比丘知道此時應當修習下相(下等的事相),此時應當修習高相(高等的事相),此時應當修習舍相(中等的事相),這叫做比丘之知時。如果有比丘,並不知時的話,即他就不能知道此時當修下相,此時當修高相,此時當修舍相。像如是的比丘,為之不知時。如果有比丘,善知時的話,他就在於此時當知應修下相,此時當修高相,此時當修舍相,這叫做比丘之善知時(「七知經說:此時應思惟寂滅想,此時應思惟受行想,此時應思惟慎護想。巴利文即說:此為說示時,此為質問時,此為專心努力時,此為晏坐時,由此可了知下、高、舍等相之義)。
(4)甚麼叫做比丘之知節(知量)呢?所謂比丘之知節,即如飲、如食(飲食節制知量),或者是去。或者是住,或者是坐,或者是臥,或者是語,或者是默(行住坐臥,談吐默然,均如決節量),或者是大小便的時間,乃至捐除睡眠(節眠),都修行正智,這叫做比丘之知節。如果一位比丘不知量節制的話,則此人乃謂不管是飲,或者是食,或者是去,或者是住,或者是坐,或者是臥,或者是語,或者是默,或者是大小便,或者是捐除睡眠等,都不知修行正智。像如是之比丘,叫做不知節。如果有比丘,善知節的話,即謂不管是飲,或者是食,或者是去,或者是住,或者是坐,或者是臥,或者是語,或者是默,或者是大小便,或者是捐除睡眠,都知道修行正智,這叫做比丘之善知節。
(5)甚麼叫做比丘之知己(通達於聖典)呢?所謂比丘能自知:我有這種信仰,我有持戒、多聞、佈施、智慧、辯才、阿含(教法),及所得(事事都能自知),這叫做比丘之知己(自知通達了知於聖典)。如果有比丘,不知自己的話,即他自我就不知其有所信仰、持戒、多聞、佈施、智慧、辯才、阿含(教法),以及其所得,像如是的比丘,為之不知己。如果有比丘,善知己的話,即所謂,乃自我知道有了其所信仰、持戒、多聞、佈施、智慧、辯才、阿含(教法),以及其所得,這叫做比丘之善知己。
(6)甚麼叫做比丘之善知眾呢?所謂比丘,知道此為剎帝利眾(王、武士族),此為梵志眾(婆羅門、神職人物),此為居士眾,此為沙門眾,我對於這些眾生,應該知道當如是而去,如是而住,如是而坐,如是而語,如是而默,這叫做比丘之知眾。如果有比丘,不知眾的話,即他並不知道此為剎帝利眾,此為梵志眾,此為居士眾,此為沙門眾。我對於那些眾生並不知道應該如是而去,如是而住,如是而坐,如是而語,如是而默,像如是的比丘,叫做不知眾。如果有比丘,善知眾的話,即他乃謂知道此為剎帝利眾,此為梵志眾,此為居士眾,此為沙門眾,我知道對於那些眾生,應該要如是而去,如是而住,如是而坐,如是而語,如是而默,這叫做善知眾。
(7)甚麼叫做比丘之知道人之勝如(知道多種多樣之人之根元勝劣)呢?
所謂1.比丘之知,有二種人:一為有信仰,一為不信仰。如果有信仰的話,就為之勝,不信仰的人,就為之不如(劣)。
所謂2.信仰的人,又有二種:第一為數往(屢次)拜見比丘,另一為不數往拜見比丘。如果數往拜見比丘的話,就為之勝,不數往拜見比丘的話,就為之不如(劣)。
所謂3.數往拜見比丘,也有二種:第一為有禮敬比丘,另一為不禮敬比丘。如果禮敬比丘的話,就為之勝,不禮敬比丘的話,就為之不如(劣)。
所謂4.禮敬比丘也有二種:一為有問經的,另一為不問經的。如果問經的話,就為之勝,不問經的話,就為之不如(劣)。
所謂5.問經的人,也有二種:一種為專心一意的聽經,另一種人為不專心一意的聽經。如果專心一意的聽經的話,就為之勝,不專心一意的聽經的人,就為之不如(劣)。
所謂6.一心聽經的人,也有二種:有一種為聽法後能受持法,另一種人為聽法後不受持。如果聽法後能受持的話,就為之勝,聽法後不受持的人,就為之不如(劣)。
所謂7.聽法受持的人,也有二種:有一種為聽法後能觀察其中之義,另一種為聽法後,不觀察其義。如果聽法後能觀察其義的話,就為之勝,聽法後不觀察其義的人,就為之不如(劣)。
所謂8.聞法觀義的人也有二種:一種為知法、知義、向於法、次於法、隨順於法、如法而行。另一種為不知法、不知義、不向於法,不次於法、不隨順於法、不如法而行。如果知法、知義、向於法、次於法、隨順於法、如法而行的話,就為之勝,假如不知法、不知義、不向於法、不次於法、不隨順於法,不如法而行的話,就為之不如(劣)。
所謂9.知法、知義、向於法、次於法、隨順於法、如法而行的人,也有二種:一種為饒益自已,也饒益他人,饒益多人,而愍傷世間,為了天,為了人,而求義,及求饒益,而求安隱快樂。有一種為不饒益自己,也不饒益他人,不饒益多人,不愍傷世間,不為天、為人而求義,而求饒益,及求安隱快樂。如果饒益自己,也饒益他人,饒益多人,愍傷世間,為了天,為了人,而求義、求饒益,求安隱快樂的話,即此人,乃在於彼人(眾人)當中,為極第一,為大、為上、為最、為勝、為尊、為妙。譬喻由於牛,而有乳,由於乳而有酪,由於酪而有生酥,由於生酥而有熟酥,由於熟酥而有酥精(醍醐味)。酥精就是在五味當中,為極第一、為大、為上、為最、為勝、為尊、為妙。像如是的,如有人能饒益自己,也饒益他人,饒益多人,愍傷世間,為天、為人,而求義,求饒益,求安隱快樂的話,即此二人,乃如上所說,如上所分別,如上所施設的,此為第一,為大、為上、為最、為勝、為尊、為妙,這叫做比丘之知人勝如(勝劣)。
佛陀所說的就是如是,諸比丘們,聽佛所說後,都歡喜而願意奉行。

2021年1月3日 星期日

109年7月至12月捐助徵信

 親愛的會員:萬安                                 

          時間不留人,半年又過去了,感謝會員對自己的基金會愛護,

       每月捐助善款,在此經濟不景氣中,各位能

「以自己有餘,助他人不足」,

而行善不中斷,有如種樹澆水,若中斷了,樹就會枯萎了。

故非常感恩。

美國查克·費尼,一個幾十年來隱姓埋名做慈善,自己卻衣衫

襤褸的慈善家,戴人民幣15元手錶,隱姓捐出人民幣560億元,

這個衣衫襤褸的慈善家,讓巴菲特蓋茨欽佩不已。

他可以去高檔餐廳,一頓吃掉100美金,但25美元的飯已經

讓他相當滿意,他懂多國語言,沒事就到世界各地轉,

自主選擇慈善項目。

他笑着說:“這錢要是不能花掉,我死了都不能瞑目。”

 

             萬事如意

                                                                                        黃昇源   合十

2021  01  01

 

  0九年會員下年收入徵信     單位:元    p.1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0

4500

4500

4500

4500

4500

4500

0

4000

4000

4000

4000

4000

4000

0

4000

4000

4000

4000

4000

4000

0

4000

4000

4000

4000

4000

4000

0

4000

4000

4000

4000

4000

4000

 

 

 

 

 

 

 

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0

200

200

1200

200

200

200

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0

1500

1500

1500

1500

1500

1500

天上聖母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道祖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觀音菩薩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蔡懿樺

 

 

1000

 

 

 

蔡佩妤

 

 

 1000

 

 

 

 

 

 

 

 

 

 

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0九年會員下年收入徵信     單位:元        p.2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0耀

600

600

600

 

600

600

0

600

600

600

 

600

600

0

200

200

200

 

200

200

0

200

200

200

 

200

200

0

200

200

200

 

200

200

觀音菩薩

500

500

500

 

500

500

關聖帝君

500

500

500

 

500

500

司命真君

500

500

500

 

500

500

黃財神菩薩

 

 

 

 

500

500

 

 

 

 

 

 

 

0

1000

1000

 

 

 

 

0

500

500

 

 

 

 

0

500

500

 

 

 

 

0

 500

500

 

 

 

 

 

 

 

 

 

 

 

0

600

600

600

600

600

600

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0

200

200

200

 

200

200

0

200

200

200

 

200

200

0

200

200

200

 

200

200

0

200

200

200

 

200

200

0

200

200

200

 

200

200

楊笙

200

200

200

 

200

200

 

 

 

 

 

 

 

 

        

 

 

 

      0九年會員下年收入徵信     單位:元    p.3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 月

 

 

 

 

 

 

 

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柯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0

3000

 

 

 

 

 

0

2000

 

 

 

 

 

0

50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林  謹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曾新謀

 

 

 

 

 

250

曾沈麗鸞

300

 

 

 

 

250

陳奕昌

 

 

 250

 

 

 

 陳榮豐

 

 

 250

 

 

 

 

 

 

 

 

 

 

游蕙綸

 

 

 

1000

 

 

陳羿伶

 

 

 

500

 

 

陳羿君

 

 

 

500

 

 

 

 

 

 

 

 

 

個人

 

 

 

 

 

 

0

1000

1000

1000

1000

 

 

王說霞

2000

1000

500

1000

500

500

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孔  雀

 

 

 

 

2000

 

無名氏

 

 

 

 

 

4000

 

 

 

 

 

 

 

財團法人雲長文教基金會網址:

 https://yunchangblog.wordpres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