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1日 星期一

中阿含經

 悟慈和尚譯述:中阿含經

一、善法經第一
大意:本經敘述佛陀告訴諸比丘:假如一位比丘成就知法、知義、知時、知節、知己、知眾、知人勝如的七法的話,便能在於賢聖得歡樂處,而正趣於漏盡。
結集者的我們,都像這樣的聽過:有一個時候,佛陀遊化在於舍衛國,住在於勝林給孤獨園(祇樹給孤獨園,祇園精舍,在舍衛城南門外)。
那時,世尊告訴諸比丘們說:「如果有比丘,能成就七法的話,便對於賢聖之道,能得歡喜安樂,而正趣於漏盡(煩惱滅盡)。甚麼叫做七法呢?所謂比丘,能知法、知義、知時、知節、知己、知眾,以及知道人之勝如(知道眾人的根元,也就是知道不同種類之人性的勝劣)是。
(1)甚麼叫做比丘之知道法呢?所謂比丘。
知道1.正經(十二部經之契經,指散文體之經)
知道2.歌詠(祇夜,重頌。混有散文、韻文之偈)
知道3.記說(受記。如對於來問之回答解說,或佛陀預言弟子之命終後等事之因緣)
知道4.偈咃(伽陀,頌,孤起頌,不重頌,唯以偈文而成的)
知道5.因緣(佛陀之諸教化之緣起、因緣)
知道6.撰錄(佛陀說法教化時所引用的各種譬喻之集成)
知道7.本起(以「此實在是由於世尊所說」之語為始等,也是佛陀 敘說弟子宿世之事)
知道8.此說(自說,應感興而唱之頌。是佛陀隨意歡喜所說之句),知道9.生處(本生經。集有關於世尊之前生的因緣)
知道10.廣解(方廣,得智與滿足而問之經。所謂由淺入深,廣說菩薩道的真理)
知道11.未曾有法(如「阿難有四未曾有之法」等,為關連於未曾有之經。或以未曾有之法來稱歎佛德之奇特)
以及知道12.說義(論議,經之批註。或布衍其意義而說之法。
以上為十二部經,就中,除了5.6.12.之外之九,為之九分教)。
這叫做比丘之知法,如果當為比丘的,不知道法的話。
他就謂之不知正經,不知歌詠、記說、偈咃、因緣、撰錄、本起、此說、生處、廣解、未曾有法,以及說義。像如是的話,為之比丘之不知法。
如果有比丘,善知法的話,他就謂之知道正經、歌詠、記說、偈咃、因緣、撰錄、本起、此說、生處、廣解、未曾有法,以及說義,這叫做比丘之善知法。
(2)甚麼叫做比丘之知義呢?所謂比丘能知彼彼(各各)之說之義。如這事就是那樣的義理,這事就是這樣的義理等,都能了知,這叫做比丘之知義。如果有比丘,不知道義的話,就叫做不知彼彼(各各)之說之義。如這為那樣,這就是這樣等,都不能了知。像如是的話,就叫做比丘之不知義。如果有比丘,善知義的話,就叫做能知彼彼(各各)之說之義,這就是那樣之義,這就是這樣之義,這叫做比丘之善知義。
(3)甚麼叫做比丘之知時呢?所謂比丘知道此時應當修習下相(下等的事相),此時應當修習高相(高等的事相),此時應當修習舍相(中等的事相),這叫做比丘之知時。如果有比丘,並不知時的話,即他就不能知道此時當修下相,此時當修高相,此時當修舍相。像如是的比丘,為之不知時。如果有比丘,善知時的話,他就在於此時當知應修下相,此時當修高相,此時當修舍相,這叫做比丘之善知時(「七知經說:此時應思惟寂滅想,此時應思惟受行想,此時應思惟慎護想。巴利文即說:此為說示時,此為質問時,此為專心努力時,此為晏坐時,由此可了知下、高、舍等相之義)。
(4)甚麼叫做比丘之知節(知量)呢?所謂比丘之知節,即如飲、如食(飲食節制知量),或者是去。或者是住,或者是坐,或者是臥,或者是語,或者是默(行住坐臥,談吐默然,均如決節量),或者是大小便的時間,乃至捐除睡眠(節眠),都修行正智,這叫做比丘之知節。如果一位比丘不知量節制的話,則此人乃謂不管是飲,或者是食,或者是去,或者是住,或者是坐,或者是臥,或者是語,或者是默,或者是大小便,或者是捐除睡眠等,都不知修行正智。像如是之比丘,叫做不知節。如果有比丘,善知節的話,即謂不管是飲,或者是食,或者是去,或者是住,或者是坐,或者是臥,或者是語,或者是默,或者是大小便,或者是捐除睡眠,都知道修行正智,這叫做比丘之善知節。
(5)甚麼叫做比丘之知己(通達於聖典)呢?所謂比丘能自知:我有這種信仰,我有持戒、多聞、佈施、智慧、辯才、阿含(教法),及所得(事事都能自知),這叫做比丘之知己(自知通達了知於聖典)。如果有比丘,不知自己的話,即他自我就不知其有所信仰、持戒、多聞、佈施、智慧、辯才、阿含(教法),以及其所得,像如是的比丘,為之不知己。如果有比丘,善知己的話,即所謂,乃自我知道有了其所信仰、持戒、多聞、佈施、智慧、辯才、阿含(教法),以及其所得,這叫做比丘之善知己。
(6)甚麼叫做比丘之善知眾呢?所謂比丘,知道此為剎帝利眾(王、武士族),此為梵志眾(婆羅門、神職人物),此為居士眾,此為沙門眾,我對於這些眾生,應該知道當如是而去,如是而住,如是而坐,如是而語,如是而默,這叫做比丘之知眾。如果有比丘,不知眾的話,即他並不知道此為剎帝利眾,此為梵志眾,此為居士眾,此為沙門眾。我對於那些眾生並不知道應該如是而去,如是而住,如是而坐,如是而語,如是而默,像如是的比丘,叫做不知眾。如果有比丘,善知眾的話,即他乃謂知道此為剎帝利眾,此為梵志眾,此為居士眾,此為沙門眾,我知道對於那些眾生,應該要如是而去,如是而住,如是而坐,如是而語,如是而默,這叫做善知眾。
(7)甚麼叫做比丘之知道人之勝如(知道多種多樣之人之根元勝劣)呢?
所謂1.比丘之知,有二種人:一為有信仰,一為不信仰。如果有信仰的話,就為之勝,不信仰的人,就為之不如(劣)。
所謂2.信仰的人,又有二種:第一為數往(屢次)拜見比丘,另一為不數往拜見比丘。如果數往拜見比丘的話,就為之勝,不數往拜見比丘的話,就為之不如(劣)。
所謂3.數往拜見比丘,也有二種:第一為有禮敬比丘,另一為不禮敬比丘。如果禮敬比丘的話,就為之勝,不禮敬比丘的話,就為之不如(劣)。
所謂4.禮敬比丘也有二種:一為有問經的,另一為不問經的。如果問經的話,就為之勝,不問經的話,就為之不如(劣)。
所謂5.問經的人,也有二種:一種為專心一意的聽經,另一種人為不專心一意的聽經。如果專心一意的聽經的話,就為之勝,不專心一意的聽經的人,就為之不如(劣)。
所謂6.一心聽經的人,也有二種:有一種為聽法後能受持法,另一種人為聽法後不受持。如果聽法後能受持的話,就為之勝,聽法後不受持的人,就為之不如(劣)。
所謂7.聽法受持的人,也有二種:有一種為聽法後能觀察其中之義,另一種為聽法後,不觀察其義。如果聽法後能觀察其義的話,就為之勝,聽法後不觀察其義的人,就為之不如(劣)。
所謂8.聞法觀義的人也有二種:一種為知法、知義、向於法、次於法、隨順於法、如法而行。另一種為不知法、不知義、不向於法,不次於法、不隨順於法、不如法而行。如果知法、知義、向於法、次於法、隨順於法、如法而行的話,就為之勝,假如不知法、不知義、不向於法、不次於法、不隨順於法,不如法而行的話,就為之不如(劣)。
所謂9.知法、知義、向於法、次於法、隨順於法、如法而行的人,也有二種:一種為饒益自已,也饒益他人,饒益多人,而愍傷世間,為了天,為了人,而求義,及求饒益,而求安隱快樂。有一種為不饒益自己,也不饒益他人,不饒益多人,不愍傷世間,不為天、為人而求義,而求饒益,及求安隱快樂。如果饒益自己,也饒益他人,饒益多人,愍傷世間,為了天,為了人,而求義、求饒益,求安隱快樂的話,即此人,乃在於彼人(眾人)當中,為極第一,為大、為上、為最、為勝、為尊、為妙。譬喻由於牛,而有乳,由於乳而有酪,由於酪而有生酥,由於生酥而有熟酥,由於熟酥而有酥精(醍醐味)。酥精就是在五味當中,為極第一、為大、為上、為最、為勝、為尊、為妙。像如是的,如有人能饒益自己,也饒益他人,饒益多人,愍傷世間,為天、為人,而求義,求饒益,求安隱快樂的話,即此二人,乃如上所說,如上所分別,如上所施設的,此為第一,為大、為上、為最、為勝、為尊、為妙,這叫做比丘之知人勝如(勝劣)。
佛陀所說的就是如是,諸比丘們,聽佛所說後,都歡喜而願意奉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