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3日 星期六

臉書分享:想法


人這一輩子,上班也好,做生意也罷;謀生也好,事業也罷,目的到底是什麼呢?在繁雜的生活面前,太多的人,會因此而迷失自我。

故事分享《楊樹和紅松》如果是你,你會砍哪一棵?

有一次,老教授問身邊上的人說:「如果你去山上砍樹,正好面前有兩棵樹,一棵粗,另一棵細,你會砍哪一棵?

問題一出,大家都說:「當然砍那棵粗的了。」

老教授一笑,說:「那棵粗的不過是一棵普通的楊樹,而那棵細的卻是紅松,現在你們會砍哪一棵?」

我們一想,紅松比較珍貴,就說:「當然砍紅松了,楊樹又不值錢!」

老教授帶著不變的微笑看著我們,問:「那如果楊樹是筆直的,而紅松卻七歪八扭,你們會砍哪一棵?」

我們覺得有些疑惑,就說:「如果這樣的話,還是砍楊樹。紅松彎彎曲曲的,什麼都做不了!」

老教授目光閃爍著,我們猜想他又要加條件了,果然,他說:「楊樹雖然筆直,可由於年頭太久,中間大多空了,這時,你們會砍哪一棵?」

雖然搞不懂老教授的葫蘆裡賣的什麼藥,我們還是從他所給的條件出發,說:「那還是砍紅松,楊樹中間空了,更沒有用!」

老教授緊接著問:「可是紅松雖然不是中空的,但它扭曲得太厲害,砍起來非常困難,你們會砍哪一棵?」

我們索性也不去考慮他到底想得出什麼結論,就說:「那就砍楊樹。同樣沒啥大用,當然挑容易砍的砍了!」

老教授不容喘息地又問:「可是楊樹之上有個鳥巢,幾只幼鳥正躲在巢中,你會砍哪一棵?」

終於,有人問:「教授,您到底想告訴我們什麼?測試些什麼呢?」

老教授收起笑容,說:「你們怎麼就沒人問問自己,到底為什麼砍樹呢?雖然我的條件不斷變化,可是最終結果取決於你們最初的動機。如果想要取柴,你就砍楊樹;想做工藝品,就砍紅松。你們當然不會無緣無故提著斧頭上山砍樹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很多人出發太久了,常常會忘了為什麼上路?人這一輩子,上班也好,做生意也罷;謀生也好,事業也罷,目的到底是什麼呢?在繁雜的生活面前,太多的人,會因此而迷失自我。

有一句俗語說得很形象:有目標的人在奔跑,沒目標的人在流浪!那我們活著到底又是為了什麼呢?這才是值得我們每個人認真思考的問題!




2016年2月7日 星期日

臉書分享:知福、惜福、再造福


                            在日本的大本願寺,有一天清晨,僧眾早課下殿之後,方

丈於回寮房的途中,在走廊地上看到有樣東西,由於當時
天色昏暗,看不太清楚,於是他彎下腰撿起它。

方丈回頭告訴弟子:「是一張紙。」

弟子說:「師父,這張紙好像用過了。」

師父說:「雖然寫過字,但它還有再使用的功能。」

        這位方丈就是大本願寺第八任住持──蓮如禪師,他領導
寺院大眾,在當地弘揚淨土法門,教化人民。


蓮如禪師小時候家境十分貧困,六歲時,有天晚上,母

親哀傷地告訴他:「我們家很窮,我已無能為力扶養你

了!貧窮是很痛苦的事!希望你能用心學佛,將來弘揚

佛陀的教法,化解人們心靈的苦難和慾念的煩惱。無論

環境多麼困難,一定不能放棄。」

母親又說:「你要將佛法存於內心,並時時應用在日常

生活中,更要廣為宣揚,讓心靈受苦的人都得到自在、

輕安。為了使普天下眾生離苦得樂,一定要難忍能忍、

     難行能行,精進於道。如果媽媽不在你身邊,也要記得
媽媽的話!」

六歲小孩聽了這些番話,似懂非懂。

隔天清晨,大雪紛

飛,他的母親竟然失蹤了,而且沒有人知道她的去向,

於是小男孩被送至大本願寺當小沙彌。


他失去母親的懷抱,常常躲在沒人的地方,偷偷地流

眼淚,呼喚著「媽媽、媽媽!」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他一直記得媽媽的叮嚀:「為了要救天下眾生,不論

多麼辛苦,也要忍苦耐勞!」


小男孩擦乾眼淚,勇敢面對逆境,大本願寺物質很缺

乏,生活困難。當時沒有電燈,比較富有的人都買棉

線和油,藉著火光照亮四周,年輕的蓮如禪師精進閱

讀經藏,可是沒錢買燈油,只好常常在煮飯時,利用

大灶的火光來唸書。
在晃動、微弱的灶火下努力閱讀

                佛典,確實十分吃力。


有時候他讀累了,閉上眼睛,彷彿又聽到媽媽溫和的話

      語:「要忍耐啊!」所以,無論多麼艱難的困境,他都能把握當下、珍惜時間,並及時精進、及時付出。


蓮如禪師二十多歲時,老方丈傳位給他。

雖然他已學有所成,並身為大本願寺的第八代住持,常

      常對廣大的信眾講經說法,但是,年輕的他,仍然持守勤儉愛物的原則,不斷地力行惜福、惜物的精神。


學佛、修行必須尊重一切生命,這是大愛,也是慈悲。

如果每個人都有「惜福」觀念,懂得疼惜生命,甚至連

     一切的物質也能愛惜,社會上就不會有過多的「消費」與「垃圾」問題了。
現在每日從海洋中捕獲30萬噸漁貨又傾倒30萬噸的垃圾                 ,將來就造成海洋危機,此乃不知知福、惜福、再造福




2016年2月5日 星期五

網路分享:古儒吉講業力


業力(karma)的意思就是行動

行動有三種形態

1.   潛藏行動 2.正在進行的行動3.行動後產生的印象

行動的慾望本身就是一種業力產生了種子又會變成潛藏的業力如樹的種子發芽長大成森林而每顆樹又生種子這就是行動後產生的印象如此循環產生更多的行動與印象



業力其實是心智裡最強烈的印象這些印象會促成行動又會循環因此整個宇宙中充滿著業力宇宙間的每一微塵也是充滿著活力的



世人常說要消除業障意謂祛除那些不好的印象那些會使我們產生痛苦行動而留下好的印象產生了行動會使我們快樂與幸福只有行善及透過放鬆可以做到而放鬆就是要練習靜心及調整呼吸才能做到



當你是一位修行者想要達涅槃(n irvana)那要處絕對放鬆就得使正面印象和負面印象一併解脫出來否則會產生分別心而不能達涅槃



業力分成三類

1.   柏拉業力(prabdha  karma)是定業

指的是有些業力是我們須經歷的它已經開始結果了

2.山吉達業力(sanchita   karma)是未定業

  指的是來自過去所儲藏的印象即過去累積的業力它可以被祛除的

3阿甘密業力(agamic  karma)是未定業

 它將未來結果產生影響目前尚未結果未來可能產生的業力我們可以事先祛除

修行者要想得涅槃必對正面或負面的印象情緒及行動都不再執著而用正面能量去除掉負面的業力就如用明礬使污泥的水澄清結果明礬與污泥皆沈澱了



若我們執著於正面的情緒或印象時那麼我們就局限自己的存在自己認為自己太好就會覺得別人不好發現別人的不是很自然地自己的正面能量就吸引了別人的負面印象


故修行人一定要持續靜坐就能釋放那些心智上的現象心智變成空洞虛無而清明

2016年2月3日 星期三

臉書分享:美好人生


人生,其實只是一些瑣碎小事的各種拼湊,就像米油鹽醬醋茶,調和的好,可以烹出令人驚喜的烹出;而有時候,卻要為下一餐發愁。

好的人生,需要好的經營,正如美味大餐,需要調和好米油鹽醬醋茶這七寶。

1、像柴一樣熱情
像柴一樣燃燒自己,並且燃燒得越大越好,要讓人和你一接觸就能夠感受到你的能量,你的熱情。因此做人熱情很重要,一個人沒有熱情的人將無法影響別人,也不可能做成一件像樣的事情。

2、像米一樣實用
像米一樣,米告訴你 能填飽肚子,能提供營養給大家,因此做人一定要對別人有用實在,沒有實在有用的價值任何人都不可能與你長期合作。

3、像油一樣潤滑
油能潤滑一切,因此做人要少一點磨擦,多一點潤滑,這樣做人做事你就能夠讓人喜歡你。但是油絕對不是讓我們圓滑,而是要有原則的潤滑,圓滑的人是不會討人喜歡。

4、像鹽一樣有味
如果這個世界沒有鹽,一切食物都無味,人長期沒有鹽的吸收就會變得有氣無力,因此做人要有點味,一個人只有有一點幽默才能夠很好的處理好各種關係,才能夠讓人喜歡,每個人都喜歡和有點味的人交往,那種非常死板的人是不受人歡迎的。

5、像醬一樣增色
醬的主要功能就是為別的東西來增色,因此做人多為別人增色,無論人前與人後都說別人的優點,不要去說別人壞話,你一定會有非常好的人緣,好人緣才能有好財運,好福氣。

6、像醋一樣多能
醋對於人們來說是有非常多的好處的,因此一個人在自己的一生當中,一定要多學習各種知識,在一門專業的情況下,還要讓自己多掌握很多邊緣性知識,有很多時候你與別人的合作就是因為你的多能成就的。

7、像茶一樣有品味
茶是用來品的,因此做人要一定要有品德。清華大學的校訓是厚德載物,行勝於言」。一個人評價你不是看你說了什麼,而是看你做了什麼,因此有好的品行的人在這個世界上會活得更好,人們需要正能量。

2016年2月2日 星期二

好書分享:密勒日巴銘言


密勒日巴說:「學佛的人如果最初就為了要在世界上出風頭而學會講經說法,自己的宗派得勝了就歡喜,別人輸了就高興﹔一味求名求利,空一個學佛的名稱,穿上一件黃袍,這種學佛人我是反對的。如果意樂清淨真誠,那麼一切宗派的學人,都是趨向菩提的,我絕不反對。所以說,根本上不清淨的人,我是不贊成的。」



密勒日巴說:「這是一種諸乘中最殊勝的法乘,舍棄世間八法,即生成佛的最上乘法。你們世俗人所喜歡的法師,我卻不喜歡。他們的宗義雖然與我相同,但是身穿黃袍為世間八法所轉的,究竟都無實義﹔縱使不為八風所動,其間成佛遲速之差,判若天淵。這一點,你是不會了解的。」



密勒日巴說:「你不要這樣說,你們以我赤身裸體為可羞,我以為這是人人本有的身體,我沒有甚麼可恥,那些明知罪業而仍行持非法之徒,為了滿足私慾而欺騙眾生,盜用三寶之物的人,這種人是為神人所不齒的。這種人的行為才叫可恥。如果勤於世間八風,我會生活得比他更闊氣,但是遵照上師的教誨勤修正法,捨棄世間八風,不但對己有益,而且對一切眾生都有究竟的利益。」



密勒日巴說:「又有某些只有少量福德的學佛人,為了今生的名聞恭敬,表面上,東做佛事,西做功德﹔實際呢,他供施一百,心里卻想收回一千。這些貪求果報而行佛事的世俗人,就等于把毒藥混在美味裡進食一樣。所以你們不應該為了今生的名聞恭敬而飲下這個『好名』的毒藥。那些表面上是佛法,而實質上是世法的事,你們都要徹底舍棄,一心精進,修行純淨的佛法才好。」



密勒日巴說:「行世法的動機,如果絲毫也不是為了利已,那是可以行的。可是照這樣行,實在是太困難了。如果為了一己的貪欲而行利他,則自尚不成,更談不到利他了。就像不會游水的人去游水,不但游水不成,反而為水所淹一樣。所以在沒有証得實相空性以前,最好不要談利生的事業!已無修証,就要利生,等于瞎子引盲人,最後終究要墮入自私的深淵中去。本來虛空無盡,眾生亦無盡,自己修行有成就以後,度生的機會實在太多了﹔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以度化眾生。在未有成就前,你們應該以清淨意發大悲心,為利益一切眾生的原故而勤求佛果。放棄衣食名利的思想,身耐勞苦,心負重荷,如是修行才是。這就是度眾生,也就是修行入道完成自他一切的究竟利益。」

2016年2月1日 星期一

臉書分享:現代的父母與兒女




一名成績優秀的年輕美女,去申請一個大公司的經理職位。

她通過了第一級的面試,董事長最後面試,做最後的決定。



董事長看了看她的履歷後,她的成績一貫優秀,從中學到研究生從來沒有間斷過。

董事長:「你在學校裡拿到獎學金嗎?」

女孩:「沒有。」

董事長:「是你的父親為您付學費嗎?」

女孩:「我父親在我一歲時就去世了,是我的母親給我付學費。」

董事長:「那你的母親是在那家公司高就?」

她說母親是給人洗衣服的。



董事長要求女孩把手伸給他,只見一雙潔白的手。

董事長:「你幫你母親洗過衣服嗎?」

女孩:「從來沒有,我媽總是要我多讀書,再說,母親洗衣服比我快得多。」

董事長說:「我有個要求,你今天回家,給你母親洗一次雙手,明天上午你再來見我。」

這位女孩覺得自己很有可能錄取,回到家後高高興興地要給母親洗手,母親受寵若驚地把手伸給孩子。

 她給母親洗著手,漸漸地,眼淚掉下來了。

因為他第一次發現,他母親的雙手都是老繭,有個傷口在碰到水時還疼得發抖。



那女孩第一次體會到,母親就是每天用這雙有傷口的手洗衣為他付學費,母親的這雙手就是他今天畢業的代價。

女孩給母親洗完手後,一聲不響地把母親剩下要洗的衣服都洗了。

當天晚上,母親和孩子聊了很久很久。



第二天早上,董事長望著女孩紅腫的眼睛,問了她:

「可以告訴我你昨天回家做了些什麼嗎?」

她回答說,我給母親洗完手之後,我幫母親把剩下的衣服都洗了。

董事長說:「請你告訴我你的感受。」

女孩這麼說:

「第一,我懂得了感恩,沒有我母親,我不可能有今天。」

「第二,我懂得了要去和母親一起勞動,才會知道母親的辛苦。」

「第三,我懂得了家庭親情的可貴。」



董事長說:「我就是要錄取一個會感恩、會體會別人辛苦,

不是把金錢當作人生第一目標的人來當經理。你被錄取了。」



這位年輕美女後來果真工作努力,深得職工擁護,員工也都努力工作,整個公司業績大幅成長。



疼孩子,不見得對孩子好,假如一位孩子從小嬌生慣養,

習慣了被人圍著寵著,什麼都是「我」第一,父母的辛苦都不知道,上班後,以為同事都應該聽他的,當了經理後,不知道員工的辛苦,還要怨天尤人。



這樣的人,會有好的學校成績,會有得意風光的一時,

但社會上的這類人,都不能成大事,都不會感覺到幸福,都要栽跟斗,那父母是愛孩子呢?還是害孩子呢?



你可以讓你的孩子住大房子,吃大餐,學鋼琴,看大屏電視,

但你在割草時,也要讓你的孩子在大太陽下拔拔野草,

你在吃飯後,也要讓你的孩子洗洗碗,不是你沒有錢僱人,而是你真心愛孩子。



 學會感恩,珍惜所有,你要讓孩子知道,即使父母掙不少錢,但早早的白髮,和那位洗衣服的母親沒有本質的差別。

但更重要的是,要讓你的孩子學會感恩。



父母一路養育我們長大,給予了我們許多,我們逐漸有了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維方式,這時候,我們不是應該胡思亂想,而是要好好想想父母這些年來對我們的養育之恩,

雖說現在孝順父母也被寫進了法律,但真的的孝順父母,

不是要法律法規來要求的,而是自覺的。



 我們一天天長大,父母一天天變老,逐漸長出了白頭髮,

以前小時候不懂事,看見父母的白頭髮,只會笑哈哈的說你們老了,現在想起來,父母的滄桑、辛苦,都是為了我們子女的幸福,為了給我們一個好的環境。



我們長大了,更不應該讓父母操心了,我們要做力所能及的事,幫父母分擔分擔,減輕父母肩上的重擔,像回家洗碗,掃地,給父母捶捶背,洗衣服等等,我們都能做到、能做到的就應該積極去做,讓父母休息一下。

懂得知恩、感恩者,必成大器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