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0日 星期一

第十四篇盡心章句下第三十八章


孟子曰:「由堯舜至於湯,五百有餘歲,若禹、皋陶,則見而知之;若湯,則聞而知之。由湯至於文王,五百有餘歲,若伊尹、萊朱則見而知之;若文王,則聞而知之。由文王至於孔子,五百有餘歲,若太公望、散宜生,則見而知之;若孔子,則聞而知之。由孔子而來至於今,百有餘歲,去聖人之世,若此其未遠也;近聖人之居,若此其甚也,然而無有乎爾,則亦無有乎爾。」

註:
  五百有餘歲:趙注:「言五百歲聖人一出,天道之常也。亦有遲速不能正五百歲,故言有餘歲也。」
  見而知之:謂生在同時,得親見聖人之道而佐行之也。
  聞而知之:謂生在聖人之後,不及親見,僅聞其道而識之也。
  伊尹:毛詩商頌長發孔疏:「伊,是其氏;尹,正也。言其能正天下,故謂之伊尹。尚書君奭鄭注云『伊尹,名摯,湯以為阿衡。』」
  萊朱:趙注:「亦湯賢臣也;一曰仲虺是也。春秋傳曰:『仲虺居薛,為湯左相。』是則伊尹為右相,故二人等德也。」
  太公望:史記齊世家云:「呂尚者,東海上人,西伯出獵得之。曰:『吾太公望之久矣。』故號之曰太公望。載與俱歸,立為太師。」劉向別錄:「師之、尚之、父子,故曰師尚父。」
散宜生:聞西伯昌善養老,偕閎夭等往歸之,為文王四友之一,後佐武王滅紂。趙注:「呂尚有勇謀而為將,散宜生有文德而為相,故以相配而言之也。」
孔子則聞而知之:朱注:「子貢曰:『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學?』此所謂聞而知之。」
而來:猶言「以後」。而,以也。來,下及之辭。
至於今百有餘歲:趙注:「至今者,至今之時,當孟子時。」
去聖人之世若此其未遠:言孔子至孟子,時間相距僅百餘歲也。孔子卒於西元前489年,孟子生於西元前272年。
近聖人之居,若此其甚:趙注:「鄒魯相近,傳曰:『魯擊柝,聞於邾。』近之甚也。」
然而無有乎爾!則亦無有乎爾!:「爾」者,歎而無怨之辭也。「乎爾」者,決絕之中,尚有餘註也。「無有」者有三說:1.趙注以為無有名世之輔佐。2.焦疏以為無有聖王。3.朱注則以為孟子隱然以紹述道統自居。

大意:孟子說:「古來一脈相承的道統,從唐堯、虞舜傳到了商湯,共有五百多年。那時候像夏禹和皋陶,就是親眼看見,才能知道堯舜的道理,像商湯,就是由耳聞而知道的。再從商湯傳到周文王,又有五百年,那時候像伊尹和萊朱,也是親眼看見,才能知道商湯的道理。
         
         像周文王,就是由耳聞而知道的。更從文王傳到孔子,又有五百多年,那時候像太公望、散宜生,就是親眼看見,才知道文王的道理,像孔子便又是由耳聞得知的了。
      
         可是從孔子以來,到現在只有一百多年,距離聖人的時代這樣近,距離聖人的故居也是這樣。然而已經沒有人親眼看見孔子的道理了!恐怕五百年後,連耳聞孔子的道理的人都沒有了!」

說明:孟子早前在公孫丑章已明白表示,他要接自古聖人相傳的道統。古代道統心法是傳於帝王家,因為孔子亦為帝王之後,並喜歡研究古書,能了透心法,傳於顏回,而顏回早逝,孔子曰:「天喪予!」後傳曾子,並命孫孔伋拜曾子為師,曾子怕孔伋不明真理,寫《大學》一章,提醒他;孔伋後無傳人,寫了《中庸》一章,傳於後世有緣之人。

          後孟子學於孔伋的學生及孫輩,能明白道統,故出了《孟子》一書。此道統傳到朱熹而無單傳,講學於書院,普及於大眾。(宗教上稱道傳於火宅。)蔣公總統稱他接道統,並著一本《科學的學庸》講述其理。

     
         現在對於各宗教的出生入死的心法都公開,但因名利關係,都是打不破其枷鎖,故能明心見性,由凡入聖的人少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