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日 星期六

第四篇公孫丑章句下第一章

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谿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願, 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布不戰,戰必勝矣。」 註: 天時:天象時令,指風雨晦明,陰陽寒暖而言。 地利:地勢利便,指山川城郭,險要可守而言。 人和:人事和順,指民心歸向,上下杷親而言。趙注:「得民心之所和樂也。」 七里之郭:郭,外城。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朱注:「環,圍也。言四面攻圍,曠日持久,必有值天時之善者。」 池 :護城河。 兵革:兵,兵器。革,甲胄。 委 :捨棄。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趙注:「域民,限止人民。不以封疆之界禁之,使民懷德也。」 固國不以山谿之險:趙注:「不依險阻之固,恃仁惠也。」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趙注:「不憑兵革之威,仗道德也。」 得道:謂得仁政之道。 君子布不戰,戰必勝矣:朱注:「言不戰則已,戰則必勝。」 大意: 孟子說:「用兵制勝的道理,僅靠占候星象,得到天時;不如據有險要,得到地利;得到地利,又不如民心歸向,得丁人和。譬如三里見方的內城,七里見方的外城,圍著攻打它,卻不能取勝; 這圍著攻打它,曠日持久,必定得到天時的便利了,然而仍舊不能取勝,這就是天時不如地利啊!城牆不是不高,城河不是不深,兵器鎧甲不是不堅利,糧食不是不充足, 但人民卻是捨棄逃去,不肯死守,這就是地利不如人和啊! 所以說:限制人民,不靠封疆的界限;鞏固國防,不靠山河的險阻;威服天下,不靠兵甲的堅利。只要得著仁政愛民之道的,便多幫助;不能行仁政愛民之道的,便少幫助; 少幫助到了極點,連親戚也要叛離他;多幫助到了極點,連天下人都來歸順他。以天下人所歸順的,去攻打那連親戚所離叛的,自然沒有敵手,所以有道德的國君不戰則已, 如果要戰,就必定勝利了。」 說明: 孟子是在戰國時代,諸侯國多,為國土、糧食常發生戰爭,故孟子教公孫丑要用最基本的方法,仁政愛民:天時隱微不可靠,地利險峻,城牆堅固也是靠不住,若能得民心之愛戴, 百姓連性命都可為你去拼,那時就是君民一體,何愁蹲而不勝? 現在是民主時代,總統、市長、縣長、民代都是用選舉出來,他若心存選民的疾苦困難,時時關懷,提出政策於民有利,更能國強民富,與人民同理心,若要選舉時,百姓還怕你不出來選呢? 那要用競選活動,出錢買票,掃街拜票?若由此能當選者,當然貪污自利,百姓又受苦四年。 故台灣現況紊亂不堪,半數國民多處於痛苦中,天天呼天喊地,於事無補,只有在選舉時選出賢能之人,來替我們掌舵,讓我們國家成為一家人,而無爭無鬧,能國強民富。世界各國之富人 都會爭先恐後移民到我國來。譬如加拿大,外國移入人口將超本地人,現在已經禁止中國大陸人民移入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